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出彩

作品:《1994:菜农逆袭

    第327章 出彩
    时隔几个月陈家志再次来到云杉酒店,生意好了不少,茶厅里的人气很旺。
    他进了包间,里面徐闻香和黄建远在坐著等他。
    “徐总、黄总,看来你们在酒店上的工作卓有成效。”
    “还可以吧,陈总,就是因为最近精力在了酒店上,才忽略了菜场的发展。”黄建远爽朗的笑了笑,给陈家志倒上茶,“没想到陈总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他又说:“这才多久时间,菜场就赚了八百多万!”
    陈家志沉吟道:“这笔钱暂时可不会分红,会用於再投资,云南和沪市的项目你们也都知道了。”
    黄建远拿著茶杯迟疑片刻,问:“陈总,此前听黄川说过,说你有意到连州投资基地,为何突然要去云南呢?”
    陈家志说:“为了长远发展。”
    黄建远笑道:“陈总能不能说具体点,也让我学习一二。”
    陈家志轻轻敲了敲桌子,“以目前菜篮子工程的建设速度,国內蔬菜供应很快就会供大於求,往后优势產区蔬菜的品质优势会被放大。
    而且,云南等地的人工等成本也远远低於沿海,同时,初期投资也不会太高。”
    “可它太偏……”
    “咳咳~”徐闻香咳了两声,“好了,黄总,今天不是谈这个的。”
    她又说:“陈总,关於菜场和我们两家的业务资源,也可以再进行整合嘛。”
    陈家志就是衝著这个来的,此前说的退股、转移资產等等都是为了嚇唬两人。
    他还是挺讲人情味。
    毕竟菜场的基础是黄建远和徐闻香搭建起的。
    接下来的沟通就顺畅多了,靠谱鲜生和菜场会整合成一个主体。
    两人会藉助酒店的客户资源给配送业务持续提供潜在客户。
    无论是云杉酒店,还是黄建远在香江的酒楼,两者的客户群体包含不少厂商的老板和高管。
    这些都还未有开发,只需搭建桥樑、提供联繫方式,就能给靠谱鲜生提供助力。
    同时,黄建远提到连州,也提醒了陈家志连州菜心和增城迟菜心。
    如果说云南是远期,以这两地为代表的高品质蔬菜则是中期目標。
    但要走高端路线,最好得等配送业务再扩大一些。
    毕竟增城菜心,他能做,其他人也能做,没有足够优势前,贸然启动推广,很可能为別人做了嫁衣。
    所以当下配送业务的推广,尤其是高端客户群体的开发和扩大很重要。
    確立了国內的策略后,陈家志又把话题延伸到了港澳,他想把配送业务发展到两地。
    不过深入了解香江情况后,却又感觉时机还不合適。
    香江酒楼酒店的蔬菜採购都是以订单合约形式与各大菜栏合作。
    一旦菜心这种大类蔬菜跳出合约,酒楼再想在菜栏里拿其它类蔬菜就会变得很困难。
    陈家志想到了超市生鲜配送。
    然而,香江最大的两家连锁超市:惠康和百佳,其超市生鲜业务涉及也並不多,同时也依赖菜栏。
    不过,这两家都有跳过菜栏的能力,只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江心菜场也不一定挤得进去。
    这註定现阶段还得和同兴泰菜栏互相合作。
    交谈过程中,徐、黄两人也逐渐了解了陈家志对公司的全盘规划,心里也更多了些信心,至少发展路径很清晰明了,並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陈总,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后续和客户接洽这块,我还是会让正旭来,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你们多教教他。”
    徐闻香笑了笑,“除了文化低点,他各方面都还行,態度挺积极。”
    “行,回头我让他多学********进行了友好的握手,陈家志对这趟会谈也挺满意,短期內靠谱的配送业务也会有次提升。
    出了云杉,陈家志直接又驱车去了靠谱办公室。
    白天上班的人不多,不过早就接到通知的陈正旭和李才都在。
    他先和陈正旭说了与徐、黄两人的交谈结果。
    “还得小叔你出马呀,估计这下工厂的订单量也会有个爆发。”
    陈正旭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陈家志按住他肩膀。
    “你得学李才,除了工作,也该谈恋爱了,不然我不好向大哥交待。”
    “我也想谈恋爱,找老婆,这不是忙吗!”陈正旭揶揄道:“况且李才刚失恋,每天都搁屋里唱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哪还有心情去想这些~”
    “扯远了哈。”李才不满道:“陈哥,现在是在聊工作吧?”
    “除了工作,生活也很重要。”陈家志找了张椅子坐下,说:“另外,你们最好能再学点管理知识。
    我知道你们忙,但结合实践自学一些东西应该没问题,多提升自己。”
    相比菜场其他人,两人更年轻,原本也算有点基础,对学习並没有那么排斥。
    打发了陈正旭,陈家志又和李才聊了会儿档口亟需的货源。
    由於受自然条件制约,旺淡季供应不均一直困扰著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
    不过也逐渐有了解决之法。
    在广东,则是利用粤北地区的『高寒』气候种植反季节蔬菜。
    目前也形成了规模,然而,规模化的基地基本是採购商自身建立或者达成合作的基地,外人难以插手,胡乱去从农民手中收购还可能引发衝突。
    长期来看,靠谱鲜生也要在粤北有合作基地。
    短期看,夏季则只能从散户手中收购,有什么买什么,同时与北方发货相结合。
    接下来几天,陈家志对菜场和靠谱鲜生进行了整合。
    相继划分出了生產、市场、採购、配送、財务、行政等部门。
    生產包括菜场和苗圃;
    採购包括菜场物资採购、配送採购以及货源地採购……
    陈家志每天都会翻阅各种书籍,结合需求设立岗位,並开始招人。
    他原本想招两个大学生进来,结果面试了几人,最后都因工作环境等原因没来。
    由此他便也不再强求。
    隨即结合內部筛选与外部聘用给每个岗位都填满了人。
    这天,他再次审视了一遍整个管理体系,他也不太懂管理,但就当下的业务来说,目前的人也应当足够了。
    “咚咚咚~”
    “请进。”
    童刚走了进来,“陈总,刚得到消息,菜场通过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评审,但示范基地还得现场评审,镇上通知有相关领导会下来,让我们准备下。”
    陈家志问道:“示范基地有钱拿吗?”
    童刚点了点头,“除了无公害蔬菜可以溢价20%以上销售外,在其它方面也会补贴部分资金。”
    陈家志眨了眨眼,江心菜场的菜一直有溢价,如今也算是有了名分。
    “好,让各部门做一下准备吧。”
    陈家志想了想,又说:“以后类似的荣誉和补贴,你也牵头关注下。”
    “好。”
    在加入wto前,国內对农业的补贴很直白,就是出口退税、给钱给政策等等。
    而加入wto后,补贴就转变了形式,改为补贴具体的环节。
    傍晚生產部的例行总结上,陈家志参与了旁听,听到易定干针对领导要来做了不少部署。
    陈家志说道:“也不用太刻意,不能影响正常工作,但像清理塑料等垃圾需要做。”
    有钱拿自然好,但补贴资金只能锦上添。
    跟著,陈家志又给眾人普及了下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標准。
    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一是选址要远离三废,平整连片,土壤肥沃,水源无污染,社会治安稳定等等;
    二就是生產技术上须以防止农药污染为核心。
    前两年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市民普遍有专买『虫口菜』、吃野菜热的『恐毒』心態。
    由此便催生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这一概念。
    京城、沪市、城等地的市民也愿意为溢价25%以上的无公害蔬菜买单。
    江心菜场自然符合標准,甚至在多方面都有所超出。
    比如土壤,隨著新一轮腐熟粪肥的施入,菜场的土壤变得更加疏鬆,同时有机质含量也愈发丰富,很难再看到稻田那种黏糊的状態。
    这样疏鬆的土壤种出的菜自然漂亮。
    经过两天的简单准备,菜场的环境变得更加清爽,蓝色的天,黑色的土壤,绿色的菜田,以及500多个鲜活生动的菜工~
    如此面貌让前来参与评审的专家组都大为满意,记者也拍了许多照片和镜头。
    番禺的相关领导也是第一次来江心菜场,听闻菜场僱佣了500余人时,也大有讚赏。
    隨著財税和国企改革,国內目前的就业压力很大。
    而江心菜场算上新接地,面积也才900亩,却解决了500余人的就业。
    还是更为让上层头疼的农村,这样的成绩值得宣扬。
    在视察过程中,陈家志也介绍了冷库、打包、泡沫箱厂等等设施。
    宣传產品的同时,也间接说明了500余人在各个环节的分布。
    这同样得到了称讚。
    从各个方面来说,江心菜场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没过两天,陈家志就接到江心菜场被评为示范基地之一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同时,在本地电视台和报纸上,也相继看到了关於江心菜场的报导,很出彩。
    这让菜场获得了很多关注,陆续有各级领导前来露脸。
    在报导里,也出现了靠谱鲜生的身影。
    凭藉著这份报导,陈正旭在徐、黄两人的配合下,迅速拿下了市內几家大酒店大酒楼的蔬菜供应。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某家著名酒店在蔬菜供应上大多由两农民送货,採购体系给人的观感就是草台班子。
    这迅速打破了靠谱鲜生对高端酒店的滤镜。
    靠谱鲜生这等专业的配送称得上是降维打击,这也为业务量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等到7月结束时,靠谱鲜生的日配送量已经提升到了3万多斤。
    有了无公害蔬菜的牌子,加上高端业务的扩展,配送的利润率逐渐提升到了25%,每天有六七千的利润入帐。
    这已经相当可观。
    …
    办公室里,陈家志查看著7月的各项工作。
    除了月初出菜量有所爆发,月中和月末都挺平稳,价格也回落下来。
    徐瑶敲门走了进来,“陈总,7月的工资做好了,什么时候发合適?”
    陈家志把桌上的资料收起来,“一共要发多少?”
    “50多万。”徐瑶迟疑道:“钱要不要提前准备好?”
    陈家志摇了摇头,“不了,等两天发,现在不太平,当天取,当天发工资,取钱时多带几个人。”
    徐遥许是也鬆了口气,“好。”
    今年各地都出了不少悍匪,年初鹤岗便发生了一起抢劫工资款火拼的大案,最近,城里一家工厂也出了类似案子。
    这让陈家志变得更谨慎,档口的现金当天就要存入银行。
    但李秀依旧提心弔胆,档口的钱大多是李才在收取。
    陈家志只能再度减少给档口的供货量,更多的菜发往同兴泰。
    这能减少风险。
    “多事之秋啊!”
    陈家志收拾了资料,关了门,下楼骑著车往菜场东边而去。
    没多久,易定干也跟隨他而来,绕场一周再一起下班。
    新接的300亩地已完成了交接,原本的稻田积水很严重,但当初堆积菜山的两块荒地却摇身一变,成了葱绿的菜田。
    新的育苗大棚也在这里,崭新的钢架和薄膜,內里舖满穴盘苗,菜场其余部分也较为良好。
    每当看到欣欣向荣的菜场时,陈家志对未来有足够信心。
    “家志,你说打得起来吗?”
    “打不起来。”
    回到家,吃了饭,电视里正放著在海峡进行军事演习的画面。
    这已经是最近的第二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局面非常紧张。
    一家子都很关注,每天家里都充斥著各种键政的声音。
    陈少昌更是一天到晚的守在电视机前,时不时义愤填膺嚷嚷著打过去,又念叨著镇里还有人跟著去了那边。
    陈家志也偶尔关注,今年国家形势確实挺艰难,內外交困,但他知道打不起来,而且再大的困难,也都会过去。
    元谋和沪市的项目也因为各种事一拖再拖,他当前能做的,还是先把菜场经营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