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最大的难题

作品:《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470章 最大的难题
    京营校场,突然静地针落可闻。
    只有数不清的粗獷的呼吸声在不断传入眾人的耳朵里。
    一千天策新兵都能杀穿五万京营大军。
    现在京城可有著比他们更强,更可怕的天策和苍云大军驻扎,在大明各处还有著足足四十万苍云和天策组成的精锐大军。
    虽然战力不能横向对比,但也能作为一个参考依据。
    三十万天策將士加上二十万苍云玄甲。
    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能抵得上五千万堪比京营战力的大军?
    大明周边列国,凑得出五千万大军吗??
    一念及此,张懋这个英国公嘴唇都在哆嗦:“难怪陛下丝毫不惧,反而信心十足,要等他们合纵之后,一网打尽,原来我大明真有无惧一切的底气啊!!”
    莫说周围列国不可能凑出数千万大军,就算真能凑出来,该开心的也是大明,因为这种杂牌军,放在战场上除了声势嚇人以外,战力还不一定比得上几百万的精锐大军。
    一旦天策或者苍云军遭遇,绝对会和今天的京营一样被一面倒的屠杀。
    甚至,更加不堪。
    想明白这一点,內阁、六部、五军都督府的那些朝臣,再看向天策新军这区区一千人的时候,变得无比疯狂和炽热。
    一千个天策新兵都能杀穿、杀崩五万京营。
    那要是一万天策或者一万苍云军呢??
    岂不是能大杀特杀?
    他们想到了在外驰骋,捷报不断传回的游龙骑,以及已经退兵驻扎在嘉峪关,防备蒙元和南宋、大辽突然发难的一万大雪龙骑军,心头更是涌现一股莫名的安定。
    有著游龙骑和大雪龙骑军的战绩在前,天策府徐长海和朱剑秋一战灭国在后,又有今日朱縉振给他们吃的『定心丸』,亲眼目睹了一千个刚选拔出去的天策新军的战力后。
    他们,还需要担心什么周围各国的威胁?
    不存在的!
    朱縉振將眾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下忍不住失笑:“你们啊,还是没能看明白,朕给你们看的究竟是什么。”
    百官闻言,面面相覷。
    不明白朱縉振这番话到底是何意。
    难道刚才看到的还不是全部?
    一些聪明的人,诸如徐玉、王阳明,或者朝堂中的老狐狸,英国公张懋等,皆在朱縉振这一番话后身躯大震,脸色也隨机大变。
    显然,是猜到了些东西。
    朱縉振看了眼那些面色大变的朝臣,会心一笑,聪明人果然还是多的,
    “先回宫吧。”
    “你们想要知道的答案,很快会有的。”
    京营,终究不是议事的地方。
    奉天殿。
    刚移驾回宫,刚回到养心殿,近年来被打压的极惨的大明武將,武官,过去的勛贵就一个个冒出来请战。
    不止是兵部、五军都督府、就连张懋这位国公都再一次表示,廉颇虽老,尚有余勇,愿意为大明再次披甲上阵。
    苍云和天策的实力摆在那里。
    就算是摆明车马跟周遭列国合纵的大军正面死磕,他们的胜算也超过八成。
    如此巨大的胜算,且註定是一场必然要载入史册的旷世之战,能青史留名的机会在眼前,武將们只要不傻,谁又肯错过,捨得错过?
    最后,连王阳明都冒出来请战。
    “陛下,微臣以为,此时出兵是最好的时机。大隋与南北两宋等国的合纵终究还未完成,若以天策为锋,抽调九边兵马,兵部再抽调部分地方卫所兵,足以復刻崇安侯(朱剑秋)一战灭国的奇蹟。”
    “陛下给臣十万天策精锐,臣有把握一天內打开南宋国门,两日內打穿南宋,粉碎他们的合纵连横之策。”
    “放屁,你一个文官,带过什么兵,打过什么仗?陛下,请將此战交予微臣,微臣可在御前立下军令状,三日內若不能灭南宋,並打开北宋国门,愿以死谢罪。”
    “陛下……臣也请战。”
    “陛下,您是知道我的,微臣虽不善战,却熟读兵法,倒背如流。若是让微臣出战,必可一举粉碎合纵的联盟之策,壮我大明天威。”
    “够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朱縉振被吵得有点恼了,大喝了一声,打断武將和那些跳出来的文官的请战:“天下各国合纵的威胁,朕从未放在心上。”
    “想要灭掉各国,確实是轻而易举。”
    “朕也明白你们立功心切。”
    “但今日给你们吃颗定心丸,也不是要你们爭吵著谁掛帅,谁出征的。”
    “若只是简单的要覆灭天下,破合纵威胁,朕直接掉苍云前往边境,横推过去,足以將所有的潜在威胁扼杀於摇篮之中。”
    “这……”
    百官面面相覷,好像是这个道理。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大明疆域朝堂虽然人才济济,可若是大明一战灭天下诸国,尽吞天下,那些地方该派何人去管理?”
    朱縉振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奉天殿內的文武百官,带著质问的语气:“不算金国、大理、吐蕃等小国,只蒙元、大辽、大隋、南、北两宋五国。目前六部文臣、再加上翰林院和科举取士,全部拆出去任职,够吗?”
    “诸国以外的小国难道打下来就不管了吗?”
    “再復当初宣宗之事,放弃旧港宣慰司那般?”
    “那打下来何用?”
    面对朱縉振的质问,刚才还群情激奋,吵得不可开交的叫囂著要请战的文武百官,亢奋的头脑都好似被一盆冷水浇下,让他们透心凉的同时,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是的。
    以朱縉振今日让他们看到的天策新军战力,大明要覆灭天下,绝对是轻而易举。甚至都不需要出动全部战力,只天策或者苍云单独一军,就能势如雷霆的將各国的所有军事撕得粉碎,碾成白纸。
    任他们各国合纵,都改变不了任何东西。
    但是,摆在朱縉振和大明面前最大的问题是,並不是如何抵抗各国的威胁,或者如何覆灭各国,一统天下。
    而是那些被打下来的地方,如何处理,如何统治?
    翰林院,科举取士,加上朝中文武百官,各处守军將领抽调七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派出去,原本管理一县之地的县令,火速提拔成布政使,够不够用?
    答案是……依然不够!
    远远不够。
    所以朱縉振最伤脑筋的,不是各国合纵的威胁,而是灭掉他们之后,大隋、大宋、大辽、蒙元等地该如何管理,如何治理的问题。
    始皇帝嬴政已经给了歷史后人一个標准的答案。
    文不一则心不一。
    大一统从来不是形式上的统治,而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衡量,统一管理,才不会让庞大的帝国,形同一盘散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