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礁?明明是岛,是自然保护区!(7.4k)
作品:《这个学霸是魅魔》 第285章 礁?明明是岛,是自然保护区!(7.4k)
在太平洋广阔的海面上,一艘悬掛著巴拿马旗的巨型散货船一一“自由先驱號”正全速驶向龙国东部沿海的c港。
这艘船满载著从巴西运来的高品位铁矿石,目的地是龙国的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自由先驱號”的船长,詹森,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海员,此刻心中却隱隱不安。他收到了公司总部发来的加密邮件,內容关於龙国最近实施的特別港务费,针对的是丑国的或者由丑国人控股的船舶。
“该死,”詹森在驾驶舱里看著航海图,对大副抱怨,“我们的船是巴拿马註册,但背后的融资方又是华尔街的几家银行,公司的法务部说,我们的丑国控股比例,可能有点微妙。”
大副耸耸肩:“船长,別担心,我们是独立法人,船旗国是巴拿马,龙国人再横,也要遵守国际海事公约,最多就是多等几个小时。”
然而,詹森的直觉告诉他,这次绝不会是“多等几个小时”这么简单。
自从龙国人硬气起来后,整个全球航运业都感受到了一股令人室息的压力。
“自由先驱號”抵达c港口专属锚地时,立刻发现异常。
通常情况下,像他们这种大型散货船,会在预定时间段內迅速被引导进港,但此刻,锚地內已经滯留了十多艘各种类型的外籍船只,它们的船旗五八门一一巴拿马、赖比瑞亚、马绍尔群岛—·
这些货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与丑国有著千丝万缕的金融或贸易联繫。
詹森的船在锚地外整整等了四天。
第一天,被告知港口正在进行必要的深水航道疏浚作业,所有大型船只延期靠港。
第二天,收到通知,“突发性海事检查,需要排队等候。”
第三天,码头管理处通知,“码头装卸设备出现大规模检修,效率下降80%。”
詹森愤怒地联繫公司总部,但得到的回覆都是:“忍耐!所有人都这样!龙国人正在玩软性拖延,这是无差別的贸易战手段,他们不可能针对我们一家。”
总部的人显然没有意识到,龙国这次的手段,精准得可怕。
第五天清晨,在漫长的等待后,“自由先驱號”终於等来了第一批“客人”。
上来了六个人,阵容庞大得令人咋舌,两名边检人员、两名卫生官员、一名海关代表,以及一位沉默寡言、带著笔记本电脑的技术专家。
这群人的检查,细致得令人髮指。
卫生官员要求检查船上所有冷库、饮用水箱、隔离区和医疗室。
他们甚至用高精度检测仪对船员的毛幣和鞋底进行採样,声称是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未知病毒传播。
船上的老鼠洞、蟑螂尸体,都被拍照记录,並被要求立即进行高强度环境消杀,消杀过程必须等待药剂挥发,又耗去了六个小时。
海事人员也没閒著,要求检查船上的所有消防、救生设备。
他们对救生艇的维护记录、船员的逃生演习时间、甚至雷达上的细微灰尘都提出了整改意见,並要求詹森签署一份厚厚的安全隱患整改报告。
海关人员更是忙碌,要求核对所有货物清单,但重点是那位技术专家,他要求查看船上的所有电子日誌和数据记录,声称是为了核实船舶的航行轨跡和燃油消耗,以评估其对专属经济区的潜在碳排放影响。
船上的人都没有见过这种情况,急躁的大副已经忍不住了起来:“你们这是正常检查吗?我看你们就是在为难人!”
海事人员拿著记录板,冷笑道:“不需要我们检查,可以把船直接开走。”
船长眼见情况要不受控制了,连忙出来说道:“別生气別生气,我们只是不熟悉,这是港口的新流程吗?”
“对,要检查就老实配合,不检查就把船开走,其它船还等著,別耽误大家时间。”
船长看对方丝毫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只能赔笑道:“我们配合,您看还需我们做什么?”
他不敢拒绝,因为对方有权以不配合检查为由,永久性拒绝他靠港。
折腾了整整一天一夜,所有检查终於结束。
詹森筋疲力尽地回到驾驶舱,那位海关代表和技术专家留了下来。
海关代表递给詹森一份文件,上面用多种语言印著《特定船舶特別港务费徵收通知书》。
“詹森船长,根据我们的海关法和《全球海运战略调整方案》,”海关代表语气客气,但冰冷,“您的船舶,不符合一般港务费的缴纳標准。”
詹森感到血液一下子衝到了头顶:“胡说!我的船是巴拿马旗,与丑国无关!你们凭什么?”
技术专家这时打开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著一个复杂的股权结构图,箭头和百分比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
“詹森船长,请看。”技术专家指著屏幕,语气平静,却带著一股无可辩驳的权威。
“您的『自由先驱號』,註册於巴拿马的『海洋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有28%的股份,被一家名为『环球航运信託』的金融机构持有。”
“而这家信託机构,其超过90%的资金来源於华尔街的纳斯达克远东基金。”
技术专家平静地总结道:“经过精確核算,您的船舶,丑国控股和实际金融影响力的比例,达到了25.68%,超过了我们规定的25%红线。”
詹森如遭雷击。
他一直以为龙国人只会查船旗和直接股东,没想到他们竟然通过金融信託和二级市场,精准地算出了实际控制权。
他突然发现,龙国人是来真的了。
“根据规定,”海关代表重新开口,“您的船舶,必须缴纳特別港务费,费率標准为:每吨货物,按照400龙幣收取。”
詹森心头一沉,他的船载著10万吨的货物。
“等等,10万吨———乘以400龙幣?!”詹森的声音颤抖,“那是————四千万龙幣?!”
海关代表点头,递给他一张缴费单,上面清晰地印著一串让他头晕的数字。
“詹森船长,这是基础设施服务费,不是关税。关税由货主缴纳,这是您停靠、引导、安保、以及环保检查所產生的费用。”
詹森感到一阵眩晕。
这笔钱,比他们这次航程的所有利润加起来还要高出三倍!这哪里是港务费,这分明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劫!
“我拒绝缴纳!我要联繫我的公司法务部,这根本不合理!”詹森愤怒地吼道。
海关代表耸耸肩,指了指缴费单下面的一行小字:“本港务费为前置性基础设施服务费用,若未缴纳,船舶將无法被指引进港进行装卸作业,滯港期间,需按每日10万龙幣缴纳停泊占用费。”
詹森瘫软在了椅子上,他的货主是龙国的钢厂,一船货延误一天的损失就是数千美元的违约金,他根本耗不起。
他拿出电话,拨通了公司的电话:“先生,他们知道!他们算出了我们背后华尔街基金的持股比例!费用是四千万龙幣!我们—我们必须交!否则货就烂在海上了!”
最终,在总部的咬牙切齿和含泪授权下,“自由先驱號”缴纳了这笔天文数字的特別港务费。
然而,噩梦並没有结束。
在詹森以为交了钱就可以迅速进港装卸时,码头管理处发来了最后一份通知:
“由於贵船之前被查出多项『安全和环境隱患”,根据港口管理规定,您的船舶在装卸过程中,必须由我方海事部门进行全程监督。”
平时只需要48小时就能完成的装卸作业,现在被要求慢速、稳妥进行,每个抓斗的起落速度都被放慢。
原本48小时的装卸时间,硬生生被拖成了五天!货主收到的铁矿石,比预定时间晚了整整十一天!
詹森站在驾驶舱里,看著码头上龙国自己的散货船高效、快速地进行装卸作业,而自已的船却像蜗牛一样慢。
他当上海员以来,第一次羡慕起了龙国的散货船。
“布列特,龙国人居然动真格了,有不少丑国散货船被徵收了特別港务费。”远在大毛的伊方隨时都在观察看龙国人的动態。
“他们这是在告诉全世界,丑国的金融体系,在龙国的港口,不再拥有隱身衣。”伊万总结道,“这招太狠了。”
彼得罗夫点头:“正是如此,更可怕的是对供应链效率的惩罚,有些船被拖了十一天,这十一天时间,在国际贸易中损失了多少利润?龙国人是在用自己的基础设施效率,对对手的供应链进行干预。”
“这招太绝了。”
彼得罗夫和伊万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都看出了一丝恐惧。
龙国人平时看著温和好欺负,关键时候他们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和技术执行力,是任何一个大国都不能轻视的。
伊方深吸了一口雪茄,吐出一团浓厚的烟雾,缓缓说道:“我们以前总是低估他们。
认为他们是软柿子,一门心思专注於经济发展,缺乏钢铁意志,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巨大的误判。”
彼得罗夫沉重地补充:“他们不是缺乏意志,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一旦他们掌握了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他们的反击就不是喊口號,而是直接付诸行动。”
伊万拿起桌上的报告,猛地一拍,语气中带著一丝复杂的不甘和困惑:“你说他们运气怎么这么好?西芒杜的铁矿投资巨大,按照他们估算的开採量,不到三年就能回本。”
西芒杜铁矿一经开採,大毛的铁矿业也要受到影响,纵使龙国人已经承诺每年进口量不变,伊万还是有些嫉妒。
彼得罗夫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伊万,这世上哪有什么单纯的运气?”
他走到窗边,看向飘雪的天空:“如果他们挖到的只是麦肯齐说的那些中低品位矿,那么回本周期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而且还会被环保標准和炼钢成本拖垮,那才是运气不好。”
“但他们挖到了什么?68%的超高品位矿带!”彼得罗夫转身,盯著伊万,“这根本不是运气,这是计算。”
“你忘了吗,我们收到的情报显示,龙国人靠的是那位年轻天才周宇的天智系统,他们没有用传统的钻探和勘测方法,而是用了一种新的方法。”
彼得罗夫的语气充满了敬畏:“必和必拓他们还在用老方法赌,而龙国人在用数据確定性地收割。”
“这能一样吗?”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知道麦肯齐他们拿走的只是表层烟雾弹,而真正的核心宝藏被他们锁定了?”
“正是如此,布列特,”彼得罗夫嘆息道,“这背后的逻辑是残酷的,龙国人没有在勘探上浪费时间,没有在品位上扯皮,他们直接用技术锁定了最具利润的资源。”
“这不仅让投资三年回本,更让他们的钢铁產业获得了无法超越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这就像是,所有人都在用火柴点火,而他们已经拥有了高精度雷射点火器,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在最高效率的指导下完成的。”
伊万猛地起身,在房间內步,这种技术带来的確定性,比任何军队的威胁都更让他感到不安。
“我们对他们的高科技,了解得太少了。”伊万沉声道。
“可不是吗?”彼得罗夫鬱闷了起来。
彼得罗夫不由得庆幸,他们和龙国人是朋友,否则他们也要沦落到和丑国人一个待遇了。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种由技术差距带来的战略焦虑时,彼得罗夫的加密卫星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来电显示,立刻做了个声的手势,接通了电话。
彼得罗夫的表情隨著通话內容的变化,从最初的疑惑,变成了意外的惊喜,最后定格为一种难以置信的兴奋。
他掛断电话,猛地看向伊万,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布列特!是龙国的正式邀请!”
“邀请?邀请我们去干什么?”
“不!是关於娥八號的!”彼得罗夫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復情绪,將收到的信息迅速整理。
“龙国人邀请我们,提前去参观娥八號的发射准备工作!”
“真的?”伊万脸上终於出现了一丝笑容。
娥八號是联合探月计划的一部分,娥八號搭载了我们两套关键的深空探测设备!
“月球等离子体尘埃外层敏感仪和月球离子和高能中性粒子分析仪!”彼得罗夫大声说道,“我们的科学家负责这两套仪器的核心设计和数据处理,它们是用於研究月球表面空间环境和水冰起源的关键设备!”
“上面其实早就收到消息了,考虑到我俩之前跟龙国人有过直接的合作,所以最终决定派我们去。”
伊万兴奋了起来:“多久出发?”
“两天后。”
两天后,他们两人登上专机,伊方和彼得罗夫坐在宽敲的机舱內,享受看龙国方面提供的上好龙井茶和精致的俄式点心。
专机平稳地飞越过乌拉尔山脉,山脊上的雪线在阳光下如同巨大的白色利刃,又穿过了中亚广的戈壁滩,大地呈现出红褐色和沙黄色交织的壮丽油画,隨后进入了龙国西部的云层,云海浩瀚,如同构成的无尽海洋。
伊万的心情大好,他端起茶杯,讚嘆道:“彼得罗夫,你不得不承认,龙国人的办事效率和对细节的把控,確实令人舒適,这次居然还给我们专门准备了茶,这茶可比我们自已泡的好喝。”
彼得罗夫正忙著阅读航天局发来的最后技术文件,头也不抬:“伊万,別只顾著享受,多想想我们的任务,这次娥八號任务关係重大,我们不能在龙国人面前丟脸。”
飞机继续向东飞行,当穿过龙国內陆的重重山脉后,伊万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从窗向外望去,看到的景象和记忆中去酒泉基地的航线完全不同。
“等等,”伊万放下茶杯,脸色微变,“彼得罗夫,这航线好像不是去往酒泉的!”
他清楚地记得,酒泉位於西北內陆,周围多是戈壁荒漠,而此刻,舷窗外虽然仍是大陆腹地,但能看到更多的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密集的农田,明显是偏向东部的平原地区。
伊万立刻叫来了他的助理,一名年轻的战略分析师,谢尔盖。
“谢尔盖,去向机组人员核实一下,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这航线明显是向东南飞,不是去西北的酒泉!”伊万语气严肃。
谢尔盖紧张地翻阅著手中的加密文件,额头渗出了汗珠,片刻后,他带著一丝疑惑和无奈回来復命:
“伊方先生,最终目的地是c海事机场,根据通知,我们需要在那里转乘海上交通工具,前往靠近海域的发射区。”
“海域!?”伊万和彼得罗夫异口同声,两人再次对视,眼中充满了震惊和好奇。
“海上发射?”伊万兴奋地搓著手,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他们这是要动用海上发射平台了?!”
彼得罗夫立刻將文件扔到一边,露出了老狐狸的狡点:“布列特,这就有意思了。龙国人的保密做得滴水不漏。他们到底会选哪个地方?”
伊万立刻进入了猜谜模式,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地图,铺在了桌上。
“听著,如果排除酒泉和太原这种內陆基地,海上发射主要有三个可能—”
彼得罗夫听到伊万的分析,好笑地摇摇头:“你能猜到龙国人的想法?”
伊方和彼得罗夫的专机经过漫长的飞行,最终降落在了c海事机场。这是一个相对低调,但设施极为先进的军民两用机场。
舱门打开,一股混合著海水的咸湿、泥土的气息和新鲜工业漆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这熟悉的海洋城市味道,立刻让两位来自寒冷內陆的战略家確定:他们已经抵达了龙国南部或东部沿海。
“布列特,闻闻这空气!”伊万深吸一口气,脸上带著一种老水手般的兴奋,“这可不是莫斯科冬天的味道!至少我的伏特加空瓶不用清了,我猜对了,一定是海上发射!”
彼得罗夫揉了揉自己的鼻子,虽然嘴上不服输,但眼神中也流露出探究:“別高兴得太早,伊万,万一不是呢?”
在梯下方,早已有一支精干的龙国接待团队等候。领队的是邵主任,他身后的翻译小姐则带著標准的职业笑容。
“欢迎两位贵宾,伊万先生,彼得罗夫先生。”邵主任用流利的大毛语问候道,语气中带著恰到好处的热情与克制。
“邵主任,很高兴见到您。”伊万回以一个热情的熊抱,让邵主任有些不自在了,心想高冷的大毛人哪儿去了?
“请原谅我们这两个老傢伙的好奇心,我们的目的地,到底是在哪片海域?我们猜了一路的谜语。”
邵主任只是笑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位请上车,我们为您准备了最舒適的交通工具,时间宝贵,我们必须立刻前往港口。”
专车將他们带到了一个私密性极高的军港。港口內停泊著数艘高速安保巡逻艇和一艘外观简洁、线条流畅的中型科考船。
邵主任指著那艘科考船,说:“两位,我们將乘坐探海三號前往目標海域,我们预计,在海上航行三个小时后,將抵达娥八號的发射准备区域。”
登上科考船,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船体內部的实验室和会议室一应俱全。彼得罗夫看看船上那些先进的声吶和海洋监测设备,心中对龙国人的科技投入又多了一层羡慕。
科考船很快启动,平稳地驶离港口,速度逐渐加快。
当船只衝出港湾的防波堤后,海风瞬间变得强劲而纯净。
伊万和彼得罗夫站在甲板上,看著海岸线逐渐远去,渐渐泛起了嘀咕。
船只在海上航行了约莫两个小时,伊万和彼得罗夫发现船速开始逐渐减慢,海水的顏色也从近海的浑浊黄绿色,变成了深邃的蔚蓝色。
这片海域异常平静,周围几乎没有其他民用船只的踪影,空气格外清新,彼得罗夫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海水清澈见底,甚至能看到大片的珊瑚礁。
“这里,这里不像是一个军事发射区,”彼得罗夫说道,“邵主任,这片海域非常美丽,但周围的环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旅游区或者保护区?为什么要在这里进行发射准备?”
邵主任露出了一个標准的、无可指摘的微笑,回答道:“彼得罗夫先生观察得非常仔细。您说得没错,这里是龙国新规划的一片海洋生態保护区,致力於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他的话音一转,语气中带著一丝自豪和暗示:“正因为我们承诺要保护这里的环境,所以我们必须確保这次发射是绝对清洁的,这也是我们邀请两位来参观的原因,展示我们的清洁航天標准。”
彼得罗夫顿时明白了,龙国人这是又整上什么好东西了?
就在这时,邵主任抬起手,指向了远处。
在海天交界处,一座绿意盎然的圆形小岛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岛屿不大,但形態优美,周围环绕著一圈明显的白色沙滩。
“两位请看。”邵主任指著小岛,声音平静地解释道,“那就是义礁。”
伊万和彼得罗夫同时一证。
义礁?这个名字在龙国的地理资料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岛,但眼前的义礁好大!
伊万揉了揉眼睛,以为他看错了!
“等等,邵主任,”伊万带著明显的疑问,“我记得义礁——在我们的地图资料里,它只是一块涨潮时几乎会被淹没的礁盘!它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么大?这至少相当於一个小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了!”
邵主任闻言,哈哈一笑,那笑容里是毫不掩饰的自豪。
“您看到的,是新义礁,过去十年,龙国在海洋生態修復和国土安全保障方面进行了巨大投入,我们採用了最先进的生態工程技术,对原有礁盘进行了稳固和扩建。”
他指向岛上那茂密的植被:“现在,它是一个完全独立、功能齐全的生態监测站和海洋科研基地,我们利用了自循环水系统、海水淡化和太空发电站技术,恢復了礁盘上的植被,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链,所以,您才会看到它如此美丽。”
彼得罗夫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瞬间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基建狂魔,这是战略级別的生態和地理改造。
在海域上,凭空创造出一座功能性岛屿,其背后的工程学、海洋地质学和自循环能源技术的成熟度,足以让任何国家感到震惊。
这还是礁吗?
明明是岛!
难怪对方说这里是新的自然保护区。
伊万的目光死死地盯著义礁,他突然想到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邵主任,这座岛”
这座新义礁的能源来源是完全自给的吗?它是否与大陆电网有连接?”
邵主任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伊万先生,您问到了关键。正如我所说,我们使用了太空发电站技术。”
“这座岛的电力,完全由其自身的能源系统提供,不需要任何外部供电,它不仅自给自足,甚至可以为停泊的船只提供应急电力补充。”
伊万和彼得罗夫顿时有了一种大脑沟壑被拉平的感觉。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太空发电站技术最早是丑国人的搞研发的。
庞大的轨道基础设施、高效的无线能量传输、地面接收站的精度和安全丑国人研究了几十年,一直停留在实验室原型和理论推演阶段,主要瓶颈就在於高效、安全、低损耗的能量传输。
丑国人现在都没有搞出来,龙国人怎么就用上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技术总是向前发展的,龙国在发展的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有点不顾他人死活。
龙国人在微波能量传输效率和超材料接收阵列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太空发电站技术的成功应用,正是龙国人清洁能源战略的核心成果之一。
伊万和彼得罗夫深呼吸一口气,有一种强烈预感,娥八號的发射绝对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衝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