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登仙大典

作品:《红云庙修行笔记

    冬至將至,红云庙前一片熙攘。
    登仙大典在即。
    半月前,许戒甲便领著蒙博与十余杂役,於山脚辟出三亩净地。青竹为骨,布覆顶,五座歇山棚拔地而起。棚內设铜火盆,当中炭火暗红,暖意混著火气驱散寒气秽浊。
    一些粗茶、山枣、柿饼置於案上,供人暂歇充飢。
    蒙博这月余脚不沾地,奔波白鷺柳家购置穀物,又赶赴棲霞林家订製百套褥衣物。
    为这大典,几人忙得昏天黑地。
    此等劳碌,倒让宿永怀眼中少了几分轻视。
    冬至前夜,三百三十三级石阶蜿蜒而上,两侧红幡猎猎,云灯如星,辟邪、祥云符籙贴满阶侧。
    入夜远望,宛若一条火龙盘绕山躯。
    诸事皆备,只待冬至。
    次日破晓时分,鱼肚白刚抹天际,山脚已排开百十號人影。乡民裹著粗布袄,牵著適龄孩童,脸颊冻得酡红,目光却死死钉在石阶尽头。
    那云雾繚绕处,便是仙家之所。
    求仙?问道?
    这一步踏出,是云霞满袖,还是红尘梦碎?
    忽地!
    东方云中裂开一道金虹,朝霞喷薄中,漫天红云翻卷,掌门云鹤一袭红霞羽氅,双瞳如电,踏云显现。
    “仙师驾临了!”一声呼喊炸开人群!山脚顿时伏倒一片黑压压身影,“恭迎仙师!”呼声如潮涌起。
    青萍指诀轻掐。
    她与许戒甲乘烟蟒盘旋而下,蟒首高昂,“噗”地喷出漫天火树银!
    金蕊焰火当空怒放,將雪地映得流光溢彩。
    “吉时已至——”
    许戒甲声震四野,目光投向云端。
    云鹤稍作宣告,初次主持难免疏漏,险些误了时辰。简短寒暄过后,清朗之音滚落山间:“登仙大典,即刻开始!”言罢,红云一卷,悬至高空,令许戒甲三人主持。
    三人对视,號令传下:“静心之关,只允幼童独登仙阶!登顶山门,再议后关!”
    令出如山。
    百余孩童,如蚁附阶,奋力攀爬。
    许戒甲观雪势渐大,恐生了意外,便借了青萍竹簪化蟒,盘坐蟒首,於低空往復巡视。
    日头过半,渐有力竭者嚎哭折返,或瘫坐阶上瑟瑟发抖。
    许戒甲一一摄起,稳妥送回父母怀中。
    这批孩童多来自附近山野,筋骨粗壮。许戒甲目光扫过前列几个,气血异常充沛。
    “筑基修士的遗泽么....”
    他心念微动,不过这筑基血脉,经数代凡尘消磨,怕也稀薄难寻了。
    直至暮色四合,方有九名孩童挣扎登顶。许戒甲命蒙博引至棚中取暖,继续守候。
    缺月將沉,圆日欲升之际。
    “又来了四个!”青萍低呼惊醒棚中诸人。
    许戒甲疾步赶至阶前。薄雾繚绕处,四个小小身影正互相搀扶,一步一挪,面颊凝霜,气息如缕。
    “到了,我们....到了!”望见山门牌坊,四人咧开冻僵的嘴唇,眼中迸出执拗的光。
    “好!好!”许戒甲连赞两声,袖中四道暖阳符电射而出,贴上孩童额头,化作融融暖流。后半夜酷寒刺骨,竟还有稚子登顶,且能相互扶持,实属意外之喜,或是可造之材!
    “此番倒淘得几粒真金。”
    “正是。”
    青萍頷首。
    一阵忙乱过后,安置好四人。
    又过三日,许戒甲將十三名孩童分发四枚铜钱,遣入一偏远却设施齐全的村庄。
    猎户、屠夫之家暗察胆气;织户、铁匠之家考验巧手;农家磨练耐性。如此散养七日,暗中观其行止心性,皆无劣跡。
    第八日,许戒甲亲至,领回山门。
    观行毕,定岗开始。
    那四位夜行登顶的孩童,胆气最壮,入行道司;三名手巧心细者,归丹器司;余下六人,当中有三名矿工之后,也算偿还了硃砂矿的因果,尽入了农耕司。
    大典收官日。
    十三名新弟子身著簇新青衫,肃立阶前。
    山脚下,心愿得偿的父母们,或焚香祷祝,涕泪纵横;或相拥而泣,语无伦次。
    欢腾声浪直衝云霄,红云庙首次登仙大典,终是落幕。
    云鹤离去,诸事託付许戒甲。
    “蒙博。”
    “师兄请说。”
    蒙博躬身侍立,姿態恭谨。
    “此番弟子中,有两位乃散修子弟。山脚老槐树下,候著三位道友,你去引他们上来。”
    “遵命!”
    半盏茶未凉,蒙博已引三人折返。
    当先一对道侣:男子纪悦,桃木剑悬腰;其妻乔巧梅,云髻斜插一枝腊梅。落后半步的女修叫祝元柳,一身灰布道袍浆洗的发白,唯背上铁剑透著股冷硬。
    三人齐身作揖:“见过大人。”
    “免礼。”许戒甲目光如风拂过。
    纪悦夫妇气海初开,灵力绵软;祝元柳已至练气二层,眉宇间凝著风霜磋磨出的坚毅。
    念及此界生灵皆具九窍,许戒甲心头暗嘆:
    “大罗遗泽,当真惠及微末。”
    感慨收束,他开门见山:“红云庙开山纳徒,只问本心,不论根脚。诸位子嗣既入我门墙,尘缘当断。”他取出六只小巧纸鹤,“每月岁末,自有传讯纸鹤往来。”
    祝元柳等人相视頷首,拱手肃然:“大人放心!既送孩儿入道,凡念自当斩绝!”
    “正是此理。”
    寥寥数语,因果已清。
    三人深深望了眼远处列队的稚子身影,接过纸鹤,转身没入山道林荫。
    恰在此时,青萍驾烟蟒落地。
    她刚將孩童安置於山腰新居,备妥被褥衣物。许戒甲將她唤住,细询灵植、草药诸般关窍,毕竟日后农耕司的担子,是要落在他肩上的。
    待诸事交代完毕,山间雪光映著青萍侧脸,四周一时静謐。
    她指尖无意识蜷缩了一下袖口,目光掠过远处雪坡上几株红梅,点点殷红在素白天地间格外显眼。
    一个念头悄然浮起:
    “雪过初晴,寒梅正艷,此刻踏雪寻梅,倒也应景。戒甲师弟初掌农耕,藉此也可稍作放鬆.....”
    她喉间微动,正要抬眸看向许戒甲,却见对方脸色忽变,匆匆丟下一句“尚有他事,先行一步”。
    便身化流云,遁空而去!
    “哼!”
    青萍僵在原地,心里一股莫名的委屈。
    “又是这样!每次稍近些,便寻个由头遁走,藉口都懒得换了么?”
    “胆小鬼!”
    青萍气得脸颊微鼓,只当他又在躲避。
    可云雾之中,许戒甲身形凝现,驻足一处幽僻洞口。他双手平托,掌心静静躺著一朵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