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再度遇袭
作品:《蜉蝣逆旅》 刑部衙门前,姬明老人带著陈良以及崔昊两人,走入了一侧的偏门。
姬藏锋本想要跟著两人一同,却被崔昊找了个理由。
“尤家村的事情,也不能放下,还需要人去查,仅仅只有你一个人的话,肯定不行,这样你直接去军武堂找卢玉林。”
“你负责带著他们,去查尤家村的事情,以后你就是他们几个人的领队。”
领队这个称呼,让姬藏锋颇为满意。
不需要陈良再多说什么。
一大早,姬藏锋就直奔军武堂而去。
三人转过了两个迴廊,见到了一名,身著绿色官袍,袖口带著一圈银丝绣纹的中年男子,已经徘徊在了案牘阁的门口。
见到姬明老人出现之后,这位刑部官员快步迎了上来。
“姬老,这位就是家中的小少爷吧。”
听著这位中年官员殷切的话语,姬明老人点了点头道。
“没错,这位就是老夫人的幼子。”
中年官员脸上的神情更加热切了起来。
“少爷,下官李德术,曾跟隨在老爷身边伴读,后有幸得了官身,被太老爷安排在了刑部里任职。”
“今日正好是下官当值,少爷您想要查的案卷,我大致做了一个归拢,就在里面,您有三个时辰的时间可以翻阅。”
说著李德术恭敬弯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同时推开了案牘库的房门。
姬明老人正要先一步进门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
“姬老,这里终究是刑部的地方,您进不方便。”
案牘库里面,藏有大周立国之初到现在近五十年一应案卷。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里面不知道牵扯了多少的大人物。
陈良有那位姬老夫人的交代,李德术才敢在自己当值的时日,悄悄將人放进去。
但除了陈良之外,其余人再多进去一个,都不行。
崔昊本以为自己跟著也能帮上忙的。
结果却是一个连门都进不去的结果。
陈良只能交待道。
“你去聚源赌坊,帮我问一问查到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件事,请那位帮我看护一下,金汤池那边。”
听到金汤池的时候,崔昊立刻明白了陈良的意思。
有了一个尤家村之后,那些人未必不会再做出类似的事情。
人不能把希望放在別人的底线上。
崔昊隨即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的话,今晚回到姬家之后,我们再共同匯总今天查到的结果。”
“嗯。”
崔昊转身离开,陈良则是直接进入到了案牘库之中。
李德术恭敬的將姬明老人请到了一旁的当值房內,小心的奉上了准备好的老班章。
“知道您一直喜欢这一口,专门托人买来的,您尝尝要是合適的话,就带回去。”
姬明老人看了一眼茶碗內,汤色淡黄,茶香微微散开,仅仅一闻就能知道是好茶。
“有心了,老爷都不在了,你也早早的出了门,难得还会记掛著我这老头子。”
看著姬明老人满意的神情,李德术才笑道。
“这话说的,当初要不是您开了口,我一个府里的伴读书童,哪有资格得到太老爷的举荐,能够参与科试?”
“要是连这恩情都忘了的话,还能算人吗?”
姬明老人摆了摆手,显然对於所谓的恩情,並不在意。
“有什么想问的,想知道的可以明说,老夫人提起你的时候,还是愿意把你当做家里人看的,不然也不会专门让少爷来找你。”
听到家里人这个称呼的时候,李德生神色当即有些激动道。
“我知、我知,就是不知道这位小少爷,將来可是要从政?还是如何?”
作为从姬家之中出来的,李德术的身上天然就带著姬家的標誌。
姬存希还在的时候,李德术哪怕只是姬府的下人出身,在刑部之中也无人敢轻视。
这也是其短短十年,就能从一个科试末流的九品书吏提升到现在,案牘库六品当值掌库的根本。
只可惜老太爷终是去了,还没等自己能有更高的位置。
当代家主姬长离虽然还身居要职,却並非文官仕途,而是武將。
姬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自然也隨之衰落。
李德术在这个案牘库也呆了近十年的时间。
若是没有什么抱负之人,这辈子官至六品,还是在六部当差,已经算得上人生美满了。
可李德术却是心存不甘的。
若是老太爷当初再晚两年退下,自己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六品当差始终是小官。
五品之上,才算得上是要员。
蹉跎了十年的时间,李德术本以为姬家这棵大树,在老太爷去世之后已经失去了荫蔽自己仕途的能力。
朝堂之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代新人胜旧人。
李德术这样被打明了身份標籤的人,即便是想要转投新人,也没什么机会。
可偏偏就在月余之前,那位洛水朱氏出身的朱厚德,从不起眼的名录司主司一跃成了礼部右侍郎。
三品到四品,朝上无人相助,这简直是难如登天。
而朱厚德能够得以提任的原因,就在自家这位小少爷的身上。
尤其是又见到了姬明老人之后,李德术原本蹉跎了十年,已经沉寂了的心思,忍不住又活络了起来。
姬明老人自然看穿了眼前这人的想法。
当初,也是看著他有愿意闯荡的野心,才和老爷提起过。
只不过有有些人心太大,能力却不足。
李德术最初几年的仕途看似一路坦途,却都是老爷当初的庇护。
老爷不在朝堂的后几年,此人就再无寸进。
姬老夫人也评价过此人。
“有些小聪明,却不堪大任。”
再看李德术此刻的殷勤,姬明老人忍不住摇了摇头道。
“老夫人的安排,不是我能擅自揣测的,你只要做好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我知、我知。”
…………
陈良进了案牘库之后,入眼就是一排排摆好的案卷。
从泰康三年,年末开始,一直到当下。
每一卷涉及到了青眼菩萨的案件,都被按照时间顺序摆放好了。
看到第一本案卷上泰康三年的时间,陈良忍不住楞了一下。
当下是泰康十二年,春末夏初。
青眼菩萨这种邪教,竟然能够在京都发展了近十年之久?
难道都没有人处理吗?
看的案卷越多,陈良对於青眼菩萨的疑惑就越多。
因为这些案卷並非只是发生在那些平民百姓身上。
上至高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青眼菩萨涉及之广,远超陈良所想。
不论最后有多少据点被查抄,青眼菩萨总会在沉寂三五个月的时间之后,重新出现。
而且每次捲土重来,似乎都更强盛。
至於佛门真正与青眼菩萨有纠缠,才不过一年的时间,最为显著的就是,一年前,转经堂戒律首座灵修高僧与师弟灵慧一同调查青眼菩萨失踪。
这件事刑部有一件专门的案卷记录,最后是那位佛子灵秀开口,撤销了此案。
撤销的时间则是在案发之后的七天。
至於理由,案卷之上並没有標註。
从这里看的话,青眼菩萨与转经堂之间,並非是一开始就混在一起的。
就像陈良所猜测的,佛子灵秀更不是青眼菩萨幕后的大持守。
那么究竟是谁?
陈良试图从一应的案卷之中找出一个结果。
可就像是在京都衙门上,遇到的困境一样。
每一个案卷,最终都会有人出面结案。
或许是某些达官显贵出面,將涉及自己的案情压了下去,撤消不再处理。
或者是有人以命相抵,让案件最终画上了句號。
近十年的时间里,少说有七位持守级別的人物被结案。
这段时间的调查以来,陈良很清楚所谓青眼菩萨的持守,少说都是洞明境的高手。
接连折损七位,加上近期的鬼修老者、灰袍僧人以及那位抵命的转经堂前戒律首座灵修老僧。
青眼菩萨,仅仅是折损的高手就有十位洞明境修士?或者是同等级的宗师武者。
这是什么概念?十个洞明境修士或同境界炼化三气的武者,放在京都之外的任何一座城市里,都是一股绝对不容小视的势力。
更不要说,其中鬼修老者与灵修老僧,都已经是洞明巔峰的存在。
这样的人物,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在朝堂之上,都是能够有一席之地的存在。
竟然就甘心於信奉所谓的青眼菩萨?
看著眼前的案卷,陈良心中的疑惑更甚。
“啪嗒!”
一滴清脆的声响,像是水滴从无言滴落。
陈良的目光隨之看去。
桌角位置,被一滴殷红的血液染红。
一道黑影从房梁之上,翻身而下。
短枪带著寒芒,直奔陈良的命门而来。
放在一个月前,这把短枪的威势,没有修行的陈良根本无法看清对方的动作,更別谈避开了。
但仅仅是开悟之后,陈良就已经察觉到了,老师多年栽培自己的苦心。
曾经日復一日锻炼,就是最好的积累。
当这把一个月前,在陪陵时出现的寒芒再度现身的时候。
陈良的身形猛然朝著后面退去。
短枪落空,黑袍人的身子当即一顿。
“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