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作品:《择日走红

    但是,陆严河平时在现场的时候,其实都挺正常的。
    他没有那种进入自我状态,无法跟周围人交流的情况,也没有性情大变。
    剧组的人对他充满了疑惑,甚至是有点好奇,但也没有人敢真的问他什么。
    但是,在某一天现场等戏的时候,黄天霖忽然找过来,问他,最近是不是拍摄压力有点大。
    陆严河摇头,说没有啊,还奇怪,疑惑,问黄天霖为什么这么问。
    黄天霖就跟他说了剧组里好多人看到他一个人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事。
    闻言,陆严河马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靦覥。
    “这可真是有点尴尬了。”他挠挠头。
    黄天霖问:“所以,那是怎么一回事?”
    陆严河脸上的腼腆更盛了。
    “我形成了一种怪癖,莫名其妙的,就喜欢上了对着镜子说这部电影里的台词。”
    黄天霖:“这算什么怪癖,你也有些夸张了。”
    “别人看了不都觉得奇怪吗?甚至觉得我是不是精神不正常了。”陆严河哭笑不得。
    黄天霖:“如果是单独看这个行为本身,确实是有点奇怪,但你是一个演员,你这么做,无非是你自己去熟悉和建立一个角色内心的方式。”
    陆严河:“做演员还是好,一些奇怪的行为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黄天霖:“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觉得不是——”
    陆严河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这么说,是不是算自己拆自己的台了。
    “我以前拍戏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
    黄天霖微微蹙眉,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陆严河耸耸肩膀,说:“可能是因为我又有了新的习惯?”
    黄天霖却又犹豫着问:“是不是因为这个角色,让你很有共鸣?”
    陆严河:“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喜欢照镜子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恋的人。而你突然开始在镜子前面习惯性入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一些台词。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说,这不就是你内心深处想要对某个人说出这些话吗?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有没有可能,是在假借看清楚镜子里自己的样子,来想象某一个人看着你说这些话的样子?”
    黄天霖一番话,如大锤猛摆,往他晃荡荡的心上砸了一下。
    哈?
    是吗?
    好像……是的。
    每一次对着镜子里说那些台词的时候,其实都还有第三个他在一旁。
    他看着他对着镜子里的他说那些话。
    陆严河忽然就……慌了。
    他惊悚地想到,这不会是精神分裂的前兆吧?
    陆严河开始非常注意自己不要再这么做。
    可是,每当他又重新经过一面镜子的时候,内心深处就涌出一股强烈的冲动。
    甚至,每一场戏,陆严河都有一种,演完了还想再演一遍,不想结束的、仿佛中了蛊般的痴迷。
    他彻底意识到,黄天霖说的是对的。
    他对这部戏,对这个角色,有一种无法自主摆脱的共情,甚至是共鸣,其程度,远远超过他饰演的其他角色。
    -
    而在《原来的父亲》剧组,陆严河每一天在现场的表现,都在刷新着大家对这个演员的认识。
    剧组的很多人,都是在《热带雨季》时期就跟陆严河认识了的。
    他们也曾亲眼见过陆严河的演技,并跟着《热带雨季》一路见证陆严河从西图尔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到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荣光。
    可是,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陆严河在这两部电影里拿出的,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表演状态。
    在当下这部电影里,陆严河仿佛有影史上那些入疯入魔的演员们的状态。
    一旦到了黄天霖的镜头前面,陆严河的变化都不是脱胎换骨四个字来形容,这只是表层的改变,他的变化,是一种极致的感染力。这不是形的变化,而是一种神与意的爆发。
    常常有人说,好的表演,是内敛的,是不动声色之中摧枯拉朽。
    陆严河也曾有过那样的表演。
    但在《原来的父亲》这部戏里,他却仿佛火力全开,一场戏,第一次拍摄,绝对是爆发式的表演——
    一开始大家都还觉得奇怪,后来知道了,这是陆严河自己的要求。他跟黄天霖说,每一场戏的第一次拍摄,都允许他自己先发泄出来。然后,在后续的拍摄中,才会一点点地找到那个平衡点。但那仍然是有着强大气场的一种表演风格,甚至稳稳地压制着所有的演员,包括跟他演对手戏最多的父母。
    但这并不突兀。
    因为在剧本里,在原本设定的人物关系里,阿朗就是“被迫”回来的。他对这个家庭的愤怒和憎恨并没有减少,他对父亲的排斥、厌恶也并没有消失。他如受伤孤狼一般的茫然与痛苦只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出现,在平时,尤其是他父母面前,他暴躁、易怒,甚至有一种故意的顶撞,是长大成人、自力更生之后带着某种自我证明心情一般的报复。
    中间,好多人都来探过班。
    包括几个国际电影电影节的选片人和艺术总监。
    无论是他们在现场看到的拍摄情况,还是在机房看到的已经拍好的素材,都让他们加大了争夺这部电影的力度。
    以《定风一号》这部华语电影今年在全世界掀起的风浪,显然,全世界的市场和观众对陆严河的疯狂喜爱还远远没有开始走下坡路。
    更不用说,这是黄天霖在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又是继续跟陆严河合作的电影。
    对他们来说,这部电影就差电影剧本是陆严河创作的了——
    一部艺术电影的顶配,顶级大导演,顶级好剧本,以及顶级演员。
    虽然也不是说黄天霖的剧本就不够好。
    但在传奇这方面,还是陆严河作为编剧的战绩更显赫。
    这几年,《逃出绝命镇》拿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小鬼当家》系列创下了史上回报率最高的电影系列之一,《老友记》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火,《大红灯笼高高挂》《胭脂扣》《红眼航班》《捕蝇纸》《情书》……艺术的、商业的、类型的,各种各种的题材和风格,信手捏来。
    人人都说,在陆严河的身上,唯一没有被开出天赋点的,就是导演。但这也只是跟他其他身份相比,他作为导演,也一样拍出了《情书》。如果陆严河继续做导演的话,取得的成绩未必差。
    -
    “你后面没有继续执导的计划吗?”
    拍摄间隙,演员们坐在一起闲聊,秦淑兰好奇地问。
    她这一问,其他人也都看过来。
    大家都很好奇。
    陆严河摇摇头,说:“做过一次导演以后,发现那完全不是我有热情的职业。”
    “这真的是有点奇怪啊,一般来说,一个会写又会演的人,应该是最好的导演人选啊。”饰演他父亲的袁志华露出不解的神色,说,“我自己做演员,都常常会觉得被动,尤其是在我有一些跟导演想法不同的时候。”
    陆严河说:“我觉得这是我的性格问题,本身我就不是那么喜欢绝对的人,导演往往是在创作上有审美偏执甚至形式唯一的人,特别好的导演,往往如此,你们看我写的剧本也就可以看到了,我一会儿写这样的,一会儿写那样的,而且,我特别重视故事和人物,这跟电影导演往往最专注的东西,还是有差别的。”
    秦淑兰马上吐槽:“这倒是,跟黄天霖导演也合作了几部戏了,感觉不管给我什么剧本,讲的都是他的人生,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他跟我说过,他总是找我来演母亲,就是因为我跟他母亲长得有点像。”
    陆严河哑然失笑。
    还能这样?
    不是说秦淑兰是马来西亚国宝级演员吗?结果黄天霖找她演戏,是因为这儿?
    秦淑兰:“他最开始来找我的时候,甚至带了一张他母亲的照片,说服我他没有撒谎,让我答应出演他的电影。”
    陆严河听到秦淑兰这么说,想象一下黄天霖以前那心高气傲的样子,实在是可以想象,黄天霖那样做的时候,心里面有多别扭了。
    他笑。
    不过,看着秦淑兰,他脑海里忽然冒出了一部电影,一部他之前写片单的时候都没有想起来的电影。
    那是他很小的时候看的电影,叫《住货车的女士》。《哈利·波特》里饰演麦格教授的女演员玛吉·史密斯演的。一个非常温情的电影。陆严河还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当然,他并不是要为秦淑兰写出来这个剧本。
    他只是有些恍惚——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灵光一闪的,想到某部电影了。
    随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也越来越难以想起原来的一些人、事以及看过的影视剧。
    陆严河看着近在眼前的秦淑兰,脑海中回想着玛吉·史密斯那张可能全球都很熟悉的面孔,那幅画面,竟然也在渐渐地模糊、残缺,有些想不起来了。
    时间是一条长河,注定将很多的东西冲刷掉,石头再硬,也抵挡不住光阴的力量。
    -
    年关,就这样渐渐近了。
    国内,大家对于娱乐圈的关注,不出预料地集中到了春晚上。
    今天,柳智音等人出现在联排现场的照片登上热搜。
    明天,张澜等四位女演员将出演同一个节目的消息就传得轰轰烈烈。
    以前的春晚,所有消息都围着那台晚会打转,但是现在,在春晚之前,有了各种各样的配套节目,让一些已经官宣的演员提前露面,配合玩一下小游戏,早早就开始了春晚氛围的营造。
    除此之外,春节档的电影也集中发力,抢夺宣传资源。
    《小鬼当家4》,也是《小鬼当家》系列最后一部,在全世界各地开始举行首映礼。
    众人都不解,为什么这么一个赚钱的电影系列,票房也没有呈跌势,陆严河直接宣布第四部为最后一部。
    陆严河当然不能说,因为他只看过4部小鬼当家。当然,最重要的是,黄峰也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孩的形象了,他再继续出演这个系列,也不是不可以,可就不是“小鬼”了。
    几个因素综合下来,陆严河觉得,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陆严河可不想让这部电影狗尾续貂——他还没有那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一个《小鬼当家》系列,让灵河在春节档站稳了脚跟。明年春节档,灵河会拿出什么样的电影,也备受期待。
    而除了《小鬼当家4》,春节档其他几部电影,无一不是众星云集,宣传经费几乎都是1个亿起步。
    然而,在预售上,《小鬼当家4》却是一骑绝尘地领先着。
    各大电影公司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感到羡慕嫉恨。
    各自打造的电影系列,至今没有成气候的。
    为什么《小鬼当家》却能如此?
    当然,实谨没有这样的困扰。因为他们非常相信《十里芳菲》会在今年的春节档取得出色的票房。
    由郎侠和严令羽主演的这部电影巨制,可是已经传了很久了,谁也没有想到,会定档春节档播出。
    甚至,实谨已经在筹划要打造《十里芳菲》这个仙侠大宇宙了。
    事实上,郎侠和严令羽两个人的粉丝也确实能打,这部电影的预售,紧随《小鬼当家4》,排在票房预售榜的第二。
    只不过,两个人的粉丝还没有等电影上映,忽然就打起来了。
    主要原因,是因为两个人的番位问题。
    两个人签的是平番,可双方的粉丝都认为自己的偶像比对方强多了。
    郎侠的粉丝觉得严令羽除了出道之作《暮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之外,后面完全沦为了电视剧咖,虽然爆红,但电视剧咖不如电影咖是公认的,而郎侠主演的电影,可是连续票房破亿。
    严令羽的粉丝则直接说郎侠没有一部电影票房成绩特别出色,人气、知名度等等,都不如现在的严令羽。
    双方吵作一团,甚至都嚷着让片方开通不同的电影票预售通道,不想给对方增加实绩——
    要把电影的票房按照不同主演分别计算。
    这也算是破天荒头一遭了。
    好在无论是郎侠还是严令羽,都没有亲自下场参与这件事,不然场面就太难看了。
    但是,令人感到吊诡的一点是,实谨竟然并没有去控制两家粉丝对番位的争执,任凭舆论沸腾、发酵。
    一般来说,片方都非常忌讳这样的负面舆论,尤其是在宣传期的时候,因为这会非常影响路人对电影的印象——
    没有人会愿意去看一个围绕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有巨大话题纷争的电影。
    业内对这样的非常规现象,往往会去打探一下背后的原因。
    陈寅也了解了一下,但了解到的信息却让他瞠目结舌。
    实谨宣发那边之所以不控制舆论,甚至任由两边粉丝吵架,是因为他们从数据分析,这有利于《十里芳菲》的宣传,而且,也有利于票房的预售,最近这两天票房预售的增长数据,明显高于一开始的模型推算——
    两边粉丝都在互联网上发自己冲了多少票房的统计,进行battle。
    多少有点匪夷所思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