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情绪值已拉满

作品:《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941章 情绪值已拉满
    战役的准备期一直拖到四月中旬。
    原因是德军一直在外交上保持“妥协”的姿态,他们一方面在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两个方向局部撤军,另一方面不断通过荷兰致电“国联”:
    “我们尊重‘国联’的决定,德国并非好战的国家,我们同样希望结束这场战争。”
    “我们正在撤出相关区域,但因为道路遭到破坏所以需要时间。”
    “意大利人还在朝我们炮击,我认为这破坏了我们的默契!”
    ……
    事实上谁都能看出德国人只是做个姿态,他们撤出的区域是防线中部地区。
    意大利皮韦亚河方向甚至不能算是撤退,德军只是将兵力集中到了两翼让出中部平原,一旦意军渡河追击就会被德军围歼。
    然而,即便是做个姿态,夏尔也不适合下令进攻,否则就有可能落下“破坏和平”的口实。
    其实是夏尔默许德军这种拖延战术。
    如果夏尔不乐意,只需要找个借口,比如德军没有撤退的诚意,就可以在国际社会的支持声中发起进攻。
    夏尔之所以等,是因为他得到情报,德国人正在不断的将兵力转移到莱茵河东岸。
    德国人做得很隐秘,他们白天没有任何动作只在夜里暗中行军,到达目的地后就躲在战壕里不冒头并保持无线电静默。
    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隐藏自己的兵力情况。
    德国人没想到的是,“白衣夫人”的侦察方式是平民趴在窗口数军车数量,或者数列车运输的物资,又或者跟踪车轮印。
    往往越简单的侦察方式越难防备,甚至没法防备。
    夏尔乐见这情况发生,于是装作上当静静等待,同时跟德军一样在莱茵河西岸秘密增兵。
    除了塔西尼的第三装甲军外,他还把福煦的北方集团军调来做进攻准备。
    德国人知道福煦是用来进攻的,他从不防守,这契合了法军进攻方向是莱茵河的战略!
    福煦见到夏尔时给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中将,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真没想到能有现在的局面,我们不只收复了失地,还能反攻进德国本土!”
    “知道吗,这是所有法兰西人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是你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
    福煦以为夏尔是有意把“攻入德国本土”这个泼天的荣耀留给他,因此心存感激。
    夏尔回答得很低调:“总司令阁下,像这种规模的战役,当然需要您来指挥,我的重装集团军更擅长集中一点实施穿插。”
    言下之意是自己欠缺大兵团指挥能力。
    这话让福煦十分受用,他笑呵呵的握着夏尔的手:“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努力吧中将,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顺利。”
    福煦心里清楚,主导战争走向的从来都是夏尔,有时他这个总司令连具体的作战计划都不知道。
    老一套的作战思想已经过时了,福煦看了夏尔和提贾尼一眼,心下暗叹:后生可畏,他已经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步伐了。
    夏尔让福煦负责莱茵河的指挥,北方集团军一边部署兵力一边秘密搭建船坞,做好多点渡河的准备。
    这瞬间让德军头大,他们马上做出判断:法军有可能从任何一点强渡,斯特拉斯堡只是进攻重点,在这里渡河的可能只是夏尔的第一装甲军。
    ……
    在准备了二十几天后,德军终于不装了,在四月十六日这天同时朝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发起反攻。
    罗马尼亚方向。
    由于德军的装备和战斗力普遍强于奥匈帝国,再加上罗马尼亚失去了俄军的支持,德军第一时间就突破了喀尔巴阡山防线深入其腹地。
    意大利方向。
    虽然意军听了夏尔的建议购买了大批火箭炮用于炸毁德军搭起的浮桥。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固定单一的战术,时间一久都会被对方找到破绽。
    德军针对火箭炮弹药消耗大的特点采用欺骗手段。
    他们选择在夜间渡河,用木船伪装成“带式舟桥”渡河,而且遍地都是。
    神经紧绷的意军见坑就往下跳,使用火箭炮拼命往所谓的“浮桥”轰炸。
    不过一个多小时火箭弹就消耗殆尽。
    这时德军才搬出真正的“带式舟桥”,并用坦克带领着步兵强渡皮韦亚河。
    意军一溃千里,逃到波河组织防御。
    而波河地处平原一片平坦,到处是渡河点到处是漏洞,意大利军队瞬间就陷入灭国的危机中。
    ……
    一封封救急电报被送到夏尔桌上。
    罗马尼亚王后来电:
    “亲爱的中将,德军名为撤退实为进攻,他们组建一支‘阿尔卑斯军’,三日内在山区高速行军80公里,穿插到我防线后方击溃驻守隘口的驻军。”
    “此时他们距离布加勒斯特只有65公里,罗马尼亚危在旦夕。”
    “这是对‘国联’的挑衅,也是对您的挑衅,请您务必救救我们。”
    “罗马尼亚承诺,我们将会给您更多的石油配额……”
    意大利卡多尔纳发来急电:
    “中将,请您派出援兵,或者给我们更多火箭弹,否则我们很可能就要崩溃了。”
    “我们是‘国联’坚定的支持者,我们已交出煤钢管理权,您不会坐视我们被德军攻占的,是吗?”
    ……
    电话铃声一直没停,一会是克雷孟梭一会儿是驻“国联”代表。
    “国联”的会议室已吵翻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决定:“是时候进攻德国了,给他们一个教训。”
    各大报纸紧急加刊报导德军进攻的消息,公民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所有人都认为进攻势在必行。
    情绪值已拉满,人们将目光转向夏尔,看他会怎么做。
    唯一没有催夏尔的人就是加利埃尼。
    市政厅部长办公室里,他站在地图前看着夏尔在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的兵力部署,微微一笑:“这家伙早就做好准备了!”
    加利埃尼目光紧盯萨尔布吕肯。
    他知道这是夏尔的目标,因为这里距离短,有可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只是加利埃尼不知道,夏尔会怎么实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