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睿,你怎么看?

作品:《大导演从80末开始

    演员方面赵坤確实没啥准备,除了男主这个角色心仪王志闻之外,其他角色都没有明確的目標。
    不过赵坤早就想好了,他想把《穆稜河畔》打造成一部东北方言的电影,打算大部分演员就在本地找。
    剧本中有不少衝突的场景,试想一下东北人打架的开场白:“干哈呀?”
    “你愁啥?”
    “瞅你咋地?”
    “再瞅一眼试试?”
    想想都觉得带劲。
    面对郑老师的怒火,赵坤丝毫不慌,既然决定了,他打算破罐子破摔。
    “郑老师,我都想好了,小丁那里就有一个完整的团队,上次我们合作的很好,顶多就是再配备一些辅助人员。至於堪景,大部分场景我都找好了,只要把人拉过来,完成技术方面的准备就ok了。演员方面我准备……”
    赵坤把想好的理由一股脑儿都说出来,最后语气坚决又带了几分委屈道:“郑老师,您让我等一年,说实话我真的等不起。
    我现在就是一个待业青年,分配到製片厂,想要当导演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如果留校的话,无非就是个代课老师。就算学校能给我个编制,但学校能支持我拍电影,能给我厂標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奋起一搏。就跟当年张军釗师兄和张一谋那样,立下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这电影我拍定了。”
    君子可欺之以方。
    无论是郑老师,还是谢飞老师,他们这代人的骨子里还都有老派知识分子传统,至少比后来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少了几分市侩和利己,多了些节操和风骨。
    估计郑老师是被自己的这番话震得不轻,赵坤遂將自己的语气缓和下来,又增添了几分哀求道:“郑老师,我就是想趁著雪化之前,先把冬天的外景拍了,剩下的內景和其它部分可以慢慢拍,慢慢打磨。您放心,我肯定不会乱来的,一定会把这部电影拍好。”
    “你……你这孩子,唉——”
    郑老师纵然有一万个不愿意,最终还是化为一声长长的嘆息。
    “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我就不说什么了。路都是自己走的,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便掛断了电话。
    听到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声,赵坤愣在了当场。
    咦,好像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郑老师不该是再苦口婆心地劝一番,然后看自己的態度依旧坚决,最后还是要帮著自己擦屁股吗。
    怎么就突然掛了,难道对自己彻底失望了?
    赵坤神情变的有些难看,事情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判。
    怎么办?
    算了,不想了。
    赵坤摇了摇头,要是实在无路可走,大不了就拍地下电影唄,只要自己认清形势,將来还是有被招安的机会,一样能顺顺利利地进入体制。
    未来的歷史上对於那些所谓的第六代导演们,国家其实是给过他们机会的,比如楼燁的《紫蝴蝶》、王晓帅的《梦幻田园》,包括贾科长的《世界》,都是招安收编之作。
    可惜给他们机会不中用啊!
    一个个自以为是,不明白宇宙的尽头就是编制的真正含义。
    再看看他们的那些前辈们,所谓的第五代导演们,始终牢牢地抱著自己的铁饭碗,就算犯点小错误,总能化险为夷,丝毫不耽误他们挣钱。
    赵坤说干就干,一个电话拨给了赵晓丁。
    “臥槽,坤导你真的要拍电影啦?”
    “我不怕,我一小个体户有什么好怕的,地下电影就地下电影唄!”
    “小陈过年要回家,老刘一大家子呢,过年肯定走不开……我没问题,只要你坤导开口,一句话的事情,我这就买火车票赶过来。不过咱话先说清楚,车票报销,你还得管吃管住……”
    赵晓丁没二话,本来年根底下图片社就没什么生意,正閒得蛋疼呢,他还没去过东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正好体验一下冰天雪地的大东北。
    赵晓丁那里搞定,赵坤紧接著又打给王志闻。
    结果这货不在,原来中戏放假后,他就请假提前回上海了。幸亏接电话的是上回赵坤去中戏认识的和王志闻一个办公室的那位大姐,大姐还记得他,给了他王志闻上海家里的电话。
    打通了上海的长途,结果这货又不在家,赵坤只能留下自己家的號码,转告老王的家人,让他到家后回个电话过来。
    王志闻那边应该问题不大,他这会儿压根就没戏拍,再说上回大家合作的都很愉快。
    话说两头,正当赵坤忙著打电话摇人的时候,北电导演系主任办公室里,郑老师此时正拿著《穆稜河畔》的剧本又仔仔细细读了一遍,时不时还在上面点点划划。
    剧本是赵坤的手稿,上面不光有赵坤本人修改的笔跡,也有郑老师的笔跡,而且字跡的深浅不一,显然郑老师已经做过多次修改。
    前前后后了一个多小时,郑老师终於放下手中的笔,看著手里的剧本,神情既欣慰又无奈。他坐在那里沉思了几分钟,一声长长的嘆息之后,拿起稿子站起来,走到隔壁办公室,把王睿叫了出来。
    “小王,你把这个复印一下。”
    王睿接过来看了一眼,不由道:“这不是赵坤的剧本嘛,他这是请您把把关吧?”
    “你看过?”
    “看过一半,后面的部分他口述给我听的。”
    说著,王睿看了郑老师一眼,推推眼镜,继续道:“我觉得他这个本子特別有新意,而且艺术成分很高,如果將来能够有机会拍出来的话,肯定不失为一部佳作。”
    郑老师略显欣慰地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个学生鑑赏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接著问道:“如果这个本子让赵坤自己拍的话,你觉得他能拍好吗?”
    “让他自己拍?”
    王睿嚇了一跳,同时又有些吃不准。
    之前赵坤说过,这个本子他打算自己拍,但现在剧本在郑老师手里,上面还有郑老师修改的笔跡,难道说郑老师想亲自上阵执导,亦或和赵坤一起联合执导?
    当初赵坤说自己拍,王睿不过听听罢了,毕竟刚出校门就想独立执导,难度太大,除非赵坤跟当年的田壮似的,爸爸是北影厂的老厂长。
    话说回来,不管是郑老师想亲自执导,还是和赵坤一起来联合执导,对於赵坤来说都是好事。
    前者赵坤作为编剧,有郑老师的加持,不会让这个剧本埋没,估计大概率还能混个副导演,这完全是老师对学生的提携,相当於將学生扶上马。
    而后者,不但扶上马,更是送一程。让赵坤直接跳过了场记、助理、副导演,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有了这个资歷,將来赵坤完全有资格可以独立执导了。
    王睿不太明白郑老师的真实意图,脑子里快速转动了一番之后,小心翼翼道:“之前我跟他聊过,他確实有这方面的想法。至於说能不能拍好,我暂且说不准,当然如果有老师指点的话,我相信应该能够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