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335制衡,机会
作品:《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26章 335制衡,机会
“真是个猪瘟,我还没动作,他倒是先发起討贼檄文了”
“共立勤王之勛,无废旧君之命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他妈的!”
李翼圣重重將奏摺扔在桌上,嘴里虽然骂,面上怒色却不多。
毕竟是老对手,对方会有些什么动作,基本都能猜测一二。
本来就打算在整合朝廷之后,发兵东出,如今不过是將时间提前了而已。
摆出这般姿態,其实是想要看看手下的態度。
所谓大事开小会,此时的两仪殿中,却没有別的臣子在,只有十三太保列座。
“这朱扒灰跳樑小丑,屁股著火还敢来捋虎鬚!义父,我愿做先锋,把这老猪狗的底裤扒掉”
“我也愿做先锋!”
“我也一样!”
“.”
太保们纷纷跳出来,个个战意高昂。只有老大李思远、老三李存旭和老十三李存孝不发一言。
李翼圣看这帮义子积极踊跃,自然满意。
来京师两个月,世界,繁华锦绣,最是消磨志气。
好在这帮人虽然天酒地,到底没丟了本分。
不过他也知道,多数太保只知廝杀,不通理政,因此只是验证过忠心,便將目光投向李思远。
“思远,你是大太保,你说,这一战怎么样?”
李思远沉吟片刻,一开口,眾人便安静下来:
“义父,杨化源出手,引得明尊与茅山真人对峙,这下朱全忠身边便少一大宗师级別的战力,的確是我们的机会。”
“但要说一战而下,尽收中原,我以为太过激进,毕竟北方还有个耶律亿在,兵力不可能全部调来中原。”
“所以我认为,此战的目標,至少要收回东都,最好將战线推至蔡州。”
“蔡州西为山南,东为淮南。占据此处,相当於在朱全忠脚上埋了一根钉子”
“一来隔断马殷和朱全忠的联繫,此人麾下无猛將,独木难支,咱们便有机会將山南道吃下;”
“二来是与杨化源交接,化淮南为跳板。再帮助刘守光抵御乞答,让其割让魏、博二州。”
“如此一来,南北夹击,朱贼便落入了我们的口袋,覆灭是迟早的事。”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李思远话刚说完,李存旭第一个接口:
“好,大兄的计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乃王道。”
“可如今群雄並起,人人都在积蓄实力,你也等,我也等,何时才能收服天下?谁能保证会不出变数?”
李翼圣闻言没有作声,李思远皱眉,问道:
“三弟以为该如何?”
“当毕其功於一役!”
李存旭一句话拋出,別说他麾下的那些人,就是康君立等大爷党的太保,也是双眼发光。
“朱贼此前率精兵,先杀高駢,大战神策军,后又与楼观道大宗师鏖战。”
“结果几个法王,身受重伤,明尊自己也没討到好。”
“眼下茅山元符真人出手,將明尊牵制,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趁著他腾不开手,我们正该长驱直入,先斩朱贼,再借茅山之力斩杀明尊。”
“至於北境,先由著耶律亿折腾,等我们拿下河南道,再挥师北上。”
“刘守光若死了,那正好。耶律亿没有灵宝,大不了给他北边的几个偏僻小州,咱们夺下险要关隘。”
“如此一来,中原繁华之地尽在掌握,马殷慑於天威,一样会献出山南道。”
“如此,再行大兄所说的步步为营之策,方才稳妥。”
这一番话说完,李存审等几个太保纷纷叫好,康君立和李存进等则是悄悄拿眼神去看李思远。
后者並不动怒,反而是恢復了平静。
“三弟的计策,听上去很好,可实际上就是赌博。”
“若明尊放弃和元符真人纠缠,和朱全忠携手,岂非陷义父於险地?”
“若是耶律亿又和上次一般,以三对一,届时不但丟了河北,河东老家说不定也要丟了.”
“富贵险中求,大兄不要瞻前顾后!”
“义父是河东的樑柱,不能以身犯险!”
“大兄是怀疑父王的实力?咱们的飞虎旗,何时被敌人打倒过?”
两仪殿中的气氛再度凝固起来,眾人都忍不住看向上首的李翼圣。
后者皱著眉头,显然也难以抉择。
一个稳扎稳打,一个出奇制胜,两人的说法某种意义上都对。
陆地神仙的道场,也不过方圆几百米而已,岂能尽知天下事?
一件事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太多变数,结果如何,只有做了才知晓。
若按照李翼圣本人的性格,他自然是倾向於速胜。
明尊眼下受伤,耶律亿又是异族,忙著开拓自己的辽国,要想灭杀朱全忠,此时绝对是好机会。
至於风险,那是必须承担的代价,没什么可说的。
但作为领头羊,李翼圣也知道,这一仗打多久、打多远,其实不完全是自己说了算。
“老十三,现在筹备的钱粮,足够打多久?”
感受到眾人的视线,李存孝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
“眼下我河东聚兵三十万,钱粮还在徵收,若是能及时送到,大概能支持半年。”
“半年?”
眾人闻言,神色各异,李翼圣闭眼片刻,再睁眼,已经有所决断:
“下旨,加刘守光为燕王,许其开府建牙”
“私下再发一封信,告诉他,河东愿与其为盟,共抗乞答,但在大军到来前,他得先撑下来。。”
“再加杨化源为吴王,加钱具美为越王,令茅山、麻姑山等道门正宗,协力剿杀魔教。”
“再者,加李存孝行军道司马,李嗣本、李嗣恩,你们各领一千精锐,三人留守京师”
“其余人等,各自回营整训,三日之后,大军东出!”
李思远闻言嘆了口气,李存旭则喜上眉梢。
虽然一口气封了三个王,但显然,李翼圣並不打算將宝贵的力量分一部分出去,还是选择了亲儿子的建议。
麻姑山和茅山,不过顺手为之,大宗师並非一道旨意就能调动,这样做纯属有枣没枣打两桿。
不过杨化源和刘守光得了朝廷的正经册封,至少募兵会方便几分,多少能够多消耗几分乞答和朱全忠的力量。
“领命!”
不管之前如何爭执,李翼圣做了决定,便无人可以质疑。
河东藩镇和京师旧朝廷拼凑而成的这台机器,就在战爭的驱动下隆隆转动起来。
三日时间要整顿大军,李存孝作为行军道司马,自然是忙得脚不沾地,连修炼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他不仅要准备钱粮,还要核对军械数量,有不足和残损,都要及时补充。
时间紧任务重,还得几个太保的亲军紧著照顾,难免就有人落在后头。
有些作风跋扈的没有领教过十三太保的手段,到兵部来闹事,李存孝一点也不手软,全都军法处置,打了出去。
因为严谨强硬的作风,天赋实力出眾,加上手握后勤大权,李存孝的地位隱隱超然其余太保之上,仅次於大太保李思远和三太保李存旭。
佛经之中,毗沙门天王有五太子、八夜叉隨侍身旁,合起来正好是十三人。
以往,军中皆以李思远为大太子最胜,以李存旭为二太子独建,如今渐渐也有呼李存孝为“三太子”。
但这些只是繁忙之余的谈资,作为当事人,直到亲眼看著浩荡大军开拔,烟尘远离京师而去,李存孝才总算如释重负。
“老十三,连日辛劳,六哥真怕把你累坏了。”
“是啊,回去好好歇一歇,改天我请客,定要一起喝一杯。”
“六哥七哥说笑了,大王留我们三人驻守京师,当然要好好亲近。小弟著实累得紧,就先行一步了。”
李存孝掛著笑容,和两个武將打扮的男人告別,下了城门,进入马车,脸上的神情便逐渐褪去。
李光义一抖鞭子,朱漆绘金纹的华丽车架便缓缓行进,前后十步,铁甲长戟的亲卫开道。
街上行人见了,纷纷躲开,眼神中满是敬畏,也有人流露出感激之色,但这些李存孝是看不到的。
“光义,让你打听六太保和七太保的消息,打听到什么了?”
面对大哥的考校,李光义本就笔直的腰背不由挺了一挺。
“六太保李思本、七太保李思恩,都是较早跟隨晋王的一批將领。”
“这两人常年在晋王帐下飞骑军中,担任亲卫指挥使。”
“无论是和大太保,还是和三太保那一边,都没有什么来往。”
李存孝手指轻轻敲打著膝盖,“那就是和我一样的孤臣。”
“只不过这两位的兵马,加起来是我的十倍——你觉得是为什么?”
李光义闻言面色一肃,朝旁边的亲卫使了个眼色,他自己转身进了马车。
李存孝手指一弹,真元如一滴水珠扩散涟漪,將整个马车覆盖、封闭。
李光义见状,这才开口:
“是为了牵制大哥。”
“大哥身为行军道司马,位高权重。大军出征,只要不是远在河东的宗师归来,京师就是大哥说了算。”
“加上最近咱们和勛贵来往密切,晋王心中,必然有所顾虑。”
“大哥战力非凡,因此要留下一都两千人兵力,才能.大哥?”
李光义说到一半,却见李存孝看著自己,脸上莫名绽开笑意。
“我说错了吗?”
“不,你说得很好。”
李存孝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心中满是欣慰。
自己上辈子十五六岁的时候,还在天天泡网吧。
李光义这个年纪,却已经能代替他结交下层军士、分析政治形势了。
如此天分,也不过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开发出来,李存孝有时候都在想,自己以前对弟弟保护得太好,是否反而成为了坏事了?
“將来大哥要是封王,不立世子,直接传给你算了。”
自从太乙罹难,李存孝即便在家,也大都沉默。
难得开个玩笑,李光义心中触动,也笑著道:
“大哥传给我,侄儿怎么办?”
“他能生下来再说吧”
武者境界越高,诞生子嗣就越是不易。
当初太乙真人也是年少风流,才得一遗腹子。
如今李存孝是第七境武者,妻子叶淑仪也是第六境,两人结合,没个两三年,只怕是很难有什么结果。
当然,要是他想,专门炼一炉丹药也不是难事,只是暂时没这个必要。
原本相对於诸多太保,他一是初来乍到,二是实力不足,连带著地位不高。
如今实力还没提升太多,地位却坐火箭似地往上涨。
掌握大军后勤,等於是坐在了猪油罐子上,隨手一捞,都能吃得脑满肠肥,不知惹来多少红眼。
偏偏现在李翼圣不放他上战场,既是宝贝这个炼丹师,同时也未必没有“试用期”“考察期”的意思。
不上战场,就没有煞气,他就只能按部就班地修炼。
若按照眼下这个进度,四十岁前能成宗师就不错了。
这个速度,若是放別人身上,已经喜出望外,但对於心中有些想法的李存孝,就有点龟爬的意思了。
“这些诸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二十年时光,实在太长,变数也太多。”
“有金刚杵在,最迟三十岁前,我就要突破宗师;四十岁前,我就要打破天罡地煞。”
“长孙辅他们给的天材地宝,已经被我餵给了赤龙,一来可以补足龙宫秘境小天地循环,增强灵气,加速修炼”
“二来,等秘境恢復全貌,將来还可以在里面阴养死士,以备不时之需。”
“李翼圣留下李思本和李思恩掣肘制衡,我可没有那个閒工夫在大后方搞事。”
李存孝下了马车,回到越国公府中的修炼室,取出一张符纸,上面画著金刚力士和种子秘字,这是契此给他的通讯手段。
他向其中输入真元,嘴唇翕动,说了什么,隨后符纸上的力士便化作金光小人,从符纸上脱落,钻入地下,不见踪影。
李存孝收好符纸,唤出化身,自顾自修炼。
如此半个时辰后,地底方有金光回返。
李存孝以符纸承接,作聆听状,片刻后微微一笑。
华阴县的大佛,是他晋升的最大希望,之前碍於李翼圣等人在,不好妄动。
现在,机会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