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赵融稚长
作品:《虎贲郎》 第636章 赵融稚长
天水冀城,夜间城内赵氏宅院内灯火明亮,宾客宴饮很是热闹。
天水赵氏以郡南部的西县赵氏为著,前汉时有赵充国这样的边塞悍将;同时期与赵充国齐名的就是陇西辛武贤。
这两个人奠基形成了陇西辛氏与天水赵氏,因此冀城内的赵氏宅邸只是西县赵氏在这里的产业之一。
与天水赵氏世代通婚的各家宾客齐聚此处……其实他们并不反对赵氏代汉,也不在乎什么皇后监国。
凉州长期、延续数代人的战争摧残下,天水豪强普遍有着灵活的道德观念。
例如此刻,各家宾客齐聚赵氏宅邸,就是想弄清楚赵基会如何安置他们。
最好就是承认、默许他们现在的基业,自然能换取他们的支持。
这样不仅天水是天水人的天水,甚至凉州都会笼罩在天水人的影响、垄断之下。
历代凉州州治核心都应该在凉州中部的金城或武威,如今因战争,使得州治转移到最东部的天水。
这极大的方便了天水豪强挤占州部衙署的岗位,自然也能从州吏向中枢过渡、入仕。
经历了几代人的沉淀,县吏、郡吏、州吏什么的,对天水豪强来说已经是保底,对他们而言,真正的入仕就是举孝廉、公府征辟这两条。
至于其他举高第、宗室、贤良、方正什么的入仕渠道,这是汝颖士人、河北士人、南阳士人与各地诸刘的自留地。
因此从河北返回,受袁绍表奏的敦煌郡守辛毗立刻成了人群的焦点。
都想通过辛毗,用这个第三方渠道来了解赵基是如何治理并州的。
辛毗自然清楚天水豪强的底线是什么,详细讲述了赵基挟持天子时是如何狡猾、奸诈的诓骗太原衣冠,几乎诛绝了太原衣冠,就留下了孙资、温恢这两个装裱门面的可怜人。
又讲述了挟持天子进发冀州时,是怎么勾结黑山贼张燕祸乱上党衣冠,以及抄掠袭击常山、中山等一系列战况。
右将军袁绍不肯举兵对抗挟持天子的赵基,所以只能被动挨打,并州刺史高干、幽州刺史袁熙都被赵基以天子名义征讨,高干、袁熙因忠于天子,吏士也不知虚实,才被赵贼偷袭得手。
再后面就是联合吕布偷袭曹操,搅乱中原,掳掠中原衣冠及民众,还尽数贬为奴隶,行举与诸胡一样。
明明都是汉家士民,被赵贼掳走后,却沦为氓隶,其中的冤屈实难用言语形容。
以至于兖州各郡沦为废墟,千里无有人烟,百里不见鸡鸣。
辛毗说到亡兄辛评遇害时,更是不甚悲凉,当众嚎啕大哭。
一些认识辛评的人,也是心中悲伤,跟着淌泪哭泣。
哭声之中,就见一个身材壮硕、高大的人站了起来,高声喝斥:“佐治!赵贼如此凶残无道,今国恨家仇俱备,你就是哭到天明,再从天明哭到夜晚,能哭死赵贼?”
众人震慑,辛毗抹泪抬头去看,烛火不甚明亮,没能看清楚对方。
陇上豪杰,普遍有着壮硕身形,其中也不乏身形伟岸者。
那人走到面前,辛毗立刻就认了出来,惊喜交加:“稚长!”
来人正是当年西园八校尉之一,曹操帐下荡寇将军赵融赵稚长。
赵融出身西城赵氏,正是天水诸赵氏中最强的那支,是赵懿的侄儿。
想到赵融都从许都跑了回来,辛毗急问:“稚长可是携朝廷讨贼诏书而来?”
“不曾,吕布跋扈,恼恨昔年我在曹公麾下效力。为免其加害,故辞官潜归乡里。”
赵融上前也是对辛毗拱手,并抬手摸了摸自己颌下短须,原本一尺长的髯须在他潜逃时只能割舍。
现在的胡须是重新积蓄的,不过寸长,整个人更显的英武。
见赵融没有诏书,辛毗立刻说:“诸公稍候片刻,某有朝廷讨贼密诏。”
“愿聆诏。”
赵融当众表态,俯身拱手长拜,带动赵氏子弟纷纷行礼,来此的辛氏子弟、族亲也跟着拱手长拜,口中呼喝:“愿聆诏。”
辛毗挽袖擦泪,对环绕身边的人反复拱手长拜还礼以示感激。
立刻从侧门而出,去了厕所,取出套裤内夹缝的密诏……这自然是陈琳的手笔,只是盖下了一颗仿造的假印。
这种时候,这件事情传到许都,许都朝廷会否认这份密诏?
都是密诏了,自然不可能在之前的尚书省、现在的尚书台留下备份。
稍稍抖了抖吹了吹,辛毗扶正冠帽,双手捧着这份密诏走出。
他回到厅堂时,众人已重新排列,俱在下首做聆听状。
辛毗双目泛红,捧着诏书来到主位上首,转身面对众人。
立刻就有人抬来清空的桌案,一时找不到香,就点了一对蜡烛。
“拜见天使。”
赵融站在前排领班,行叩拜大礼。
“拜见天使。”
余下五十余人挤在一起,也是行叩拜大礼。
辛毗轻咳两声,开始诵读:“贼臣赵基勾连吕布,挟持天子内凌虐公卿,外施暴于州郡……”
他鼓足声腔,神态悲愤,抑扬顿挫高声诵读,读到赵氏凶暴之处,气的跺脚,因愤怒而脸红。
众人也受辛毗情绪感染,也是暗暗握拳,决定为了自家基业与赵基拼死一战。
凉州的州部目前就在冀城,凉州没有刺史或州牧,只有赵基委任的治中从事张昶。
虽然张昶目前籍贯是弘农,可少年、青年时就是凉州籍贯,他临时担任凉州的治中从事,也不会受到太多凉州士人的抵触。
州部内,张昶也是难以安眠。
他在书房内重新摆放、研究着即将献给赵基的礼物,不是别的,而是赵懿的诗赋以及书法作品。
谁都知道赵彦喜爱书法,而赵基又很孝顺。
赵懿赵元叔就是陇上文学大家,可惜天子东迁那一年病逝。
赵懿身高九尺,魁梧英武,堪称天水士人的楷模,许多人都拜在赵懿门下求学过。
因此奠定了天水赵氏在当代士人中的影响力,都说是赵氏门生也不为过。
拿赵懿的书法作品以及诗赋,则是很好的礼物。
张昶作为草书大家,还要反复甄选,避免诗赋中有涉及避讳之事。
不过都是赵氏,赵懿的作品,自然会本能的避讳赵氏祖先事迹,不会出现抹黑赵氏祖先的事情。
可到了现在这一步,张昶就怕出现这种小概率事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