016章 酒无好酒,宴无好宴

作品:《四合院:寡嫂梁拉娣,秦淮茹慌了

    又等著一盏茶功夫。
    刘光齐骑著借来的自行车,呼哧带喘的回到院里。
    后架上,载著满满一桶豆油。
    “爸,爸~”
    “我买著豆油啦!”
    车还没停稳呢,就开始冲屋里嚷嚷起来。
    “別磨嘰了,赶紧提过来!”
    今儿老刘家可是准备了七桌席面。
    灶房里肯定是张罗不开的。
    傻柱就在院里用黄泥跟砖块垒了个土灶。
    见刘光齐买了豆油回来,赶忙冲他招手喊话。
    “小心著点,別洒了。”
    贰大爷闻讯从屋內赶来。
    见大儿子两手提著都费劲,赶紧过去帮忙。
    等凑近了,才小声对儿子问道:“是我说的那个地吧?”
    “崇文门外药王庙,打鼓儿的杨羔子,一毛二一斤,不要票!”
    刘光齐左右瞅了瞅,见四周没人。
    便有些得意的说道起来。
    供销社的豆油最低两毛七,还得搭进去不少油票。
    经黑市这么一倒手,可省下了不少钱。
    “嘴上有个把门的,这事千万別让人知道咯。”
    刘海中说著,朝傻柱那边努了努嘴。
    他不是不知道用大油炒出来的菜更香。
    可他捨不得那么多钱吶。
    家里三儿子,將来娶亲要搭进去多少?
    於是悄摸著找人打听到个门路,可以买到低价油。
    等消息落实后,就把採购大油的单子给推了。
    只不过这事还得瞒著傻柱才行。
    “我办事,您就放心吧。”
    刘光齐乐呵呵的。
    今儿这事办的漂亮,等晚上宾客散了。
    说不上还能管家里要两包烟抽抽。
    早上姑舅家可是送来不少好烟。
    等老刘父子把豆油抬到土灶前。
    傻柱动作嫻熟的拧下油盖。
    將食指从瓶口探进去,沾上豆油后含到嘴里尝了尝。
    “上哪买的豆油啊,这味可不对啊!”
    傻柱干了这么些年厨子,豆油品质好坏可逃不过他的嘴。
    这油闻著刺鼻,尝著还有股哈喇味。
    別是库房里放太久,变质了吧?
    “我拿著粮本到国营粮店买的,票据还在呢。”
    刘光齐早就想到这茬了,让杨羔子弄了张假票据。
    这时赶紧拿出来堵住傻柱的嘴。
    傻柱皱眉拿过票据瞅了两眼,没看出啥问题。
    心里不免嘀咕。
    难道是自个今早没刷牙的缘故?
    “赶紧的吧。”
    “客人们可都等著开席呢!”
    刘海中很怕买低价油的事被傻柱戳破,急声催促起来。
    这会屋里已经挤满了客人。
    瓜子都磕了两轮了。
    “麻,起锅烧油!”
    傻柱看了眼屋內乌泱泱的人头。
    转头冲徒弟马华招呼。
    “好勒,师父。”
    马华个头不高,大圆脸。
    跟著傻柱学了快一年。
    打个下手是没啥问题,可要说站一灶,还且差著火候呢。
    “刘嵐,抓点紧,把那黄瓜拍了醃起来。”
    傻柱今儿就带了两帮手。
    一个是徒弟马华,另一个就是轧钢厂食堂炊事员刘嵐。
    “行,这些交给我就成。”
    刘嵐答应的很爽快。
    说著话的功夫,三人就开始围著灶台忙活起来。
    刘海中父子俩悄默对了个眼神,皆是鬆了口气。
    隨即又去屋里张罗著摆碗筷。
    这时候院里的婶子们,还有何雨水这般年纪的小姑娘。
    都笑著跑去帮忙。
    “雨水,再有一年该毕业分配工作了吧?”
    前院李婶趁著摆弄筷子的空隙,找雨水閒聊起来。
    当年何雨水连跳两级参加中考。
    在大院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杂院里的女孩,考上高中的本就不多见。
    回头等工作分配好,那就是个香餑餑。
    到时候,说媒的连门槛都要踏破。
    她家老大念的中专,现今在轧钢厂车间工作。
    要是能跟雨水处上对象,也算祖坟冒青烟了。
    “嗯。”
    何雨水含蓄点头。
    她也不傻,大概能猜到李婶在想什么美事。
    可这大院里能入她眼的男人,几乎没有。
    对,几乎…
    “到时候是准备当播音员,还是去教书啊?”李婶继续追问。
    在她的认知里,播音员跟小学老师都是很体面的工作。
    前院三大爷,就在红星小学当语文老师。
    “我想考大学…”
    何雨水很想翻个白眼给李婶看。
    当年要不是她爹不著调,跟著白寡妇跑了。
    对她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再加上跳级参加中考,基础没有打牢。
    要不然明年的高考,她是很有信心能考上大学的。
    而现在嘛,不好说…
    “你这娃心气还蛮高嘞!”
    李婶闻言,当即替儿子打起了退堂鼓。
    那可是大学生,娶回去当祖宗供著?
    “不一定能考上的,就是有个念想。”
    何雨水可不想把话说的太满,到时再让人看笑话。
    正说著呢,屋子里忽的一阵骚动。
    有人高声喊道:“聋奶奶来了,快给腾个位置。”
    果不其然。
    大院里辈分最高。
    被称为活祖宗的聋老太太,拄著拐杖亦步亦趋的朝屋里走来。
    “您来的正是时候,眼瞅著就开席了。”
    迈过门槛时,壹大妈赶忙上前扶住。
    “嘿,我这耳朵聋了,鼻子可好使著呢。”
    “柱子刚起锅,我就闻著香味啦…”
    聋老太太年轻时裹过小脚,走起路来本就费劲。
    加上年岁已高,腿脚不便。
    这些年都是壹大妈在帮著照顾。
    “你坐这上位,回头我好给您夹菜。”
    贰大妈適时过来卖好。
    聋老太太在大院里的威望,犹在几位大爷之上。
    就连惯会撒泼的贾张氏,都被老太太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不用那么麻烦,我坐这个位置就行。”
    聋老太太指著壹大妈边上的空位笑道。
    相比贰大妈的市侩,老太太还是跟壹大妈和傻柱亲。
    再说那上位,可是给贰大妈娘家人留的。
    她才不去討那个嫌呢。
    “您先喝口茶。”
    贰大妈也不勉强,转而给老太太倒了茶。
    又往托盘里加了几把炒生。
    就这閒聊的功夫,傻柱那头开始叫上菜了。
    在眾人期盼的眼神中,上的第一道菜竟是小葱拌豆腐。
    得,接著等吧。
    很快,第二道菜也上了。
    摊黄菜…
    其实这菜跟南方的葱蛋饼很像。
    只不过摊黄菜会加少量淀粉,吃上去口感有点类似咬布丁。
    “这头两道菜…”
    閆埠贵夹起一筷摊黄菜,细细咀嚼著。
    心中隱隱有些猜测。
    按四九城的习俗,这酒席的上菜规律是凉菜先,热菜后。
    中间再上两道硬菜。
    最后才是点心跟水果。
    但老刘家今儿这席面,上来这一冷一热两道菜,可都有些寡淡了。
    “这一个鸡蛋,都够摊两份黄菜啦。”
    “还不如直接摊个麵饼顶肚子!”
    许大茂这起床气,到现在可都还没消呢。
    这上的都是啥玩意啊!
    “酒里是不是兑了水吶…”
    同在一桌的閆解成,砸吧著嘴补充道。
    眾人闻言,也都端起杯子浅尝了一口。
    隨即就心照不宣的放下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