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粤西

作品:《1994:菜农逆袭

    第354章 粤西
    “靠,腊肉呢?”
    “你俩不是喜欢吃菜心吗,我们就把肉给吃完了。”
    薛军闪烁著眼神,陈家志竟然从一个大汉身上看到了无助又可怜的表情。
    “算了,吃了就吃了吧,反正腊肉本来也是带给你们吃的。”
    只是一个简单的试菜,除了菜心炒腊肉也没其它的菜。
    很快,迟菜心也被几人吃完了,倒也挺满足。
    陈正旭说道:“小叔,我觉得增城迟菜心基地可以提上日程了。”
    薛军问道:“要建多大面积的基地,钱够吗?现在公司钱的地方不少噢。”
    他跟著陈家志去了上海,又到了元谋,两个基地的投入都不少。
    回来后,也知道李才在连州谈的合作基地也在进行之中了。
    “够的。”陈家志笑道:“这些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元谋投资300万,上海投资300~400万,连州、增城、水东芥菜预计投资200万,还有100多万的预备金。
    这些他原本就构思好了。
    而且元谋300万元没有完就產生了效益,上海基地资金也还很充裕。
    连州基地是合作的方式,公司建小冷库,提供种苗,农户负责生產再由公司收购,成本较低。
    完全还有余力在增城建基地,甚至水东的芥菜也可以。
    陈正旭又笑著问:“基地选址定在增城哪里?”
    “小楼镇吧,我们这株迟菜心就在小楼镇找到的。”陈家志说道:“不过种植上还有很多要注意的,比如有没有更好的种子,以及更充足的有机肥施用等等,如果把这些都做到位了,相信口感还有上升的空间。
    不过这些都会交给基地去处理,你和李才主要还是把控好市场。”
    陈正旭和李才都接连表態没问题,菜的品质好,市场推广也会很轻鬆。
    乃至陈正旭对水东芥菜也有了期待。
    陈家志说:“跟著我和薛军就会去茂名,再去湛江,去考察水东芥菜,同时也去沿途的產区和批发市场做调研,做明年的规划。
    李才,你也要做一份周边批发市场的调研,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菜价走势,都要仔仔细细的分析。”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很多菜农在种菜的时候都喜欢回忆去年的价格,大部分今年种啥都是凭感觉。
    而陈家志早就习惯了记录,习惯了数据分析。
    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菜场,还是档口,抑或是配送,都养成了记录行情的习惯。
    与前世不同,现在还尝试在电脑上进行了录入。
    有了今年的行情数据,再结合后续其它批发市场和產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来制定明年的种植计划,可能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1
    带著剩下的两株增城迟菜心,陈家志和薛军回了菜场,
    並再次做了一道迟菜心炒腊肉,家里腊肉多,这次吃了个够,再吃迟菜心仿佛更好吃了。
    易定干在尝了过后,也点评道:“家志,难怪你费尽心机也要去找,口感確实有独到之处。”
    陈家志笑道:“所以你想好了没,这次推荐谁去增城?没人推荐我可就自己选了。”
    要建新基地,自然就有新的场长诞生了。
    易定干闷闷喝酒,“手心手背都是肉,哎,你选吧,选谁我都难受。”
    陈家志想了想,说道:“那就德良和永锋。”
    “你怎么还选两个啊!”
    “因为可能要建两个新的菜场,甚至三个也有可能,那样老郭也要调出去!”
    陈家志笑道:“你说的重心是种菜赚钱,我这也是听了你的建议才决定新开菜场。”
    但也不至於开新菜场和喝水一样快吧,易定干说:“会不会太激进了,最近蔬菜行情比较平淡v
    陈家志:“懂不懂什么叫结构性牛市?”
    易定干沉思片刻,又变得摩拳擦掌,这他熟啊!
    “赌行情嘛,我懂。”
    “你懂个球,一天天就知道赌,我身上闪光点那么多,你就偏要盯著那点赌行情!”
    陈家志感觉这股不正之风好难扭转,赌行情真就有那么上癮吗?
    他一年也就赌那么二三四五.六七次行情博中了好像確实有点上癮哈。
    “我说的结构性牛市意思是我们凭藉优秀的品质,稳定的供应,靠谱的服务最终贏得市场上的溢价销售。
    就比如这增城迟菜心,如果做成精品包装盒,再卖到大酒店或者超市,它价格能一样吗?
    赌行情也不是不可以,但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稳定的供应会更重要。”
    品质带来的溢价,稳定供应带来的长期客户,易定干都曾在陈家志身上见识过。
    但咋说呢,赌行情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过癮啊!
    然而,从长远角度考虑,品质、稳定、服务肯定更为重要。
    增城迟菜心有这口感,的確有可能在行情低位徘徊时脱颖而出。
    “好,我去给他俩提下,你再找他们谈话,定了什么时候去增城没?”
    “还有时间。”陈家志说道:“增城迟菜心是冬种蔬菜,一般10月份才播种育苗,有可能水东芥菜基地反而要更快一些。”
    易定干鬆了口气,“这样也好,菜场也有时间调整安排,新的小组长名单也要你来任命哈。”
    “嗯,好。”
    易定干少有干涉財务和人事权,重心始终放在生產管理上。
    这点就很让人放心。
    迟菜心口感得到了家里人认同后,陈家志和薛军便踏上了调研市场之旅。
    从番禺出发,到中山、江门,又经阳江—
    期间每个城市的核心蔬菜批发市场,他都去走了一趟。
    手中一本崭新的笔记本也记下了每种蔬菜的价格、到货量、消费喜好等等数据。
    就连沿途的蔬菜基地也没放过,菜的品种、生长期、大概面积也都有记录。
    就这样用了一周多时间,才抵达了茂名。
    作为广东南菜北运的主要基地之一,又正处於冬早菜的上市高峰期。
    茂名各地的收购站、交易站、批发市场全都火力全开,蔬菜堆积如山。
    路上遇到的三轮车、拖拉机等大车小车也时常满载著各种蔬菜,
    同时化州、高州、电白、茂南三县一区中,绝大多数乡镇都有成规模的北运蔬菜基地。
    从圆椒、尖椒,到青瓜、节瓜、茄子、菜、番茄、玉豆等等蔬菜,品类极为丰富。
    同时住宿也变得很方便。
    因为在当地从事蔬菜购销的队伍十分庞大,陈家志每天都能见著来自天南地北的同行。
    不过也发现了问题,贮运跟不上,车皮又难找,成批蔬菜烂在货台的现象屡见不鲜。
    很多人採用公路运输,一车10吨蔬菜从茂名运到上海,只是运费就需要8000~11000元。
    陈家志和薛军两人开著五十铃皮卡出现在茂名各地,不时也会有农民问他俩买不买菜。
    “老乡,我是来买芥菜的,不买青椒,你知道水东哪里有种芥菜的吗?”
    “那我不知道。”
    一旦说到不买菜,大部分农民就没有交谈兴趣了,但也有好心人。
    水东镇此时也是南菜北运的產区,镇上大部分农田里种的都是北运菜。
    而北运菜基地基本都不会种芥菜。
    最终,在好心人的指引下,陈家志来到了一个叫彭村的地方。
    在这里,有不少散户家里都种了芥菜,销路主要是广州和湛江。
    在市场上卖得也很好,但没形成规模,也没有人特意打造品牌。
    这对陈家志来说是好消息。
    冬天的水东芥菜品质最优,他来的也正是时候。
    在一农户的菜田里,他轻轻一瓣水东芥菜的叶柄,咔咔的声音听著就很悦耳。
    “我这芥菜好吃得很,直接生吃都可以,一点也不苦,拿回去白灼或者生炒也是美味。”
    菜农刘海涛直接就了块芥菜放进了嘴里咀嚼,
    由於芥菜的苦味,陈家志还没试过白灼芥菜的吃法。
    但刘海涛敢生吃,他也就信了,甚至自已也了块生吃,嫩、爽脆、汁水足,带有微微的甘甜。
    他不由竖起了大拇指,“好吃!”
    “我没骗人吧。”得到了认可,刘海涛也心情愉悦,“老板,要买不?”
    陈家志点头道:“买,但得等两天来。”
    刘海涛瞬间就有些失落,说等两天的客商最后一般都不会来。
    不过当陈家志说预付定金时,其神色又变了。
    “老板,你放心,我老刘最讲信誉,说给你留几天就留几天!”
    “哈哈,好。”陈家志眺望著海湾,“老刘,你有没有扩大规模的想法?”
    他也见了几个种芥菜的菜农了,就属刘海涛的口感最好。
    水东芥菜亦有差距。
    刘海涛摇头道:“忙不过来了哟,我还种了有其它菜。”
    陈家志建议道:“你芥菜种这么好,还种其它菜乾嘛,专种芥菜,以后你的芥菜我全买了!”
    刘海涛默默抽菸,不接话了。
    陈家志也不再劝,付了定金,留下联繫方式,便又往湛江方向走。
    和茂名相比,同样是南菜北运基地的湛江丝毫不逊色。
    民用铁路专线、仓库、堆货场、製冰厂、批发市场,甚至路边编织竹筐和草蓆都形成了一大產业。
    路穿梭,陈家志的笔记本的数据也不断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