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观想与冥想区别,水牢闭关

作品:《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什么保龙一族,武学世家,前朝余孽罢了……”
    马东赫听到这里,忍不住在一旁小声嘀咕:
    “我从小到大,也没见家里多发一分钱,水电煤气费还得自己交,找个工作、考个公都需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托关系。”
    他的声音虽小,马建国却听得一清二楚,当即双眼一瞪,蓄满的气势正要化作呵斥。
    马东赫却脖颈一缩,抢先拿话堵了上去:
    “爸,别急着骂我,我就想问问,咱们家老祖宗这么利害,跟那个叫厉归真的特搜队前任首长,到底谁更厉害?”
    这一问倒把马建国给问住了,他捋着胡须,原本到了嘴边的训斥话也咽了回去。
    沉吟片刻,才有些含糊地说道:
    “嗯……老祖宗是一代宗师,当年受过朝廷赐封,万民敬仰,在武林中地位崇高。”
    “厉前辈论本事确实也很强,他身兼重任,维护国家安全,立下汗马功劳,不过毕竟是后来者嘛。”
    为了找回点场子,他清了清嗓子,补充道:
    “而且,当年他为了突破瓶颈,还曾特意向我爷爷借用过咱们马家的这处风水宝地,闭关修炼观想法,才顺利晋升内景外显的境界。”
    他之前那番讲述马家历史的话,虽然不乏吹嘘祖上荣耀的成分。
    却也将本门观想法的核心理念——“于至阴至暗中,观想至阳至刚之雷火”,清晰地传达给了方诚。
    趁着这个话头,马建国随后便仔细讲述起三个观想层次的具体修炼要点。
    方诚一边凝神倾听,一边在心中将这些理论与自己平日练习冥想的经验飞速进行着对比、分析。
    马建国所说的第一步“立意”,要在精神世界确立一个永恒不变的核心。
    方诚立刻就想到了自己脑海中那缕燃烧不息的灵性之火。
    这是否就是观想法中的“意”?
    第二步“塑境”,要以核心为基础,创造一个完整的内景世界。
    这又让他想起了自己利用速读技能,在精神世界里逐步搭建出的那座“记忆宫殿”。
    两者看似相似,但自己的宫殿更像一个储存信息的工具、一个让意识短暂停留的房间。
    而马建国口中的“内景”,听起来则像一个近乎真实的,能够自我运行的小天地。
    最让他感到困惑的,是第三步“真我”。
    按照马建国的说法,要在内景中观想出一个与自身武道理念、气功修为完全相融的“我”,作为这个内在世界的主宰。
    方诚不确定,自己记忆宫殿里那颗神秘的金色光球,究竟算是什么?
    反正平时进入其中,自己最多只能使用心灵共鸣的能力,和他人建立精神链接。
    还没法做到掌控整个精神秘境,更别说按照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地改造里面的环境。
    至少,这座记忆宫殿依旧笼罩在无边黑暗里,根本看不清楚它的真实全貌。
    这些疑惑事关他自身最大的秘密,自然不能直接说出口。
    斟酌片刻后,方诚以请教的口吻问道:
    “师父,您说的‘塑境’,和利用外部环境信息,在脑中通过想象,模拟出一个依靠记忆存在的精神空间,有什么不同?”
    “还有,那个‘真我’,要如何去定义和塑造?是否需要参照外物,从自然界获得灵感?”
    “你的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马建国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解释道:
    “这些问题,其实就涉及到观想法和普通冥想法的本质区别。”
    “我们传统武学观想的,是自身内景。”
    “例如,将‘丹田’观想为一片混沌的海洋,将‘意识’观想为一轮绽放光芒的太阳或月亮,将‘经脉’观想为纵横体内、奔流不息的江河。”
    “通过这种具象化的想象,我们就可以更高效地吸收外在的天地元气,然后用意念引导能量在体内运行。”
    “与此同时,在观想中模拟能量与身体互动的环境,不断演化,最终达到改造自身的目的,这是一条由内而生的道路。”
    “而其他许多修炼体系,观想的是外部目标,走的是‘由外而内’的路子。”
    “比如不少宗教门派,会让弟子观想神祇的法相、佛像的庄严。”
    “再比如那些有传承的世家大族,族中子弟能借助血脉,感应到家族历代先祖凝聚成的祖灵。”
    “他们通过信仰和精神共鸣的方式,向这些外部存在借来力量,壮大自身精神,进而觉醒特殊能力。”
    “这条路虽然同样有很大风险,但相比之下,却比我们武者修炼的观想法要安全许多。”
    “因为,他们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外部目标,可以参照和依赖。”
    方诚听完,低头沉思了片刻,而后抬头看向马建国,试着总结道:
    “所以说到底,我们武者的观想法,是向内求索,靠自己一点点打磨和改造身体,修炼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
    “而那些依赖冥想目标的,更偏向于向外借力,实力提升多少,其实很受他们所依赖的外部存在影响,对吗?”
    “就是这个道理。”
    马建国微微颔首,对眼前这个天赋异禀的徒弟的悟性十分满意。
    旋即他脸色一正,语气重新变得严肃:
    “阿诚,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强调观想法的凶险吗?”
    “因为在这条修行路上,你没有任何外部的目标可以链接,没有任何神祇可以信仰。”
    “你能依靠的,自始至终只有你自己。”
    “而这种‘只能靠自己’的特性,恰恰藏着最大的弱点。”
    马建国顿了顿,特意留出片刻让方诚消化,才继续说道:
    “修炼观想法的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凶险之处。其一,是‘走火’,也就是观想失真。”
    他竖起一根手指,眼神愈发郑重:
    “你的内景,本质是你自身意志的体现。如果你意志不坚,观想出的太阳,就可能变成吞噬一切的黑洞;观想出的江河,也可能失控泛滥,冲毁你的肉身堤坝。”
    “那时候,轻则气血错乱,伤及根本,重则意识被困在自己创造的崩溃世界里,彻底变成疯子。”
    “其二,是‘入魔’。”
    他接着竖起第二根手指,语气又沉了几分:
    “人的精神世界从来不是一片净土,你的意识中藏着许多阴暗负面的情绪,乃至修行中沾染的某些外界精神污染,都可能在你深度观想时化作‘心魔’。”
    “它们会伪装成你最渴望的景象来诱惑你,扰乱你的心神,污染你的内景核心。”
    “一旦被心魔占据意识主导权,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是到了塑造‘真我’的那一步,你需要与天地万物产生共鸣,印证自身领悟的‘道’,这就是所谓的‘天人交感’,也是整个修行过程中最危险的一关。”
    马建国神情严肃地看着方诚,打了个通俗的比方:
    “这就好比一台没有安装任何杀毒软件的电脑,直接连接上了互联网。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感应到什么,下载到什么。”
    “可能是前人留下的感悟,也可能是某些未知存在散逸的,充满恶意的精神碎片。”
    方诚闻言愣了一下,没想到老爷子居然能说出如此时髦的比喻。
    马建国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
    “所以,我特意挑选今天这个时辰,又让你在祖先牌位前祭拜,就是希望借助天时与人和,为你加上一层无形的防护。”
    “如此一来,让你在观想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地链接到我马家先祖留下的那些正向、刚猛的精神印记,由它们来引导你,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方诚至此才彻底明白马建国的深意。
    这位太极拳掌门人虽然功夫境界不算顶尖,理论知识却极为渊博深厚,无愧于传承数百年的武学世家底蕴。
    一番详尽的讲解,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眼看西斜的太阳,已将院中的树影拉得老长。
    “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马建国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还有什么疑问,你现在可以尽管提出来。”
    方诚将所有要点在心中过了一遍,摇了摇头:
    “都记住了,师父,我就在这里开始练习观想法吗?”
    马建国闻言一怔,看着方诚脸上满是自信的神情,想起了他那妖孽般的学习能力。
    最终只是点了点头,站起身:
    “跟我来,我们去后山。”
    刚迈出一步,他又想起什么,转头问道:
    “对了,我之前交代过你,学习观想最少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你跟公司和家里人都请好假了吗?”
    方诚当即点头:
    “来之前都已经安排好了。”
    实际上,为了能安心消化肚子里的深红之眼血肉,他早就向公司请了长假,也跟母亲说自己要去外省出差一趟。
    加上诺亚组织遭受严打,如今自顾不暇,已经完全构不成威胁。
    短时间内,应该没有什么麻烦事情会找到自己头上。
    看着准备出发的二人,马东赫连忙摆手道:
    “你们去吧,我就不奉陪了。那鬼地方我前后待了一个多月,这辈子都不想再进去。”
    说着,他拍了拍方诚的肩膀,笑呵呵地鼓励道:
    “阿诚,祝你好运!”
    言语间却难掩幸灾乐祸的意味。
    抛下这句话,他生怕被父亲叫住,一溜烟地钻进了自己的房间。
    方诚望着他的背影,无语地摇了摇头。
    ………………………………
    村子的后山,其实就是个几十米高的土丘。
    树木倒是长得颇为茂密,郁郁葱葱,遮住大半日光。
    空气里满是草木和腐殖质的气味,各种虫鸣、鸟叫交织成一片。
    “观想之时,切记不可强求。”
    “如果心生烦躁,或者出现恐怖幻象,宁可暂停修炼,也不要强行对抗,否则很容易滋生心魔的……”
    马建国一边领着路,一边继续叮嘱道。
    方诚背着挎包,跟在他身后,不时点头应一声“是”。
    两人沿着一条被踩出的小径往上走,路径越来越窄,几乎要被两旁的灌木所吞没。
    拨开一丛挡路的荆棘,眼前出现一处不起眼的崖壁,上面爬满了青藤。
    马建国伸手在一块布满苔藓的岩石上按动了几下。
    崖壁上竟无声地滑开一道石门,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一股阴冷潮湿,仿佛被囚禁了数百年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走吧。”
    马建国说了一声,当先步入门内。
    沿着向下的石阶走了数十米,外界的虫鸣、鸟叫彻底消失。
    只剩下两人沉闷的脚步声,以及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滴水声,在洞中回响。
    空气越来越冷,湿气仿佛要渗进骨头里。
    最终,两人来到洞窟的底部,再次打开一扇石门。
    里面是一个人工开凿出的水牢,大约十平米左右。
    一个水潭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潭水黑沉沉的,看不出有多深。
    中间矗立着一个刚好能容一人盘膝坐下的石台。
    洞窟顶部,有一道天然的缝隙。
    一缕细微的光线从那里漏下,恰好照在石台上,成了这片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在光束的尽头,还垂下来一个铜质的铃铛,上面布满了绿色的铜锈,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
    方诚仰起头,借着那束微光打量四周。
    只见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许多地方甚至已经被青苔所覆盖,但依旧能隐约分辨出其上撰写的字句:
    “心火不灭,意海不枯……”
    “观身非身,见我非我……”
    “气行周天,神游太虚……”
    字迹或苍劲有力,或隽秀飘逸,内容多是些修炼的心得感悟。
    “这里,就是我们马家先祖当年为领悟‘雷火鼎炉’之意,耗费巨资开凿出的水牢。”
    马建国见状,随即解释道:
    “上面的字都是马家历代先祖,以及太极门中的前辈,在这里闭关时所刻。”
    “其中不乏宝贵的经验,你观想之余,可以自行参详,或许会有益处。”
    “好了,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你就在这座山洞里,安心修炼吧。”
    他指着石台,最后补充道:
    “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想要出来,就摇响这个铃铛。七天之后,我会下来给你送食物和水。”
    再三叮嘱了几句,见方诚都已记下,马建国便不再多言,转身沿着台阶向外走去。
    随着“轰隆”一声闷响,石门缓缓关闭。
    整个世界瞬间陷入了黑暗与死寂。
    四周岩壁狭窄,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泥土腥味与水的寒意。
    只有那一束微光,和间或响起的清脆滴水声,让这里保留了一丝生机。
    方诚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中,精神为之一振。
    浑身燥热,仿佛也被这股寒气稍稍驱散了几分。
    将挎包一扔,随即纵身一跃,稳稳落在了中央的石台上,盘膝坐下。
    感受着这隔绝一切的孤寂,他的眼神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现在,就是印证技能的时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