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将军如何看待陛下?

作品:《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440章 将军如何看待陛下?
    洛阳,太极殿内。
    被尔朱荣所拥立的元恭端坐在尊位之上,接受百官朝拜,尔朱荣就站在其御案前,与他一般面朝公卿。
    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接受百官朝拜合情合理。
    尔朱荣自当上丞相之后,便完全不在意所谓礼制。
    元恭与元子攸最大的区别在于。
    元子攸每每看到尔朱荣在礼制上僭越,心中都会恼怒万分,这是对天子的蔑视。
    元恭却没有任何反应。
    自己就是个被推出来的吉祥物,傀儡。
    上一个想要折腾的傀儡皇帝,已经落了个身死的下场。
    作为元氏宗亲,献文帝直系血脉之后,元恭在皇位的继承法统上跟元子攸类似,都并非是孝文帝的直系血脉。
    高欢所拥立的元修那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
    元恭打心底里对自己这位先帝表弟佩服,元子攸没有辱没元氏宗亲之名,没有让元氏历代先祖丢脸。
    但……
    元子攸的身死也让引以为戒。
    自古以来,开国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国祚能够延续万世。
    可哪有延续万世的国祚?
    秦二世而亡,汉前后延续四百年最终不也被曹魏取代,曹魏若是不算曹操这位‘大汉忠臣’的话,前后不过三代人的时间,便迅速的被司马家取代。
    司马家当街弑君,将皇权的神圣性疯狂摩擦。
    十六国时期,更是让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天子。
    兵强马壮者为之。
    皇位、江山是靠拳头抢来的。
    大魏就如此前的王朝一般,气运已尽,元子攸带走了元氏最后一丝血性,也彻底耗光了大魏的气运,自他开始大魏的皇帝彻底威严丧尽。
    那自己还折腾干嘛呢?
    安安稳稳的当个傀儡不好吗?
    他甚至巴不得高羽千万别输,就这么跟尔朱荣互相耗着。
    双方对峙的情况下,尔朱荣没有任何理由行禅让之举,夺不走他的皇位。
    他安安稳稳混完余生,还不用背负大魏葬送在自己手上的骂名,多好?
    元恭冷眼旁观,尔朱荣却已经抢先开口。
    “陛下!臣有一事要启奏!”
    “哦?”
    元恭连忙挤出一副笑脸,“丞相尽管直言。”
    “臣要请陛下加封一人!”
    “何人?”
    “臣帐下的亲信都尉宇文泰。”
    元恭一愣。
    也难怪他会这个反应,这个所谓的帐内亲信都尉甚至连个官身都不是,只能说算是心腹,近臣,可以随时面见尔朱荣这个主帅,但手中并没有任何实权,只有建议权。
    宇文泰的地位就是这么低。
    “这……丞相欲要加封此人何官职?”
    “臣请加封宇文泰为雍州刺史,使其开府仪同三司……”
    这可是真正的一步到位。
    封刺史成为封疆大吏,甚至还拥有了开府权,意味着可以组建自己的行政班子。
    元恭愣神归愣神,但他下意识的反应却很真实。
    尔朱荣还愿意陪他这个天子,走这个所谓的过场,已经很给面子了。
    “准!丞相为国举贤,能得丞相赏识,想来此人定有过人之处……”
    宇文泰就如同当年的高欢一般。
    他甚至比当年的高欢蹿升的速度还要快,高欢最开始前去晋州当刺史的时候,可没有开府的权力。
    尔朱荣让人将宇文泰召到自己府上,将诏令交给了他。
    宇文泰心脏疯狂的跳动,他终于能上桌吃饭了!
    但他很清楚。
    尔朱荣并非是完全信任自己。
    尔朱天光也是雍州刺史……他会代替尔朱荣看着自己,也没有给他兵权。
    但这已经够了。
    从一个边缘人物一跃成为拥有实权的人,还要啥自行车?
    “我绝不负丞相提携之恩!不负丞相所望!”
    “黑獭,你与那些只会打打杀杀之辈不同,我对你期望甚高,莫要让我失望。”
    尔朱荣拉着宇文泰的手,眼神热切。
    进而又摆摆手,王相当即拿来一封书信,“到了雍州,见到天光后,你将此书信交给他,他自会对你鼎力相助。”
    宇文泰郑重的从其手中接过书信,便转身离去。
    对于宇文泰而言……
    这便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最终能爬到什么位置全看这一波。
    “丞相……要不要找人看着他?”
    待到他离开后,王相提醒道,“还是得谨慎点,不能再出第二个莫贺咄了。”
    尔朱荣看了他一眼,神情有些微妙。
    高羽能崛起的这么快。
    除了自身超强的个人能力外,确实也离不开当初尔朱荣的各种‘纵容’。
    最典型的。
    河阴之变,所有人的手上都沾了百官、宗室、公卿的血。
    唯独高羽置身事外。
    这是何等的偏爱?
    “放心吧……黑獭不可能成为第二个莫贺咄,他没那个能耐,我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
    “黑獭也是个聪明人,他清楚自己该如何行事。”
    王相点点头。
    尔朱荣却又坐在案前,又拿起纸笔开始‘唰唰唰’的书写起来,写完过后,他将书信交给王相。
    “去,你带上书信,前去豫州面见叱列延庆……”
    “丞相,您是想……”
    “对,将豫州让出来,让叱列延庆带大军,搜刮一番,将粮草全部囤积到敖仓,大军也撤退到荥阳固守。”
    敖仓,是洛阳以东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型粮仓,自山东等地漕运运输而来的粮食都会在此处囤积。
    尔朱荣这么做,其实也是进行战略收缩。
    豫州境内水利、漕运发达,却又无险可守。
    他能借助便利的水运去攻打徐州,徐州也能借助着发达的水运反过来攻入豫州境内,豫州也是一块四战之地。
    守不住,还不如离开之前狠狠的搜刮一番,留一块烂地给高羽。
    “莫贺咄,一口气可吃不成胖子,眼下你一口气鲸吞如此大的地盘,隐患无穷……”
    尔朱荣看似是在强行给自己的连番失败挽尊。
    但其实也有几分道理。
    他很清楚。
    自己短时间内没有余力反击。
    相对应的。
    一口气吃下那么多地盘,高羽也需要时间来慢慢的消化,吸收,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次进军。
    双方这一次对战持续了大半年,麾下将士们也都已经疲惫,需要时间休整。
    最早也得来年开春甚至是直至来年秋收之后,高羽才有可能带兵前来进犯。
    自己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来准备。
    “一年……时间够吗?黑獭你可莫要让我失望。”
    尔朱荣喃喃道。
    进而转身走进房内,站在舆图前。
    关中大后方的安排已经妥善。
    眼下……
    便是并州、建州、洛阳等地这一线的防御该如何布置。
    人事即政治。
    出了贺拔允的事情,他也摸不准手底下会不会出现第二个‘贺拔允’,军队主帅的配置也需要更加谨慎才行。
    ………………
    相州,邺城。
    不出高羽所料。
    他在钜鹿稍作休整后,带着大军南下。
    与杨忠、高冀两路大军汇合,三路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邺城。
    邺城内的守军没有任何抵抗。
    准确来说,是收到高羽亲自率大军前来的消息,守城的尔朱度律便带着搜刮来的钱物,在亲卫的护卫下一路难逃到顿丘,用黄河水运直奔建州后方。
    高羽兵不血刃的收复相州全境,彻底将整个河北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将军,我军士气正盛,不如继续向前推进,将建州拿下,届时我等便可与洛阳隔河相望,随时可出兵取洛阳!”
    权俊这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人们,主动请缨!
    “将军给我三千精锐,我愿为将军先锋!”
    他先是跟着杨忠在济州固守。
    好不容易得到军令带军出击,结果刚到邯郸,尔朱荣就已经被高羽给击溃。
    压根就没捞到赚取军功的机会。
    高羽却摇摇头,“不急于这一时。”
    “轮番征战,士卒们已经疲惫不堪,需要休整……”
    权俊虽然不服气,但也只能乖乖听话,军事方面,没人敢质疑高羽的决定,也没有人能挑战他的权威。
    “日后有你建功立业的时候,年纪轻轻,这么着急作甚?”
    高羽眼见其闷闷不乐,抬腿踹了过去。
    打发走这些主战派后。
    高羽带着刘一等人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铜雀台’。
    铜雀春深锁二乔。
    邺城自曹魏后,后赵、闵魏、前燕皆在此定都,尤其是三台多次翻修,可以说邺城就是这几个世纪河北绝对的中心。
    他也下定决心。
    “想来我军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到清河,去……让人将陛下请来邺城。”
    接下来的几日,高羽主要不断地设宴款待周遭的世家、豪强,主要还是要出面安抚这些人。
    时间也已经来到八月下旬。
    天气开始转凉。
    高羽没能等来元修的天子车架,反而是等来了崔暹、杨愔等人。
    高羽一直居住在铜雀台内。
    “季伦,遵彦!”
    “拜见将军!”
    得知两位心腹文臣前来,高羽主动出迎。
    二人也主动下拜行礼。
    “诶,快快请起!”
    将二人搀扶起来,高羽拉着二人的胳膊,仔细打量一番,二人的神情憔悴,不由感叹道。
    “这些时日辛苦你们了,为前方筹措粮草、军械。”
    “将军!!”
    二人热泪盈眶。
    士为知己者死。
    高羽以国士之礼待他们,他们自当以死相报。
    热情的拉着二人的手来到殿内,高羽当即唤人端来茶水。
    “你二人特意前来邺城见我,可是有事??”
    高羽确实让人送信去天策府,让杨愔等人来邺城。
    但他们脱离了天子车驾,急匆匆的抢先赶来,肯定是有事情。
    杨愔、崔暹二人对视一眼后,放下茶杯。
    崔暹主动开口道,“此番,我二人前来,确实有事情要与将军商议。”
    “将军,您如何看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