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姚 邱之意
作品:《挟明》 北线南情各自为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一把豆子洒下去,点豆成兵,着实另那不可一世之建奴豫亲王多铎首尾难顾,万难处境矣。
不过话又说回,坐镇长江南岸,居身南京城的萧靖川,此刻也自有愁虑麻烦亦就是了。
话休絮烦,此两处俱按不表,实际另插言,此时节,倒还确落一处不及言表。
那便为那南明朝廷困顿杭州城之最新消息。
此事简短截说,由是那越修带信归萧处,那封姚祖荫、邱致中所叙亲笔密函内容,就可管中窥豹,一展而知全貌矣。
其间,最当首要,应属是眼下弘光帝朱慈烺之病情。
经内廷线人实禀,致中处探知,近来圣驾病躯难复,药石无救,唯恐下世亦就眼前也。
对此来,大事绷在前,内外都必立即着手开始准备。
萧处,姚、邱之意,眼下时局看,什么江南江北,当初四镇总兵马,俱已名存实亡。
唯剩个黄得功,业困就北去山东,中担北岸清兵军马阻隔,此刻,已是鞭长莫及,对来杭州南廷之事,起不得丝毫作用。
风云变幻,独掌大军者,乃仅萧军一处,萧靖川一人耳。
重兵在握呀!
这般契机,千载难逢。
既如此,当下关隘,萧郎可谋,或就从容不少。
一是,北面战事蹉跎拼耗,万不能再放清兵南下,是为前提。
二来,姚、邱以为,眼下江南境中流窜之敌酋,可缓抓慢剿。
朝廷方面,尤以南党掣肘,想必短时之内,军需粮秣相干,绝计是指望不上的。
萧处拢兵十数万,开销甚大,还需自筹。
而宁国、苏州、松江一带,豪族士绅者巨。
何不驱贼吞赃,再迂回收缴,仿黄雀、渔公之利乎?
说千道万,什么太傅名誉,督师之勋,不过内阁放出障眼法而已。
萧处独领大军在外,务必紧抓军权,防备下属各部将与南党人物暗通款曲。
同时,如此佣兵守疆,亦可独坐云台凭风起。
南廷此刻,内里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争抢站队踹窝子。
实是够乱了,萧绝不当此时归朝。
就算徒有圣命,亦需托词推诿,撇清干系,此节誓要紧记。
这些,俱算萧处外延堪就之事也。
除此,杭州城内,尤以致中策谋,亦暗流涌动,准备下手动作。
这事,信中倒亦简略提及。
内项关联,其一则,致中必会加紧布排,密切监视宫中、朝廷所发动静。
百官情貌亦处处不能落。
此关键时刻,本职情报事,誓必应当应分做去前头。
至于其二嘛,就更有险恶算筹。
姚、邱意,盘算谋局弘光驾崩之后,唯恐三小王爷是个大麻烦。
眼下,钰贞临盆在即,唯一龙嗣所出就在此处。
倘真能落个皇子来,那便承袭子继,或兄终弟即两种可能。
皇子可否顺利生产暂为不顾。
可旦要是真就走了后选,朱慈烺临终回光返照,提前安排。
届时刘文炳、巩永固二厮手握万余禁军,一经封锁杭州,列召百官明朝,名正言顺的把此事做成死局,恐到那时,就彻底无可转圜矣。
且说,旦让三小王爷朱慈炯顺利登基。
就凭是往昔其人对得萧处敌意怨气那么大。
会否日后闹下什么不堪的幺蛾子,一切可都无从掌控了。
彼时内忧外患,再兼个不服管的君王,局面难堪收拾。
遂既如此这般,姚、邱合谋,便是决意要尽快除掉三小王爷,暗中形势,先把隐患彻底灭除,先杀手为强,才终能落就不败之地。
好在,眼下的杭州,临来各方立足未稳,一切手忙脚乱。
想是致中去做,还是能多有几分成算在的。
以上,便就致中来信始末。
得此二贤内廷秉助,萧镇南京,心里也较更稳当些。
遂于此后月初之时,袁、李二部改令,及摆宴扬州人事,以充军需,多少也都同此信有着千丝万缕之关联。
只是,这俗谚说得好哇,是雪地里埋死人,迟早露马脚。
这不,关就杭州富绅豪贾那一行八百多万两银子,萧是联通马、沈两位,这前脚刚设宴谈妥,准备把其中六百万暂吞肚中。
不成想,后脚南在杭州的南明朝廷便是闻着味儿就派人来掺和了。
思去,想是也甚有无可奈何处。
事起不密呀,实无办法。
或乃就为老马携人青浦地弃船登岸之时,便已经有人暗里同朝廷南党之人有了勾连通气儿,这才消息不胫而走,捅了个干净。
要不,朝廷亦不会这般神速。
旁个事上,例似什么军需粮草供给的,左右推诿。
可这赶上擎等着分钱呢,反应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奇诡手段,转眼便北来而至矣。
真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念去,倘若萧、马谁处再慢上两步,拖个两日,怕这钱呐,还指不定会落怎个说法呢。
正所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正经干仗时候没个人影儿,跑的比兔子都快。
可这会儿动筷子来饭了,人就都闻着味儿又凑上来了。
到底这算个什么世道?
并且呀,这朝廷主派携旨而到者,也非就旁人。
正乃内阁新晋提拔的那兵部尚书曾纪是也。
此人以往于江宁时,同萧、马业都有过交道,其人行事奸猾世故,极为难缠。
朝中派得此人出面,想亦必较来者不善。
遂继后往。
时来六月初五日上,此人紧弛急赶,携着禁军一队卫戍百余,便就堂而皇之,端奉圣谕赶到了南京城。
入城后,车马人伍一路辛劳,自全然顾不得许多。
下午申时初刻。(十五点前后)
城南南关入,便直驱紧奔萧郎将暂歇自家国公府上走动。
此般时节的南京城,因受北敌冲击洗劫过,靖国公府内,几处院墙倒塌,内里细软一空。
不过终是还属当时建奴人心焦,为急灭南廷追皇帝,南京四处城关,业仅就北关城墙有大面塌损,实际城内燃火毁屋并不严重。
宫内如此,民房酒榭歌馆亦就如是。
也当算是不幸中万幸吧,黎民百姓,未遭惹大片屠戮,已属造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