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别列佐夫斯基羞恼难当

作品:《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142章 别列佐夫斯基羞恼难当
    莫斯科西郊。
    别列佐夫斯基待在自己的别墅,他看着窗外皑皑大雪,心中莫名的沉重。
    冬天是汽车销售的寒冬期,他的工作停摆。
    但是面临的威胁却是没有丝毫的减弱。
    上个月月底,那些帮派份子在他的车里放的炸药,炸掉的不仅是他的爱车,更是他心中的安全地带。
    死亡的阴影如同窗外厚重的积雪,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从那一天起,他就如同惊弓之鸟,再也不敢踏出这栋堡垒般的别墅一步。
    汽车销售?生意?
    在生命威胁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叔叔,”一个年轻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是他的侄子兼助手,罗曼。
    他端着精心准备的午餐走了进来,放在一旁的小圆桌上。
    “您的午餐准备好了。另外……您那位学生伊万,又发来了邀请。他的老板还是想和您见一面。”
    别列佐夫斯基没有回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厌烦:“不见,不见。”
    “我教过的学生多了去了,这个时候找上门来,能有什么好事?无非是想从我这里分一杯羹,或者寻求所谓的‘合作’。”
    罗曼走近几步,低声道:“叔叔,伊万说他的老板,或许能帮您解决‘战斧’的麻烦。”
    “而且我查过了,这个秦远不是一般人。他收购了奥恰科夫饮料厂,登上了《消息报》头版!”
    “还有雅罗斯拉夫尔火车站那些嚣张的高加索人、车臣人,就是被他的人给彻底清理掉的!”
    “听说那些人要么被赶回了老家,再也不敢踏足莫斯科,要么就被扔进了监狱,等着发配西伯利亚种土豆去了。”
    “西伯利亚……”
    别列佐夫斯基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这个词,对于他这个犹太人后裔来说,带着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恐惧。
    那是一片吞噬生命的冻土,是无数噩梦的源头。
    但他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刻薄的清醒:“替我解决‘战斧’?呵,罗曼,你太天真了。”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战斧’,我何至于此?”
    他走到桌边坐下,拿起刀叉,却没有动食物。
    “罗曼,你的父亲让你跟着我做事,那今天我就交给你第一个道理。”
    别列佐夫斯基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在这个国家,看事情绝不能只看表面。没有特权这张护身符,任何成就都是无根之萍,随时可能被碾碎。”
    “我们手里没有特权,就要找拥有特权的人去解决问题。”
    “那个中国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依托在特权人物之下的可怜虫罢了。”
    “与他合作,不如找到能够给我们提供庇护的特权人物。”
    “那……叔叔,我们应该找谁?”罗曼虚心求教。
    别列佐夫斯基放下刀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大量进口、销售德国二手车,最刺痛谁的利益?”
    “这”罗曼想了想,迟疑道:“是国营汽车销售点?”
    “哪有什么国营汽车销售点,他们算什么.”别列佐夫斯基低矮的个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和冷厉:“真正被我们刺痛神经的,是苏联汽车工业的庞然大物,是伏尔加汽车厂(gaz),是ctk,是站在他们背后的那个庞大的‘劳动集体联盟’!”
    “等等,叔叔,和伏尔加厂有关系我能理解。”罗曼有些懵逼:“但是ctk这家工厂不是造坦克的吗?还有那个‘劳动集体联盟’,不是一个工人组织吗?”
    ctk全名基洛夫厂职工委员会,这家工厂是苏联的一个重要军工企业,专门负责生产坦克和装甲车辆。
    与伏尔加汽车厂一起,是整个苏联最具代表性的重工企业。
    他们两家发起倡议,建立的劳动集体联盟。
    参与者有来自各大加盟国500多家工业、运输、贸易和服务企业的劳工。
    ctk的创始人主张发展劳动集体的自我管理,以制衡“在册权贵行政机关”的支配。
    目的是在苏联经济改革,以及企业私有化过程中,能够保障工人的权益。
    是工人阶级在转型时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体现了工人对民主参与和公平分配的追求。
    但令人讽刺的是,这个机构非但没有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反而成为了工厂企业私有化的帮凶。
    工人们盲目的认为私有化是对于官僚的抗衡。
    但最终却被利用,失去了所有。
    让这个劳动集体联盟中的高层,以及别列佐夫斯基这种大资本,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成为了工厂的所有者。
    别列佐夫斯基,作为此时的苏联最为聪明的几个人之一。
    他深刻认识到,这个劳动集体联盟的强大。
    而他的二手车事业,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德国车,卖给了因为经济改革而受益的新兴崛起权贵,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对于伏尔加长,对于整个劳动集体联盟上的利益者而言。
    这就是在跟他们抢饭碗,是抢他们的工作。
    这些复杂的利益,他并没有跟自己的这位侄子详细解释,而是问道:
    “罗曼,我让你约的伏尔加厂厂长的事情怎么样了,对方怎么说?”
    别列佐夫斯基此时清醒的认识到。
    自己不可能再独善其身的做倒卖二手车生意了。
    要么彻底退出这个市场,要么就是和整个利益联盟绑定在一起。
    将伏尔加厂将ctk的某些人给彻底喂饱才行。
    “叔叔.”听到别列佐夫斯基的询问,罗曼的脸色变得有些尴尬和迟疑:“卡丹尼科夫厂长那边回复说……明天没有时间,需要延后。”
    “明天没有时间?”别列佐夫斯基放下了手中的叉子,他转过头:“我记得明天是周日吧,为什么会没有时间?”
    “卡丹尼科夫厂长说,明天要见一位很重要的客人。”
    “是谁?!”别列佐夫斯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在莫斯科商界,尤其是在汽车领域,还有谁比他别列佐夫斯基更值得卡丹尼科夫在周日优先接见?
    “是……是秦远。”
    罗曼小心翼翼地吐出这个名字,“就是那个收购了奥恰科夫饮料厂,让那家厂子起死回生的中国人。”
    “等等.”别列佐夫斯基抬起手,打断了罗曼的话。
    “又是中国人。”
    他抬头看向罗曼,惊疑不定道:“这个叫秦远的中国人,不会就是我那个学生的老板吧?”
    罗曼咽了口唾沫:“叔叔,他们就是同一个人。”
    “怎么会?”别列佐夫斯基难以理解:“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比我还重要?”
    “卡丹尼科夫宁愿先见他,然后才见我?”
    明明此前,是卡丹尼科夫处处与他为难,逼着他低头。
    现在他好不容易决定放下身段主动求见,对方竟然……
    竟然把他排在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后面?!
    这让他有些羞恼。
    “叔叔,”罗曼看着别列佐夫斯基铁青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还是补充道,“我打听到……卡丹尼科夫厂长愿意接见这个秦远,是因为莫斯科国立银行的行长亲自牵的线。”
    “而且这个中国人秦远,刚刚从莫斯科国立银行拿到了五亿卢布的贷款!”
    嘶!
    “五亿卢布?”
    别列佐夫斯基双眼瞬间瞪大,倒吸一口冷气。
    五亿卢布!
    在这个卢布日益贬值的动荡时期,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一个中国人,一个收购了饮料厂的商人,凭什么能从苏联的国家银行拿到如此巨额的贷款?!
    卡丹尼科夫的态度转变……行长亲自牵线……五亿卢布贷款……
    这些信息如同惊雷,不断在他脑海中炸响。
    他之前对秦远的轻视和判断,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
    这个秦远……绝不仅仅是一个依附于特权的“可怜虫”。
    他本身,或许就是特权的一部分!
    或者……他掌握着连特权阶层都不得不重视的力量和资源!
    巨大的羞恼感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他第一次,真正正视起这个来自东方的对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