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你真的懂什么是网络小说吗?(求订

作品:《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这句名言一出,一下子就让全场一眾学子沸腾起来。
    “悟空传,好经典。”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
    不只是现场。
    直播间內,这一句一出,更是掀起了无数人的热潮。
    “当年我就是看了悟空传,然后才看的网文。”
    “我也是,哪怕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这句话。”
    “今何在,悟空传……这已经是一个传奇。”
    网络文学为什么值得研究。
    倒不是现在研究出了多少的文学价值。
    光是能引起这么多人追读,这已经是一件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陈扬也是点点头。
    说起来,他也受到过悟空传的影响。
    只是当年他看悟空传的时候,当时还不知道悟空传是网络小说。
    等他知道之后。
    今何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相信大家对於这句话一定很熟悉,这样的经典的句子,我们可以说,在传统纸质书籍当中,我们很难看到。不是大家天赋不够,也不是大家的才华限制,他就是因为载体的不一样。”
    “载体的不一样,这也让作者写出了与之传统纸质作品不一样的句子。或许,连他们当时在写这一些句子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些句子会这么经典,甚至十几年后,大家仍能提起。”
    陈扬並不是天生做理论研究的。
    但写得网文多了,看得网文多了,本身他对於网文就已经有了很高的见解。
    或者也不是什么见解。
    他就是將自己对於网文的看法说出来而已。
    “网络这种全新的载体,让一眾写作者们在网上畅所欲言。他们不被传统所束缚,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於是,自然而然,他们就与传统纸质写作区別了开来。这就像当时竹简上写字一样,因为竹简携带的不方便,所以大家在竹简上写作,必然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记录最多的知识。於是,道德经,论语……就这般出现了。如果换一个载体,换成网络。我想,道德经可能不是5000字,他会是5万字,50万字,甚至是500万字。”
    说到这里。
    有善于思考的学子举手提问:“陈扬老师,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代表网络写作隨心所欲,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这样一来文字不够凝链,也会太过於小白。”
    “理论上来说,会的。”
    “那这样的小白文是否会比不上传统经典作品?”
    “这个怎么说呢,文学这东西非常不好比较。因为不同时期,会產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就如唐诗宋词一样,唐诗显然比之宋词更为凝练,但拿宋词去比较唐诗,认为宋词比不上唐诗,这也不是一件比较公平的比试。”
    “隨后还有元曲,明清小说……从表现方式上来说。时间往靠近我们,词句越不凝练,这是时代的发展。但並不代表明清小说比不上元曲,元曲比不上宋词,宋词比不上唐诗。相反,太过於凝练,反而会阻碍文学的传播。比如很多人可能看不懂唐诗宋词,但他看得懂网络小说。”
    “再比如《春秋》这一部史书。因为这部史书写得太过於凝练,往往几个字就代表著一件很大的歷史事件。可这样的史书,很多人直接就看不懂。后来就有人给春秋做解释,於是就有了春秋三传,分別是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所以光是凝练这个標准,並不能评价文学高低。”
    当然。
    文学评论本身上就不是物理化学一样的有公式。
    一千个读者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评价又不一样。
    “其实这里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鄙视链,比如写诗歌的看不上写小说的,写小说的看不上写散文的,写散文的看不上写其他的……而网络文学,恰好是在鄙视链最低端。但实话实说,文学类型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写的好的作品,他就是好的文学作品。”
    陈扬是写网文的。
    同样。
    他在很多时候,都在做很多提高网络文学影响力的事。
    虽说此前网络文学在市场上贏得了大眾。
    但。
    其实很多人內心里面,仍並不是看得起网络文学。
    陈扬知道。
    这需要时间。
    不过。
    既然陈扬在做网络文学的研究,那他便要扭转大家对於网络文学错误的看法。
    此前陈扬讲的载体,只是其中之一。
    接著。
    陈扬继续开讲。
    “刚才我问过一个问题,什么是网络文学。有一位同学回答,在网上写作的作品,他就是网络文学。虽然这有一定的意义,可是,我们来看看当年容树下的这一些作家。李寻欢,安妮宝贝,郭小四,韩韩……这里面除了今何在之外,绝大部分人,我们媒体都不会再称他们是网络作家……这是为什么?”
    这一说。
    眾人一愣。
    对啊。
    为什么。
    他们不是在网络上写小说成长的吗?
    按理来说。
    他们是第一代网络作家,还是网络名家。
    他们应该是网络作家啊。
    可他们现在的身份,却並不是网络作家。
    “陈扬老师,会不会有一些作家认为网络作家拿不出手,不好意思称自己为网络作家。”
    有一位学子举手回答。
    陈扬讚赏的说道:“没错,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陈扬虽然是想提高网络文学的地位。
    但他也不会隨便瞎扯。
    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初期,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並不是那么的受欢迎,也不是很拿得出手。也就是现在稍稍好一些,甚至,哪怕就是现在,仍有很多人看不上。於是,有的一些知名作家不称自己是网络作家,这很正常。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並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实拿现在我们的看法来说,这一些当年的网络作家,他们写的作品,未必称得上是真正的网络文学作品。”
    这话一出。
    更是让眾人奇怪:“不对啊,他们写的不就是网络小说吗,怎么不是网络文学作品了?”
    不待大家反馈。
    陈扬直接就说道:“因为之前大家说的,在网上写作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这太宽泛了。比如说我们写的日记,我將他发到了网上,他就变成了网络文学?或者,我写的传统的散文,现代诗,甚至是古体诗,我將他发到了网上,他也是网络文学?”
    “明显上,这有一些不对。因为在我们眼里,好像不是啊。网络文学,似乎是那些连载更新,有著各种类型的作品,像诛仙,飘渺之旅,大千世界,我来自亿万光年……这一些作品才对。”
    台下掌声传来。
    逼又来了。
    “所以,真正要定义的话。我会说,网络文学是那些在传统网络小说平台发布,以连载更新,商业写作为目的作品,这就是网络文学。”
    陈扬提出了一个网络文学新的定义。
    当然。
    这个定义也不是完全的准確,但基本上包括了99%的网络文学作品。
    “这个定义是我总结出来的,可能还不是特別准確,有待日后大家补充。但这个定义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重要到,当你还不明白什么是网络文学的时候,你可能都不知道怎么运营网站。”
    之所以不太准確。
    因为有一些作品不在陈扬定义里面。
    比如《明朝那些事儿》。
    这就是一部网络小说。
    但这部作品即有传统文学属性,又有网络文学属性。
    可他又与正统的网络小说不一样。
    另外当时作者写小说的时候也並不是以商业写作为目的。
    他纯心就是写著玩,可没想到就火了。
    但他確实是网络小说。
    而真正要完全概括什么是网络小说,他其实有些难。
    用广义的说法,在网上写的小说就是网络小说。
    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可他未免太宽泛,也不適合。
    用狭义来说,適合倒是適合,但有一些独特的作品,就会在这个定义之外。
    陈扬只能用一个稍微能框住大部分网络小说的定义。
    “还是拿容树下来说。朱威廉虽然创建了容树下,但他也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网络文学。在他的想法里,他与很多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认为在网上写作的作品,他就是网络文学。於是,他就按著这样走。可事实上,我们现在来看,安妮宝贝,李寻欢……他们写的其实也不能叫网络文学,他们应该还是传统文学。或者说,他们写的是有网络属性的传统文学。可这种网络属性又不是特別浓,最终……当网络文学发展到1.5时代的时候,容树下並没有跟上脚步,渐渐的衰退了下去。”
    ……
    衰退的过程很漫长,陈扬並不一一介绍。
    但其实也很明显。
    容树下连真正的网络文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又怎么能经营得好一家网络文学网站呢?
    在他眼里,如果认为在网上写作的作品就是网络文学。
    那么。
    他又怎么会诞生出后世那么多开创流派,各种意想天开,各种类型的网络小说呢?
    “陈扬老师,什么是网络文学1.5时代。”
    一位同学站了起来,问道。
    陈扬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1.5时代。为什么是1.5,我不將他称之为2.0时代。就在於这个时代有些混乱,他渐渐搞清楚了什么是网络文学,但对於网络文学仍然是认识不太够。同时,他没有建立起网络文学的商业逻辑。”
    陈扬翻开ppt,继续说道:“在榕树下出现之后,也有其他一些网络文学站点先后出现。比如黄金书屋,西陆论坛,天空网……等等。这一些网站初开始与容树下一样,也是接受一眾在网上写作的作品,当初他们也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
    “可后来,他们慢慢发现。隨著网络作品越来越多,一眾读者开始倾向於那些异能,玄幻,魔法……一类的幻想作品。慢慢的,这一些网站从原来什么类型的作品都收,最终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网络幻想类作品基地。”
    “这个时候,这一些网站出现了西方魔法,架空歷史,都市异能……如风姿物语,天魔神坛,搜神记……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这一些作品完全与今何在,安妮宝贝,李寻欢……等一眾原本大家认为的网络作家作品区別开来,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网络文学之路。”
    “也因为这个时代真正搞清楚了什么是网络文学,什么是网络文学作品。於是,网络文学作品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並且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经典的作品,同时各个盗版书店,也不断的將这一些网络作品印刷出来,这也加快了网络文学的传播。”
    讲到这里。
    陈扬的第一节《网络文学发展史》到此结束。
    当然后面还没有讲完。
    还得好几节课。
    ……
    “载体,呵呵,不扬神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果然是震旦高材生啊,我都没想过网络文学,但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的道理。”
    “不扬神也是厉害,从甲骨文说到竹简,又从竹简说到纸质,然后再说到网络。这么一分析下来,我突然发现,我们网络小说就是时代的选择。”
    “没错,不扬神就是想给大家传递这样的一个观念。”
    一眾圈內听课了的作者,不时点头。
    別看这样的观点不怎么样。
    一但你接受了这个观念,那你整个世界观都会发生改变。
    就像你觉得唐诗宋词很牛逼一样。
    可你现在写出一首古体诗,人家还会觉得牛吗?
    难道现代这么多作家,真写不出牛的古体诗?
    不。
    不是写不出来。
    而是唐诗宋词已经不適应这个时代。
    当然不適应不是说这个时代不需要唐诗宋词。
    是这个时代,没有唐诗宋词生存的土壤了。
    你写出来的再牛逼的古体诗,大家都没有这个感觉,也不会认可。
    “我怎么觉得,不扬神这一课,好像还隱藏著很深的武功秘笈。”
    “怎么说?”
    “不扬神不是说过载体吗?”
    “对。他说载体的不一样,所写作品的表现形式就会不一样。我觉得,未来能不能成神,就靠这句话了。”
    “我靠,你这一说,我好像也有些明白了。不扬神说的载体对於我们网络这一块也適合,只不过他分大的载体与小的载体。大的载体是网络,可网络也分各个平台。比如起点是一个平台,其他网站也是一个平台。每个平台就是一个小载体,每个小载体的风格都不一样。”
    “对。所以我们写作的话,就得按著每个载体的风格去写。有可能你的小说在起点扑街了,但在其他那里就能大火。”
    “那你的意思是,我在起点连签约都不了,说不定在其他网站能够一书封神。”
    “咳咳……理论上来说,还是有可能的,要不试试。”
    “滚蛋……又来忽悠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