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天子北巡

作品:《儒道狂书生

    冬末时节,乍暖还寒。
    太安城中,已经有些许绿意点缀。
    皇宫梅园,各色梅盛开艷丽,幽香怡人。
    安太玄坐在一株茂盛的梅树之下,翻看著从北方加急送来的情报。
    这些天,他一直在留意魏国的消息。
    什么诸佛菩萨显圣诛逆,佛祖真意降世毁金身救苦救难……
    开始他还以为是魏国那边举办佛门无遮大会,又在搞什么唬人的名堂,但多方的情报印证下,確有其事。
    不仅如此,最近魏国官府的动静也很大,真在魏国各地方大肆宣扬大乘佛教、熔毁佛像金身、改建规整寺庙……
    一时间魏国闹出来的阵仗一点都不小,消息也传得飞快,只怕再过一段时间便能天下皆知了。
    “魏国求变图强,看来是来真的啊!”
    安太玄低声喃喃,又很是不解道,“这佛祖菩萨们几百年不显灵,如今却是出现了,真是奇了怪了,那魏国太子当真有天子帝王相不成……”
    以往天下诸国势力都没把魏国佛门放在心上,毕竟魏国树立的佛教在他们看来就不是正经的玩意。
    大家只是禁佛,没有把魏国佛门定性为邪教,都是看在佛祖这位人族先圣的面子上。
    但如今佛门正统显世,这下子性质就不一样了。
    当著天下各地宾客的面,诸佛菩萨显圣以正佛门,还献金身救世济民,以后谁还敢说佛门的不是?
    “佛门,终究是我人族大道一教,底蕴在那里,不容小覷啊……”
    安太玄幽幽道,“这一次,魏国可是赚大发咯。別的不说,各地方寺庙的金像还有那些僧人的產业,这得搞到多少银子?嘖嘖……”
    想到魏国国库充盈起来,有金山银山一座座,安太玄感觉嘴巴都酸了起来。
    安国施行了一些变法,这国库的银钱实在不太够用,想方设法都弄不到多少银子弥补空缺。
    安太玄揉了揉眉心,嘆息道:“儒家那些古圣人们怎么不显个灵,让那些文人家族也捐点钱呢?”
    现在別说让那些人捐钱了,之前想著降低安国文人的特权、福利標准,开源节流一下,结果都遭到了朝廷百官的反对,最终没有把政策施行下去。
    “都是些硕鼠!没几个真心为国为民的!”
    安太玄气得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隱含怒意道,“口口声声说著忠君爱国,让他们付出点真东西,一个个倒是像死了亲爹妈、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说到忠君爱国……安太玄一下子又想起了陆正。
    陆正在伽蓝寺的那番言论,可是早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甚至有人借著这番话想要让他治罪陆正。
    要不是上表举报的那个官儿有些身份背景,安太玄都想直接把人给一剑刺死。
    真当他人胡涂了、分不清是是非非?
    安太玄就觉得某些人便是陆正所说的那样,表面上忠君爱国尊圣,背地里不干人事。
    安太玄不免又想到了陆正仔细的那片太平域。
    自从得知陆正在北域立足,试图尝试创造一片太平世,安太玄隔三差五都能收到从那边传回来的情报。
    之前还不觉得有什么特別,而后的情报描绘越发详细,一次比一次说的不一样,变化之大难以预料。
    以至於安太玄觉得是在看天书,书中有人在编造著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根本不是什么现实。
    安太玄看完所有的文书,坐在那里沉吟片刻。
    “要过年了啊,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
    一想到之后还要宴请王公大臣,面对那一张张老面孔,安太玄心里愣是没有一点过年的喜庆。
    “忠良,去把徐师、安靖还有……把他们喊来,朕有要事,其他人退下吧!”
    在旁边的一眾宫人们应诺,悄无声息地退走。
    不过片刻之后,徐寿和安靖,还有几位安太玄信任的人物到来。
    安太玄见到徐寿,开门见山道:“徐师,我想去北域一趟,今日是否合適?”
    安太玄想过去看看,一来想要亲眼看看那片太平地,和陆正聊一聊国事、天下事。二来也算是出去散散心,换换环境离一些糟心事远些。
    徐寿闻言,开口问道:“北域,陛下想去北域哪里?”
    安太玄道:“陆正那里,太平域,徐师应该有所耳闻吧?”
    徐寿眼神微动,点头道:“知晓一二。”
    他前段时间刚出关,作为在钦天监掛职的人物,这天下之事还是有所了解的。
    当时得知陆正在北域立太平世,徐寿还一时有些惊愕,没料到自己闭个关这段时间,陆正已经在干大事了。
    安太玄悠悠道:“我听说他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恐怕都不愿意归国了,我想亲自去看看他搞的那些名堂,到底是不是真的。”
    旁边的安靖听闻安太玄的语气带怨,忍不住道:“父皇不会是过去兴师问罪吧?”
    “兴师问罪?”
    安太玄摸了摸下巴,哼哼道,“他小子有那么大本事,却不回来帮朕治理国家,朕確实该问问他的罪了……”
    安靖愣了一下,感觉安太玄吐露的怨气不是向著北边,而是在此地。
    这明显是在抱怨某些人在其位却治理无方。
    徐寿轻轻开口道:“今日宜出行,不过陛下贵为天子,北域太远不宜久留,以免……”
    徐寿没有把话说完,点到为止。
    安太玄淡淡道:“待不了几天,就我们几个人过去吧,再给你们半个时辰时间做些安排,我在问天殿等你们。”
    作为一国之君要远行,自然不能大张旗鼓,甚至不能让多余的人知晓。
    眾人闻言便又很快离去。
    安靖兴冲冲回去安排事务,她还以为自己会留下来监国什么的,结果还能跟著去一趟太平域,也算是给自己难得的一次放鬆机会。
    陆正那边的情况,她虽了解很多,但终究是百闻不如一见。
    本来她早就有想法去那边见识一番,只是一直实在没有空閒,又距离太远,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等快速安排好一些事情,安靖又返回皇宫,去往问天殿。
    在徐寿的布置之下,眾人借著神通道术的手段,转眼消失在皇宫,瞬间穿越千山万水。
    没多久,眾人穿越过了魏国的地界,来到北域境內。
    此时的北域还是一片雪地,冰雪还没有消融的跡象,天气依旧寒冷。
    徐寿长呼一口气,轻声道:“如今我们已到北域,离陆正的那片太平域应该不远了,这一路上並无他人感知……”
    带著一国天子离开国家,还快速穿过其它大国的疆域,想要遮掩天机,避免其他大国的强者觉察异动,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路上,徐寿是费神又费力,这才带人抵达北域。
    安太玄闻言道:“真是辛苦徐师了,既到了北域,便可放缓些速度,慢慢过去吧,不必太著急。”
    安太玄便让另一人接替徐寿,使其用玄力承载眾人飞行。
    又过了些时辰,一座冰雪中的广阔城池浮现在眾人的视野中。
    “定安城,看来是到地方了。”
    安太玄眼眸微眯,他记得这座城是太平域北区的一座城池。
    这乍一看,规模真如描述的那般修得相当气派,比安国的一些州城还建得好,看起来是一座新城。
    城外不仅有广袤的农田,还有一座座规划整齐的工坊。
    遥遥看去,都能见到一些工坊在运作,有热气白烟冲天。
    眾人观察了一阵城外各处的景象。
    太平域的变化很快,以至於安太玄发现了好些情报中没有提及的事物。
    几人也看到了一片救济区,安置外地灾民的地方。
    安太玄心中好奇,带著眾人过去一观。
    眾人见到了不少灾民,以及各种人员忙忙碌碌安置这些外来的灾民。
    等参观了一番,安太玄整个人陷入了沉默,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良久,他才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复杂地看向安靖。
    “安靖,我们安国救济灾民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安靖张了张嘴,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以往安国一些地方出现灾情,救灾的情况她是有所了解的,怎么可能做到这般。
    安太玄不禁嘆气道:“別说如此賑济灾民,只怕普通百姓的生活,都远不如这些灾民的,哎……”
    这里安置的灾民一天三餐,管饱还有肉食,每天还能接受教育、学习技艺。
    这哪里是什么灾民的生活……
    这管吃管住管教育,以后还能分配到岗位保障生活。
    若安国那些百姓知晓世间有这么个地方,恐怕都要拖家带口跑来这里当百姓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这都还没有进城,安太玄就感觉安国跟这里没得比了。
    其他人也有些沉默,这亲眼所见带来的衝击,实在比听说来的反应要大。
    “去城里看看吧。”
    安太玄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內心的情绪。
    一行人又去到城门处申请了临时身份。
    安靖询问城卫,“陆正可在这座城?”
    城卫闻言道:“陆先生?陆先生他们前些天来过这里。你们来晚了,继续往北走去其它地区或许能碰见陆先生。”
    安靖点了点头,“多谢。”
    既然知晓陆正就在这片地域,他们也没有著急,去到这座城游玩了一下。
    见识了另一种制度下的城市是怎么一番模样。
    经过一条条繁华热闹的街道,眾人见识到不少新奇。
    还在一片广场上看到了竖立的丰碑和雕像。见到有不少人在那里观摩和学习。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好像来到了一处完全陌生的地方。
    安太玄几人在丰碑下驻足,看著其上的文字內容都有些触动。
    歌功颂德的石碑见多了,而这样的一座丰碑给他们一种歷史的沉重。
    安太玄幽幽道:“这里没有官吏、没有世家大族、地主乡绅……以百姓为主自治,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人安居乐业,没有奴人乞者討生活。天下为公,大同治世,圣人所言之景啊。”
    一旁的徐寿都忍不住感慨道:“上古圣人治世,恐怕也不过如此光景了。”
    这么说,还是徐寿厚古薄今给诸圣以尊重,降低了此地的评价。
    毕竟他没听说有哪个圣人治世做到了这种程度。
    安太玄轻声道:“这天下也不缺圣人吶。”
    徐寿收敛神色,淡淡道:“不过是境界称谓罢了,谁敢自詡为真圣人?”
    安太玄闻言一笑,“说来也是,徒有虚名尔。”
    上古时代的圣人,有的圣人哪怕修为道行不足,但其品德和言行被世人认可歌颂,是能被尊为圣人的存在。
    如今的圣人却另有含义,是顶级实力人物的一种称呼。
    这样的圣,却不一定为天下人做过什么贡献、能被世人传颂。
    安太玄转而看向徐寿,问道:“徐师,这样的一个地方能长久吗?”
    这里的確很不一样,但他觉得此地缺少了安全保障,都不用拿大王朝相比较,一些中等宗派势力的防备手段都比这里充足了。
    就靠陆正一个人镇著这么一片地域,並非什么长久之计。
    徐寿闻言沉吟片刻,悠悠道:“陛下,这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但既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地方,便证明圣人们的很多道理都是可行的,並非不能实现。有一便会有二,纵然是曇一现的存在,也值得很多人去追求了……”
    这个世界很大,是不缺敢於奉献的卫道志士。
    既然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太平域,也会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甚至真有可能以使整个天下太平……
    徐寿忽而想起云梦宗那位宗主的选择,或许那一位比其他人更早预料到了这些,所以愿意支持陆正这个年轻人。
    安靖看著石碑发呆,一时浮想很多事情。
    她以为自己在安国做得够好了,结果发现差了陆正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少。
    安太玄嘆道:“这里確实治理得很不错,可惜啊,很多政令放在安国可用不了。”
    別的不说,就这边的执政体系搬到安国去,百官愿不愿意放弃权力另说,他这个一国天子是不是得下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