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旧恨难平
作品:《问九卿》 第477章 旧恨难平
李肇心中巨震。
他终于明白,为何薛绥能有那般手段和心性?为何旧陵沼里藏着那么多的能人异士。那不仅仅是一个杀手组织,更是一个扎根极深的情报和复国暗网。
空气凝滞,那根紧绷的弦,仿佛下一刻就要断裂。
静善盲眼转向崇昭帝,继续着未尽的控诉。
“可复国之路,哪有半分容易?你们李氏赶尽杀绝,派暗卫鹰犬四处搜捕前朝遗孤……萧琰那贼,更是潜入旧陵沼卧底,生生害死了我的四妹……”
“我不知情,栖凰,我不知这些……”崇昭帝喉间滚了滚,急喘着起身,却被颈间的匕首逼了回去。
“我登基后,已下旨将旧陵沼列为朝廷禁地,不许任何人擅自踏入半步,更命官员年年祭祀……”
“住口!”静善厉声打断,气得嘴唇止不住的颤抖。
她看向崇昭帝,看着那个她恨了一生的男人。
“李屺,你下旨将旧陵沼列为禁地,还年年派官员祭拜,当真是为了安抚亡灵?还是你夜半梦回,怕那二十万冤魂找你索命?你心中比谁都清楚!”
崇昭帝面色灰败,嘴唇翕动。
“栖凰,若我说……当年宫变前,私下递话劝你去普济寺斋戒,为雍帝祈福的人,是我,你可会信?”
静善厉声道:“还在撒谎。当年若不是方丈暗中相助,我早已死于你的侍卫刀下……”
崇昭帝闭了闭眼睛,不忍再看她愤恨的面容。
“宫变前日,我便派人去了普济寺,命他们护送你离开京畿,避祸江南……谁知,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你已人去楼空,踪迹全无……我以为,你终究是不信我……”
看看恨意滔天的静善,他说得很是沉痛。
“后来,我多方寻你,却杳无音信……直到收到消息,说你已遭遇不测,方才断了念想……”
“你哪是寻我?分明是追杀——”
静善声音凄厉,像被撕裂的锦帛,“新朝的士兵在皇城内外搜捕前朝遗孤,连三岁孩童都不肯放过……我和四妹躲在西山的山洞里,靠啃树皮、喝雪水苟活,好几次都差点被你们的暗卫发现……”
她肩膀剧烈颤抖,气息急促。“你倒说说,那时你在做什么?是在府里搂着美人,饮着佳酿,醉生梦死?还是在帮你父亲谋划,如何斩尽杀绝?”
崇昭帝重重喘了一口气,无力地道:“栖凰,旧陵沼之事,我难辞其咎……但我从未想过要伤你性命……我以为你会明白,那时的我,也是身不由己……”
“我明白?明白你们父子的狼子野心?明白你们为了皇位可以杀尽忠良、屠戮无辜将士?”静善声音凄厉。
“李屺,你这副惺惺作态的样子,让我愈发恶心。”
崇昭帝不再辩解,眼中是一片死灰。
“报应……这都是报应……”
他喃喃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朕……朕那时年轻,虽觉手段酷烈,有伤天和,却……却被皇权迷了眼,默许了……登基后,又为了稳固江山,畏首畏尾,一味掩盖……朕有罪。”
静善喉间溢出一声冷笑,“一句有罪,就能抵得二十万冤魂的性命?”
“朕这一生,最对不住的人,便是你,栖凰。”崇昭帝抚着榻沿,眼帘半垂,一行浊泪滚过脸颊。
“你今日既来索我的命,拿去也罢,横竖……也是我欠你的……”
静善盲眼对着他,似在压制翻涌的恨意,“看看你这摇摇欲坠的江山,看看你这众叛亲离的下场,看看你病入膏肓,枯槁如鬼的模样,李屺,你这条命,还能换几分原谅?”
崇昭帝默然,颓唐地瘫软下去。
他这一生最重颜面,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扒皮羞辱,连半分体面都不剩……
半晌,他艰难地抬起眼皮,望向静善的方向,尽管知道静善看不见他,还是用尽力气,对她微微一笑。
“太子,拟旨。”
李肇上前一步,崇昭帝却猛地咳嗽起来,声音虚弱下去。
“朕……要下罪己诏。昭告天下,旧陵沼一案,乃朕之过错,当年未能阻止父皇与萧嵩的阴谋,事后又为权位掩盖真相,致使忠良蒙冤,将士惨死……朕……愧对天下……”
“迟了。”静善断然打断,“一纸罪己诏书,就想抹平二十万人的血海深仇?李屺,你的忏悔,没那么值钱。”
“那栖凰……你要如何……才肯罢休?”崇昭帝问,带着最后的期盼。
静善昂首,声音斩钉截铁。
“即刻起,禅位于大雍皇室后人,光复大雍正统——让新君来涤荡污浊,廓清寰宇,还亡者清白,安生者之心。”
崇昭帝怔了怔,苦笑一声。
“就算朕肯下诏,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谁会认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前朝遗孤?还有……”
说着又望向李肇,眼神复杂地指了指他。
“栖凰,他……便是我的报应。如今大梁国政,尽数落在太子之手,非朕一人能做主决断……”
静善仿佛早料到他会有此一说,冷笑着,忽然调转方向,望向李肇。
“太子殿下,你要如何抉择?”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戏谑,还有洞穿人心的压力。
“是打算负隅顽抗,眼睁睁看着你父亲血溅当场,背上不孝之名?还是成全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带着平安安享余生?”
李肇唇角勾起,笑意却未达眼底。
“老人家,你们若想要孤的命,何必多此一举挟持父皇?直接动手便是。端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无知小儿,果然狂妄!”静善嗤笑,带着一抹诡异的怜悯。
“你当你今日还能逃脱?布下天罗地网又如何?你武功再高,能快得过我徒儿的剑?快得过我北斗七门的绝杀阵?就算你都躲过了……还能逃得过我徒儿种下的情丝蛊不成?”
“所以?”李肇缓缓开口,目光锐利地盯着她,“你们耗费心血培养平安,送她入京,接近皇室,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复国?”
“不错。”静善坦然承认,“她是我最得意的徒儿,也是我最锋利的刀,本该用来斩断李氏江山的气运。可惜……”
她语气急转直下,变得冰冷无比。
“这把刀,不堪大用。最终却对仇人之子动了情。十三,你太让为师失望了。”
最后一句,她是朝着殿门方向说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薛绥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
一袭嫁衣红得刺目,凤冠已除,手中出鞘的长剑上沾着点点血迹,显然是一路疾奔进来的,气息微促,裙摆沾了些许尘土,却丝毫不减凛然之姿。
“大师父。”薛绥的声音有些沙哑。
一步步走入殿中,她目光淡淡扫过被挟持的皇帝,又看向剑拔弩张的李肇和天枢,最后落在静善写满仇恨的脸上。
“弟子让您失望了。”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
“李肇的命,弟子不能给你。”
她顿了顿,与李肇交换了一个眼神,深吸一口气,声音愈发沉凝。
“但弟子的命,是师父给的。师父若觉得弟子悖逆不孝,欲清理门户……弟子,绝无怨言。”
李肇:平安来得好。走,我们去洞房先……
薛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