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你想上天不成?

作品:《重启后我成了罗马人

    林枫与李小伟聊完千帆计划的一些细节后,已经接近黄昏,两人从四合院的茶室移步到了客厅。
    还別说,这处四合院除了不能体会到高楼上面那种一览眾山小的感觉。
    现代化改造过后的四合院宜居性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对於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
    林枫总觉得这种一重套一重的住宅防御性方面是很不错的。
    李小伟呢这边也不是第一次来,先前这里还是归属於云惟迟的时候,这些小伙伴就常来。
    只不过没想到现在直接易主了。
    虽然现在陈列还没有变化,但这让李小伟感慨不少。
    果然资產存量在资金存量面前不值一提。
    只要现金流足够充沛,別的一切该有的早晚都会有的。
    又想起来刚才同林枫刚才那番大义凛然的说辞。
    李小伟不由得看向林枫:“林子,我还有点事想提个醒。”
    林枫挑眉道:“怎么了,又想给我出什么难题?”
    “这不是难题,是预防针。”李小伟一脸认真地说道,“你之前不是说,国內置业是为了避免被外界质疑立场问题吗?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件事你也得未雨绸繆。”
    林枫看著李小伟,饶有兴致地问道:“说吧,什么事?”
    李小伟靠在椅背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捐款,特別是给国內大学捐款。”
    “国內大学捐款?”林枫微微一愣,隨即笑了笑,“小伟,你知道我这人不太喜欢搞这些高调的事,捐款本来是好事,但一旦太过张扬,就容易被解读成作秀,你不怕到时候我被人骂?”
    “怎么会呢?完全可以不大张旗鼓的捐,低调做事就好了。”李小伟耸了耸肩,隨后正色道,“但说真的,林子,国內大学该捐你还真得捐,不捐的话,以后可能面临麻烦。”
    林枫若有所思地看著他:“说具体点,为什么这么说?”
    李小伟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林子,你现在的企业和资產规模,在国外免不了会和国外资本、机构打交道。
    m国的捐款文化根深蒂固,特別是企业家对大学的捐赠,几乎成了標配。
    我就不信你在m国赚了钱,没有大学上门敲你竹槓吗?
    如果你在m国的大学捐款,而国內一点不表態,你猜有些人会怎么解读?”
    不得不说,李小伟的担心不无道理,哈佛前不久还要林枫纳捐一波。
    林枫眼中闪过一丝瞭然:“你是说,他们会拿这个来说事,质疑我的倾向?”
    “没错。”李小伟点头道,“到时候,不管你是在海外隨便捐了几百万,还是几千万美元,都足以让人拿来和国內的情况对比。
    有心人可能会炒作成『赚华国的钱,却只捐给外国的大学』这种论调。
    你要知道,这种言论杀伤力有多大。”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林枫点了点头,“你的建议是,我要提前布局,在国內的高校也进行捐赠,避免被人揪住不放,是吧?”
    李小伟笑了笑:“聪明。其实这也不是坏事,国內的教育事业確实需要支持,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它们在资源上比东部和大城市的高校差得多。
    你可以先选几个学校,搞些专项基金,支持科研、奖学金或者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开舆论风险,还能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一举两得。”
    林枫点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这次归国就带了十多亿啊,现在买了个房子了3亿,买了个软体了1500万,你那边项目启动我估计也得预留两三个亿吧,这样一来就剩下十多亿元了。
    我还要做別的事情呢,现在要我捐款到基础学科方面怕是有点囊中羞涩。”
    听了林枫的话李小伟终於是坐不住了。
    “能不能別凡尔赛了,你究竟准备做什么事啊?需要十多个亿的启动资金。”
    林枫说道:“当然是做大事了,而且十多个亿的启动资金可能是不够的,保守估计需要五十个亿。”
    这话听的李小伟一头雾水:“不是吧,五十个亿的启动资金,没开玩笑吧?
    很多金融消费持牌企业实缴也只是要求20亿华夏幣就够了,50亿?你想上天不成?”
    林枫笑笑没说话,他还真是想上天。
    林枫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对了,小伟,你爸的去向有著落了吗?”
    “这种事,不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哪会跟我说?
    不过他最近拜访了很多专家学者,有山原的,也有很多天南出身的。
    我估计他个人倾向於是要在山原省或者是天南区里面二选一了……”
    不得不说,知父莫若子。
    李小伟的猜测不错,当天晚上林枫去拜见了李国弼。
    从李国弼那里得到了证实。
    这场谈话只有林枫和李国弼两个人。
    两个人在书房里面谈话,而李小伟都被排除在了屋外。
    这让李小伟很受伤,到底谁才是亲儿子啊?
    这场谈话一开始聊的重点就是李国弼的去向问题。
    虽然常说在商言商。
    但真的在商就不可能只言商。
    像是很多企业的崛起都是带有浓重的地域性色彩的。
    亿达啊、恆太啊、tx啊、阿狸啊,
    看似是全国闻名的企业,但崛起都有著浓重的地域性色彩。
    看似牛逼哄哄。
    但其实都有很强的地域局限性的。
    没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大力支持。
    很多企业没胎死腹中就不错了。
    因此要林枫支持一些项目没问题,但必须首先知道李国弼將来去哪。
    林枫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询问道:“李叔,你將来要去哪任职呢?”
    李国弼说道:“我正在山原省和天南区这两个之间做选择,说说你的建议呢,你觉得我建议你去哪呢?”
    林枫道:“李叔,天南区虽然是特別省级区。
    但规模和架构跟正八经的省肯定是有区別的。
    综合实力什么的山原省跟天南区相比肯定是碾压的。
    李叔,我是感觉既然你能將这个作为和天南区並列的选项。
    其实內心深处怕是已经做出了选择了吧。”
    李国弼笑了笑:“你小子啊,还真是滑头。
    不过你確实是懂我。
    確实,天南区长期以来建设是不到位的,但也正是因为建设不到位,这反倒有好处。
    一张白纸好作画,长期建设不到位反倒很容易出成绩。
    近些年因为负责一些项目,还是有不错的商界人脉的。
    我相信我去天南能带过去很多投资。
    所以我这才將天南区作为重要备选选择。
    但实际了解,天南区的发展也没那么容易。
    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制约的。
    像是巨港如果想发展起来的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展港口。
    靠著马六甲海峡不远,可以说发展海港有天然优势。
    但这样做容易对粤南部分城市定位起到衝突,起到分流的作用。
    这样很容易没来由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分歧。
    二来要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巨港隔壁李家坡位置还要更加得天独厚。
    巨港虽然港口方面也不错,但比起直接特別守著马六甲的李家坡。
    巨港还是要逊色不少的。
    第三是军事方面的影响,一旦我们发展巨港的港口。
    很容易被附带很多別的方面的解读。
    早些年国內不是没提过这些方面的建议。
    但国际反响很强,甚至m国佬提出重启金兰湾。
    各种因素制约,使得天南区虽然是一张白纸好作画,但实际上制约因素还真不少。
    也就是说要靠传统渠道搞活天南的话受到很多乱七八糟因素的制约。
    必须得另闢蹊径,我来找你也是看你能不能有些奇思妙想,能给我些新的启发。”
    李国弼站在无比巨大的天南省级特別区的地图前面。
    虚心地向林枫这位后来者求教。
    而林枫也没藏著掖著。
    指了指赤道,说出了先前酝酿已久的腹稿:
    “商业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