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武评第八,副评第二

作品:《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第564章 武评第八,副评第二
    “去跟韦栋说一声,贫道在此等他一个时辰。”
    一刀斩了恶蛟韦瑋,周承安看向一旁的校尉,如此说道。
    他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校尉忙不迭点头,逃也似地下了甲板,然后放下一艘小船,直奔青州水师大营而去。
    在场的紈絝子弟和世家千金都是见过世面的,对於韦瑋之死,並没有大吼大叫。
    紈絝子弟低头脑袋,暗自庆幸家中管得严,没有如韦瑋那般。
    世家千金们则瞪大了眼眸,好看的双眸中充满讶异、惊艷,以及崇拜,光是她们的脸色与眼神便是一副动人的画面。
    更有甚者,如痴一般痴痴望著周承安,对他频频目送秋波。
    至於赵珣,强撑著笑脸道:“周真人,韦栋此人还是不错的。”
    周承安嗯了一声:“知道,杀不杀他,在於他如何抉择,好了,你先下去吧。”
    赵珣其实想要给周承安卖个好,但可惜他们老赵家的子孙都缺少些魄力,故而只是抱了抱拳,朝隨行而来的一眾世家子弟使了个眼色,便离开了楼船甲板。
    紈絝们匆匆跟上他的脚步,连头都没敢抬一下。
    那些千金小姐则是依依不捨的离开,其中有个胆大的,还让人收殮了韦瑋的尸首。
    至此,黄龙楼船的甲板上就只剩下周承安一人。
    一个时辰过去。
    周承安睁眼看向了湖面,没有什么大军压境,只有一叶扁舟疾驰而来。
    舟上除了之前离去的校尉,还有一个魁梧的老头。
    不用说,老头便是韦瑋的父亲韦栋,人称韦龙王。
    韦龙王飞跃至甲板上,扫视了一圈,冷声问道:“我儿尸首呢?”
    “你手下收敛了。”
    韦龙王闻言,深深看了眼周承安。
    “我儿该死,但杀子之仇,老夫一定会报!”
    “射杀无辜女子取乐,你也觉得他该死,那你为何不多加管教呢?惯子如杀子的道理,我也懒得跟你多说,看在青州百姓说你算是一个好官,今日也没有让士卒前来送死的份上,所以我不杀你,走了!”
    言罢,韦龙王只觉眼前一,周承安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他面前。
    ……
    另一边。
    徐凤年此时正跟李淳罡、吴灵素一起喝茶。
    练完字的姜泥从船舱中走出来,面无表情道:“真要去襄樊?”
    徐凤年点了点头。
    姜泥皱眉:“你真不怕那靖安王赵衡搬出数千人马把你给碾作齏粉?”
    徐凤年哑然笑道:“北凉王世子死在襄樊辖下,赵衡担不起这个罪名,他当年若是真心狠手辣,不是那般优柔寡断,这天下就是他的了。”
    说著,徐凤年喝了口茶,继续道:“赵衡这位藩王运气不算差,但总觉得做什么都会功亏一簣,志向是有的,否则也说不出大柄若在手,定要泽被满天下的话。
    能力也不差,襄樊当年破城,仅剩两万濒死百姓,变换城头旗帜后,这两万人都疯了一般,爬都要爬出襄樊,让襄樊彻底成了一座空城、死城,但在赵衡治理下,推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如今襄樊人口重新恢復到数十万,天下腰膂重镇的说法,名副其实。
    靖安王,靖安王,这个藩王封號给的好,赵衡在青州百姓中口碑极佳,可算是藩王中名声最好的一个,他这种人最是爱惜羽毛,我怕什么?
    说不定,赵衡还担心有人嫁祸於他,恨不得请出兵马给我护驾。
    小泥人,你信不信?”
    姜泥一脸匪夷所思道:“你瞎说的吧?”
    李淳罡淡然一笑:“徐小子这话还真没有瞎说。”
    徐凤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笑道:“听说襄樊仍有十万孤魂野鬼不肯离城,小泥人,到时候你小心点。”
    刷的一下,姜泥脸色雪白,色厉內荏道:“要怕遭报应也是你,与我有什么关係!当初若不是大柱国铁了心要围城,不肯招降,不肯留出一座生门,襄樊如何能变成酆都鬼城!”
    当年徐驍围困襄樊十年,城中之人如牲畜一般论斤卖。
    慈母割肉餵子女,恶父丟儿入烹锅。
    人间百態,善与恶都在襄樊城中被极端扩大,一寸墙头一寸血,一寸草木一寸悲,襄樊阴气之重,无法想像。
    十年攻守,在离阳朝廷严令之下,不许任何士子史家付诸笔端。
    但天下人又岂会不知其中真相是何等惨烈!
    徐凤年无声嘆了口气,打趣道:“有道理,不过本世子身上有承安给的道家法器护体,根本不怕那些孤魂野鬼,倒是你……”
    “我怎么了?”姜泥弱弱道。
    “女子本就是阴体,身上阳气远逊男子,到时若是被孤魂野鬼缠上,便是李前辈也救不了你。”
    姜泥脸色越发雪白,嚅嚅喏喏,想要反驳给自己鼓气,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见她这样子,徐凤年笑的愈发开心:“你若是怕了,今夜便来找我,我跟承安学了一门道家双修之法,到时候我渡些阳气给你,保你无事!”
    姜泥雪白的俏脸瞬间爆红,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被徐凤年给耍了。
    正要开口,却听一道清朗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怎么不知道,我有传你什么道家法决?”
    徐凤年二话没说,拔腿就跑。
    但船就那么大,他又能跑去哪儿呢。
    不出意外,他被周承安一拳轰进了水中。
    “周道长。”
    姜泥颇为恭敬的行了一礼。
    周承安淡淡的嗯了一声,態度明显比较冷淡。
    “周道长,我可有什么地方得罪你?”
    姜泥跟周承安相处时间也不短了,她这一路上明显能感觉到,周承安对她和鱼幼薇的態度,跟对其他人完全不一样。
    “没有,但我爹曾是寧国皇帝。”
    姜泥一脸迷糊。
    徐凤年从水中爬起来,一边以內力烘烤著衣服,一边说道:“寧国是毗邻西楚的一个小国,当年寧国就灭亡在你们西楚手中。”
    李淳罡恍然:“原来如此,我就说,你怎么对姜丫头態度有些冷淡。”
    事实上,周承安对姜泥態度冷淡,跟寧国覆灭在西楚手中没太大关係,主要还是他本身不怎么喜欢姜泥。
    准確说,是不喜欢电视剧中的姜泥。
    不巧,现在的姜泥就跟电视剧中的姜泥没什么两样。
    不过这个原因没必要说,他看著走过来的徐凤年,淡淡道:“你知道不少啊。”
    “都是听我爹和师父说的。”
    徐凤年一屁股坐到周承安身边,好奇的问道:“你杀了多少人?”
    “一人!”
    “哟,看来那韦龙王还真是名不虚传了。”
    周承安点点头:“確实有一股正气,就是不会教儿子。”
    若是韦栋带著青州水师前来围杀,周承安一定会让对方见识一下他现在的实力有多恐怖。
    可结果韦龙王只是来討要尸首,连动手的意思都没有,那就没必要动武了。
    至於韦龙王说要报仇……人儿子都死了,还不兴人家说两句狠话?
    他还没那么霸道。
    徐凤年赞同的点了点头,却是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请教起了李淳罡剑法。
    快到襄樊的时候,眾人下了船改走陆路。
    越是靠近襄樊,姜泥就越显得害怕。
    李淳罡劝了半天也没用,最后不知徐凤年说了什么,让姜泥明显好了许多。
    对此,李淳罡只能无奈嘆气:“唉,这么好的剑道胚子,没想到胆子只有这么一点。”
    “不是人人都是李淳罡,天不怕地不怕。”
    听到周承安这么一说,李淳罡又笑了起来:“嗯,还得是你周大真人,会说话!”
    正说著,徐凤年带著姜泥、鱼幼薇、青鸟等人凑了过来。
    “承安,你知道襄樊城中设立的周天大醮吗?”
    周承安白了他一眼:“怎么?又要卖弄你的学识了,说来听听。”
    “那你可听好了,这周天大醮是道门最高科仪,设一千二百位神坛,已是规模宏大,一般而言只有天子家中或者道教祖庭除了大状况才有的盛举,醮这一字,字义是在讲斟酒礼仪,说得简单点,便是牛鼻子……”
    注意到周承安的目光,,徐凤年连忙改了口,訕訕一笑道:“是道门高人请天上神仙喝酒。
    周天大醮在本朝以前的极致不过是为皇子设醮二千四百圣真下凡,为之祈福消灾,以及为天子举醮以求护国佑民的三千六百普天大醮。
    襄樊由天师府创立歷史上前无古人的三万六千五百大醮,等於请遍了天上的镇圣仙人,当初仅贡品一项销就耗去国库九十万两。
    这若是还没用,天师府早就从龙虎山上搬出去了。”
    最后一句,显然是对姜泥说的。
    甚至可以说,徐凤年这番卖弄的本意,也是为了安抚姜泥。
    而姜泥在听过之后,也確实又好了一些,看著周承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姜姑娘,有话不妨直说。”
    “听说,周道长身上有镇鬼的灵符?”
    听说?
    听谁说?
    不用问,肯定是徐凤年。
    事实上,也確实如此。
    本来,这是徐凤年为了缓解姜泥的情绪,也是恶趣味使然,想要嚇唬嚇唬姜泥和鱼幼薇、青鸟三人,瞎扯出来的事情。
    却不想,周承安竟然真拿出了几张黄纸灵符,给了姜泥、鱼幼薇、青鸟,以及舒羞四人防身。
    徐凤年看傻了。
    “承安,你还真有啊,给弟弟也来一张唄?”
    周承安微微一笑,抬手就是一拳。
    挨了一顿揍,徐凤年没敢再舔著脸討要灵符,找李淳罡练剑了。
    眾人走了两三日,襄樊尚未到,褚禄山的情报先到了。
    两个消息。
    一个是久久不曾確立的太子终於要浮出水面,京城那边暗流涌动。
    再有就是十年一度的文评、武评、胭脂评重见天日,江湖上仙魔乱舞。
    武评开篇便说天下三教鼎立,佛道中惟观自在,仙道中惟吕祖,神道中惟盪魔天尊,三者最是杂处人间,与人最近,故评西域大观音入一品,龙虎山小吕祖入一品,武当新掌教入一品。
    所谓武当新掌教,就是洪洗象。
    王重楼虽然没有像原剧情一般去世,但还是將掌教之位传给了洪洗象。
    武评中有单独的剑道评,武当剑痴王小屏、吴家新一代剑冠吴六鼎,还有周承安都赫然在列。
    在褚禄山密信上中,那位大观音已出西域,小吕祖的齐小天师也下山。
    显然,多半是衝著他徐凤年来的。
    京城风雨飘摇,各路仙魔纷至沓来,徐凤年却丝毫不虚。
    有重返巔峰的李淳罡,还有陆地神仙境之下无敌的周承安……
    他就想问一句,还有谁?
    即便是王仙芝来了,只怕都討不到好。
    那从西域而来的大观音,还有龙虎山的小牛鼻子,算个蛋啊。
    故而,徐凤年对此事丝毫没放在心上,一边看著新鲜出炉的武评,一边说道:“武评十大高手,还是王仙芝独占鰲头,武当王掌教腾出来的位置交给了一个以前半点名声都不显的傢伙,是北莽那边的刀客。
    嗯?
    李前辈你竟然才排第八,比那北莽的刀客还差了一个名次?!
    还有承安,你竟然没有进十大高手行列,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在这次武评之中,李淳罡屈居第八,而周承安甚至不在离阳十大高手之中。
    当然,他也入了武评,只不过是武评的副评而已。
    这副评主要是以天赋为主,他在副评的排名不低。
    第二!
    前面是武当洪洗象,后面是龙虎齐仙侠。
    李淳罡和周承安对此都不在乎,但徐凤年很是不满:“这次武评对李前辈和承安你的排名,我是一万个不服!”
    “你小子不服又能怎样?”李淳罡笑道。
    徐凤年一噎,不想搭理这老傢伙,转头对周承安道:“承安,天下第二的王仙芝不好打,咱们就从那第十一的王明寅开始捶,咱们一路捶上去,让那帮瞎眼的傢伙瞧瞧,我承安兄弟的实力。”
    周承安懒得搭理他,拿过武评瞅了一眼榜上的十大高手。
    有一说一,这个武评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毕竟连王明寅都上了榜,而比他更厉害的,比如轩辕大磐、韩生宣等等,却连武评都没有上,可见其中水分有多大。
    榜上的排名也不能让人服气,重回巔峰李淳罡竟然只排第八,確实如徐凤年所说,一点也不靠谱。
    “说起来,我其实挺好奇一件事的,这份点评的根据是如何得来的,是谁点评出来的?”
    “一开始是李义山和谢观应,他们並称北谢南李,如今是谁,老夫还真不知道。”李淳罡笑道:“不过这些评榜的人,忒没眼力劲儿,连你周大真人都没能入前十,我看他们这榜单很快就要再换了。”
    周承安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將武评递给了旁边的青鸟。
    看过武评之后,徐凤年又找周承安聊起了胭脂评。
    这次的胭脂评,南宫僕射没有上榜,显然评定胭脂评的人还没有发现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洛水之畔的陈渔,此次入了胭脂评,还被评为天下四大美人之一。
    除此之外,让周承安注意的就是襄樊城中的那位靖安王妃裴南苇了。
    毕竟徐凤年扶墙而走的典故,但凡看过雪中的人都知道。
    注意到他目光停留在裴南苇的点评上,徐凤年直接就乐了。
    “裴南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好像是靖安王赵衡的王妃。”
    徐凤年贱兮兮的笑道:“怎么,承安,你喜欢她?放心,到了襄樊,哥哥保准给你抢过来。”
    “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