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贾家繁盛
作品:《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第114章 贾家繁盛
贾母看著眼前左右的二人,又看了看站在二人背后的贾环,脸上笑开了。
她乐道:“你们聊你们的,我去叫人给你们预备上菜。
既然来了就多坐坐。”
於既白笑道:“是。”
陈谢默默的点了头。
於既白见陈翊不语,又跟著客套道:“实在叨扰老太君。”
贾母握著拐杖的手都乐的直发抖:“这算什么?我巴不得你们来呢!
都去坐,去坐吧。一会就好,啊。”
二人行礼应下,贾母乐呵呵的转身向著后院而去。
鸳鸯道:“好久没见著老祖宗这么高兴了。”
贾母道:“嘿,就是当年敏儿嫁人那年,咱家也没说一甲三人都在府里。”
贾母脚步轻快,不多时已经回了外院大厅后面。
王熙凤、李紈、邢夫人、都在这等著她。
王熙凤看著贾母高兴的样子便道:“老祖宗,我怎么望见洗墨轩上面,隱隱约约飘著清贵的文气呢?”
说罢,她眼睛还往前院望了望,
贾母笑道:“好个凤丫头,你这望气学的真不错。”
眾人都笑了,称讚道:“真是文英薈萃,咱家的一大幸事!”
贾母道:“谁说不是呢!这环哥儿还说什么人家是上咱家偷茶喝,別说偷茶了,就是偷银,偷金,老婆子我也愿意啊。”
李纳趁看这高兴劲,把食谱献了上来。
贾母拉远食谱眯著眼晴看了一遍:“都上了鸡髓笋了,就不再上火腿鲜笋汤了,上个纯鱸三丝羹。
再去姨太太那里取些糟鹅掌鸭信。
点心把龙鬚酥换成几个小巧粽子,荤、甜、白,各都上三个,不吃摆著也好看。
粥、乾饭、和鸡丝麵都做,到时候让鸳鸯问问。
凤丫头。”
“矣。”
“去把那十五年陈的绍兴雕拿出来,还有它旁边的竹叶青。把茶换成去年甄家送的龙井尖儿。
取酒的时候,顺道去把定窑的白瓷碗碟拿出来,还有那乌木银头的筷子贾母一样样的吩咐,也多亏眾人记得下。
不多时,有小斯来到洗墨轩摆桌。
连看上了四乾果、四鲜果,正是前八果。
贾环扎了一个切了块的瓜吃,於既白挑了一个榛仁,陈翊则是抓了一个枇杷。
之后过来传菜看宴的,是鸳鸯和琥珀二人,后面跟著服侍的,有一眾灵性小廝,伶俐丫鬟等。
不久开始传菜。
四冷碟:糟鹅掌鸭信,胭脂鹅脯,茄,拌海丝。
四热菜:清炒虾仁,蟹粉狮子头,鸡髓笋,蓴鱸三丝羹。
上罢,丫鬟端盆来洗手,跟著又摆温酒、热茶。
鸳鸯趁著他们洗手功夫,行礼问道:“於公子、陈公子,家里主食备了碧粳粥、鸡丝麵、八宝饭。”
於既白擦手道:“你家公子平日吃什么?”
鸳鸯看了贾环一眼,正欲回答。
贾环道:“我平日吃乾饭的。”
於既白笑道:“那我也吃乾饭。”
陈翊对著鸳鸯道:“我吃鸡丝麵。”
鸳鸯应下,丫鬟撤水盆,又去厨房传主食。
於既白看著上来的乌木筷,不住的讚嘆道:“如今到了贾兄的家里,才知道什么叫宝树大家。”
贾环挖了一勺狮子头:“我也是跟你们借光了,平日里哪能吃到这些。”
於既白自顾自喝了一口酒:“那看来得常来。”
贾环道:“那早晚让你吃垮了。”
不多时,再传上来主食。
三人吃罢,撤去热菜,再补上点心:三味粽子、藕粉桂糕。
之后便连连举杯。
眾丫鬟小廝绝不打扰三人谈话,唯独少了酒、茶,才出现。
留在书房里盯著的,是在一旁看著焚香的鸳鸯。
於既白举杯,对著贾环饮了一口,然后伸出双手,掐著手指算道:
“翰林院编修,三年。翰林院侍读,七年。六部侍郎或者地方巡抚或者总督,十五年。
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入內阁。”
於既白笑了笑,饮了一口酒:“又是大半辈子。”
陈翊在一旁吃了口海丝:“或者你去太子府,当太子府讲官,之后升的快些。”
“那也得二十年。”
於既白醉眼悍松,望著贾环道:“我有时候感觉感觉考上状元好像也没什么,这才刚开始。”
他不知道是被酒辣的,还是真情流露,嘴角泛起苦涩。
“而且,咱们不能去太子府。太子、亲王来找咱们,那是他们的事情,但咱们却不能找他们。”
陈翎道:“你又喝多了。”
於既白摆了摆手:“申阁老內阁首辅,多是拿大方向。其余琐碎,则是次辅严阁老在办。
这位严阁老很不一般,是已经致仕的杨阁老的挚友,清流魁首,其子严庆正在翰林院做侍讲。”
贾环看著於既白,喝了口酒:“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三个月后,咱们在翰林院,估计並不能十分好过。我得提前跟你俩说一声。”
陈翎道:“那就修一辈子实录也挺好的。”
“贾兄呢?”
贾环什么都没说,晃了晃自己腰间的牌:“寧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於既白拍手叫道:“好!好一个『寧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人吵吵,各自有心思和志向。
但站在外面侍奉的丫鬟和小廝,听著却是心惊。
怎么,二十五年能入內阁还不知足?
三爷还说什么“寧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他们心中逐渐敬畏。
除了丫鬟小廝,前院廊下坐著的贾母等人,听见三人喝了些酒,如此谈话,心中也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三人没有说觉得一甲就到头的。
喜的是三人却能凑在一起。
能凑在一起,总是比单打独斗强一些的。
虽不至於像清流那般人脉广博,但就三个人,也很好。
贾环陪著俩人喝了一天。
临天黑前给二人送出去。
贾母、贾政、贾救等人皆前来相送。
於既白行礼道:“本无意叻扰老太君、將军、贾郎中,今不胜酒量,多有失態,既白请见谅了。”
三人连忙说些“无妨”“常来”的话。
陈翊跟著於既白行礼。
贾环没出院子,由三人相送。
隨后贾府大门打开。
只见门外神都眾士林徘徊於外,眼神直勾勾望向贾府大门,也不作声。
贾母心中翻江倒海的感慨,自从国公爷死后,她好像很长时间没见到这种情景了。
那士林眾人也不说什么,见於既白陈翊上了马车,再望向门內,想找贾环。
贾政正想接待说些什么,贾母道:“各位请回吧,今日实在抱歉,请改日再访。”
贾政正有些担心,怕名声不好,谁知那士林一个个都行礼告辞,口称“叻扰”“改日再来”“是在下唐突”。
贾府的大门逐渐关闭,贾母长嘆了一口气,转身望去,只见贾环正坐在廊下乘凉看书夕阳照亮了贾环的脸,贾母欣慰的看著贾环,心里美的好像怎么夸贾环都不够似的,
对著过来扶她的鸳鸯道:“国公爷当年在时,门庭也不过如此了。
一甲三人临府,这得是多大的福分啊。我这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