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雕虫小技尔!
作品:《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817章 雕虫小技尔!
“诸位先生,今日夏大人稍晚一些会前来拜见。在大人来之前,医学院的晚辈们会为先生们体检一番。”
一群本来打算大清早就去夏林衙门口静坐示威的老头儿还没出门就已经被个小姑娘堵住了去处,身后是十几名年龄不大的医学生,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魏未来的太子妃。
他们也没等老头说什么,知会了一声就走了进来,然后便开始依次对这帮老头子检查起来。
为首的老太师一开始还充满了敌意,但看到来的人不过都是与他孙儿一般的人,也就懒得计较什么了,而且一早也听说这浮梁的医术高明,既然孩子们都来了,那查一下就查一下吧。
他们看着那些新奇的测量工具,与以往的望闻问切大不相同,而且孩子们的温声细语也的确是讨喜,所以倒也是叫他们安定了不少。
一番检查下来,大清早去衙门静坐的计划自然也就没法执行了,而且他们这帮人平均年龄五十八岁,那身体上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问题,有的是推荐去理疗有的则是给开了药。
但不管怎么样,反正这就已经临近中午了,夏林没来但挺着大肚子的公主殿下来了。
他们是皇帝的老师不假,他们也敢跟景泰帝龇牙咧嘴,甚至敢在皇帝面前一头撞死在柱子上,但遇到长公主却还是得客气一些的。
长公主殿下说道:“诸位师长连夜来到此地,我自是要尽地主之谊,当下时候不早了,还请师长能赏光一叙,我家郎君已备好酒菜等待师长们的大驾光临。”
这面子给的足不足?长公主邀请,夏道生备宴,他们头再铁这个约要不要赴?
不去也行,礼法不合,到时候哔哔他们的人可就没完没了了,可要是去了,这一顿饭得吃到什么时候?
老太师叹了口气,此刻的他心里一横,他反正也没打算活着回去,也就不在乎什么礼法了。
可就在他刚要说话的时候,外头款款走入一个人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瑞王,景泰帝的胞弟。
“诸位师长,好久不见!”
三王爷满脸高兴的走上前来,二话不说撩起长袍的前摆便跪在了堂前,哐哐就是给老头们磕了头,毕竟当初上课的时候他跟拓跋靖都在一个大院儿,拓跋靖的老师也是他的老师。
所谓礼法之中,天地君亲师,即便是王爷也是要认的,师父二字的确是当得千斤重。
而如今眼看着以往桀骜不驯的混不吝也如此乖巧懂事,老头们连忙上前搀扶起来:“可使不得使不得。”
但三王爷不肯起身,跪在堂前说道:“遥想当年子顽劣,承蒙诸恩师不弃,可有再造之恩,如今多年未见,恩师怎突然之间便两鬓斑白?”
三王爷是什么人?那是浮梁大剧院话剧院三大台柱子之一、导演、编剧,词曲两开,文娱大赢家,现场表演一段对他来说便是家常便饭。
他的情绪可谓层层递进,先是见到诸公时的惊喜,然后便是述说情谊时的赤诚,最后是看到老师们一个个都已经须发斑白时的震惊和心疼,那微红的眼眶,夺目而出的泪水还带着几分沙哑的。
这个演技是话剧模式的,一般人看着的确是会带着点浮夸,因为舞台表现形式嘛。但这个时候得从老头儿们的视角看,在他们的眼中就是当年那个自己教过的纨绔王爷,这会儿突然跑到他们面前行大礼,说了一句堪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煽情话,然后猛抬头说“老师们,你们怎的突然便是白发……”然后开始汨汨流泪。
这谁受得了啊!?
这会儿谁要进来跟他们说一句三王爷这是演的,他就是个纨绔,这帮老头都能把那人给生吃咯。就如若是西游记里有人去菩提祖师那告泼猴的刁状,菩提恐怕也是要说一句“我那乖巧的徒儿怎的到了你们那便成了泼猴?”。
所以这么一台好戏下来,老头们的心自然也就软榻了下来,即便是老太师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只能乖乖的在自己这“乖徒儿”的邀请下前去赴宴。
而这赴宴自然也是有讲究的,要安排老头吃好喝好,但要给他们吃酱肘子烤全羊,那跟要他们命没什么区别,所以宴席上的菜品也是精心安排过的,那可是专程把九江东林寺外斋堂的大师父给请到了这里,专门为这群老登来准备上一场惊艳的大席。
这大师傅当年可是夏林从白马寺挖过来的人才,白马寺被查的时候,那方丈每日吃穿用度比皇帝只好不差,一顿饭的伙食费可是得高达一百五十两银子,而他又特别好这一口,所以这斋菜师父的能耐可谓是顶级中的顶级。
一道道斋菜上桌的时候,那只能用一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来形容,真正将色香味意形完美融合,每道菜都达到了艺术品的程度。
这大师傅这次也是卖力,一来是这些年也没几个人再能吃上他拼尽全力的宴席,二来这是报答夏大人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的好机会,所以把自己三十六道看家本领全都拿了出来。
什么太师太傅,在这时都变成了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都别说大师傅自创名菜“庐山瀑布”了,就光是常规斋菜素烧肉就已经叫他们惊叹连连。
润而不腻、香而不腥,有其形有其味却不见其浊,入口即化,回味无穷,一口下肚真的是能叫人感慨一声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而其中有道汤那更是叫人拍案,一碗素汤,里头有山有水有小舟,山是冬笋竹笋莲子同塑而成,汤则是由十八味山珍文火熬制一夜后用鸡肉剁成肉沫吸附汤内杂质,让汤头变得浑然无色后加入一些菜汁让它呈现出碧波潭水之相,那小舟则是从大理运来的名贵松露,小小一片便引出汤头的香气。
这些清淡却不简单的菜肴是结结实实抓住了老头们的胃,甚至开怀之时还有人起身吟起诗来。
一顿饭下来,这帮老登坐在那休息之时,姑苏城来的姑娘开始上前弹起了小曲儿,他们面前也摆上了今年的新茶和一些美味的茶点。
“这浮梁茶有红绿之分,和平日里煎茶不同,这地界的茶更具本味,还请诸位品尝。”
茶博士上前为老头们表演茶艺,那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让这帮老文青拍手叫好,在那茶香四溢之中竟是感觉到了心境的平和。
等吃了饭也喝了茶,这会儿该静坐了吧?
这会儿三王爷一抬头见天色不早了,他站起身道:“诸位恩师,今日大剧院之中刚巧上演的是桂英挂帅,恩师可否赏脸一观?”
太师这会儿其实已经意识到这里头恐怕有点问题了,但转头一看那帮死老头儿居然一个个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而他虽然在心中也是长叹一声,但其实他自己也多少想看一看这出经典剧目。
他倒是看过,毕竟浮梁的剧团也会经常组织去京城的剧院演出,桂英挂帅和白蛇传本来就是他最爱的剧目,然而他也听说去京城表演的都是浮梁大剧院的三队甚至是四队,都不是一二队的主力选手。而那些个角儿也说过,这些剧也只有一队二队才能真正演出滋味。
想到这里,太师把心一横——明日再去静坐!
但明日他们真的有时间?
敬老节可就是为了他们准备的。
第一日检查身体、吃饭、看戏,晚上的时候他们则被安排去了农家乐体验了一把青砖、白马、山蕉叶、雨滴、炊烟、鸡犬相闻。
春日新雨,带着几分寒意,捧着热茶在明亮的电灯下对弈赋诗,云雾之中远山如黛,江南的山中便就是如此带着几分娇媚。
“这东西可真是稀奇,若是早些年有这个,老夫的眼睛也不至于模模糊糊了。”
“是啊,就是不可用手触碰,烫的很。”
几个老头围在电灯下头讨论,只觉得这东西无比神奇,无烟无火却如此明亮,的确是个好物件。
“太师,明日一早说是带我们去山上看采茶,说是新雨之后的茶香格外清新。”
太师听闻此言,抬眼恶狠狠的瞪了那老头一眼:“你莫非是忘了我们来此地作甚的?”
“唉,孩子盛情相邀,你忍心呐?你也见着了,他见我等来了是多高兴。当年二皇子夺嫡被杀之后他便再没有回过京城,陛下您是当孩子,难不成他就不是孩子了?”
一番话叫太师长叹一声,仰头道:“无奈啊无奈。”
“太师。”这时又是一个老头上前说道:“那孩子今日见我等如见父亲,身为王爷却是鞍前马后,尽心尽力,你便随了他尽孝的心吧。帝王家无亲恩,若是我们回了金陵,此一生便再无相见了。”
众人纷纷相劝,把老太师的眼睛都给说红了,他仰头叹息:“好吧,那既是如此,就陪孩子胡闹几日吧。”
有了太师的首肯,这一趟的安排就更精彩了,老头们接下来七天的活动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从参加民俗节日庆典到受邀乘坐第一列火车客运车厢再到庐山文旅之行,最后到在庐山温泉度假。
等玩了一圈回来之后,他们被邀请到了医学院疗养部中开始进行身体调理,每日跟着孙神医修道听讲论道,还有专人康复理疗。
其实光是这些都不算什么……
真正让这些个老头安静下来的却是只有一件事。
这日一直没有露面的夏林亲自招待了这群博学广闻的老头们,大家的气氛也都还不错,毕竟夏林虽然有些叛逆,但终究还是继承了文以载道之力者,只要是学术界对他的印象都不会太差。
“诸位先生,这次晚辈是有些事想跟诸位商量的。”
太师多少也是要给夏林点面子的,他轻轻点头,但姿态还是高,毕竟对他来说夏林不过也就是个有点学问的军阀罢了,他有能耐就宰了自己,到时候看他遗臭万年不。
不过夏林倒是没在意他的态度,只是对一众老头说:“我啊,一直想修撰一部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太师眉头一皱,下头的老头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起来,毕竟这“百科全书”四个字还是太权威了,所以这帮老头顿时也好奇了起来。
“嗯……怎么说呢,就是把天文、历史、经意、民术、格物、算数、地质、生物等等所有知识合订在一本书上。”
所有人听完之后全场鸦雀无声,他们根本都没去想这件事有多困难,单纯就是想到了如果这件事完成了,那到底是该会对教育界产生多大的影响。
“你是说……要把天下装入一本书之中?”太师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何解?”
“诸公应当知道我,我终此一生都在反世家,虽说诸公多也是出自世家,但都到了这等年岁也该是明白其中对错,我便不去辩了。而这本书中,我想要天下的智慧都凝聚于此传与后人。我们的功过无需多言,也无所谓后世评说,但诸公难道不想将毕生所学铸于纸上?”
天菩萨……这个事情是人敢想的?这可是立德立言立之事啊,孔老夫子为何成圣,不就是因其立德立言立功么,现在就有三立之功摆在自己面前,谁人能不心动?
而就在老头们举棋不定的时候,夏林从旁边拿出了一本足足有近二十斤的医典出来放在了太师面前:“这是医典,但还远远不够。”
太师翻开医典,这第一页便是用那白纸黑字写着修撰人的名字,排名第一的便是孙思邈,而后便是他的师门兄弟和徒子徒孙。
翻了几页,太师的手都在哆嗦,他的心跳直飙一百三,那激动的程度恍惚间让他回到了当年第一次入洞房的时刻。
“当真可以?”
“也许诸公与我政见不合,但你们知道我的,我这个人无问西东。所以诸公考虑一下,留在此处修撰典籍。若是愿意,明日我带诸公前往书院看一看,看一看也不吃亏。”
老头全体沉默,大家都没有主意,肯定是要商议一番的,夏林见他们的神态笑了笑便起身道:“诸公早些歇息,若是想明白了,明日找人知会我一声便是。”
这会儿包括太师在内,把他们来这里的工作重点都忘记了,心中瞬间被那本厚厚的书给填满了,立德立言立功……老了老了,天降横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