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
作品:《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第451章 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嗨呀我早该想到的,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罡锤了锤脑子,对自己有些不满。
女主播当真是害人不浅。
“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你在初入职业演奏家时,那种进步的plus版。”
李灿轻拍陈罡肩膀,指了指曲谱。
“你看这里。”
愣了愣,陈罡看向曲谱。
直觉告诉陈罡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想从职业演奏家进阶倒大师级,似乎並不只是根据自身的感悟与理解,进行风格化的詮释作品。
不然,这么简单的话,那人人都是大师了!
李灿所教必是如何將生活感悟与理解具象化成演奏实际的技巧!
果不其然。
“一分三十一秒起的这段。”
“我所设想的场景,是我和温妮在下班以后,相互对饮的情形,当一个音符代表了【喝一杯】的这个信號后,接下来便需要带上一点对抗与情绪上的衝突,因为我俩之间不是喝闷酒。”
“噠噠!噠噠!噠噠!这就是你一杯,我一杯,然后一起再来一杯!”
“左手以急促的流动性来詮释这一段中,双方情绪的释放,所以我不会演奏的很含蓄。”
这话如雷击。
陈罡觉得无比抽象,但他吗可太悟了。
这演奏的还真就是两人之间的生活状態。
没事喝一杯,然后上头。
虽然温妮在外表现的很高冷,但陈罡清晰的知道,一张被窝里睡不出两个人。
情绪上的衝突,说的正是那种並无掩饰羞涩的直接感与炽热。
而对抗,那陈罡可太懂了,键盘手经常被鼓手与吉他之间上头的对抗所坑害。
“待醉意微醺,互相之间讲了一个笑话,畅快大笑后,情绪便也来到了最高的段落,这时候,要从畅饮转换到痛饮的层次。”
“最后收尾,是欢乐而又轻灵的,喝多了脚不沾地的感觉,但却十分欢乐,以这样的状態进入睡梦,所以在一连串的半音时,又会復归幻梦感,起承转合中,以极弱来开始演奏重复的主题,与之前的情绪激盪形成对比,这是什么?这就是清晨醒来却依然沉浸在爱之梦中的日子,生活復归平淡温馨,但它一定不会是无聊的。”
李灿的话,虽然让陈罡有些没绷住的同时,產生了巨大的狗粮幽怨。
但灿哥还真没说错。
所谓感悟与理解,是要融合到具象化表达之中的。
学李灿是死,像李灿更是死。
除非学李灿像李灿的钢琴家同样是个肌肉武术家,还同样有一个能一起摔跤的好老妹,不然还真弹不出这么激烈的味儿。
“那么,同样是噠噠,噠噠,噠噠这一段,还可以有什么表达方法呢?”
闻得此言。
陈罡脑海中马上便浮现出了无数种可以在短短三小节內便增加戏剧衝突的处理方式。
如果是两个內向而又不擅长表达的人在谈恋爱,那这一段绝对不可能激烈,更不可能如李灿那般加入对抗性。
只可能是黏黏糊糊欲言又止的那种血压局。
可是,这种抓心挠肝的表达不可能去作为主体,真正的主体需要强调左手的旋律层次。
或许是暗流般的爱意,或许是隱藏在朴实之下的热情,也同样可以有不自信,患得患失的体现与表达。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同,组合起来,產生的恋爱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哪怕是双方性格確定的情况下,或许也会因为不同程度的爱,或者是不同的爱情观,进而產生截然不同的结局。”
“对於你来说,你得清楚你是什么样的人,而你梦中的她又会是什么性格的人,而你们之间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
“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著明確的自我认知,才是通往大师级的最后一张门票。”
眼见陈罡眼睛越来越大。
李灿这才笑了笑,再次轻拍陈罡的肩膀。
“只有这样,你所表达出来的作品,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化与解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情绪,才能让你所构建的梦幻世界感染到所有的听眾,让他们也为你的梦而沉迷。”
“臥槽!”
陈罡震撼了。
能够將抽象的情绪,具象化到具体演奏上。
李灿的实力强是意料之中,但这种强度仍然超出了陈罡的想像。
《爱之梦》
无疑是对如梦似幻的爱去进行架构解读。
爱情或许不只是两个人的事,甚至可能不只是男女的事。
哪怕是基础设定是最为常规的一男一女。
根据两人的性格不同,会產生一次基础性的解构变化,这样的变化足以让乐曲的风格三百六十度的大变样。
可这样真的只是个开始。
两人之间对爱的理解,以及爱的程度,体现在演奏上的细致解剖,將会產生指数级的变化增量。
只有大师才能做到百齐放,才能在一首作品上玩出不同的样。
这样的解构无疑便是走向大师的第一步。
下一步,那便是確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正如武侠高手在进入高境界时需要问心,明净灵台,修仙大佬会对抗心魔,確立自身的道。
一切都是建立在“看清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之上的。
陈罡的脑海中多了许多明悟。
连表演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內心如何,那又怎么能期待其有深层的感悟,並且去將其展示给观眾,进一步感染观眾呢?
这就是困於演奏家与大师之间最大的鸿沟。
正因如此。
那些真正走向艺术金字塔顶峰的艺术家,无论是什么样的出身,曾经有什么样的黑歷史,甚至是完全不同,完全相反的阵营,最后都会在美的指引下殊途同归,通过作品的內容表达,去完成精神上的升华。
而那些算计许多,交揉杂质,极其功利的所谓艺术家,只会被时间的洪流冲刷到被世界遗忘。
哪怕他们绞尽脑汁去试图扭曲篡改艺术理念,艺术上的价值观。
原因无他。
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自欺欺人,而艺术的终极从来都只有美,而这个美,本身就有一部分是源自於人类集体社会中,本身就具备的,对崇高道德的希冀。
无论如何试图定义美。
该不是的,也总会被戳穿。
李灿的一席话,不仅点出了陈罡目前最大的问题,引出了十分明晰的进步路標,更是直指艺术本质。
“果然,看清自己永远是最难的。”
陈罡感慨了一声。
这样的感觉很莫名,或许这就是“悟”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练习就需要停一下了,继续练下去不会有突破,得从作品不对,得从我自身下手了。”
陈罡马上开始隨便的solo起来。
每位钢琴家都有自己最喜欢用的手法,都有最喜欢用的技巧。
比如轮指。
有的钢琴家就会比较討厌,一遇到轮指就难受,但有的钢琴家喜欢的不行,会极尽打磨轮指的颗粒感。
而有的钢琴家一遇到欢快的乐章,就会喜欢在演奏中,把一些正音弹出装饰音的灵巧感。
这都是个人特色,个人习惯。
这样的特色与习惯是从练琴时就养成的,有的演奏家可能小时候练半音的时候因为音准度被老师打手,產生阴影,那对於半音就会厌恶,哪怕能將半音磨链的很强。
也或许某位演奏家只是因为小时候弹到延音踏板的区域灵光一闪,然后被父母称讚,从此就会非常喜爱踏板延音。
但这些往往都是习惯养成,是下意识的。
就连本人都很难注意到。
陈罡要做的便是弄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最爱用什么,然后去剖析自己的三观与认知,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解构作品,最后將两者结合,共同运用到作品的个人化演奏之中。
李灿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没有继续打扰陈罡。
待再次听到陈罡演奏起《爱之梦》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龙场悟道是真实存在的。
当再次听到陈罡的演奏后,李灿发觉,陈罡的风格依然完全转变。
没有一丁点自己的影子。
如果说自己的演奏风格偏向於激情与热烈。
那么,陈罡的风格就是灵动而俏皮,不是那么严肃正经,没有什么苦大仇深或是撕心裂肺,也没有什么落泪高歌,缠绵婉转。
一个小楚南所演奏的《爱之梦》,居然產生了一种海王的质感,非常擅长调笑浪漫,从另一个角度勾人心弦。
在试图打分后,李灿惊愕的发现,陈罡的分数达到了惊人的72分。
虽然只是四分之差,但要知道,最后计算的係数是乘以0.8的。
如果是按照正常评分来算,陈罡起码是走入90分俱乐部的水准。
放在如此高度的比赛里,哪怕仅仅只是0.1分的差距,只是一个半音的处理,都很可能是晋级与落选的不同世界,进而拉开巨大的差距。
一丁点的灵性看似不起眼,但大师所追逐的就是这么一丁点的灵性。
全员备赛,但目前只有陈罡得天独厚,进步飞速。
反观其他人。
没有陈罡这么直接的指导,备赛上就显得更为紧张。
还好有贝斯。
崭新的贝斯笑话总能淡化一些紧张感,而这次的贝斯笑话则是
dp乐队的贝斯手赵泽选择去古典音乐界刷奖,但不是刷贝斯奖,而是刷小提琴奖。
是的,兼职乐队的贝斯手其实是弦乐仙人,而弦乐仙人的主业是拉小提琴的。
和李灿不太一样。
虽然李灿这个弹钢琴的跑去敲鼓了,但起码也都是打击乐。
但贝斯和小提琴那真的是相差极远。
大家一起开贝斯笑话。
就连赵泽也在开贝斯笑话。
时间便这么一点点的度过。
元旦將近,娱乐圈內业的动静也越来越大,相应的演出,通告,开始在音乐圈里变的密集了起来,如去年一样,待到此时,像是郑杰,林欣等圈內好友们,忙的不可开交。
聚会是绝对约不上的,晚上打电话聊一半甚至可能直接睡著。
网际网路上。
也能见到一些dp乐队的粉丝们在討论,dp乐队这次会出现在什么演出里。
到底是某个元旦晚会,还是什么纪念演出,个人演唱会,亦或是又他吗的跑去游戏演出了。
但实际上都没有。
唯一能算得上是演出的安排,那便只有1月份的鹅厂音乐娱乐盛典的颁奖典礼了。
其余的时候,便全都在准备比赛。
对於粉丝们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於娱乐圈的歌手们来说,这个冬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梦幻春天。
歌手最怕的就是和dp乐队的表演撞上。
而遇到通告密集的高峰期里,无数歌手们在如饥似渴的追求更高质量的演出通告时,也在圈里不断的打听今年dp乐队的演出动向。
一开始打听不到,那真的是越没消息越心慌,总感觉dp乐队想玩一个大的,顺手把大家全都炸了。
直到钢琴圈传来噩耗。
那是源自於本届莫斯科国际音乐大赛的评委组名单公布。
评委的打分会保密,但评委的信息肯定要公布。
名单很长很长。
哪怕只是钢琴组的评委名单都有一大长串。
这其中,有俄文,有英文,有法文,有义大利文,有日文。
也同样出现了一个中文名字。
在钢琴圈的惊讶中,娱乐圈的一片欢天喜地中儘是嬉皮笑脸。
李灿在这个节骨眼上参加这样级別的国际赛事评委组,显然很难继续进行其他的演出了。
大家都在乐,大家都不说。
钢琴圈没觉得哪里不对劲,毕竟无冕之王当个评委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只有不明就里的粉丝还在期待著那並不存在的冬季演出。
而此时。
李灿已然带著温妮,率先飞往莫斯科。
先去丈母娘家呆几天,便进入到工作状態,与赛事组委会进行对接。
温妮也是莫斯科国际音乐大赛的参赛者,只不过是古典吉他的参赛选手而已。
原本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標题党与新闻佬们却嗅到了与眾不同的味道。
从丈母娘家出来,两人赶往场地之一莫斯科大剧院,刚在附近的酒店开好房间,一则新闻便跨越了国家,出现在许多媒体的头版头条之上。
《震惊,国际音乐赛事的评委竟和参赛选手开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