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新生小世界

作品:《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用这支经过炼魔塔淬炼、潜力无穷的禁军为骨干,彻底掌控地方武力!
    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臣,领旨!”
    王翦的声音带着激动。
    这道命令一旦彻底执行,大秦的军力将真正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铁板一块,再无任何势力能撼动!
    赢宣的目光转向文臣之首的内阁首辅王绾。
    “王绾。”
    “老臣在!”
    王绾出列,虽然须发依旧花白,但面色红润,气息悠长,声音宏亮,再无半分老迈之感。
    “朕有一事,关乎帝国根基,万世传承。”
    赢宣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由你牵头,内阁与军阁协同,自那九十万禁军之中,遴选人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其一,需识字明理。其二,需忠心不二,家世清白。其三,需在炼魔塔中表现坚韧,潜力尚可。凡符合此三者,无论出身,皆可入选!”
    王绾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躬身问道。
    “陛下,不知遴选此等人才,意欲何用?”
    “安置于帝国各乡、亭之学馆,”赢宣的声音斩钉截铁。
    “担任学正之职!”
    “学正?”
    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疑惑声。
    学正,通常是管理地方学馆的基层学官,品级不高,职责也多是督导学风、管理生员之类。
    陛下如此郑重其事地从百万禁军精锐中挑选人才去担任学正?
    “不错,学正!”
    赢宣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无比,扫过殿内每一位重臣的脸庞,带着一种决断与警示。
    “然此学正,非彼学正!其核心职责,乃是于帝国所有乡学、亭学之中,向所有适龄蒙童,乃至有志于学的成年百姓,传授基础内功心法!督导其修炼!考核其进度!”
    轰!
    此言在宣政殿内炸响!
    全民普及修炼内力?!
    饶是殿内众人皆已是脱胎换骨、心志坚韧之辈,此刻也被这石破天惊的旨意震得心神摇曳!
    自古以来,武功秘籍,尤其是内功心法,皆为宗门、世家、军队所垄断,视为不传之秘,是维持其地位与力量的根本!
    即便是大秦立国,赢宣陛下威压天下,也未曾打破这一潜规则。
    朝廷虽有武库,但所藏功法也非轻易可得,更遑论向所有平民百姓公开传授!
    如今,陛下竟要……全民习武?!
    王绾强压下心头的震撼,谨慎问道。
    “陛下,此举……前所未有!若基础内功心法广为流传,恐……恐引江湖动荡,民间力量激增,朝廷管控……”
    “王卿!”
    赢宣打断了他的话,声音依旧平静,但那股锐利的目光却更加迫人,仿佛能穿透人心。
    “你,还有诸位,可是觉得,朕此举,会动摇国本?会令刁民持武作乱?”
    他缓缓站起身,一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朕告诉你们!”
    赢宣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
    “大秦的根基,从来不在什么垄断的功法秘籍!而在朕!在尔等文武!在朕手中这柄可斩仙神的剑!在朕座下这百万虎贲!在朕身后这日益壮大的世界!”
    “江湖?宗门?世家?”
    赢宣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皆为齑粉!朕允他们存在,是恩典!朕若要他们消失,不过一念之间!”
    “至于民间力量激增?”
    赢宣的目光扫过下方那些气息强大的禁军将领。
    “朕的百万禁军,皆已入塔淬炼,潜力无穷!未来人人皆可成武道宗师!甚至……更高!区区民间修炼些许基础内功,能翻起什么浪花?
    相反,民强,则国强!百姓人人习武,体魄强健,精神饱满,生产力倍增!兵源素质,更是远超往昔!此乃强民、强军、强国之无上根基!”
    他停顿片刻,声音带着决断。
    “此事,势在必行!无需再议!王绾!”
    “老臣在!”
    王绾心神剧震,连忙躬身。
    “由你内阁牵头,军阁协同,立刻着手遴选学正!制定传授、督导、考核之详细章程!朕要看到,在最短时间内,帝国每一处乡学、亭学,皆有合格的学正就位!
    帝国每一个角落,皆能听闻稚子习武的呼喝之声!此乃国策!懈怠者,渎职者,阻挠者……斩!”
    一个“斩”字,如同寒冰坠地,带着森然杀意,让殿内温度骤降!
    “臣……遵旨!”
    王绾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肃然领命。
    他知道,陛下心意已决,此乃开天辟地之变革!帝国,将从此走向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臣等遵旨!”
    殿内文武,无论心中如何震撼,此刻皆齐声应诺,声震殿宇!
    赢宣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那锐利的锋芒渐渐收敛,但那股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意志,却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全民修炼的时代,由他赢宣,亲手开启!
    王涫躬身领命,额角却渗出细密的冷汗。
    陛下那“斩”字余威犹在,令他心头发紧。
    全民习武之策推行艰难,根源之一便是近年来迁入帝都的各地读书人数量激增。
    这些文人汇聚,虽充实了朝廷文脉,却也使得朝堂之上文武分界愈发明显。
    文人骨子里对“武夫”的轻视与压制,已悄然形成一股潜流,本能地抵触着尚武之风。
    他身为内阁首辅,对此感受最深,却也无力扭转。
    如今陛下以雷霆之势决断,他纵有千般顾虑,也绝不敢再有半分迟疑。
    “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王涫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赢宣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殿外虚空,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正在混沌海中缓缓靠近的小世界光团。
    “另有一事。”
    赢宣的声音将众臣的注意力重新拉回。
    “朕于虚空之中,发现一新生小世界。”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寂静!
    新世界?!陛下竟在虚空之中发现了新的世界?!
    文臣们面露惊疑,武将们则瞬间呼吸粗重,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开疆拓土!这是铭刻在每一个大秦武将骨子里的渴望!
    “此界生灵,与吾等并无太大差异。”
    赢宣继续道。
    “朕意欲将其百姓,尽数迁入大秦,以充实人口,壮大本源。”
    他目光扫过下方,看似随意地问道。
    “内阁以为,此事……是否可行?”
    王涫心头猛地一跳!陛下此言,看似询问,实则……是在考量大秦的根基!尤其是粮食!
    他立刻看向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脸色凝重,出列奏道。
    “陛下!帝国新拓疆土虽广,然新粮种推广、灵田开垦尚需时日。去岁虽有丰收,国库粮储亦算充盈,然若骤然接纳一界之民……恐力有不逮!
    臣粗略估算,以现有存粮及今年预期收成,若想平稳过渡,不引发饥馑,最多……最多仅能接收数千万人!”
    吏部尚书也急忙出列。
    “陛下!地方官员体系,经此前扩充,已达极限!各郡县官吏疲于奔命,若再骤然增加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口,管理必然混乱,恐生民变!”
    工部尚书更是面带忧色。
    “陛下!帝国道路损毁严重,虽已全力抢修,然新迁之民若安置于新拓边远之地,道路不通,物资转运艰难,如何能保障其生计?”
    文臣们的顾虑抛出,核心便是两个字。
    极限!大秦现有的行政、后勤体系,已经绷紧到了极限,难以承受如此庞大的人口冲击!
    “哼!”
    一声冷哼响起,带着浓浓的不屑。
    军阁首辅王翦踏前一步,虎目圆睁,声如洪钟。
    “陛下!些许粮食、官吏、道路,岂能成为阻碍帝国壮大的绊脚石?末将愿亲率虎贲,为陛下开疆!将那新世界之民,尽数掳来!
    若有不服者,杀!若有作乱者,斩!何须如此麻烦,考虑什么接收安置!”
    他身后,戚继光、韩信等一众大将虽未出声,但眼中燃烧的战意却已说明一切!
    开疆拓土,掳掠人口,这本就是武勋之途!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其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足以让任何武将热血沸腾!
    “王将军稍安。”
    赢宣抬手,制止了王翦的请战,声音平淡却带着威严。
    “那新世界,不过一方小天地,其内生灵孱弱,无需你等宿将出马。此等小事,正好给军中年轻将领一个历练的机会。”
    王翦闻言,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逆,只得抱拳退下,只是眼中战意未消。
    赢宣的目光重新落回王涫等文臣身上。
    “王卿,尔等方才所言,朕已知晓。数千万人……确实太少。”
    他微微摇头,显然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
    王涫与六部尚书对视一眼,皆感压力如山。
    陛下显然志在必得,要将那新世界人口尽数迁入,绝非区区数千万能满足!
    可现实困境摆在眼前,他们又能如何?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燃眉之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内阁次辅张居正出列,躬身行礼。
    “讲。”
    赢宣看向这位以实干著称的能臣。
    “陛下,户部所虑者,粮食也。”
    张居正不疾不徐地说道。
    “帝国现有存粮,支撑数千万新迁之民已是极限。然,若能在最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粮食产量呢?”
    “如何增加?”
    户部尚书急切问道。
    “南瓜!”
    张居正吐出两个字。
    “此物乃陛下自异域带回之神种,不择地力,生长极速!自播种至收获,仅需三月!亩产极高,且耐储存!
    臣建议,即刻下旨,命帝国所有适宜耕种之地,无论新垦熟田,皆划出一半面积,抢种南瓜!
    同时,陛下既言新世界亦有储备,若能在迁移之前,先行将其储备粮运回部分,双管齐下!如此,帝国粮储,短期内可暴涨数倍!支撑接收一两亿人口,当无大碍!”
    “一半田地种南瓜?!”
    户部尚书倒吸一口凉气。
    “那其他主粮……”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张居正打断他,语气坚定。
    “南瓜虽非主粮,却可果腹救命!待新迁之民安置妥当,新拓灵田丰收,再行调整不迟!此乃权宜之计,却可解眼下生死攸关之粮荒!”
    王涫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
    “妙!此计可行!以南瓜之速生高产,配合新世界存粮,确能解粮食之困!”
    他转向工部尚书。
    “至于道路……”
    张居正再次开口。
    “工部所虑者,道路不通,物资转运艰难。然,帝国疆域辽阔,江河湖海遍布!新迁之民,何须尽数安置于陆路难通之边陲?可优先安置于大江大河沿岸!
    帝国水师强大,漕运体系完备!只需以巨舰、漕船,沿江河运输人口、物资,便可直达腹地!无需依赖那损毁严重之陆路!待人口安置妥当,再徐徐修复道路,连通四方,亦不为迟!”
    “水路!”
    工部尚书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对啊!水路!帝国水网纵横,漕运之力远胜陆运!若走水路,安置数亿人口,亦非难事!是臣愚钝,只盯着陆路,竟忘了这通天大道!”
    王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人闻言,亦是豁然开朗!
    困扰他们的两大难题——粮食与运输,竟被张居正以“南瓜抢种”和“水路安置”两条计策,瞬间化解!
    虽然其中仍有诸多细节需要完善,但大方向已然清晰可行!
    “善!”
    赢宣眼中带着赞许,看向张居正。
    “张卿此策,深得朕心。便依此办理!内阁即刻拟旨,命天下半数田地抢种南瓜!工部、户部、兵部协同,规划水路安置路线,调集漕船水师,做好接收准备!”
    “臣等遵旨!”
    王涫等人齐声应诺,心中大石落地,同时也对张居正的急智深感佩服。
    文臣们开始低声商议具体执行细节,而武将队列中,气氛却再次变得灼热起来!
    王翦、戚继光、韩信等大将,目光灼灼地盯着御座之上的赢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