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轮战之始
作品:《红楼:我是贾琏》 第682章 轮战之始
该主事职务相当於,首辅办公室主任,级別不高,但是位置很要紧。
即便洪达生没有任何问题,贾璉也不会留著他。即便林如海当面交代要照顾,贾璉也不会留著他。
总而言之,这个位子必须是亲自提拔的人。
本朝太祖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停掉了经筵日讲。
大大的削弱了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影响力,也降低了翰林的工作量。
这不是说翰林就没有事情做了,这个群体不但要做好笔桿子,还要做好皇室后代的教育,以及有机会调到內阁做各办公室主事。
在这个位置上做个几年下来,可以选择外放做一任知县(上县)或者知府(中下),从做官的角度说,比起那些从知县做起的官员,起步还是高了很多。不要小看从七品到六品,这两级只要跨过去,就甩掉了差不多一半的官员。
绝大多数官员的仕途止步於三品,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越过三品,成为所谓的高官。
任何行业,能够达到巔峰,从来都是少数人。仕途之道,更为艰难。
完成交接后的洪达生,没有选择去任何一个部,而是提出外放,
这说明了他的野心,鑑於他曾经作为首辅办的主事,出任知府的话,只能是金陵这一类大城市的知府,官阶四品。
下面的事情贾璉交代之后不会盯著,等著回復即可。
新任主事梅俊生上任第一天,自然是要拜见直属上司的。这个位置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专门为贾服务,不要伺候其他大佬。
梅俊生无疑是眾人羡慕的对象,他这个正七品翰林跳级到了正六品,完全就是因为被贾璉看上了。
当然也是有相应后果的,那就是今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贾璉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这在官场里是常態了。
对於梅俊生而言,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如果不能令贾璉满意,隨时可能被替换,后果是终生止步於六品。
贾璉没搞那么多样,看一眼进来的梅俊生,很乾脆的交代一句:“完成交接了就去干活!”
接到调令后做了无数准备,此前紧张的掌心冒汗,却只等来这么一句交代,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了梅俊生的预料。
真实情况是贾璉也没啥可选的,翰林院那边素来不对付,此前在內阁里,贾璉是唯一没有配主事的阁臣。
既然如此,隨意挑一个,先用著唄。反正做的都是一些文书处理的工作,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仕途被耽误多年的吴安中,在武库的交接过程中迟迟不肯签字,执意要將帐目算清楚。
此事在各部中產生了不小的影响,关键兵部的上司们还不敢拿他如何,这位能去贾府,还能被贾璉亲自送出门。还是前首辅张庭恩的小舅子。
兵部方面只能捏著鼻子配合他的算帐,亏空全部补上,生怕他不肯签字接任,闹出大事。
此事结合贾璉出任首辅,造成了不小的暗流,京城六部下属的各级部门,都在悄悄的想法子“
平帐”。
折腾了差不多半个月,吴安中才算正式上任,这个时候他可以確认,武库的帐目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就在兵部上下以为渡过一关的时候,岳齐却不这么认为,反倒认为这是一次开始。
这日上值后,岳齐径直来找贾璉,问过梅俊生,確定贾璉在,这才敲门。
“贾相,这是兵部拿出的军改方案,您请过目。”岳齐双手奉上一份最新的军改方案,停下手里的笔,微微后仰看著岳齐,再看看桌面厚厚一子方案,抬手往外推:“兵部的事情,本相不宜插手!直接转呈御前吧!”
岳齐恍如被电打了一般,抽搐了一下,过了一会才默默的上前,拿回方案转身告辞。
门关上的瞬间,岳齐听到身后轻轻地“哼”,浑身力气少了一半,架子也塌了,脚步变得越发的沉重。
作为昔日唯一的武將出任兵部尚书,进而入阁,岳齐曾经风光无限一时无两。也曾经想著干一番事业出来,让所有人看好咯。
现实情况是他成为阁臣后快速的失去了锐气,即便有承辉帝的看好,也迟迟没有对旧有军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反而成为了军方利益代言人。
李元登基之后能忍著他,完全是因为林如海这个首辅能忍著他。
岳齐自已都搞不懂,什么时候他的办事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能拖就拖。两任內阁期间,拿出来的军改方案一直毫无新意。
因为阁臣这个位置太舒服了么?岳齐心里没有答案。
刚才去见贾璉,在岳齐看来是一种站队和表態,当初他就是这么对林如海的,效果还不错。
同样的一招对付贾璉,得到的结果是没有结果,贾璉不愿意与之有任何瓜葛,这就不是低头认怂就能过去的事情。
有个事情岳齐还真的不知道,当初贾璉遇刺时,刺客用的步枪和左轮是哪来的。岳齐根本不清楚,范平的人却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判断武器出自军方,流出的方式是报废。这本来是军方的一项福利,每年在军械方面有百分之十的报废率。换下来的武器,从来不是真报废,而是被出售了。
还有一件事情,岳齐大概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无所谓。那就是京营三大镇,在他入阁之后,
每年武器的报废率达到了三成,远高於正常標准。
那么京营三大镇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岳齐心里还是有点数的,这些年京营三镇的情况確实不那么美妙。
此前组织一个混成协前往安西轮战时,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最后还是以京营官兵不善在西域作战为理由,从陕甘两地紧急增调了三千新兵,又从草原各部增调了一千骑兵,才算是齐装满员。那么京营三镇出了什么问题呢?
贾璉这边掌握了非常清楚的信息,京营三大镇只达到了七成额员,其次就是骑兵数量远远不足。在选派官兵的时候,大量的官兵不愿意去安西轮战,各种跑送礼跑关係。只能说京营三镇成立之初还能算精锐,但腐败速度也很快,现在的战斗力如何,真不好说。
唯一还能保持相当战斗力的只有神机营,这还是因为皇帝盯得紧。日常训练和人员补充之类的工作比较到位。
还有就是当初底子打的牢固,神机营的徵募工作每年都有,从全国各地募兵,保持新鲜血液的加入。
贾璉私下里严重的怀疑,一旦打起来,神机镇一个镇能打京营三大镇。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出动军队的时候,贾璉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自己暴雷。
没有机会继承寧国府爵位的贾,选择了出去闯一闯,此刻骑在马背上,回头看著长龙一般的队伍,沿著沙漠边缘前行。
过了玉门关之后,整整走了三个月,终於看见了迪化城。
低头嗅了一口,贾觉得嗅觉被摧残了,身上的味道太惨烈了。
上一次洗澡,已经是上一次了,完全想不起来,身上这身军装,裤子都磨破了,亲自动手打了一块补丁。
这是他在军校中学习到的技能之一。
作为寧国府的大少爷,贾本可以多带几个隨从,今非昔比,军中有严格纪律,贾也只能带一个亲隨,名字叫尤三。
协统带著一队人进了迪化,大队人马在城外的河边扎营,作为队官的贾没有特权,按照规定还要最后一批下河洗澡。
营管带的传令兵来送信,要求全营官兵做好日常戒备,做好夜间防寒的准备,避免土兵生病。
出玉门关的时候,贾这个队有士兵一百四十人,现在只有一百三十五人,有五个人永远的消失在沙漠中。
混成协的损失有多大,贾没有具体的数字,他选择加入混成协来轮战,完全是因为想要出人头地,给母亲尤氏博一个浩命。
当然了,军中知道贾真实身份的人不多,这与他在军中低调有很大的关係。作为皇家军校的优等生,贾能作为一名队官,基本靠的是自己。
查岗之后,与副队官交代轮流值班,贾总算是能睡一觉了。
帐篷里的睡袋也很久没洗了,味道也很冲,但也毫无感觉了,早就麻木的贾闭眼没一会就著了。
半夜的时候,贾被叫醒,接过尤三递来的湿毛巾,隨意的糊脸上,寒风吹来打了一个哆嗦。
昼夜温差巨大的新省有一句顺口溜,早穿袄午穿纱,围著火炉吃西瓜。
巡视查岗之后,回到火堆前烤火值班,贾没有叫醒副队官,而是等天亮了,副队过来接替才回去继续补睡。
中午的时候贾醒来,被传令兵叫去营部,管带第一件事情是摸出怀表,让大家对表。
如果不调一下时间,对一下表,这地方天黑的时候,怀表上的时间已经是晚上九、十点了。
“补给马上送到,今天可以不用吃罐头了!”管带开了一句玩笑,所有人都笑了。
贾摸出烟来散一圈道:“哈德门,最后一包了,抽完只能抽菸袋了。”
管带抽完一支烟,起身整理了军装笑道:“走,去协本部开会。”
皇家独立混成协是这支部队的临时番號,他们的旅程还早,协统进城后回来开会,宣布暂时休整半个月,补充给养后继续出发。
坏消息是还要走三个月,好消息是牲口能得到极大的补充,以及新省境內的各部族,因为当初被王子腾杀怕了,比较驯服。
据说现在往安西的路上,还能见到音日的京观遗址,
半个月的休整期间,混成协里多了数百新兵,这些年轻人都是流放罪犯的后人,他们加入混成协的目的很简单,建功立业,跟著队伍一起回京城,拿命博一个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犯人的后代在新省读书想出人头地是没机会的,唯一的机会就是上战场。
新省巡抚一般任期六年,加上一个来回,七八年就进去了。好处也有,回京之后能分一个好地方,或者直接留部里。
承辉帝年间对於新省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西寧王带走了数万人马后,朝廷还是很快从西北各地陆续调集了二百万人填到新省。加上流放的人口,二十多年下来,新省华人比例能保持在四成,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了,这里还有西寧王的功劳,每年都要从新省各部族里,征走上万青壮当兵。
这也导致新省这个地方,多族混杂,新省官方在治理的时候態度简单粗暴,原有的所谓部族,
只要进了新省就要自觉去衙门登记,接受衙门派人进驻,头领的子女一律送到迪化上学。不配合的部族,要不自觉的离开,要不被血腥镇压。
甚至还有一个没有落在文字上的规则,那便是任何一个部族,只要人口超过了一万,就必须拆分。南疆的去北疆,北疆的去南疆。
当然也可以选择去安西,这个是最受欢迎的。
迪化城內逛一圈下来,贾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小孩子里混血真多。
从军校毕业后就结婚的贾,別看只有十九岁,儿子都有一个了。没这个儿子,他想加入独立混成协,尤氏绝对不会答应。
在市场里买了一袋菸丝,一根烟杆后,吃了一顿地方特色饭,贾回到军营。
休整完毕的独立混成协,继续踏上了旅途,道路越来越难走,坚持走了三个月后,终於看到了安西故地的西寧王城。
没等这支军队喘口气,立刻接到了西寧王发来的通报,安西北部有军情,请该部即刻北上。
协统大人在会上破口大骂,下令各部休息三日,补充给养和牲口。
三日之后,混成协穿过西寧王城,缓缓北上,同时派出传令兵,將报告送到迪化,再转回京城。
补充给养期间,因为西寧王城给的给养数量不足,只好钱採购了一番。好在出发时准备的充分带够了钱,才不至於断了给养。
过了西寧王城北上五十公里之后,西寧王府的人等在前方,送上了充足的给养。
协统再次破口大骂,西寧王这个老龟孙是有多防备混成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