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青铜画,凶灵石

作品:《泼刀行

    第714章 青铜画,凶灵石
    听到严九龄的话,李衍瞳孔一缩。
    这件事,他也早已確定,不过是从另两个方向。
    首先是神罡,此物原本人间大量存在,《山海经》中那些个强横的存在,包括各种神兽,体內原本就有神罡,才能令他们展现惊人神通,但到了如今,已成为神话。
    其次便是《天条》,最核心关键,便是避免大罗法界影响人间。
    他唯一不確定的是,这个通道,到底是以什么方式存在?
    “衍小哥!你可算来了!”
    就在这时,赵驴子几步抢上前来,闷声闷气,明显有些疲惫。
    “兄弟受累了…”李衍拍了拍他的肩膀。
    来的路上,严九龄已说过原因。
    赵驴子来到乾坤书院后,正巧东西秘密从泰山运来,缺少擅於辨土的人才。
    一来要帮李衍找灵物,二来今后会在书院任职,自然不好推脱。
    “哈哈哈…赵师傅经验丰富,帮了老夫不少忙啊。”
    钦天监监正白辰山也走了过来,面容清癯、带著玳瑁眼镜。
    虽身上满是泥土,但依旧气度瀟洒。
    “见过白监正。”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李衍微笑抱拳拱手,实则心中已提起警惕。
    他早听过白辰山大名,但正式见面还是第一次。
    此人不仅擅於占星,还精通地师等多种杂学,在玄门中可谓鼎鼎大名。
    但在“九门阴墟”中,赵清虚曾提出条件,让他斩杀这白辰山。
    其中原因尚不可知,自然要小心一些。
    白辰山不知李衍心中所想,微微頷首,依旧笑容和煦,“久闻李小友与『十二元辰』之名,今日终得一见。”
    “前辈过誉了。”
    李衍客套了一句,旁边严九龄则上前,小声嘀咕了几句。
    白辰山也是抚须犹豫,“按理说,此物不应泄露,但李小友始终在追查此事,能找到东西,也全靠他的情报,自然是个例外,放心,裴大人那边应该不会介意。”
    说罢,便转身叫来一名都尉司成员带路。
    眾人穿过院子,来到后院左厢房。
    这厢房明显改成了库房,四周皆是神机营那种水泥浆修建,一看就沉重结实,前后左右皆无窗户,唯有一面巨大的石门,与墙面齐平,密不透风。
    白辰山和那都尉司校尉取出钥匙,同时插入石门两个锁孔。
    轰隆隆~
    厚重的石门,在机关铰链沉闷转动声中缓缓滑开,透出一股混合著樟木、尘土与金属冷气的味道。
    几名都尉司成员守在门外,严九龄亲自用火摺子点燃四周火盆。
    光线落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半嵌在特製木架內的巨大石板。
    石板表面並非光滑,表面镶嵌著青铜浮雕,年代久远,早已布满铜绿。
    这种工艺,李衍从没见过,但更吸引他的是上面內容。
    在这古怪浮雕中央,赫然是一棵结构极其繁复的青铜神树。
    树干虬结如龙,蜿蜒向上,分出九层枝椏。
    每一层,都盘踞著形態各异的古老图腾或古怪符號。
    神树周围,还错落分布著数道模糊的轮廓。
    有鸟首人身的、虎尾星冠的、鹿角扶杖的……形象各异,古朴怪异。
    而在浮雕下方,则鐫刻著许多断断续续、笔画古拙的文字残篇。
    “这是青铜神树?”
    李衍眉头微皱,有些不確定。
    “青铜神树?”
    白辰山诧异,隨后摇头,痴迷望著浮雕,“此物分明就是建木。”
    李衍这才想起,三星堆此刻尚未挖掘,青铜神树也只是前世名字。
    而且,这东西跟他前世见过的,还有不小差別。
    他压下心头震动,若有所思问道:“泰山乃五岳之首,尊为东岳,玄门歷代高人足跡遍布,如此显赫奇物,怎会没被发现?”
    “关键在於位置。”
    严九龄指向石板边缘,一些不易察觉的、仿佛天然形成的水痕纹路和苔蘚化石痕跡,“此物並非在泰山主峰或宫观周围发现,我们按照徐福《求仙篇》中几处语焉不详的隱晦记载,几乎將泰山后山人跡罕至、险峻非常的幽谷深涧翻了个遍。”
    “据派去的人说,他们最终在一处深潭水下洞中找到…”
    “泰山地方志记载,数百年前曾有地龙翻身,那地方也坍陷,被乱石掩埋。”
    李衍点了点头,“那这些字,又是何意?”
    “此乃商周金文。”
    白辰山抚须道:“上面写著,…木建,九枝天,师示申降,若星若炁,伏羲龙身,乘云土,华胥履跡,七日成,雷泽之精,入世民,法界开兮,通彼大罗…”
    李衍闻言,顿时心中暗震。
    他自踏入修行路,学了不少古籍,这些话自然听得懂。
    上面提到了建木,提到了仙神降临,是一种类似星光与气体模样。
    更关键的是,华胥踩了神跡,因此诞下伏羲。
    伏羲是从大罗法界而来!
    不等他多说,白辰山便一脸神秘开口道:“《世经》曰: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號曰炮牺氏。也就是伏羲,传闻其遇雷泽而生,应该是神人没错,而后又有伏羲族。”
    “这东西切记保密,若传出去,定有人藉此兴风作浪。”
    “晚辈晓得。”李衍正色点头。
    自古以来,借讖纬术乱天下者眾多,即便没有,也要硬造。
    神话,最好永远都只是神话。
    一旁的白辰山,则望著浮雕嘆了口气,“怪不得,始皇帝会相信徐福之言,他们当年,说不定真想借著这升仙大阵重续建木…”
    李衍眼睛微眯,“那便是触犯《天条》,必然引来大乱!”
    结合前世知识,他此刻已有了大致推测。
    大罗法界,或许是另一种奇特空间。
    上古仙神降临,说不定还带著大量大罗法界的力量,因此能展现诸多神威。
    但降临的人多了,人间便会受到干扰。
    大洪水,或许就是因此而出现,到时可不止是生灵涂炭。
    言语提醒,也只是为了警示白辰山,免得这老道生出什么想法。
    “那是自然。”
    白辰山摇头道:“老夫修道,《天条》律令还是知道一些,却不曾想是这原因。”
    严九龄见状,连忙打圆场,“那边还有一些,李兄请隨我来。”
    除去这古怪青铜浮雕和玉器祭品,剩下的,明显都是秦时器物,什么东西都有。
    白辰山摇头道:“这些是秦时阵法,或许与祭天地之法有关,可惜地龙翻身,破坏的一塌糊涂,老夫试试能否復原,找到那些妖人布阵之法,以做应对。”
    “嗯,前辈说的是。”
    李衍应付了一句,並未在意。
    九鼎已非昔日九鼎,这升仙大阵的计划,也早已被放弃。
    建木如今再图九鼎,必然有其他计划。
    想到这儿,李衍又扭头看向严九龄,“那赵清虚可有线索?”
    严九龄摇头道:“书院教习人员,我等早已重新核对,並无异常。放心,宗师霍胤此刻就在书院坐镇,还有高手暗中巡查,若那妖人真敢潜入,必让他有去无回!”
    ……
    参观完那些古物,严九龄带著李衍返回住所。
    待茶水泡上,李衍才开口问道:“严兄,我等成了供奉?”
    “看我这记性。”
    严九龄一拍脑袋,苦笑道:“书院监正不在,白监正也只做教习,不愿多掺和书院之事,开院大典几乎全落在了我等身上,忙得昏了头。”
    “放心,这供奉之职,对你们最合適,无需常年待在书院,更为自由。”
    “书院將来必然奇珍薈萃,大师眾多,你们要用,也显得名正言顺,这名额可不是隨便能拿到,需陛下开口同意,裴大人出了不少力,加上李兄乾的几件大事,才得以录入。”
    沙里飞一听,不乐意了,“我们可是出生入死,其他几个都没听过,凭什么入选?”
    “自然是有缘由。”
    严九龄耐心解释道:“书院如今,连带你们只有四支队伍被聘为供奉,自然都不简单。”
    “先说这『海藏』,来头不小,其首领名为『海月僧』,乃当年鑑真大师东渡同船后人,常年隱藏东瀛刺探情报,熟悉海道,乃开海派力荐,他们主要在海上活动,因此在神州玄门名声不显…”
    “『龙蚀』常年行走荒野之中,首领乃憋宝人,队伍奇人异士不少,专替皇家探查龙脉…”
    “至於那『云间客』,乃朝廷暗中培养的队伍,鸡鸣狗盗之辈不少,行事从无差错…”
    这么一说,李衍顿时瞭然。
    怪不得名声不显,原来都是朝廷培养的队伍。
    如此看来,倒只有他们“游仙”是外人。
    “对了。”
    严九龄再次起身,“李兄等我一会儿。”
    说罢,便急匆匆出了门。
    没过一会儿,他便再次折返,身后还跟了两名侍卫,合力端著个沉重的方形木盒。
    二人满头大汗,放下木盒后,便拱手告辞离开。
    李衍上前打量,只见这木盒色泽沉黯,通体由百年阴沉木製成,表面阴刻著“乾坤书院·百库封禁”的徽记与层层符籙,抽鼻子一闻,满是混著湿冷草木与陈旧棺木的奇特味道。
    “这是何物?”
    李衍有些疑惑询问。
    严九龄开口道:“李兄不是要找蕴含生机之宝么?”
    “我请示过监正,將你献上《求仙篇》的功劳提前兑换,在册子上找了许久。”
    “蕴含生机之宝,並不多,此物列为『甲子七』,我思来想去,还是此物符合。”
    “哦,到底是什么?”李衍顿时来了兴趣。
    严九龄摇头道:“我非修行之人,此物还得你打开。”
    李衍也不废话,接过钥匙,扯掉符籙,打开盒盖上的三道青铜卡锁。
    盒盖刚掀开缝隙,阴寒湿冷的气息便瞬间瀰漫开来,似枯叶在地下腐烂。
    盒內垫著厚厚一层黑布,中央嵌著一方碗口大小、色泽青黑的怪石。
    这怪石表面崎嶇多孔,布满螺旋状的诡异纹路,细看竟似无数微小漩涡在缓慢旋转。
    “石头?”
    李衍见状眉头微皱。
    他有经验,能修补大罗法身的灵物,必然曾蕴含磅礴生机,比如青龙山恐龙蛋,山神太岁…
    石头,可是死物。
    但还没询问,他便瞳孔一缩,眼神变得激动,“此物是什么?”
    此刻,大罗法身正疯狂颤动,显得极为饥渴。
    严九龄也凑了上来,“此物来头可不小。”
    “库藏古籍《异苑》卷五所录异石篇有载:『齐废帝宝卷时有海客献青石,置上苑,三日,奇异木尽萎如霜杀,石心隱泛幽光,若凝膏血。』典籍所记,便是此物,后辗转落入宫中秘库…”
    “至本朝初年,移至御园深处凉亭基座下,以其阴寒镇地气、催珍卉早荣。然去岁冬月,凉亭周遭所有梅树、瑞香、水仙等寒冬亦苍翠之物,竟在一夜之间尽数枯黑坏朽!根脉如遭烈火烧灼…”
    “上林苑官员掘地三尺,方於亭基下復得此石,所覆泥土尽成死灰,生机全无。因事发蹊蹺,牵连禁宫,后被执法堂收缴,定为祸源,封印入库。”
    说著,严九龄有些犹豫,“执法堂曾查过,说此石性奇诡,能鯨吞周遭草木精魂生机,化为己用,凝聚不散。故而其蕴含生机之强盛,实属罕见,却也至阴至邪。寻常人近之,轻则气血凝滯,重则生机衰败。”
    “李兄看行不行,若是危险,我再去换…”
    “不用了,此物正合適!”
    李衍打断了他的话,强忍著吸收的欲望,將盒子重新闭上。
    “能用就行。”
    见他这模样,严九龄哑然失笑,鬆了口气。
    “严大人,还有老沙我呢!”
    沙里飞见状,也连忙开口道:“我托你找的东西呢?”
    严九龄笑道:“库房宝物,你们功绩已不够,况且里面全是皇宫內库拨下的宝物,件件价值连城,用来炼製火器实在不合算,火器作坊那边也有宝物,且有雷火工大师坐镇。”
    “我已跟他提过,但开院大典在即,他顾不上,隨后便帮你炼火器。”
    “那敢情好!”沙里飞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旁边的李衍,则犹豫了一下,问道:“那神器在哪儿?”
    严九龄闻言,脸色变得凝重,看了下门外,低声道:“我也没见过,但监正已传来了话。”
    “因此事已弄得沸沸扬扬,所以开院大典时,陛下会將神器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