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我无党

作品:《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第91章 我无党
    司业话毕,眾王府长史手持请帖,走到书案间,给各恩监生发帖。
    贾环看过去,却发现这长史,並非每个学生都发帖,原来来之前也是做了一番功课的。
    以往成绩好、表现好的,往往就能得到请帖。
    以往表现差的,或者名声不好的,或者没什么存在感的,就没有请帖,比如陈翊。
    而且发了请帖,也不必立刻就回帖。
    有的立刻就回,也不管谁的府上,先过去吃一顿,类似於既白。
    还有的则是磨蹭一会,最后才选定几个帖子,前去回帖。
    隨著越来越多的长史下来发帖各监生书桌前,也起不同高度的帖子。
    贾环隨意拿了一帖,打开看去,里面却是亲笔所写的字跡,还写了贾环的姓名。
    看来不是准备一大堆同样式的帖子,然后发帖,乃是一贴一贴亲笔写的。
    贾环合上请帖。
    可惜,他谁的宴会也不准备去参加。
    有的时候,拒绝一些好处,和克服一些难处一样能带来不俗的效果。
    隨著眾长史发放完毕,监生们正在犹豫的时候。
    司业又道:“尔等静听!”
    监生们安静下来,在书案后坐好,暂且放下手中还帖之事。
    “这位是东宫长史黄大人。”
    监生们隨著司业一同向黄大人行礼,
    连著诸王府长史也一起。
    礼毕,黄大人微笑,手持请帖,向著眾人这里而来。
    这位黄大人,並不像其他长史一般,专门找那名声好的监生发帖。
    他专门挑那些没有收到请帖的学生发帖。
    那些收到帖子的学生,自是一番感激,就连陈翊打量黄大人的眼神也有些闪动。
    等他发完,却从袖子里又拿出五张请帖,一一发下。
    这五人之中,就有贾环。
    如此,眾长史终於发完了请帖。
    回到辟雍前站定。
    不用司业开口,眾学生已经开始在答帖上签名,然后起身到前面送答帖。
    各长史的帖子落在书案上。
    眾监生之中,贾环收到的帖子是最多的。
    所有到来的王府长史,都给他发了帖子。
    陈翊趁乱来到他旁边,坐下。
    陈翊隨意翻看起来贾环的帖子,笑道:“果然,黄大人后续给你的帖子是太子亲笔,我的甚至是印製的寻常帖子。”
    陈翊见贾环无动於衷:“怎么,哪个都不想去?”
    贾环点了点头。
    “我是收不到,你倒好,收到了还不去。”
    “你呢,太子府上去不去?”
    “我可没那个脸。”
    陈翊將贾环的请帖还回去。
    隨著监生的走动,他们书桌上的答帖越来越少。
    贾环的答帖却纹丝不动。
    贾环就像一株老木,枯坐在此,
    陈翊的眼皮聋著,嘴里感嘆道:“这下我在內阁歷事的那点人脉都疏远完了。真是奇了,你说你怎么也该去忠顺亲王的府上看看吧。”
    贾环摇了摇头。
    陈翊见状,深吸一口气,长长呼出去:“也是,想来打从咱们第一天来,陛下亲自讲学那天起,咱们就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就这时,监生们的答帖都交完了。
    那些收了帖子没回的,估计也就是不想去了。
    眾长史也不在乎,他们时间有限,准备离去。
    正欲离开,却到贾环身前。
    贾环连忙起身行礼。
    各府长史並不苛问贾环,而是道:“贾公子收到的请帖最多,不必为难。无论何时,本府都扫阶以待。”
    “本府也一样。”
    贾环一一谢过。
    贾环抬眼望向各长史背后的监生们,他们看著贾环这边,见他收了最多帖子,却一个不回,神情隱忍嫉恨。
    最后,留下跟贾环说话的。
    正是太子长史,黄大人。
    他拍了拍贾环的肩:“拿著我给你的帖子,什么时候想来都行。”
    “环谢过黄大人。”
    黄大人深深的看了贾环一眼,离开了书案前。
    早课结束,各监生或跟长史提前前往府上,或过去攀谈。
    李司业警了一眼贾环,转身和黄大人搭话去了。
    陈翊收拾东西,准备去吃饭。
    贾环看著满案的请帖,眼神坚定的站起身来。
    眾人隨长史从后门而出,贾环一人从辟雍正大门而出。
    周围並没有什么人。
    年底將近,六堂早就不上课了,储英堂的晚课也名存实亡。
    一般下了早课就各自休息。
    贾环走出国子监,坐上马车,他没有回家,而是对著车夫道:“去玄真观,找大伯。”
    玄真观內,贾环再度见到了贾敬。
    他面色红润,却並非正常顏色,看著不太正常。
    “大伯。”
    贾敬还是如往昔一样,念完了经,才缓缓睁开眼睛,看向贾环。
    只是这次,他下地之后的动作,没有之前利索了。
    贾环连忙上前去扶。
    “你考上举人了?”
    “是。”
    “秦家的姑娘如何?”
    贾环將送给秦家的礼物,一一跟贾敬说了,又道:“我定不负秦家姑娘。”
    贾敬微微的点了点头。
    贾敬带著贾环向著玄真观后山而去,问道:“是老祖宗让你来的?”
    “我自己来的。”
    贾敬笑了:“好侄子,遇到什么事了?”
    贾环又把各王邀请的事情跟贾敬说了。
    “我暂时没回答帖,但各王府长史也都说不急,可持帖直接拜访。我想不去比较好,大伯怎么想?”
    贾敬听到这话,反而笑了,笑的很轻鬆。
    不知怎的,贾环看到贾敬的笑,心下的担忧也消除不少。
    “我当是什么事,原来就这些事,让你扰我清修。”
    “给大伯赔罪。”
    “恩—去不去都无所谓,你眼见这些亲王在陛下眼下抢才,好像很是热闹。”
    贾敬的眼睛看起来有些沧桑,但是语气,却是一种极度的自信,仿佛他就经歷过这些事,所以能无比肯定。
    “那忠义亲王老千岁,之前府上多热闹,神都的事情,太上皇都不知道,他知道。几次太上皇甚至动了迁都的心思。
    你看最后,还不是一夜之间落得个获罪下场,留在府里的,又有几人?”
    贾敬教训道:“须知繁华转头空,你仔细想想,若他们真有那么尊贵,又何必到国子监与陛下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