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更有意义的事情!(求月票)

作品:《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711章 更有意义的事情!(求月票)
    一个完整学年的学习,叫何凡的学业和能力,大有突飞猛进的感觉。
    学习压力大,实践机会多,这就是南华大学生的普遍情况。
    只要扛过来了,转身就会惊讶发现,和一年前的自己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在专业学识,还有动手能力上就是如此!
    至于眼界,自然更没法比了。
    大学接触到的信息,和高中时期接触到的信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再说了,大学时期和高中时期关注的焦点不一样,没多少可比性的。
    何凡自觉,学得还不错!
    通过平时的表现,还有偶尔的测验,他的成绩在班上,应该排在中上游水准。
    以这样的成绩,暑假的时候,通过学校的关系,或者直接去外面,找一个月薪超过一百,而且福利待遇不差的临时工作不难。
    他本来,也是不想回老家,打算就在南华这里打暑期工的。
    一个暑假赚两百多,不管是自用还是寄回家里,都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只不过,前不久看过的一部火爆电影,改变了他,和不少同乡同学的想法。
    咳咳,自从寒假那回,在老家认识了不少的同乡同学,等回到南华的时候,自然而然成立了同乡会。
    平日里,大家都有课业要忙,都是通过书信联系沟通,不是紧急情况都舍不得浪费电话费。
    本来,几个离得近的同乡同学,都打算在一起打暑假零工了。
    南华这里,国内各地的都有,统一使用的都是标准普通话,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语言问题。
    和大毛以及东欧的外贸,还有港岛那边的商业收益,足够南华安心快速发展。
    加上建国时间短,那种积极向上的心气还在,一切都欣欣向荣。
    不得不说,武爱国强行推动的全民练武,就跟催化剂一样发挥了不小作用。
    而在学校即将放假的当口,一部以武爱国的亲身经历为原型的电影,突然火爆上映,同时也影响到了不少人的想法。
    第三理工大学就有自己的电影院,学生看电影都有优惠,何凡和同学们自然第一时间看过电影。
    等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一部励志电影。
    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情节,只是详细描述了武爱国在京城时的某些经历。
    可就是如此,因为电影节奏把握到位,故事紧贴时代,又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相当的吸人眼球。
    通过电影,观众们这才知道,武爱国同志的少年时期,过得并不痛快。
    按说,后娘张丽应该是个反派。
    可电影并没有这么描述,只是很冷静的用镜头语言,将当时的真实情况表现出来。
    毕竟是后娘!
    只要不虐待,还能给口饭吃,能让继子安安稳稳的读书长大,已经算是可以了。
    她毕竟也有自己的亲生儿女,总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当然了,观众理解归理解,要说喜欢却是喜欢不起来,主要是这位太顾娘家了。
    一切的改变,都要从武爱国同志高中毕业开始。
    之前的生活描述都是快速带过,真正的亮点即将出现,武爱国同志也开始崭露头角。
    在等待高中毕业证的时候,街道要安置闲散人员,打算建立街道工厂解决此事,机会就来了。
    谁也没有想到,国内京城大名鼎鼎的鼓楼厂,就是在武爱国同志的怂恿下建立的。
    正好那时,武爱国同志的亲爹武志,在工厂也做得很不开心。
    难得的,电影对于武志的描述相当真实,没有美化也没有丑化,这都是武爱国亲自征求了老爷子的意见后,做出的决定。
    其在武爱国少年时期,表现得跟个后爹差不多又如何,只要后面改正了就成。
    电影最精彩的情节,就是鼓楼厂成立后,推出一系列的火爆产品,然后做大做强成为街道的骄傲结束。
    这还只是第一部,据说第二部已经在筹备。
    看过电影之后,除了感叹武爱国同志就是武爱国同志之外,最叫何凡心有感触的是,电影里鼓楼厂刚刚有点起色,武爱国同志就迫不及待帮扶老家的举动。
    电影后续还有纪录片,他是在电视里看到的。
    纪录片里,正好有武爱国同志老家,燕北山脉中武家村的详细报道。
    此时的武家村,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富裕村子。
    借助鼓楼厂的采购订单,武家村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赚钱渠道。
    然后,在武爱国同志的指点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使得村子的收益一年比一年高。
    看到纪录片里的武家村,家家户户都是两层或者三层小洋楼,道路平整规划漂亮,学校诊所还有商店一应俱全,何凡就忍不住羡慕。
    以他的学识,哪里看不出来武家村的农副产品加工,那是真的相当简陋。
    像是半畜力半人工的粉条制作,还有一点都算不得先进的罐头制作,还有各种山果零食的制作,都算不得多么了不得的技术。
    可偏偏,武家村就是依靠这些东西,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村子。
    何凡心中就想,要是将武家村的发展模式复制到老家,在技术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单单他本人,就能全部解决。
    实在不行,不还有同样身在南华的同学帮忙么?
    唯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该如何销售出去。
    可这,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麻烦事儿。
    老家附近的河流,正好是湘省几大主干河流之一的支流中的支流,能够通过河船将货物运输出去。
    另外,此时还很风光的供销社,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货渠道,就看怎么操作了。
    越想越是兴奋,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然后,觉得写信和周围的同乡同学联系太慢,顾不得心疼直接几通电话打出去,立即得到了不少同乡同学的响应和支持。
    甚至,有那心急的直接跑来何凡所在大学的城镇,和他秉烛夜谈,越说越是兴奋。
    于是,心怀帮扶家乡致富理想的何凡,直接改变了打暑期工的想法,他要第一时间返回老家,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