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回菜场

作品:《1994:菜农逆袭

    第337章 回菜场
    江南市场里车流如织。
    陈家志从市场离开时,便看到有货车被堵在通道中卸货。
    职业习惯让他上去问了问情况,菜是小香葱,价格很可观,也很抢手,还没到档口就被抢著卖了半车。
    看到小葱,陈家志便又想到了云南。
    云南以后的小葱很火,乃至演变成了期货交易,有人暴富,也有人倾家荡產。
    从档口出来,陈家志又回了靠谱鲜生办公室,在门口遇到薛军在抽菸。
    “家志,等会儿我开车送你回去。”
    陈家志笑道:“不用麻烦,一来一回就是几个小时了,我一个人开车回去可以。”
    薛军凝神道:“还是我送你吧,最近不太安全。”
    陈家志挑了挑眉,想起在市场上看到的摩托车,“飞车党吗?我开车他们也抢不到我。”
    “不止是飞车党。”薛军用脚底踩灭了烟,“正旭让我送你的。”
    陈家志眉头皱得更深了,往里看去,“正旭人呢,还有什么事没给我说?”
    “他和小熊几个开麵包车出去了。”薛军无奈说道:“最近市场上和人起了点衝突,所以他让我送你回去。”
    一个小时前陈家志才和陈正旭聊了聊,压根没提到衝突,不对,提了做配送的国企。
    “不是说让给国企了吗?”
    “机关单位和有些工厂我们让了。”薛军沉吟道:“但餐饮饭店我们不可能再让,难免就和人起了些爭执,打了两架。”
    陈家志默然,陈正旭刚才完全没和他提打架的事。
    而且他比较难想像因为爭夺配送客户而打架,配送实质上就是帮餐饮老板採购蔬菜,两家竞爭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价格。
    主动权也在老板身上。
    然而,事情就是发生了。
    回去路上,陈家志也得知了前因后果。
    就是有人想给饭店,但又不想让价,个別饭店老板也不想多事,让自行解决,然后就打起来了。
    也有的老板比较强势,价格低就给谁,面对威胁就直接报警,或者直接就自行去市场採购,但也可能遭遇报復。
    挺乱。
    这是陈家志的感觉,主要还是涌入的外来人口太多了。
    靠谱配送中心现在人不少,陈正旭也对人员做了部分调整。
    把个別性格老实的人送回了菜场,又挑了些身强力壮胆量足的人上来。
    几次衝突上也占了优势,配送业务的开展也不错。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不过陈家志也在思考著这种抢市场的方式,其实也不算激烈,但离严打很近了。
    这个时候行为过激太过敏感。
    靠在座椅上,陈家志按了按太阳穴,“回头给正旭说,优先有保障的酒店和酒楼,竞爭激烈的小饭店先放弃。”
    “啊?”薛军讶然。
    “算了,到家了我给他打。”陈家志说道:“安全第一,优质客户也更赚钱,而且当初取靠谱鲜生这个名字,也想的是细水长流,不必爭一时之气。”
    做配送,终究还是服务说了算。
    当下季节菜多,所以配送好做,竞爭也激烈,等到了淡季,有些人就不好买菜了。
    到家时,正好是傍晚,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等著。
    陈家志和眾人寒暄了会儿,又从李秀手中抱过了儿子,略微有一丟丟生疏,但也还记得他。
    彭国真招呼道:“都別站著了,开饭嘍,吃了饭再聊。”
    陈家志问道:“小龙小虎还没放学吗,没看著人呢?”
    “在楼上玩电脑。”陈家芳说道:“自从买了电脑后,电视也不看了,天天放了学回来就玩电脑,还说是你让他们学习用电脑。”
    陈家志:“……”
    等了一会儿,易龙易虎也都从楼上下来了,陈家志问道:“你们两兄弟在电脑上学了些什么东西?是不是天天都在打游戏?”
    易虎说道:“没有,舅舅,等会儿你上来我演示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陈家志又问:“真没玩游戏?”
    “玩了,但也学习了,你说的嘛,劳逸结合。”说完,易虎又埋头乾饭。
    陈家志也没再追究,和家里其他人聊著天,喝著酒,说著在云南的见闻,也了解著家里的情况。
    等到后半程时,就主要是易定乾的声音。
    “最近出菜也还可以,菜也好,就是菜价不行了,一天只能卖四五万块钱,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
    “你要留的大骨青空心菜种子,我也让方学林在搞。”
    “嫁接的丝瓜和苦瓜苗,还有番茄、茄子、冬瓜都在菜场找了位置种,现在菜场里的菜是五八门。”
    “对了,育苗场还卖了批实生苗出去,你別说,一株也有一两分钱利润,一盘72孔的苗能赚7~8毛钱,一亩棚一次至少能搞3~4万盘,只要能卖出去,这產值很可观啊!”
    “缺点也不少,尤其是嫁接苗,太费工了,嫁接的成活率也低,5成都没有。”
    “敖德海和洪中的人一起研究了开沟机的设计,没想到还真被他们搞出来了,虽然开沟有点偏,但人工修整下也能用。”
    “哦,还有你设计的手扶式播种机,听说友谊农资也卖出去不少把了。”
    喝完酒,又凑了四个人一起打长牌,聊天中,陈家志也大概弄清了菜场情况。
    等洗漱完,陈家志注意到易龙易虎的房间还亮著灯,敲了敲后,便推门而入。
    “还在玩电脑呢?”
    “舅舅,再玩一会儿就睡。”
    陈家志注意到两兄弟在玩游戏,什么游戏他也不懂,但看到电脑上还放著本【windows 95x学习捷径】。
    他翻了翻,注意到书上有做过许多笔记,便没有再过问。
    “早点睡。”
    “嗯。”
    两兄弟鬆了一口气。
    陈家志摩挲著回了臥室,从背后抱住也在书桌上看书的李秀。
    “这么勤奋?不过你这书咋这么新呢?”
    李秀刷地一下脸红了,“我也就隨便看看,今天豆豆给妈带去了。”
    陈家志双手开始游走,笑了笑,“原来不是在看书,在等著交公粮啊!”
    次日,交足了公粮后,陈家志一大早便神清气爽的和易定干去菜场给小组长们开早会。
    在路上便碰到了眾多同样前去上班的菜工。
    “哟,陈老板回来了。”
    “陈老板抽菸。”
    “陈老板,云南好玩不?”
    一路打著招呼到了菜场,这会儿还才蒙蒙亮,但来的早的菜工也不少,各自在各组点位上等候著。
    陈家志也见到了几个早都等著了的小组长,等易定干给几人说了工作安排后,他也说了几句。
    “云南元谋的基地也动工了,工作开展挺顺利,但接下来公司还有新的扩张计划,可能会再去沪市再建新基地,还需要一个新场长。”
    “当然嘍,其余人也都有机会,但首先是要把组长的职责做好,同时也要加强学习,掌握新事物、新理论、新技术。”
    “像播种机、开沟机、嫁接等诸如此类的技术都很不错。”
    “好了,就这样,都去上工吧,德海等会儿安排完工作再来找我一下。”
    乍一看下来,菜场除了种的菜种类多了,其实也没多少变化。
    只是按现在的菜价,经营一个月下来,销售额也就百来万。
    以如今的日常支出来算,压力很大,只有微薄利润,有点差池就会亏本。
    所以,易定干又重提了控制人工工资,基本工资和提成不变,但奖金要严格控制了。
    在自身没有利润的情况下,陈家志也赞成暂时控制奖金。
    不过即使这样,普通菜工工资依然有600~800元,顶尖的能摸到千元门槛。
    易定干嘆气道:“其实这批菜长得很好,產量高、品质好,但就是卖不上价。”
    陈家志自然也看到了菜场里如绿地毯一般的菜,拍了拍易定干肩膀。
    “以后要多习惯,好菜卖不上价,这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常態。”
    “总不可能还跌吧?”
    现在叶菜价格普遍在5毛以下,差一点的只有3毛,这还才九月中旬。
    陈家志想了想,“跌应该不会跌了,但你也不要太在意市场价格,市场越萧条,就越应该保持平稳的播种趋势,有行情了,自然不会错过。”
    易定干期待的问道:“下半年还会不会有行情?”
    陈家志没有直接否决,沉吟道:“我会让市场上的人多调研市场,让他们给出建议,你们根据建议来播种。”
    易定干:“你会看吧?”
    陈家志笑道:“当然,不仅会看,感觉有机会我也会写建议。”
    “那就好,那就好。”
    相比別人,易定干还是更相信陈家志的判断,“没人比你更懂市场。”
    陈家志莞尔。
    事实上他最近对这方面有所疏忽,此前想过的有关市场和產区信息的调研也一直没有去落实。
    主要还是缺人才,也和当下交通和信息联繫不密切有关,想要把市场分析做好其实並不容易。
    但稳下来肯定会有机会。
    和易定干交流著,也在菜场里逛了一圈,又来到了育苗棚。
    方学林和他介绍著情况。
    九月份正是城蔬菜种植高峰期,如冬瓜、黄瓜、番茄、茄子等种苗还颇有市场。
    不过农户对稍便宜的实生苗更感兴趣,对嫁接苗不太感冒。
    这导致嫁接苗最后都是菜场內部消化。
    陈家志边听边看,林林种种的组合加起来有几十组,每组都做了標籤。
    有些已经嫁接,有些还才播种发芽。
    最终每一种都会种在菜场专门划分出来的种植田里。
    “现在能看出嫁接苗和实生苗的差距吗?”
    “有部分还是挺明显的。”虽然嫁接的时间不长也不多,但方学林很篤定的带著陈家志来到了一盘苗前。
    “黄瓜?”
    “嗯。”方学林拔出一株苗,“砧木还是老板提过的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很发达,嫁接后缓苗很迅速。”
    陈家志一乐,经过验证的东西是有些不一样。
    至少他感觉发展育苗场的方向没错。
    国內蔬菜面积正是大幅增加的时候,蔬菜市场的竞爭在加剧,但种苗的確还是蓝海。
    现在不仅要儘快筛选更多组合,还要加快市场的开发。
    出了育苗棚,陈家志看到敖德海正在往这边走,便又回头对易定干和方学林说道:
    “还得加大招人力度,尤其是科研和市场型人才,提高菜场的技术含量,开拓种苗的销售市场,这件事你们俩都要留意。”
    交待完,他又带著敖德海回了办公室,泡上茶,谈起了去沪市建基地。
    敖德海颇为有信心,刚好新接的300亩地也刚开荒完,积累了不少经验。
    只是对沪市很陌生。
    “种地到哪里都是种,到了沪市后,也主要种叶菜,管理上都大差不差,只是气候有差別,同时不会让你带多少人过去。”
    敖德海愣了愣。
    少带人过去?
    陈家志解释了工资上的原因。
    沪市没有供港渠道,甚至批发市场渠道都没打通,菜价更低,很难支撑起给普通菜工高工资。
    只能按正常工资水平来,儘量在当地招人。
    说到这的时候,敖德海便迟疑了,面对陌生的菜工,这难度陡然就大了许多。
    但沪市也有优势。
    土地租金低,工价低,极端天气没有城多,同时潜力高。
    陈家志和敖德海谈了一会儿,才最终定下来让敖德海带几个人去沪市建场。
    搞定了敖德海后,陈家志又找各部门谈工作,跟著又和两个股东,以及香江的夏有车通了电话。
    既聊当下工作,也谈进军沪市,有什么资源也都早点提供。
    这一谈还真有收穫。
    徐闻香最近接触到两个海外华侨,对从国內进口蔬菜颇为有兴趣。
    “有一个来自马来西亚,还有一个是新加坡的。”
    “別管是哪的,只要能买菜,那都有可能成为菜场的客户,这件事就麻烦徐总了。”
    “你不来?”
    “来呀。”陈家志纳闷道:“这不得麻烦徐总引荐嘛。”
    徐闻香哦了一声,“我还以为你就这么把事情推给我,什么也不管了。”
    “我是这种人么?”
    “是。”
    “……”
    陈家志认为自己口碑怎么也不至於这么差,妥妥的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