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拂袖人具喑
作品:《遮天之紫皇》 第173章 拂袖人具喑
圣子殿外,玉石铺就的长廊豌至云海边缘,薄雾未散尽,在廊柱间蒙绕成淡淡的白纱。
俞珩负手立於廊下,紫色衣袍被山间清风微微吹动,袍角绣著的暗色云纹在晨光中若隱若现。
他抬眸望著钟灵道化作的一道流光,衝破云层,逐渐消失在天际的苍茫之中,目自光沉静,思索著方才秘谈中的种种细节。
片刻后,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身后两尊沉默如山的太古魔物身上。
紫魔周身縈绕著淡淡的紫雾,鳞片在光线下泛著金属般的冷光,每一片鳞甲的边缘都带著锋利的弧度;青缠则通体覆盖著苍绿的厚甲,四臂指爪尖锐如刀,微微弯曲时,似能撕裂空气。
两尊魔物虽静立不动,却自带一股令人心悸的凶戾之气。
俞珩语气平和,打破了这份沉寂:
“追隨我至今,却还不知你二人名讳。”
两尊魔物闻言,庞大的身躯同时微微震动了一下,如同被惊雷触动。
紫魔猩红的眼瞳中,凶光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瞳孔微微收缩,似在確认俞珩话语中的含义;青缠亦是如此,喉间发出低低的喻鸣,尾尖不自觉地轻轻摆动。
他们下意识地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兴奋,在太古族的认知中,“告知真名”意味著被认可、被接纳,是融入殿下身边的重要一步,这份殊荣让他们心绪难平。
紫魔率先上前半步,覆盖著狞鳞甲的头颅缓缓低下,姿態带著从未有过的恭谨,努力调整得清晰平缓的古老语调,虽仍带著几分口,却字字真切:
“回稟殿下,吾名——紫魔,源自紫魔族。”
紧接著,青缠也向前一步,庞大的身躯微微弯曲,声音低沉沙哑,如同巨石摩擦,却透著无比的郑重:
“吾名青缠,出自青冥族。”
“紫魔,青缠。”俞珩轻声重复,用的同样是晦涩古老的太古语言,音节流转间,带著一种源自上古的厚重感。
他將这两个名字在唇齿间细细品味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
“好,我记住了。”
话音落下,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两魔,语气逐渐变得严肃:
“此方天地,早已不是太古时期的模样,而今乃人族主导世间秩序。人族有其规矩,有其礼法,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势力纷爭,皆依人礼而行。
我留你们在身边,並非仅想让你们作为守门的扈从,更非单纯的战力工具。”
说到此处,他的目光变得深邃,“我要你们潜心学习人族的语言、文字,通晓他们的文化习俗,甚至要理解其思维方式,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在复杂的势力纠葛中周旋。
这並非易事,人族的心思远比太古时期的族群复杂,但此事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懈怠。”
紫魔与青缠虽仍有几分疑惑,不明白为何殿下要让他们学习“弱者”的生存之道,但从俞珩加重的语气中,感受到了此事的重要性,猩红的眼眸是十足的郑重。
俞珩见状,继续说道:
“將来,会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我需要你们能完美融入人族之中,替我探查消息、传递指令,暗中布局。”他顿了顿,“这关乎我族未来的诸多谋划,容不得半点差池。”
说罢,他手腕微微一翻,掌心便出现了两枚莹润的玉简书卷。
玉简通体呈淡青色,表面以神念铭刻著细密的纹路,內里蕴含著海量信息,从人族远古神话到如今的宗门世家更迭,从各大域的地理风貌到顶尖宗门的势力分布,从日常礼仪到修行界的禁忌规则,一应俱全。
俞珩將玉简递向两魔,紫与青缠连忙伸出巨大的手掌,掌面覆盖著坚硬的鳞甲,在接触玉简的瞬间,刻意收敛了所有锋芒,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
两枚小小的玉简躺在他们掌心,显得格外小巧,他们从俞珩的话语与举动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並非將他们当作工具,而是真正將他们纳入“自己人”的范畴,交付重任,一时间,两尊魔物周身的凶戾之气尽数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与凛然,他们再次將巨大的头颅深深低下,声音洪亮如钟,震得廊下的薄雾微微散开:
“谨遵殿下之命!吾等定不负所托!”
恰在此时,圣子殿外的防护禁制传来一阵细微的波动,一道恭敬的请示神念传入殿內一一是长老许长渊前来拜见。
俞珩心念微动,指尖凝出一缕淡紫色神力,朝著殿门方向轻轻一点,只听“喻”的一声轻响,笼罩殿宇的禁制如同水波般向两侧分开,露出一条通透的通道。
他抬声道:
“进来吧。”
话音落下,一道身影快步踏入殿內,来人身著一袭华贵的紫金道袍,衣料上用金线绣著繁复的流云纹,走动间纹路仿佛活了过来,泛著淡淡的灵光。
头戴一顶玉冠,將白的头髮束得一丝不苟,玉冠侧边还镶嵌著一颗鸽卵大小的暖玉,散发著温润的气息,正是许长渊。
他脚步轻快,丝毫不见老態,与往日里略显拘谨的模样截然不同。
此刻的许长渊,面色红润,眼底透著难以掩饰的神采,周身隱隱有一层淡淡的宝光流转,显然不仅近来过得极为滋润,修为也精进了不少,脊背比以往挺得更直了。
他一踏入殿內,目光触及负手立於玉阶之上的俞珩,脸上那丝自得,瞬间收敛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十足的恭敬。
许长渊快步上前,在距离俞珩三步远的地方停下,毫不犹豫地躬身行了一个標准的大礼,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平行,声音里带著恰到好处的热络亲近“恭迎圣子归来!圣子此前外出歷练,许久未曾回殿,老夫每日处理完俗务,心中都免不了掛念圣子的安危。今日得见圣子,见您神华內蕴,周身气象万千,观您神力波动,修为竟已臻至化龙秘境!
这般进境,当真称得上是天纵奇才,实在可喜可贺!放眼整个东荒年轻一代,那些被吹捧上天的所谓天骄,恐怕连圣子的背影都难以望及了,將来圣子必定能带领我紫府圣地......”
俞珩看著他满脸堆笑,滔滔不绝的模样,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淡笑,抬手虚扶了一下,语气温和却带著不容置疑的意味,直接打断了他的奉承:
“许长老不必多礼,这些客套话就不必说了,你今日特意前来,想必有要事稟报?”
许长渊见状,立刻收住话头,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恭谨,顺势直起身,却依旧微微垂著头,姿態放得极低:
“圣子明鑑,老夫確实有一事前来稟报。
还记得此前圣子外出歷练之前,曾特意交代老夫,在紫髓湖督建一处行宫,用於日常静修与参悟道法。”他顿了顿,语气中带著几分邀功的意味,却又恰到好处地掩饰在恭敬之下:
“自领命之后,老夫日夜督促工匠,不敢有丝毫懈怠,亲自盯著每一处细节,小到地砖的铺设,大到殿宇的阵法布置,都一一核查。
幸不辱命,那处修行宫的工程已於三日前彻底竣工,宫內的静心阵纹,殿內的陈设布置,皆严格由老夫把关。
今日特意前来,是想请圣子移步,亲自查验一番,若有不合心意之处,老夫立刻让人整改。”
“哦?”俞珩闻言,眼中流露出明显的感兴趣之色,微微頜首。
他当初要求修建这处修行宫,便是看中紫髓湖畔得天独厚的灵气,以及湖边的环境,適合潜心修行。
如今听闻已然建成,自然生出了前去看一看的念头:
“竟已建成了?许长老办事果然利落,既如此,我今日正好有空,便隨你去亲眼看一看。”
许长渊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侧身让开道路,对著俞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躬身引路:
“圣子请隨老夫来,紫髓湖畔的修行宫,依湖心而建,推窗便能见湖光之色,定能合圣子心意。”
俞珩微微点头,率先迈步向殿外走去。
许长渊紧隨其后,两人身形一动,化作两道流光,瞬息间穿出圣子殿,朝著紫髓湖方向掠去。
紫髓湖坐落於紫府圣地南麓,被连绵起伏的苍莽群山环抱其间。
远远望去,如同一汪凝结了万里霞光紫气的巨大琉璃,宛如天地间自然孕育的瑰宝。
因周围布设紫府圣地传承万年的大阵,此地常年不受外界寒暑侵扰,四季皆如盛夏。
炽烈的日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穿透氮盒的紫气,在湖面洒下一片金辉,將湖水灼烤得暖意融融。
偶尔有带著草木清香的热风拂过,湖面便掀起一片片细碎耀眼的粼粼波光,水汽与紫意交织缠绕,在阳光下晕出七彩光晕,如梦似幻,让人恍惚间以为踏入了仙境。
湖泊最中央,一座恢宏壮丽的水晶宫闕拔水而起,傲然立,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宫闕的主体竟是以整块的紫灵晶与空明玉熔铸拼接而成一一紫灵晶自带流转的紫光,空明玉则通透如冰,二者交融,让整座宫闕通体泛著梦幻般的紫金色光泽。
日光照射之下,宫墙剔透得仿佛並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光与紫气凝聚而成,宫闕的飞檐斗拱皆呈灵禽展翅之態,每一处檐角都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弯鸟纹饰,仿佛下一秒便会振翅飞离;
檐角之下,悬掛著一串串小巧的紫铜风铃,风一吹,便发出“叮铃铃”的轻响,声音清脆悦耳,如清泉滴落玉盘,又似仙乐蒙绕整座宫闕与下方浩瀚的紫髓湖光辉相映,水天一色,仿佛是从湖水中自然生长出的瑰丽仙境,典雅中透著不容褻瀆的圣洁大气。
俞珩悬浮於湖畔空中,远远望去,只见宫闕与湖光山色完美相融,光是这非凡的外观与选址,便已让他眼中流露出讚赏之色。
许长渊侍立在一旁,將俞珩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更是热切,连忙上前一步,指著宫闕殷勤介绍起来:
“圣子请看,这座宫闕內里一应俱全。
东侧暖阁临水而建,铺设万年温玉,可暖融如春,同时引湖底寒脉清气,亦可清凉宜人。”
他手指转向西侧“西侧的静室深入湖下三丈之处,以玄冰魄打造墙壁,西侧静室深入湖下,以玄冰魄隔绝一切神识窥探,最是適合圣子闭关悟道、钻研秘法,南面的妆阁通过一座九曲石桥联通湖心小岛,岛上特意移栽了一株千年霓裳羽衣树,每逢期,瓣如羽毛般飘落,落英繽纷,既是景致,又能滋养神魂。”
他如数家珍,指向宫闕后方一片被精心规划的土地:
“殿后开闢了灵圃,您看那一片霞光氮盒处,是引地火培育的赤焰果园,旁边灵气最为浓郁的乃是日辰草与月见交织的药圃,皆是调和水火,互济互养的宝药....:
更远处那紫竹环绕之地,是老夫特意移栽的云雾茶园,所產茶叶清香沁魂,正合圣子日常饮用许长渊说得面面俱到,语气中不无自得,此处工程他耗费了极大心血。
俞珩听著他的介绍,目光隨著他的手势掠过宫闕的每一处设计,连连点头,眼中的讚赏之色更浓,对这处修行宫的布置极为满意。
许长渊见俞珩对修行宫颇为满意,眼中喜意更浓,隨即像是想起了什么,从宽大的道袍袖中取出两样东西,一本约莫半尺厚、封面镶嵌著细碎灵玉的玉册帐本,以及一只通体黑的沉甸甸手环。
他双手將二者高高捧起,垂首票报导:
“启稟圣子,此乃修建修行宫一应开支的详细帐目,皆一一记录在册,绝无半分差池;旁边这只储物手环內,是此次工程剩余的三万两千斤源石,同样分毫未动,请圣子过目查验。”
俞珩的目光仍流连在那座美轮美奐的水晶宫闕上,听到许长渊的话,他只是隨意警了一眼帐本与手环,便摆了摆手:
“不必看了,剩余的你自行收著便是。”
说罢,他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手腕微微一翻,掌心便出现了一个通体紫莹莹的宝葫芦。
葫芦约莫巴掌大小,顶端镶嵌著一颗鸽卵大小的紫晶,隱隱有丹香从葫芦口逸出,不久前某位长老进献的丹药。
他看也未看,隨手便拋给了许长渊,“许长老此番为修行宫耗费诸多心血,这葫芦『紫虚养元丹』便赠予你了。
此丹於强健体魄、夯实根基、增进修为皆有奇效,以你如今的修为,助你一路修炼至化龙九重天,应当不成问题。”
许长渊下意识地伸手,手忙脚乱地接住紫玉葫芦,“紫虚养元丹”五个字传入耳中时,他的脑子顿时“嗡”的一声,整个人僵在原地,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紫虚养元丹的名头可谓如雷贯耳!
此丹乃是圣地凝粹殿刘长老的独门秘丹,炼製过程极其繁复,不仅需要数十种珍稀异常的天材地宝,还需耗费炼製者大量心血,往往三年才能炼出一炉,外界根本有价无市。
寻常长老能求得一枚已是天大的情面,足以作为保命或突破关隘的底牌!
可圣子竟然就这么隨手扔给了自己一整葫芦?!
许长渊心头狂跳,探出一丝神念,小心翼翼地渗入紫玉葫芦中。
下一秒,他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葫芦內,十三颗圆润剔透、縈绕著浓郁紫气的丹丸静静悬浮,每一颗都散发著令人心悸的波动,皆是药效十足的上品大丹!
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將他淹没,让他瞬间手足无措,甚至忘了言语,惊喜之余,又生出几分惶恐,如此贵重的礼物,自己何德何能承受?
他几乎是本能地屈膝,就要推金山倒玉柱般跪拜下去,声音因激动而剧烈颤抖:
“圣子!这这太贵重了!老朽不过是做了分內之事,何德何能受此厚赐——万万不敢当啊!”
然而,就在他的膝盖即將触及地面的瞬间,一股柔和却又无法抗拒的力量突然从上方传来,稳稳托住了他的身体,让他无法再弯下分毫。
俞珩隨意拂了拂袖,语气依旧平淡:
“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不必如此。我不喜人动不动便跪地行大礼,若无事,长老便先请回吧日后行宫若有需要调整之处,我自会再找你。”
许长渊感受到那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心中更是震撼於圣子如今深不可测的修为。
他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不再执意跪拜,而是將腰深深弯下,行了一个几乎对摺的大礼,额头几乎要触碰到地面,声音无比郑重:
“老朽即谢圣子厚赐!此生定当竭尽全力,为圣子效死!!”
说完,他双手紧紧捧著紫玉葫芦,一步步缓缓后退,直至退出数十步远,才转身化作一道紫色流光,带著难以抑制的激动,匆匆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