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山猪吃不来细糠!
作品:《四合院:嫂子别回头,我是我哥!》 第四百八十五章山猪吃不来细糠!
相比于同类型的竞品,
在价格方面,
许易名下公司的产品,
几乎要比同行低上三分之一!
对外宣称本公司是良心企业,坚持从不涨价的原则!
而实际上嘛,
反正已经赚麻了,
也不差涨价的那三瓜两枣!
倒不如用降低一部分利润的代价,
吸引更多的付桑人,
凭着价格优势和劣币驱逐良币,
来排挤真正的良心企业!
当然,
这种手段自然难免引起同行的妒忌和恼恨,
而这些扶桑的同行和竞争者们,
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凭着各种手段来针对许易在扶桑的产业。
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商业上的竞争,
以及私底下的联合打压,泼脏水、污蔑陷害等种种行为。
不过,
在从桃子小姐口中得知这一情况之后,
许易自然也没有手软,
一方面,
通过桃子小姐用各种衣炮弹来腐蚀扶桑的那些高官,
另一方面,
便是买通一些媒体发动软广告,
进行洗脑式宣传!
诸如许易名下的这些食品公司,
都是良心企业,用心经营,充满工匠精神。
至于价格为什么这么便宜,也是为了回馈广大消费者不忘初心。
再加上被他们所收买的高官和媒体,
也是清一色的帮助发声,
宣传许易名下的公司,是充满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好公司!
而原本这个时代,
不像后世,
通过互联网各种信息渠道相当发达,
所以,
民众所拥有的知情权并不高。
而能够了解信息的渠道,
无非就是电视,报纸,还有各种媒体,
而在占据了宣传阵地的优势后。
许易也是好好的给这群扶桑的同行们上了一课,
让他们明白,
什么叫做颠倒黑白,什么叫做指鹿为马!
当然,
凭着这些手段,
并不能一竿子将这群同行打死。
在这之后,
经过许易的授意之下,
他名下所有在扶桑的产业,也是全部调整了经营策略,
通通采取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手段,
那就是,
烧钱,烧钱,还他妈是烧钱。
不求利润,不求回报,只求能够尽快的占有市场,
让这群扶桑人的肠胃,
一点点的适应这些充满科技与狠活所制造出来的食品,
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自然也有一些体质比较差的倒霉蛋,
在吃了许易名下所生产出来的食品之后,
出现上吐下泻,不消化等症状。
而这种时候,
就体现出了之前软广告的作用,
而这些化身为喷射战士的倒霉蛋们,
在各种软广告的洗脑之下,
只会认为是自己的体质不耐受,山猪吃不了细糠。
否则为什么其他人吃了没事,只有自己吃了上吐下泻。
还不是因为体质太差,虚不受补,
所以,
更需要好好的补一补营养!
反正这些扶桑人受限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土地贫瘠,
也生产不出来什么好东西。
所以,
才会一昧的将什么寿司,生鱼片,刺身等东西当成宝贝,
在这种情况下,
许易自然也是对症下药,让名下的仿生人科学家们,
研究出了专门针对扶桑人肠胃的各种合成肉,
而这种东西,
因为加入了科技与狠活的缘故,不仅味道更加鲜美。
而且原材料,
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各种僵尸肉,冷冻肉,
但经过了科技与狠活的一番调整,
所加工出来的产品,就仿佛是开了美颜相机一样。
每一片肉,
都是粉粉嫩嫩的q弹有嚼头。
而且价格方面,
自然是要比那些所谓的高档寿司食材便宜了数倍!
而经过这一连串的操作,
倒是让许易发现了一个有些惊讶的事情。
就是这些扶桑人,
真得很容易被洗脑,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也是让许易名下的科技与狠活制造出来的食品,
迅速成为了扶桑食品市场的高端货。
在这种情况下,
深谙扶桑人性格和商业行情的桃子小姐,
也是提议直接进军餐饮行业。
而这一点,
自然得到了许易的认可和拍板。
并且,
为了让桃子小姐更好的操控这些扶桑的产业,
许易也是再度拿出了十张人才感化卡,
控制了一些商界和政界的重要人士。
于是乎,
先前在食品行业出现的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
也是重新在餐饮行业上演!
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各种寿司店。
毕竟这种店铺,
也是深受那些打工族和上班人的喜爱。
不仅方便,快捷,味道也相当不错,
最重要的是,
可以节省这样打工人自己做饭的时间,
众所周知,
扶桑的打工人和白领甚至要比国内更卷。
而且本身扶桑人就有服从的特性,
加上长期受到的奴化教育,美其名曰加强集体意识。
也就是上了小学和国中开始,
这些扶桑人就要加入各种的社团,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
如果有人拒绝加入社团,
那么就会被周围的同学朋友当做异类,
遭受到其他人的排挤甚至霸凌。
在这种情况下,
几乎每个扶桑学生进入国中之后,便是习惯于听从社团的安排,
所以,
等到这些人正式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
也是将这一习惯带入到了工作之中。
习惯性的听命于上级的领导和安排。
而这样做的好处,
自然是减少了不必要的内耗,提高了团体协作的效率。
坏处就是,
在这种长期高压的工作环境之下,
压根不需要拥有自我的思维,更不能拥有反抗意思。
总之,
在大规模进军餐饮行业之后,
这些经营寿司,关东煮,拉面,寿喜烧等食物的店铺,
也是最先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就拿最简单的拉面为例,
一般的拉面,
都是各种大骨熬汤。
想要将汤熬成乳白色,并且相当粘稠的模样,
至少也需要经过好几个小时。
甚至有些所谓的百年老字号店铺,
也喜欢编出故事,
说什么一口汤锅传三代,人走火不断,
总之,
那叫一个地道!
但在加入了科技与狠活之后,
想要弄出这样一锅浓汤,也就是一勺添加剂的事情!
要是一勺不够,那就两勺打底!
反正,
这种类似于后世三淡奶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出现之后,
也是让扶桑的老百姓们有口福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