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慢慢来
作品:《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561章 慢慢来
显而易见的是,平阳侯家族、酂侯家族、留侯家族,都是汉开国元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几家。
作为汉天子,刘荣自然知道关于这几家,汉家的历代天子,都有一个广受认同的默契。
——酂侯萧何家族,留侯张良家族,以及平阳侯曹参家族,是汉家真正意义上‘与国同休’的特殊元勋。
这几个家族,哪怕有后代因罪失国,汉家的天子都要隔个十几二十年,找由头给这几个家族复家、复爵。
如留侯张良家族,在初代侯张良之后,仅仅只传到二世侯张不疑,便在太宗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因仇杀楚国内史而因罪夺爵,贬为城旦。
此事距今已有三十年,为留侯家族复家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长安朝堂。
只不过,作为‘在世圣人’的太宗孝文皇帝,并不想‘浪费机会’;
于是便把这个为留侯复家,以获声望的机会,留给了儿子刘启。
碰巧,先帝刘启又做了二十二年的储君,及至先帝即位,已年三十一岁,早已羽翼丰满,同样不需要浪费这个邀买人心的机会。
自然而然,留侯家族复家、复爵一事,便被留给了当今刘荣。
——只能说,留侯家族很不幸运。
不等刘荣坐稳皇位,并动起‘构建威势’的心思,对外战争的连续胜利,便让刘荣也同样失去了为留侯复家、复爵,从而捞取政治声望的必要。
没有必要,刘荣自然就不会去做。
这件事,自然而然,便又留到了汉家的下一代天子,刘荣未来的继承者去做了。
事实上,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线,留侯家族于太宗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二世侯张不疑失爵后,一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才得以诏复其家。
彼时,得以复家、复爵的留侯家族,已经是张良的来孙,也就是第五代后嗣:张千秋掌事……
留侯张良的家族、后代如此,酂侯萧何家族的情况,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相国萧何得封酂侯,食邑万户。
短短九年后的孝惠皇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薨,谥号:文终;
二世侯萧禄袭爵,于六年后的前少帝元年(公元前187年)——或者说是吕太后元年薨,谥号:哀;
哀侯萧禄无嗣而终,吕太后便将酂侯的爵位,封给了萧何的妻子同氏,并恩封萧何的另外一个儿子:萧延为筑阳侯。
又六年后,吕太后驾崩,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便将酂侯之爵,从萧何之妻同氏,改封给了萧何的次子萧延,并将萧延原有的筑阳侯国夺去。
至此,经过汉初二十年的混乱,酂侯家族总该走上正轨?
很可惜,事与愿违。
——在成为酂侯短短一年后,萧何次子萧延薨,谥号:定侯,子萧遗袭爵;
又过了短短一年,萧何之孙萧遗薨,谥号:炀侯。
炀侯萧遗无嗣,酂侯国除……
从太祖高皇帝五年,到太宗皇帝三年,前后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
酂侯家族经始祖:文终侯萧何、二世哀侯萧禄、三世侯同氏、四世定侯萧延、五世炀侯萧遗;
爵位传了五代、传到萧何的孙辈,便绝嗣国除。
而在历史上,酂侯家族复家、复爵,是在足足五十年多将近六十年后。
——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萧何曾孙萧庆诏复家;
两年后,萧庆薨,谥号:共侯,其子萧寿成袭爵。
袭爵十年后,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酂侯萧寿成因酎金夺爵。
随后,又是四十多年的空挡之后,酂侯家族才得以在宣帝年间再度复家……
只能说,这一手反复夺爵,又反复‘诏复家’以邀买人心的操作,汉天子玩儿的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而酂侯萧何家族、留侯张良家族及平阳侯曹参家族,也就此真正成为了太祖刘邦所承诺的那般: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于刘汉宗庙社稷同休的世家。
当然,三家的状况各有不同。
——留侯张良家族仅仅只传了两代,便在二世侯张不疑手中因罪失国,而后百年才得以复家;
酂侯萧何家族,则是在三代人内高频率传延了五世,随后绝嗣除国,五十年后才被复家。
而平阳侯曹参家族,情况又有所不同。
初代始祖曹参,于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得封,于十三年后的孝惠皇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薨,谥号:懿侯。
二世侯曹窋袭爵,并于诸侯大臣共诛诸吕的过程中,疑似站队吕氏;
因此,在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后,平阳侯家族就此远离长安朝堂中枢、远离汉家权利决策核心。
袭爵二十九年后,二世侯曹窋于太宗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薨,谥号:靖侯。
三世侯曹奇袭爵,于七年后的先孝景皇帝三年(公元前153年)薨,谥号:简侯。
当今皇后曹淑,便是平阳简侯曹奇之女。
当然,还有当代四世平阳侯:曹时。
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四世平阳侯曹时在袭爵后,足足在位二十三年。
到历史上的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曹时薨,谥号:夷侯;
五世侯曹襄在位十五年,薨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谥号:共侯;
六世侯曹宗,在位二十四年,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被震惊天下的巫蛊大案所牵连,坐罪处死,因罪失国。
又过了将近百年,时间来到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曹参九世孙:曹本始得以诏复家。
九年后,时间来到新莽元年,即始建国元年(公元8年),西汉灭亡,平阳侯家族‘与国同休’。
又过了十八年,时间来到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刘汉光复中兴,曹本始之子曹宏,得汉光武帝刘秀诏复其家……
可以说,酂侯、留侯、平阳侯这三家‘与汉同休’的元勋功侯家族当中,平阳侯曹氏,可谓是走的最稳、最远的。
——直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枭雄曹操,都宣称自己是平阳侯曹参之后!
虽然真假难辨,但从曹老板‘主动认领血脉身份’的举动也不难看出:即便是在汉家开国四百年后的三国时期,平阳侯曹氏家族,也仍旧享誉盛名于天下。
而在刘荣所身处的这个时间线,平阳侯家族的命运,显然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这个时间线上的平阳侯世家,也同样是显赫于始祖曹参,并因二世侯曹窋为吕氏所牵连,而被朝堂中央所排挤。
之后的三世侯曹奇、四世侯曹寿,也都是恐有万户食邑,却无半点权柄的‘平平无奇万户侯’。
但在刘荣将万户侯平阳侯家族,纳入自己的妻族外戚候选,并最终确立为妻族之后,原本在衰败路上一路狂奔的平阳侯家族,便已是柳暗明,触底反弹。
不同于寻常的后族外戚——平阳侯家族,是祖上阔过,也落寞过的元勋功侯家族。
而且还是开国一百四十七侯当中数一数二,在太祖皇帝所列十八功侯当中,也高居第二位的顶级元勋家族!
用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来说:自有汉以来,平阳侯家族阔过,而且阔到了天板——食邑万户,位列相宰!
也落寞过、且同样落寞到了地板下——空有万户食邑,却无百石秩禄。
经历过如此极端的兴衰沉浮,使得平阳侯家族,具备了常人很难具备的淡定和从容。
再大的恩惠、赏赐,也很难让平阳侯家族喜出望外——毕竟再大的恩赐,也大不过丞相之位、万户食邑;
与此同时,再重的惩罚,也无法让平阳侯家族惊慌失措——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左右不过因罪/绝嗣失国,然后过几十年被复家罢了。
再者,历史上的平阳侯家族,之所以没像留侯家族、酂侯家族那般,短短几十年、三两代之后,便于太宗皇帝年间失国——之所以能稳稳传延六代,也与平阳侯家族的严苛家风,以及独有的政治眼光息息相关。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始祖曹参一直到六世后曹宗,汉家皇位都前后传延了七代,平阳侯家族从始至终,却只犯了两次错误。
始祖曹参,在刘、吕相争的孝惠皇帝年间,明智的选择置身事外,即不献媚于吕太后当面,也绝对不做孝惠皇帝的忠臣;
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喷的孝惠皇帝刘盈唾面自干,也使得曹参最终平稳落地,终老于丞相任上。
只可惜,二世侯曹窋,没能继承父亲曹参的政治智慧,在刘、吕相争中悍然站队——而且还是站的吕氏!
好在分寸把握的不错,最终并未被入继大统的太宗皇帝,将其当成‘诸吕余孽’物理清算,却也就此远离了长安朝堂中枢。
从二世侯曹窋,一直到六世侯曹宗,平阳侯家族便再也没犯过错。
——太宗皇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早早投身太子刘启阵营,而非梁怀王刘揖;
孝景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又沉住了气,直到太子刘荣被废、皇十子刘彘得立,才‘姗姗来迟’,押注太子刘彘。
终归是百密一疏,于六世侯曹宗手里,牵扯上汉武大帝年间的巫蛊大案,这才在汉家开国后百余年,首次除国。
但说起来,也怪不了六世侯曹宗。
——历史上的巫蛊之祸,那根本不是站不站队、站哪一方的问题。
无论你怎么选,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都有理由治你的罪。
站戾太子刘据?
那没说的——巫蛊余孽!
那站汉武大帝?
也不行。
汉武大帝会说:朕被小人蒙蔽,一时不察,居然冤枉了太子,你居然不劝着我点?
该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站队总行了吧?
照样不行。
非但不行,而且还是三者当中最差的选择。
——凭啥不站队?
——啊?
——俸禄白给你吃的?
——出了事儿,即不忠于储君,也不忠于天子,你想干嘛?
——谋朝篡位,还是图谋不轨?
也正是因为这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选更不行’的奇葩判定,历史上的巫蛊之祸,最终才会发展成牵连甚广的史诗级大案。
汉武大帝在乱起时,诛戾太子身边的‘乱党’;
在乱平后治罪自己身边,没有劝自己的‘小人’;
最后反应过来,又开始清算那些两不相帮的‘奸佞’。
这也成了历史上,发生于汉武大帝年间的一个历史名场面。
而在那种复杂的情况下,六世平阳侯曹宗因罪失国,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至于眼下,对于平阳侯家族这个‘履历丰厚且复杂’的妻族外戚,刘荣本是有担忧的。
——不是担心平阳侯家族‘得意忘形’,成为又一个栗氏外戚;
而是担心过往的丰富政治履历,可能会让平阳侯家族借‘外戚’身份,在本身不具备那种能力的前提下,重新回到初代侯曹参的高度。
毕竟历史上,汉武大帝的母族外戚田蚡,可是以一己之力,便让黄河肆虐关东二十多年——为的,仅仅只是不让黄河淹掉自己的彻侯封国。
一个商贾——区区长陵田氏出身的田蚡,尚且能成长为如此祸害,更何况是地位超然的平阳侯家族?
田蚡商人出身,就算使坏,也顶多只是图谋金钱之利;
但平阳侯家族却是开国元勋出身,祖上甚至做过丞相!
这个家族使起坏来,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专业人士黑化’!
好在今日——在朝堂内外物议菲菲之际,当代四世平阳侯曹时,主动来到了未央宫请见刘荣。
光这个态度,就已经让刘荣安心了大半。
接下来,便是和曹时好好聊一聊,该敲打敲打,该安抚安抚。
至于剩下的,自然就要看未来,平阳侯家族的具体表现。
——未来的事,都可以慢慢来。
尤其是作为刘荣的妻族,平阳侯家族,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慢慢谋划家族的未来走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