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天下大乱
作品:《人间如狱,我肉身成圣》 “知恩吶……”
简约而雅致的暖阁內,一身儿既轻薄又宽鬆月白色长袍、露著白皙锁骨的天启帝,歪歪斜斜的倚坐在锦榻上,捏著白玉杯索然无味的望著面前的歌舞,漫不经心的说:“你说朕要不要给太师再加个什么官儿啊?”
伺立一侧的刘知恩闻言不明所以的问道:“官家,凭白无故的,为何突然想起给威武郡王爷加官?”
他与天启帝的相处模式越来越鬆弛了,在没有外臣的时候,早就不復寻常臣子与皇帝交流时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之姿,倒更接近於友人间的閒聊。
究其根本,当然是因为他是天启帝与王文之间沟通的桥樑。
刘知恩曾以为,王文是一棵大树,他只要抱紧这棵大树,就能避免皇宫大內的绝大多数腥风血雨。
时间长了,他才惊喜的发现,王文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巍峨大山,只要那座大山不崩,他在皇宫大內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大树还有枯败之时。
大山焉有倒悬之日!
“这不是好久没给太师加官进爵了吗?正好马上要过年了,可以名正言顺的给太师再加几个官、晋两级爵。”
天启帝抿了一口酒水,只觉得寡淡无味:“什么威武郡王,哪里配得上太师横推八万里无敌手的盖世之姿?你觉著给太师晋位为国师,再加淮南王咋样?”
刘知恩听后,就觉得脑瓜子嗡嗡的,无语的道:“官家,三思而后行啊,有道是功高震主、封无可封,你这不是逼著威武郡王爷生二心呢吗?”
他就差明著说:『鱼唇的皇帝,你別搞事情啊!』
旁的皇帝,唯恐功臣再立大功,閒置发配都来不及。
你硬生生往上凑?咋地,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想找刺激吶?
“你懂个屌……”
天启帝抿著酒醉瞥了他一眼:“太师这种註定要成仙作祖、流芳百世的人物,岂会看得皇位这种俗不可耐的事物?”
別人都觉得他瓜。
但他觉得自己一点都不瓜,事实上,他觉得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机智的一匹!
他看得分明,见不得人吃苦、见不得受欺、见不得人死的人,只能做圣人,做不成皇帝……
而应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日將其送上神坛,將其供起来。
刘知恩:『你骂的可真脏!』
他一时摸不清皇帝是搭错了哪根筋,可总觉得这事儿不合適。
他当然知晓,皇帝早就熄了制衡威武郡王爷的心思……
可皇帝不琢磨那些破事儿,不代表前朝的文武百官也不琢磨那些破事儿。
那些文物大臣,要做成一件大事或许很难,但要坏一件大事,却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威武郡王爷为了淮南江南的百姓们討一口吃食已经殫精竭虑,没道理再来防著朝堂上这些明枪暗箭。
他越琢磨这件事越觉得不妥,当下小声劝说道:“官家,这种事一动不如一静,不若还是再过几年再说吧,您正当壮年,往后的日子还长著呢!”
天启帝自然知晓这太监精在想些什么,他沉默了片刻,忽然扔了白玉拇指杯,像小孩子耍赖一样的在锦榻上打滚嚎叫:“朕不听,朕就要现在就给太师加官进爵,哪怕他入京揍朕一顿朕都认,他都两年多未曾入京了……”
刘知恩:???
『你小子,指定是有点变態在身上的!』
他服气的暗自嘀咕道,不过他倒也能理解天启帝的想法,毕竟像威武郡王爷那种人味儿越来越淡、神味儿越来越浓的绝世人物,整日里听著他的各种传闻,却长时间见不到他的真人,是会令人心头有些发慌。
天知道他那天白日飞升了!
去年不还有传闻称,威武郡王爷在淮南渡了仙凡之劫吗?
“要不……”
刘知恩试探著小声问道:“今岁的朝正宴(新年宫廷大宴)隆重一些,奴婢走一趟扬州,代官家邀威武郡王爷入京赴宴?”
“他能来吗?”
天启帝不打滚了,斜著眼看他:“去年的朝正宴他不都没来吗?还是把稳一些,直接给太师加官进爵吧,以他的脾性,他指定会入京严厉的申飭朕!”
刘知恩服了:『好一个请將不如激將,你是真不怕挨揍啊!』
就在他琢磨著,可不可以將对王文的封赏转移到其父黄兴德头上时,忽有小黄门躬身快步入內,將一封奏摺上表天启帝:“启稟官家,西北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天启帝的神色驀地威严肃穆,一骨碌坐起来,伸手道:“呈上来!”
刘知恩躬身走下台阶,从小黄门的手里接过奏摺,转交给天启帝。
天启帝打开奏摺一目十行的瀏览了一遍,面色忽然变得似怒似喜。
“啪!”
他重重的將奏摺合上,篤定的衝著刘知恩点了点头:“有法子了!”
刘知恩一头雾水:“官家,恕奴婢愚钝……啥法子?”
天启帝诧异道:“当然是请动太师入京的法子啊!”
刘知恩:『这年轻人,都这时候了,你还惦念著这事儿?』
天启帝却没给他置喙的机会,直接说道:“你即刻前往扬州,稟报太师,西北有大变,百姓危在旦夕,请太师即刻入京商议应对之法!”
刘知恩瞄了一眼他手里捏的死死的奏章,再抬头小心翼翼的望著他:“官家,恕奴婢多嘴……拿这么个不明不白的消息去请威武郡王爷入京,后边恐、恐怕不好交代啊!”
他给了天启帝一个眼色:『你確认你做好迎接郡王爷怒火的准备了么?』
天启帝的嘴角抽了抽,梗著脖子嘴硬道:“怕什么,了不起毒打朕一顿,他还能打死朕不成?”
他当然不能直接把奏摺让刘知恩带到扬州转交给王太师。
奏摺到了王太师手里,他就直奔西北去了,哪里还会入京!
有些事的確是要时间长了才能看得清楚。
天启帝后来就时常觉得,自个儿在王太师心头,估摸著也就跟个小猫小狗一样……
他並不感到耻辱。
反倒有种满满的安全感。
小猫小狗肿么了?
旁人想给王太师当小猫小狗还没那门子呢!
……
“来了!”
適时,王文正与龙虎山天师府张天师、阁皂山灵宝宗金平道人,於黄山光明顶黄山府君神庙之前观礼。
观什么礼?
自然是茅山上清派掌教混坤真人的仙凡之劫!
混坤真人的修为,原本乃是三位掌教真人当中仅次於张天师一线的高功法师。
但因混坤真人在昔日符籙三宗巴蜀一行当中,丟了一条手臂、伤了根基,导致其修行迟迟不能圆满,反倒落后於金平真人。
龙虎山张天师,早在天启元年末,於龙虎山渡过仙凡之劫,成就大天师即地仙之尊。
而金平道人,也於天启二年年末,於阁皂山渡过仙凡之劫,成就大天师即地仙之尊。
而混坤真人,却是在天启三年年尾,才好不容易將自身修为圆满,可因伤了根基,迟迟不敢渡劫,甚至在暗中安排起了后事,將掌教之位传与王文……
王文无意中得知此事,哪里忍心老师兄毕生修持化作一场空,便强迫老师兄来黄山渡劫,並且拍著胸脯保证,他渡劫之时必定有如神助!
混坤真人本不愿麻烦王文,但拗不过王文,也只能如他意,將渡劫地定在了黄山莲峰。
值得一提,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这么多的巧合之后,王文与黄山府君吴彦祖之间的联繫,在符籙三宗三位掌教的眼里已经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
只不过略微有点差异的是,张天师和金平道人都以为,王文乃是黄山府君吴彦祖在人间的化身。
毕竟仙神化身歷劫,就和王文前世的公务猿提拔前下基层是一个路数。
唯有混坤真人的猜测比较靠近真相,但也正因为他的猜测比较靠近真相,更加雾里看看不真切……
毕竟凡人是本体,神祇是分身这种事,根本不玄学!
可他与王文的联繫最为频繁,他无比的肯定,王文所表现出来的修行常识之匱乏,绝对不是装的。
这种现象,绝不该出现在一位已然觉醒的仙神化身身上……
隨著张天师一声“来了”,莲峰峰顶之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匯聚出滚滚阴云,阴云之中还有耀眼的雷霆电光在闪烁。
王文不语,只是一味的操控著整个黄山山脉的轻灵之气,像漏斗一样往莲峰峰顶猛猛的灌。
这可比什么大型、超大型的聚灵阵都来得给力!
直灌得莲峰顶的混坤真人,法体像充气的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惊恐的就要张口叫救命时,只听到“夸擦”一声,一道耀眼的青色雷霆冲天而降,精准的劈在了混坤真人头上。
混坤真人那膨胀的法体,就跟被戳破的气球一样一下子就乾瘪了下去,老脸黢黑、浑身冒青烟。
王文见状,继续不语,暗自调动整个黄山的轻灵之气继续库库的往莲峰峰顶灌。
灌得混坤真人乾瘪的法体,又跟被充气的气球一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圈一圈儿的膨胀起来。
“夸擦。”
混坤真人的法体又一下子就乾瘪了。
王文:“嗯?”
混坤真人的法体又快速的膨胀了起来。
“夸擦。”
混坤真人的法体继续一下子乾瘪。
王文:“嗯哼?”
混坤真人:……
张天师哭笑不得眺望著莲峰上时大时小的混坤真人:“你们师兄弟俩搁著天雷炼体呢?”
“谁说不是呢?”
金平道人不无羡慕的说道:“上边有人就是好啊……”
他为了顺利的渡过仙凡之劫,不但消耗掉了阁皂山灵宝洞天最后一丝洞天法则之力,还搭进去一大批祖传的灵宝。
混坤真人倒好,啥都没准备,就穿了件破布袍子上去,愣是硬生生凭藉无穷无尽的轻灵之气,一波一波的硬抗住了仙凡之劫。
王文装作听不见二位掌教真人语气之中的艷羡之意,佯怒的骂道:“谁叫这老混蛋一声不吭的就想把茅山掌教的位子扔给我,自个儿跑上祖师台吃香火?我能不让他吃点苦头?”
张天师:“呵呵!”
金平道人:“呵呵!”
两位掌教真人皮笑肉不笑。
吃苦头?
这种苦头,我们也可以吃啊喂!
不过酸归酸,眼见混坤真人那厢渡劫平稳下来,二位掌教真人心头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符籙三宗同气连枝,三宗弟子素来皆以师兄弟相称,三位掌教真人又都是相交多年、携手走过末法时代的老友,混坤真人要是折戟沉沙在最后这一道哆嗦上,他们心头也不会好受。
“说起来,两位道兄近日可有观测过星象?”
张天师捋著鬍鬚目不转睛的盯著莲峰封顶,口头不疾不徐的说道。
“星象?”
王文回过头望向张天师:“那玩意儿不是一直混乱不清吗?我上个月还听我將军府的高功法师们议论,说紫微星都移动到中天位,还能叫紫微星吗?”
“先前的確是混乱不清。”
金平道人接口道:“不过四日前,星象似曾有短暂的清明。”
张天师扭头看向金平道人:“哦,吴道兄也看到了那日的星象?”
金平道人也看向张天师,面色很是认真:“张道兄那日看到的是什么星象?”
张天师沉捋著清须,面色微微有些沉重的摇了摇头。
金平道人有些释然的挑了挑眉梢:“我还以为是我学艺不精,分不清是巧合还是真切的天道昭示,既然张道兄也看到了,那恐怕便不是我学艺不精了……”
王文:『???』
谜语人滚出哥谭啊!
“两位道兄,能不能体谅一下我这个后学末进?”
他纳闷道:“你们那日到底看到了什么星象?”
张天师与金平道人再次对视了一眼,而后先后开口。
张天师:“紫薇星隱。”
金平道人:“荧惑守心。”
一听到这些专业术语,王文心头忽然升起一股不太好的预感:“啥意思?”
两位掌教真人异口同声道:“江山易主、天下板荡,乃大乱之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