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出名了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第232章 出名了
从哈尔滨乘坐火车去黑河,足足需要將近十四个小时,期间林书平除了去了一趟厕所之外,基本上是“足不出户”。
但他也没有閒著,除了欣赏沿途的风景之外,他还会撰写、补充《赌神》、《赌圣》
剧本,除此之外,也会把《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第四部的细纲给写出来,方便日后查阅资料后直接续写。
写的累了,他也会拿起从哈尔滨车站买的报纸,粗略的阅读。
他是从晚上临近七点钟登上的火车,在火车上一觉睡到第二天六点多钟,根本没来得及洗漱,黑河专区就到了。
拎著手提包,裹著军大衣,林书平脚,驱散一下远东的严寒,然后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乘客下车。
站在月台前,他左右四顾,而后逆著人群找到乘务员,说明来意。
后者显然是被打过招呼,当林书平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就立即殷勤的带著林书平去到海关方向。
这里已经有一百个火车皮在安静等候,並且因为火车皮的数量太多,直接把整个通往苏联布市的铁路给堵死。
好在当下中苏铁路自由行完全禁止,一般的火车也根本使用不了这条铁路,所以目前整个铁路都由承载著轻工业品的一百个火车皮垄断了通行。
“林总。”
黑河铁路局的同志笑著跟林书平握手道:“咱们又见面了,想不到林总您这种干大事的人,还穿著跟我一样不值钱的军大衣。”
林书平身上是崭新的军绿色大衣,这是东北標准的御寒神器,不过他的军大衣是从哈尔滨武装部购买的,而眼前这位铁路同志的军大衣则是直管单位发放的,而且顏色是深蓝,但款式却几乎是一模一样。
“暖和就行。”
林书平笑著回了一句,然后便跟著铁路局的同志前往海关站点清点火车皮上的货物。
不同於上一次“轻量出行”,拿60%左右的暖水瓶內胆糊弄,这第二趟交易,一百个火车皮里,装载了25%的皮大衣,以及75%的肉罐头、果巧克力、粮油製品等。
其中最贵的就是皮大衣。
哪怕有国家计委从中斡旋,但林书平的拿货价,也高达35元一件!
而一个火车皮,足足可以装下20000件皮大衣,如果把二十个火车皮,塞满皮大衣,单单皮大衣的成本,就需要费一千四百万元。
只这一笔消费,就让林书平感到肉疼。
好在除了皮大衣之外,其它诸如牛肉罐头,果和水果罐头,或者一些粮油製品等,价格都相对低廉,其中最贵的牛肉罐头,单个成本最高都不会超过两元,把剩下80个火车皮装满,也只比军大衣贵了一两百万。
简单来说,林书平这一趟跑下来,大概需要费三千万元左右的成本,但回报却非常丰厚,一架图-154民航客机,能让林书平净赚三千多万。
四趟跑下来,林书平到手利润足足有1.4亿元,这跟前世牟其中在接受採访时表示的金额相差无几。
看来一些媒体报纸上所述的消息並不太真实,这一次“罐头换飞机”,牟其中赚取的金额绝对不止八千万,大概率是刨除掉一切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后,得出的答案。
不过林书平却並没有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他摸著石头过河,有牟其中的前世经歷参考,他把一切都精简化,又有国家计委背书,没有承担前世牟其中经歷过的那些非议和风险,更因为认识苏联商人叶戈尔,也没有来回奔波调研,只需要支付给叶戈尔一笔丰厚的报酬,让对方帮忙去一趟苏联民航局,一切便就顺理成章起来。
对方刚好口渴,而我刚好有水,就这么简单,远远没有人们想像的那般复杂。
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
而如此一来,当这四宗交易陆续成功后,林书平手上就会握有上亿现金了。
他稍微一想便觉得头皮发麻,神不知鬼不觉间,自己就成了1988年的亿万富翁!
林书平想到这里,还觉得有些小激动,毕竟这个年代的亿方富翁含金量可太高了,有了这一个亿,他日后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事,甚至可以通过翘槓桿,去跟一些巨鱷手腕。
不过他也没有沾沾自喜,毕竟如今已经是1988年,虽然贫困山区还有很多人缺衣少食,但整个中国率先富起来的那一波人里,不乏亿万富豪存在。
比如国內购买了第一辆法拉利的商人李晓华。
人家今年9月都去华盛顿见过柯林顿,再比如张国喜这位雕刻工人,通过占领日本佛凳雕刻市场,直接拿下日本佛龕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把韩国和港台地区的竞爭对手打的头皮发麻,在1985年的时候,就已经身价三千万美元。
这都是內地猛人,在港台地区,更是数不清身价上亿乃至十几亿的富豪存在,林书平在这些人面前,依然不够看。
更何况,“罐头换飞机”只是一笔横財,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没有源源不断的资產增值项目,林书平很快就会被时代洪流衝垮,他这一个亿放在手里,如果不出去,做点什么,那么很快他就会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马嘍。
现在这个时代,谁能想后世一个在网络上声色犬马的网络主播,都能年入过亿?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林书平哪怕如今手握数千万,甚至即將赚到手一个亿,也依然觉得缺钱!
更何况他即將在香港打拼,这一个亿,都不知道请不请的动“两周一成”来参演自己公司製作的电影。
“林总,抽吗?”
铁路同志殷勤的递给林书平一支香菸,他此刻正陪看林书平检查一百个车皮的货物。
虽然早先已经在哈尔滨有过货物清点,但林书平仍然不想临到头来出了差错,依然还是按照第一次的检阅標准去检查每一个车皮里装载的货物。
“不了,谢谢马站长。”
林书平笑著说,他眼晴有些红,虽然火车软臥已经是铁路最高待遇,但林书平担心自己人身安危,睡得很浅,所以一夜都没休息好,此刻他强忍著困意,一遍遍的检查车皮货物。
“像您这样能亲力亲为的大老板可不多了。”马站长笑道,他年纪在四十岁出头,身高一米八,哪怕裹著军大衣,但也能看出其体型削瘦,脸上的褶子,像是被冷冽北风吹过,看起来纵横交错。
林书平检查完最后一节车厢,然后合上货本,笑著说道:“我可不是大老板,我就是一劳碌命,而且这是跟苏联人做生意,本就沟通不畅,自然不能在关节节点掉链子,到时候解释都不好解释。”
沟通不畅是不可能的,林书平虽然对俄语不太精通,但日常交流完全没问题,他这样说也只是自谦罢了。
但马站长却是真信了,然后就忍不住说道:“其实,我家有个兄长,早些年在苏联留过学,对俄语很精通,现在赋閒在家,无事可做,要不然我让我兄长来帮忙给您当翻译?”
林书平闻言,摆手道:“这倒不用,我这趟去苏联,並不需要翻译,一切事情在上次过去的时候都已经安排妥当,这次只需要把这些货平安运达布市海关即可,到时候苏联那边会派人接收。”
马站长若有所思,看了林书平一眼,便不再搭话。
林书平检阅好一百个火车皮的货物后,就让铁路局的同志在正午11点钟准时发车,从黑河到布市只有一两公里铁路路程,几乎眨眼间就能抵达,只要过了海关,待苏联那边的工作人员接收清点之后,一切便妥了。
第二架飞机也会立即从海参崴启航,前往榕城双利机场。
而等检查完货物后,林书平也並未亏待陪同的马站长,从手提包里掏出一条中华香菸递过去:“马站长,辛苦了。”
马站长原本已经不再搭话,此刻被塞进手里这么一条香菸,顿时便愣住了,他看了看林书平,连忙假装推回:“林总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您拿著抽,抽完了,如果喜欢,下次来我再给马站长带。”林书平笑著说。
马站长又假意推辞两下,最终喜滋滋的把一整条中华香菸给收入大衣中,此时他的神情,明显比刚才更热情了一些,甚至热情邀请林书平中午去家里吃饭,但被林书平委婉拒绝。
他这一次过来,只做交接,而不再如上次那般,要在布市等候与苏联方面签约,所以这次来回一趟,大概一个小时就足够。
只要等对方清点完货物,那他这次的任务就完成了。
所以今日就能出发回京,不会在当地久留。
马站长见邀请不来,便遗憾作罢。
但临走前,他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手里的一整条香菸,最终还是忍不住对林书平提醒道:“林总,你得小心些,所谓人红是非多,你现在名气大,很多人都想排著队跟您见面,如果不是上面安排人拦著,咱们黑河铁路局,怕不是要被那群被金钱迷了心窍的人给衝垮啦!”
林书平原本还保持微笑,此时闻言,笑容逐渐消失,他眉道:“马站长,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在外面堵我?”
“对。”
马站长道:“计委的张主任前两天就主动打来电话了,他也通知了黑河专区派出所,安排了一些警力帮忙维护您的安全,您是直接到了站点没出去,您如果出去了,肯定会被那群人围著討教的,毕竟报纸上都说啦,您在苏联赚了大几千万,我滴个老天爷———”
说到大几千万时,马站长布满褶子的脸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並倒吸一口凉气,显然单单说出这个数字,都觉得无比烫嘴。
那是普通老百姓能想像得到的吗?
大几千万钞票堆在一起,怕不是能堆成一座金山!
所以马站长起初也是不太信的,如今见了林书平后,就更觉得不信了,谁家身价几千万的大老板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冻得瑟瑟发抖也要亲自清点货物?
不过当接到一条华子的剎那,马站长又觉得传言或许夸张,但这林总,却是真的有钱啊!
这一条华子,快抵得上他一个月工资了!
林书平平常给各地方的门卫保安们扔华子扔习惯了,全然没考虑过在东北地带,尤其是东北最北边,一条华子对当地人来说代表著什么。
这里的人均月收入普遍不过百,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去抽这么好的烟,当地菸民圈子里,更加流行的是一种旱菸袋,只需要弄一小撮不值钱的菸丝,就能抽许久许久,哪怕浓烟入肺时,能辣红嗓子眼,但也被菸民们当个宝贝,爱不释手。
条件再好一点的,就是抽捲菸,只有家庭条件不错的,才会捨得去个一两块钱买盒品牌香菸。
像是中华香菸,对於大多数黑河专区的普通人来说,依旧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只存在於传说之中,很多地方根本没得卖。
因此,也不怪马站长激动莫名,恨不得对林书平掏心掏肺,把自己了解的信息一股脑的全告诉给林大老板。
而只是一会儿,林书平便听得头皮发麻“他们都说您在苏联赚了几千万,是被上面认可的国际倒爷!”
“新闻上说,您用几车皮罐头和暖水壶胆,就在苏联换回来一架飞机,这架飞机被卖给国內的航空公司,您这一转手就赚了一个亿!”
“很多人都是看到报纸上和新闻上刊登的消息,就迫不及待的从全国各地赶来,现在黑河车站前,到处都是想钻空子去苏联赚钱的人,他们想效仿您,把国內的一些轻工业品运到苏联去卖!”
“昨天,公安那边就抓了两拨人,他们是想去布市倒卖摩托车的,听说十件皮大衣,就可以换一辆崭新的苏联摩托车!”
“传闻,苏联那边什么东西都缺,不管是瓜果牛奶还是牛羊肉罐头,只要拿过去,都能卖出高价,但卢布在咱们这边不值钱啊,所以他们就学您,以货易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