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获册封

作品:《问九卿

    第452章 获册封
    回到宜园,已是黄昏。
    夕阳的余暉斜斜映照,將楼阁的影子拉长……
    薛绥刚踏入小院,便见天枢一袭白衣立在廊下,望著庭院里將融未融的残雪,清瘦的身影映著暮色,仿佛已久候多时。
    黑十八跟在他身边,听得薛绥的脚步,立刻欢快地甩著尾巴跑过来,发出呜呜的亲昵声。
    薛绥弯腰摸摸黑十八的脑袋,走上前去。
    “大师兄,何时来的?”
    天枢转过身,目光在她略显倦色的脸上停留片刻,並未直接回答。
    “宫里情形如何?”他问,声音一如往常平淡。
    “皇后娘娘母女平安。”薛绥答道,与他並肩往暖阁走去,“只是產后虚弱,须得好生將养一段时日。”
    进入暖阁,命人奉上茶点,薛绥屏退左右,与天枢相对而坐,將紫宸殿发生的事,以及皇帝宠信方士的事情,仔细说与天枢听。
    天枢静静听著,面上无波无澜。
    只在听到皇帝的情形时,指尖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今日我入宫问诊,被紫宸殿婉拒了。”
    薛绥一怔,“连你也拒了?”
    在玄璣子出现前,皇帝最信任的大夫,便是天枢。如今他却竟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上,想必是那玄璣子从中作梗。
    她微微眯眼,唇角勾起一丝讥誚。
    “好大的能耐。”
    又问:“玄璣子此人的来歷,可有眉目?”
    天枢道,“我已派人去查,很快会有结果。”
    “嗯。”薛绥点头,將手上的茶盖轻轻转了一圈。
    釉色温润,触手生温。
    她语气也柔软下来。
    “年关底下,京中人心浮动,各方都在谋算后路。陛下这般情形,有些人定是按捺不住了。”
    天枢与她对视一眼,心知指的是何人,於是微微頷首。
    “陛下沉疴已久,內里早已掏空,如今又添上这虎狼之药,日子只怕……更快了。”
    他顿了顿,看向薛绥,“平安,你心里要有数。”
    皇帝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如今毫无节制地滥用丹药,崩逝恐怕就这两三个月的事了。
    而旧陵沼的冤案,尚未昭雪。
    先帝早已作古,崇昭帝若也崩逝,那涉案的父子俱亡,即使有李氏皇族的后人出来平反,只怕也难解大师父心头之恨,更难抵旧陵沼数十年积压的冤屈……
    至少,不能轻易將此事抹平……
    “三位师父的恨,要有处安放。作恶者,也要付出代价。”
    薛绥点头,沉默片刻,忽然抬眼,目光清亮地看向天枢,“大师兄,今日在椒房殿,皇后娘娘提出……要为我与殿下赐婚。”
    天枢执杯的手微微一顿。
    屋里霎时安静下来。
    落针可闻,呼吸无声。
    天枢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一瞬,隨即又鬆开。
    他目光沉沉地看向薛绥,好似要看穿她的心扉。
    “你怎么想?”
    薛绥迎著他的目光,坦然道:“太子正妃之位,能让我们更方便行事。这也是旧陵沼冤情昭示天下,最好的契机……”
    “只是因为这些?”天枢淡淡打断她,“因为他是太子,能给你这个机会?”
    薛绥指尖微顿,隨即摇头。
    “当然不是。我选的,只是李肇……他是李肇,无关身份。”
    天枢久久地看著她,淡漠的黑眸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一点点黯了下去,最终归於沉寂。
    “好。”他极轻地頷首,放下茶杯,淡淡地道:“既是你自己的选择,便走下去。师父那边,我替你去说……”
    “不用。”薛绥轻轻摇头,语气坚定,“我会亲自修书稟明大师父,陈明利害,求得三位师尊的首肯。”
    天枢没再说什么,小坐片刻便起身告辞。
    他离去时,带走了薛绥写给师父的信。
    白衣拂过门槛,没有丝毫停留,身影很快消失在渐渐浓重的暮色里,背影孤直挺拔,却无端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寥。
    “姑娘。”小昭悄步进来,望著空荡荡的门口,有些心疼大郎君,又怕姑娘为难,不便多说,只是暗自一嘆。
    “娘子听说您回来了,闹著要见您呢,嬤嬤和丫头们都哄不住。”
    薛绥敛起思绪,笑了笑:“我这就过去。”
    雪姬的房间里炭火烧得很旺,暖融融的,榻上堆满了各种小孩子玩的布偶和小玩具……
    她抱著一个布娃娃,正笨拙地给它编辫子,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见薛绥进来,她眼睛登时亮开。
    “绥绥,你回来啦。”她朝薛绥伸出双手,像等待果的孩子。
    薛绥走过去握住她的手,在榻边坐下:“阿娘今日可好?有没有乖乖吃药?”
    “吃了,苦……”雪姬撇撇嘴巴,脸上满是不高兴,“不好喝。可不可以不喝了……”
    “那我跟娘说一件开心的事,娘能不能高兴起来,乖乖喝药呢?”
    “高兴的事?”雪姬歪著头,好奇地问,“绥绥,你是不是给我带了?”
    “比还甜。”薛绥声音放缓,“我要嫁人了。嫁给李肇。”
    雪姬愣了一下,似乎在努力理解这句话,“你要嫁人啦?是不是那个……那个在西疆打仗的大英雄?”
    薛绥失笑:“是。是他。”
    “是不是那个,高高的,好看的,对你好的……”雪姬想著词,眼睛越来越亮,忽然拍手叫好。
    “他终於回来娶你了……绥绥,你要有自己的小宝宝啦……以后给我玩好不好?”
    “……”
    孩子气的话语,毫无逻辑。
    薛绥心头却驀地一软。
    雪姬心智如同孩童,却本能地为她高兴。在混沌的记忆里,她依旧是很重要的人,这就够了。
    安抚好雪姬,薛绥回到书房,再次铺开信纸。
    这是一封写给西兹正使阿勒哈桑的信。
    信中简要说明了雪姬的病情,並委婉地向西兹王传达问候,且代为向大祭司表达感念其关怀之意。最后,她提及皇后有意赐婚,言语谨慎,只作寻常告知。
    她將信交给锦书,“明日寻个稳妥的人,送去西兹使馆。”
    锦书应声退下。
    薛绥走到窗边,看著窗外彻底暗下的天空。
    沉默片刻,转身取出一迭画纸和炭笔。
    就著灯影,她重新铺开纸,落笔勾勒。
    她要重新描绘,那本被小昭焚毁的阎王画册……
    画册上的仇人多已伏诛。
    写上名字,一个接一个打了红叉。
    童年记忆里那些狰狞的面孔,还活著的,除了被囚禁在冷宫里,形同废人萧晴儿,和整日浑浑噩噩丟了半条命的顾介,也就剩下一个……谢微兰了。
    她凝神静气,笔尖在纸上缓缓游走,一个身姿纤弱的美人便跃然纸上。
    -
    其后数日,薛绥的日子都在新年的气氛中平稳度过。
    她依旧每日练功、写字、作画,偶尔去厨房研究些新菜式,或是坐在窗下,一针一线地绣香囊。
    李肇来得很频繁,有时带来宫里的点心,有时只是来用一顿便饭,或是陪她在园中散散步,气氛总是温馨安寧。
    正月十二,西兹使馆派人前来宜园,正式通传。
    “西兹王感念阿依努尔公主昔年流落异乡,携女顛沛之艰,特册封阿依努尔之女薛绥为玛依拉郡主,赐西兹珍宝若干,准享王女俸禄,位同西兹宗室…”
    玛依拉在西兹语中,有温柔、珍贵的意思,亲切又不失尊贵。
    这是一桩大好的喜事。
    郡主的身份,为她日后嫁入东宫,添了一份名正言顺的底气,也能堵了朝野上下许多对她身世过往的诸多非议。
    宜园上下皆喜气洋洋。
    可薛绥隱隱觉得,李肇有些不对劲。
    他依旧温柔,依旧体贴,会注意到她练功时不慎磕碰的小伤口,记得她爱吃的蜜渍梅子和各式糕点,也会在雪夜捎来一束新开的绿萼梅,插在她案头的瓶里。
    但有时,她捕捉不到他眼底的温度。
    他眉宇凝重,常在下棋时不经意走神……
    这日晚间,李肇来宜园用膳。
    薛绥亲手做了几样拿手的小菜,配了他爱喝的青梅酿,李肇却吃得不多,话很少……
    饭后,两人对坐烹茶。
    薛绥才轻声开口。
    “殿下近来可是遇上了难事?”
    李肇抬眸,笑了笑,“朝中琐事罢了,平安不必忧心。”
    他不提崇昭帝的病情和妖言惑主的方士,也不提被搁置的婚事,语气是刻意的轻鬆。
    薛绥沉吟片刻,决定不再迂迴,“旧陵沼的案子……殿下如何打算?”
    李肇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轻声笑问:“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薛绥平静地道,“我师父这些年心心念念,势必要討还公道。罪魁祸首萧嵩虽已伏诛,可下令围剿旧陵沼的,终究是李氏皇族。萧崇大將军和二十万將士含冤埋骨……陛下若不肯公开为旧陵沼正名,下詔罪己,这案子,便不算完。”
    她没有说得更直白。
    但彼此心知肚明,二人这桩联姻,旧陵沼血案便是横亘其间的一道坎。
    暖阁里安静下来。
    李肇眸色转深,映著跳动的烛火,明暗不定。
    “平安,此事比预想的更为复杂。”他声音低沉,“父皇病体每况愈下,太医说再受刺激,只怕龙体难支。何况旧陵沼……”
    “旧陵沼如何?”薛绥听出他语气里的迟疑。
    李肇默然片刻,终是摇了摇头,抬手揉了揉眉心,“没什么。只是眼下边关初定,京中亦需安稳。此案盘根错节,利益交织。眼下,不是最好的时机……大师兄说得对,你近来劳累,要少思少虑。这些事,交给孤来处理。”
    薛绥慢慢垂下眼眸。
    他方才想说的,一定不是这句话。
    定是有什么新的变故,令李肇有了顾虑。
    “殿下有难言之隱?”
    李肇胳膊越过小几,握住薛绥放在膝上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却微微有些潮意。
    “平安,再静待些时日,可好?给孤一点时间。”
    “殿下的难处,我明白。”薛绥轻声说。
    旧陵沼牵扯前朝覆灭,本就极其敏感。李肇再是权势日隆,也是当朝太子,崇昭帝的亲儿子。他父皇的病体、朝局的稳定、各方势力的平衡,都是他会考虑的。
    他不是可以狠心到轻易逼死父亲的儿子。
    但她也不是会沉溺於男女情爱,就放弃师门血仇的女子。
    薛绥垂下眼眸,看著两人交握的手。
    “殿下有殿下的大局,我也有我的坚持。”
    留时间给他处理,是对他的体谅与信任。
    若李肇因种种顾忌无法推动,或是久无进展,她就只能用自己的手段,来了结这一切。
    李肇听懂了她的言下之意。
    “平安,你信我。”他握紧她的手,承诺般郑重:“此事,孤必给你和旧陵沼一个交代。只是……孤需要一个稳妥的契机。”
    薛绥抬起眼,迎上他深邃的目光。
    那里面有关切,有歉意,有决心,也有一丝她看不懂的沉重。
    她缓缓点头,轻轻回握他的手。
    “我信殿下,但殿下要记得,旧陵沼的冤魂,等不起太久。”
    茶香裊裊。
    两人目光交匯,许多未尽之言,都藏在眼神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