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骤风急雨
作品:《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431章 骤风急雨
凌晨三点,李长乐起床才晓得,一伙人忙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了诱鱼捕捞。
鱼获还算不错,大带鱼有十七筐,特等有五筐,小带鱼十筐,还有几筐青占和沙丁鱼。
杨满舱站在船头看了好一会儿,对李长乐几人说道:“看天色西北风要来了,说不定,咱们今晚就能满舱回家。“
冬汛期间,洋面上常伴有强烈的西北风。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每次风暴来临前后,往往也是带鱼最密集的时节。
为此,不少渔民赶在风暴前后抢捕“风头鱼”或者“风尾鱼”。
李哥听后愁道:“西北风来,船上这些小后生子就难熬了。”
陈阿毛笑道:“做渔民哪个没见识过几次风暴,只有经歷过风暴,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渔民!”
“对!”李长乐搓了一把脸,冲几人挥手,“出发!”
“出发!”几分头朝驾驶室走,鸣响汽笛后缓缓驶出,陈永威人將拖放下,回去继续补觉。
凌晨三点出发,天亮后,追赶鱼群的渔民发现天气比昨天还好,海面上风平浪静,蔚蓝的天空掛著朵朵白云,像永远也够不到的。
李长乐一行驾驶著渔船由北往南追著带鱼群跑,下午四点就到了南面的蛇岛。
前四个小时,每次起网都在一百筐五千斤左右,午后拉起来的鱼获忽然暴增,达到一百五十多筐,七千多斤。
对讲机里,各地的船老大欢喜又忧愁的交流起来,都觉得要变天了。
李长乐忙拿起对讲机,“哥,满舱老大,风头鱼真的来了,海面平静的嚇人,大家要小心风暴说来就来。”
“好的!”李大哥那边通知李二哥,让他跟几个船工准备。
李长乐通知赵阿树几人,將甲板上的缆绳、抄网以及容易绊人的东西收捡起来装好,以防发生意外。
又起了一,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天气说变就变,前一刻还风平浪静,下一刻大风骤起,浪藉助风势朝船上扑,整个洋面上全是白茫茫的浪。
正在甲板上埋头分拣鱼获的几人,除了陈永威和赵阿树,其他几人全都一个屁股蹲坐在了鱼堆里。
陈永威忙道:“別蹲著了,都坐下,风势来的这么猛,最多几个浪头你们全都晕船。”
“哦!”罗阿柱和王新城应了一声。
这时,喇叭里传来李长乐的说话声,“阿威,要下雨了,你去把雨衣拿出来给大伙儿穿上。”
“好嘞!”陈永威起身去了船舱,將一早准备好的雨衣拿出来给大伙儿穿上。
一个又一个海浪袭来,王小强脸色变得惨白,最先趴在栏杆边吐了起来。
几个大浪过去,罗阿柱几人脸色大变,捂著嘴扑到船舷边,抓著栏杆大吐特吐,直到啥都吐不出来,才滑坐在甲板上。
一旁的空竹筐呼啦啦滑到左舷,陈永威忙上前抓住一摞竹筐,扔到甲板角落。
陈永威和赵阿树稳如老松,快速將鱼获朝竹筐里装,罗阿柱嘴一抹坐到鱼堆前,继续分拣起来。
王新城和王杰片刻后也过来坐在湿漉漉的甲板上忙碌起来。
陈永威见王小强脸色实在难看,对他说道:“你回去弄点水喝了,躺著休息一会儿。”
“没事,我还受得住。”王小强嘴一抹,也坐了回去。
陈永威和赵阿树露出讚赏的笑容,看著几人笑道:“坚持一下,先把甲板上的货分拣完,还有一个小时就要起了。”
“哥,我们先把货入舱,甲板上这些让阿城他们慢慢装。”
“行!”赵阿树看了看罗阿柱,说道,“浪头急,阿柱站不稳的,我下去装货,你在上面送货。”
陈永威应下,起身將竹筐朝货舱口送,王杰和罗阿柱也连忙上去帮忙。
西北风呼啸而过,大风裹挟著冷雨打落在几人身上,冰针似的急雨,打得人睁不开眼。
船上搬运竹筐的几人,走起路来一摇三晃,像醉酒似的站都站不稳。
几人虽说穿著雨衣防水裤,可雨水还是顺著领脖子往衣服里灌,一个大浪打来,海水灌进雨靴里面,刺骨的寒意直往骨头缝里钻。
坐在甲板上分拣鱼获的王小强,难受的快要哭出声来,这时一个大浪过来,海水一下子漫上了甲板,他也被海水衝倒在甲板上。
王新城和罗阿柱忙上前把他扶起,“小强,你脸色好难看,快回船舱躺一会儿。”
“能走么?我扶你回去?”罗阿柱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道。
王小强看著同伴关心的目光,羞惭的说:“就我最没用。”
原本他以为自己在船上干过两年,船上这点活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现在才晓得,討海人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陈永威也看到这边的情况,转身去船舱拿了一壶薑汁老酒出来,递给王小强,“喝几,进去休息一会儿,明早就回航了。”
王小强以为他不要他了,忙道:“阿威叔,我不休息,我能行。”
“晓得你行!”陈永威握住他肩膀,“你先去休息一会儿,等会儿还要起网,这么大的浪头,我们得帮著一起拉,网袋才拉得上来。”
“哦!”王小强接过酒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片刻后,就觉得冰冷的肠胃,升起阵阵暖意。
陈永威接过,又递给了王新城几,“都喝口暖暖身子。”
“好!”几人接过轮流喝了几口,罗阿柱把王小强送回了船舱。
半个小时后,甲板上的鱼获总算分拣完,送到货舱口,刚把最后几筐货送下去,起网的喇叭声又响了起来。
几人忙各就各位,站在甲板上,看见前面的旭升2號在浪山和浪谷中穿梭,过去一点的小渔船像个破壳的鸡蛋,在海浪中上下翻腾。
起网机吃力地转动著,只见长长的网袋在海浪中上下起伏,上一网轻鬆的就能拉起来的渔网像是网到石块、砖头似的,怎么拉都拉不动。
“阿城来看著机器!”赵阿树上前抓住网袋喊了一声,“起网!”
“起!”陈永威跟著大喝声,一把抓住了袋,罗阿柱和王杰上前紧紧抓住,用力將网朝上面拉。
“嗨哟~嗨哟~”赵阿树领头喊起了號子,几人跟著大声喊了起来,“嗨哟~一网金囉一银!嗨哟——”
浪头袭来,几人將网袋往上收一下,浪头过去阿城忙启动起网机,有两个回合几人差点被拖网带进了海里。
平时十几分钟就起上来的拖网,经过几轮艰险的拉锯战,在大半个小时后,终於拉上了甲板。
“臥槽!总算拉上来了。”陈永威欣慰的骂了一声,疲惫不堪地倒在了舱板上。
赵阿树几人也跟著躺了下去,任由涌上甲板的海水在身上漫来漫去。
李长乐回头看后,拿起对讲机对李哥几说道:“收回航!”
这时,一座浪山袭来,前面的小渔船转眼间被掀偏,舱板上作业的船工滚到了船舷边,抱住桁杆大声呼救。
还有一人已经被浪打出渔船,还好船上另一人扑过去,一把抓住了他,仰著脑袋大声呼救。
李长乐和另外一条渔船都用最快的速度,朝出事的渔船赶了过去,靠近后发现船舱已经进水,倾斜的渔船开始下沉。
赵阿树和陈永威忙抓起缆绳,冲紧紧抓住船舷的船工拋下,“兄弟,赶紧抓住绳子,我们拉你们上来。”
一连拋了几次,两人才抓住了缆绳,罗阿柱和王新城、王杰上前合力將两人拉了起来。
大伙儿看向另外一条渔船,只见抱住桁杆的船工,也被船上拋下的缆绳拉上了船。
驾驶室的李长乐,扭头见人没事,也鬆了一口气,冲喇叭喊道:“阿威,给他们喝点薑汁老酒,把衣服裤子找一身给他们换上。”
扭头看向即將被海水淹没的渔船,嘆了一口气,驾驶著渔船继续前行。
討海人说白了就是拿自己的命向大海要鱼粮。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在这里出事还算运道好的,这么多船,不管谁看到都会伸把手搭救他们。
换成在荒海,有时候几天都没一条船路过,遇到这样的事,只能靠自己命硬扛过一劫。
年轻那个船工吐了几口海水,呆呆的看著已经完全沉入海中的渔船,嘴唇不停的蠕动著:“阿爸,完了,全都完了!都怨我贪心,要不是超载——”
头髮灰白,惊魂未定的船老大忙看向海面喊了起来,“阿兵、阿俊——”
王新城忙道:“大叔,他们被前面那条船的老大救了。”
船老大听后,又四处看自己的船,捶打著胸口啕嚎大哭起来,“完了,我的船,我的货,完了,老天爷啊——”
船上的几人听得鼻子发酸。
陈永威上前,瓮声瓮气的说道:“大叔,只要人还在,就没完!”
赵阿树也乾巴巴的劝道:“是啊,你们先起来去船舱换身衣服,”
船老大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泪水,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拉住两人说道:“谢谢!谢谢你们搭救!”
“应该的!”陈永威对王新城说道,“阿城,带他们去船舱换身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