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灾民与江一鸣的意中人

作品:《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

    洛水湖。
    无名荒岛上。
    黄天道人看著面前的白螭。
    原本眼神暴戾的白螭隨著黄天道人的到来,顿时变得安静了几分,眼神也变得温顺。
    下一刻。
    黄天道人一步踏出,就瞬间出现在白螭面前。
    隨后手掌落在白螭的头颅上。
    见此,一旁的青年心中顿时有些紧张。
    他知道自己和师父在做什么。
    那是一件足以顛覆大夏王朝的大事。
    这件事一旦做了,他俩便是九死一生。
    至今为止,他也不知道他和师父要做的事是对是错。
    心中种种念头闪过,杂念在心中滋生,心绪一时之间变得迷茫,心境也彻底乱了。
    就在这时。
    “萧无闕!!”黄天道人缓缓开口,口中道出一个名字。
    听到这三个字,一旁的青年顿时回神。
    “萧无闕?”他语气惊讶。
    黄天道人点点头:“是他!”
    “师父,那我等该如何做?”青年男子有些紧张。
    “被萧无闕发现了,却没有动手,是有点麻烦!”黄天道人口中喃喃,面露思索之色。
    “是啊!”背负八卦长剑的青年男子也点点头,然后继续道:“听说萧无闕是武圣弟子中天资潜力最高,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尊武圣的人。”
    听到自己徒弟口中的这番话,黄天道人不由一笑。
    “这世上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尊武圣的人很多,就连为师也是如此,但能成为武圣,千年来也就那么一位。”
    隨后,他开口道:“你去通知一下,把黄天化他们都叫来,既然被萧无闕发现了,那就將时间定在秋末冬初之际。”
    闻言。
    青年心中顿时一凛。
    “师父,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战乱一起,数百万教眾都会隨我们赴汤蹈火,到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和平將不再。”
    听到自己衣钵传人的这番话,黄天道人顿时看了他一眼。
    “功与过,交由后人来评。”
    “如今的九州三十六府,你又看到了几个平民百姓也活得好?”
    “八百多年的大夏,早就病入了膏肓。”
    “长痛所带来的危害,对於百姓的折磨也远远大於短痛。”
    “这天下,终究不是王朝的天下,是仙人的天下,那位武圣也已经走到了寿元將近,他也做不到继续维序这天下的太平。”
    “除非他能再活五百年,才能让他的意志让这天下再度和平,不然在那些仙人的操纵下,终究会迎来王朝顛覆的那一日。”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我送大夏一程。”
    此时,黄天道人也看出了自己徒弟心中的迷茫,不由开口解释了一番。
    “师父,我明白了!”青年点点头。
    “景儿,將来若有机会,你可以择一位雄主投诚。”黄天道人继续开口道:“大夏定鼎了天下八百年,制度早已深入人心,纵使將来某些势力身后站著的是洞天仙人,但终究会九州归一,再立新朝,此乃人心所向,大势不可违逆。”
    “师父,我会牢记在心中的!”青年再次点头。
    “嗯!”黄天道人顿时神情欣慰,然后道:“你入新朝,凭你的天生仙骨,可为新朝国师,可施展心中的抱负,立下更完善的制度,让这天下能得到真正长久的太平昌盛。”
    “师父,我会尽力的!”青年重重点头,眼中闪过坚毅的目光,手中的拳头不由握紧。
    东陵城。
    当江寧再次回到东陵城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
    夕阳的余辉映照在古老的城墙上,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染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暉。
    江寧站在城门口,不由停了下来。
    他看到前方的城池出现了不少面黄肌瘦的流民,有拖家带口,有三五成群。
    但统一面相都是身体乾瘦,脸色蜡黄。
    不远处。
    一队持刀的官兵高声吆喝。
    “一个一个排好队,进城后去往棚区,郡守说了,待会可以每人领一碗白粥,但是从明日开始就要开始上工!”
    听到这这番话,江寧心中有些诧异。
    他知道官兵口中的郡守指的是谁。
    他的半个老丈人,东陵郡郡守王守义。
    此刻他已经明白,王守义必然知道这些事,且已经做出了安排。
    以粮食稳人心,而后上工劳作,以功代賑,这没有任何问题。
    但他疑惑的是,如今东陵郡哪里来的灾民?
    洛水县,他十分了解,毗邻洛水,水源充足,纵使再旱三年,也很难对洛水县造成多大影响。
    原本最困难的本是石山县。
    石山县地处荒山,植被稀疏,数月前便粮食短缺的严重。
    但索性徐沐两家从外地购来了一大批粮食,且早早囤积了粮食。
    他从找到那批粮食后,石山县坚持过了今年也不难。
    所以石山县也不可能出现这些灾民。
    至於白沙县他虽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清楚白沙县因白沙河而得名。
    而白沙河连通洛水,水资源同样丰富,也不至於出现大的饥荒。
    想到这里,他顿时朝著官兵处走去。
    下一刻。
    官兵之中,为首的领头人就看到了江寧。
    他神情一愣,当即便迎了上去。
    “见过江巡使!!”他右手鬆开扶在腰间的长刀,对著江寧躬身行礼。
    “这些灾民,是怎么回事?”江寧问道。
    “回大人,这些是来自西川郡的灾民。”那官兵道。
    “西川郡?”江寧神色讶然。
    西川郡他也知晓,乃是在东陵郡的西边,地界距离东陵城却是不算远。
    看到江寧脸上露出的神色,那官兵继续道:“因为这两年接连的乾旱,西川郡今年出了蝗灾,让西川郡雪上加霜,所以导致出现了大批灾民的四逃。我们东陵郡情况还好,所以有不少西川郡的灾民拖家带口来到了东陵城。”
    “原来如此!”江寧顿时点了点头。
    “那西川郡的蝗灾如今情况如何了?”江寧问道。
    “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官兵开口,继续道:“不过根据小道消息,听说是王都的监天司来人了,蝗灾应该没两吧!”
    闻言,江寧点点头。
    他又看了不远处一眼,只见在官兵的组织下,那些灾民井然有序的进城。
    片刻后。
    江寧又简单问了两句,便独自进城了。
    城西。
    棚户区。
    只见木板早已搭建了一些临时住所。
    在前方的大棚下,两口大锅已然生火,不断有官兵在搅拌锅中的大米。
    腾腾热气发散下,空气中飘散著白米粥的香味。
    “江巡使?”王守义看到突然出现的江寧,顿时面露异色。
    “见过郡守!”江寧上前拱手行礼。
    “无需这些繁文縟节!”王守义摆了摆手,然后道:“江巡使怎么突然有閒情雅致来这里了?”
    江寧道:“我刚刚从外面回来,在城门口见到了不少灾民,故此心中好奇,过来看看。”
    “有何感想?”王守义问道。
    江寧道:“我没想到,隔壁的西川郡就出现灾民了。”
    闻言,王守义嘆息道:“西川郡的情况都还算好!泽山州毕竟山多水多,自古以来的旱灾都几乎波及不到泽山州。”
    听到这话,江寧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在前世的大旱,也主要集中在关中以及大西北地区。
    像江南西道,江南东道,自古以来旱灾虽有,但频率並不高,除非接连的极端气候才会导致旱灾的发生,且很少极为严重,多为局部性的危机。
    前者则不同,动则十年九旱,动则出现全省性的饥荒。
    如今的泽山州亦是如此,很难出现真正的旱灾。
    但当泽山州的各郡都出现了旱灾,无疑表明其他地方將会更加困难。
    想到这一点,他心中有些沉重。
    生而为人,难免会有惻隱之心。
    “郡守,可需要钱两?”江寧定了定心神,开口问道。
    闻言,王守义摇摇头:“江巡使有心了,不过如今东陵城的粮食还算充足,早些年粮仓已经堆满了!”
    “佩服!”听到王守义这番话,江寧拱手表示敬意。
    王守义顿时笑了笑,然后道:“至於钱两,如今库银也不少,但却已经很难购买到粮食了!”
    “情况这么严重了吗?”江寧眉头一皱。
    有钱买不到粮食,这显然是天大的问题。
    王守义点点头:“天下九州,泽山州已经是灾害最少的地方,也是旱情最轻的地方,如今的东陵郡又是泽山州內情况最好的前几郡。所以江巡使不知道,九州三十六府,大部分地方的旱情已经十分严重,人吃人的现象估计早就发生了。”
    话音落下,王守义口中发出浓浓的嘆息。
    “郡守大人是个好官!”江寧道。
    王守义摇摇头:“身在其位罢了!我能做的也有限!”
    说话间,他又看向在粥棚前排队的灾民。
    又道:“现在这些灾民还少,我们东陵城还能勉强接受,但情况若是继续恶化,到时东陵城也得闭门谢绝灾民的进入了,我也不能无限制的接受灾民,我身为东陵郡的郡守,优先保障的是东陵郡百姓的安全。”
    江寧点点头:“他们或许也能理解。”
    闻言,王守义苦涩的笑了笑。
    “不可能的理解的,真到了那一天,我或许也会满身背负骂名了!灾民无法进城,我必污名满身。”
    听到此话,江寧心中有些沉重。
    他明白王守义说的才是最现实的事。
    当真有这一天,王守义做为东陵郡的郡守,做为决策者,必会背负骂名。
    若是灾情严重,上面有钦差大臣下来,也往往会把王守义这等地方父母官拉出来斩首示眾,以平民愤。
    至於冤不冤,地方父母官尽没尽力,是否巧妇难饮无米之炊,上面也不会在意。
    因为不將民怨转移到个人身上,那么民怨的矛头最终会指向当今的陛下。
    “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王守义语气沉重。
    “车到山前必有路,郡守大人也不必过於忧虑!”江寧宽慰道。
    王守义摇摇头,然后看向江寧。
    “若是某一日我遭遇不测,还请江巡使能庇护我那两位小女的安全。”
    “郡守大人放心!”江寧道。
    王守义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片刻后。
    与王守义告別,江寧就回到了自己的府前。
    “公子!”绿漪打开大门,就看到站在门外的江寧,她眼中顿时流露出欣喜之色。
    江寧笑著跨过门槛。
    “这两天家中可一切安好?”
    “很好!”绿漪重重的点头,然后跟在江寧身后,继续说道:“今天早上一鸣休假回来了,婉婉姐他们都很高兴呢!”
    “哦?一鸣从武苑中回来了?”江寧道。
    “嗯!”绿漪再次重重的点头:“听说是放小半月的长假!”
    “叔叔!”就在这时,江寧看到从屋內出来,出现在前院的江一鸣。
    江寧走了过去,顿时拍了拍江一鸣的肩膀。
    “不错,长高了点,也长壮实了一点。”
    闻言,江一鸣笑著挠了挠头。
    “叔叔,我想请你帮个忙!”
    “直接说吧,別这么吞吞吐吐的!”江寧道。
    “叔叔,侄儿在武苑与林府之女林嘉欣性格相合,想请叔叔跟我父母说说,我想向林府提亲。”江一鸣开口道。
    听到这番话,江寧神色诧异的看向江一鸣。
    在如今的大夏,虽然男女普遍结婚比较早,但像江一鸣这个年龄,才刚满十五岁不久的年龄却是比较少,尤其是士族,踏入武道的士族结婚一般更是较晚。
    因为踏上武道,虽没有保持童子之身的说法,但沉迷女色,终究会影响武道的进展。
    故此往往只有平民百姓的结婚尚早,脱离了平民百姓这个阶级的群体便往往结婚就偏晚了。
    像江一鸣如今这个年龄,並不適合结婚。
    “你可想好了?”江寧看著江一鸣问道。
    “叔叔,我想了很久了!我也明白我如今还早,又刚刚踏上武道,不能结婚太早,我也想好了,先与欣儿定下婚约,待我武道有成之后,便名正言顺的娶她过门。”江一鸣道。
    “你俩可跨越了最后一步?”江寧问道。
    “还没有!”江一鸣摇头道。
    “你父母可知道此事?”江寧又问。
    “还没跟父母说!”江一鸣又道。
    闻言,江寧点点头。
    他也明白江一鸣为何还没说。
    因为不敢。
    他知道大哥大嫂对於江一鸣寄予厚望,希望江一鸣能考取功名,武道有成。
    所以江一鸣说出此事,大概率会招来反对。
    他也明白江一鸣为何要找到自己,不止是需要自己帮他在大哥大嫂这里说好话。
    还有林家。
    东陵郡林家,乃是林青衣的家族。
    高门大院,非一般人能够攀上的。
    在身份地位上,如今的江一鸣与林家並不对等,也需要自己出面。
    思索了片刻。
    “我待会跟你大哥大嫂说说。”
    “谢谢叔叔!!”
    听到江寧的应承,江一鸣顿时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