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 报纸的问题

作品:《重生香江1986

    凤凰文化,总经理办公室。
    林嘉竣看了下已经发行一周时间的《凤凰日报》销售报表,忍不住皱了下眉。
    《凤凰日报》已经发行了两周,平均下来,每日销量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份。
    而且,看趋势,最近一周还在持续下滑。
    这个数据远没有达到林嘉竣的预期。
    由於最近他忙於完结《鬼吹灯》,尚未有精力关注到公司这边。
    另外,他也有心想要考察一下现在手头这帮员工,所以最近都没怎么管公司。
    昨天林嘉竣终於把《鬼吹灯》八卷全部写完,於是今天就直接到公司这边来了。
    现在,两位主编交出的成绩,实在无法让林嘉竣满意。
    “万主编,柳主编,你们觉得我们现在的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林嘉竣想先听听万丰和柳子良的意见。
    万丰自然看出林嘉竣的不满,他回道:
    “林生,我觉得还是出在排版的问题,香江的读者可能还接受不了我们报纸的这种格式。”
    柳子良也在旁边补充一句:
    “林生,另外还有一点,我们现在的发行渠道,只是由三个小公司整合出来的,跟那些大报纸暂时没有办法竞爭。”
    林嘉竣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两位觉得我们可以从哪个方面突破?”
    万丰犹豫一下,说道:“林生,我们商量过,有一个大致的想法。”
    “好,你说说看。”
    “我们觉得,如果公司有充足的资金,能给报亭报摊这些分销商免费派送一周到两周时间的报纸,应该可以做出更大的突破。”
    听了这句,林嘉竣不禁有些失望。
    他之前就说过,让两个编辑专注於內容这一块。
    没想到两人关注的重点,现在还是偏了,而且最重要的內容版块,他们压根没有做好。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公司目前还小,还处在起步阶段,有些事情一下子急不来。
    万柳两人本身就是小公司出身,也不可能期望他们的能力一朝就能提升上来。
    想了想,林嘉竣直接开门见山道:
    “经营方面,不需要你们考虑,你们的关注重点,应该是要在报纸的內容上面。
    现在我看到的是,我们的报纸內容乏善可陈;
    看得出,你们是在参考《星岛日报》;
    但是又没有对方那么充足的人手,同质內容,如何会有竞爭力?”
    听了这番话,郭启行在一旁依然没有出声,而万丰和柳子良则是有些坐立不安。
    停顿了一下,林嘉竣继续说道:
    “接下来,除了香江半岛,我需要你们在东南亚,台湾,內地深圳,三个地区先搭建起临时记者站;
    招聘合適的人手,先把信息渠道建立起来,扩大获取新闻消息的范围。”
    “尤其是內地,这方面其它报纸关注的不多,我们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的方向去经营。”
    这时候,郭启行插了一句:“內地方面,可能手续比较麻烦。”
    林嘉竣回道:“想办法去了解,去解决,总会有办法的。”
    “记住一点,我们是要做差异化竞爭,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大一些,放远一些,不要局限於香江这块地方。”
    隨后,他又把万柳两人的提议否决:
    “免费派送的方式不可取,现在免费,日后还是要收费,到时候那些分销商就会牴触。”
    “所以,我们换一个方式,不要免费,我给你们提一个方法,就是利用返利的方式,你们可以先尝试一下。”
    万丰和柳子良一愣,有些不是很明白。
    林嘉竣详细解释一下: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报亭卖我们的报纸卖得越多,我们就给他返回一定比例的货款;
    卖得越多,返得越多,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返给他们全部的货款,这就相当於免费了。”
    顿了下,他继续补充道:
    “当然,这些返利,暂时不能以现金的方式返给经销商,只用於抵扣货款。
    另外,我们还要给各个经销商设置等级,到时可以选出业绩最好的经销商,直接返给他们现金。
    这么说,你们明白吗?”
    郭启行三人听了眼睛齐齐一亮,很快领会到其中的奥妙。
    直接免费派送,正常人的心態都不会太珍惜,只会想著趁免费期间快点捞一把。
    而通过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去达到免费的效果,那心態就完全变得不一样。
    三人並不知道,在后世,这种模式都快用烂了。
    不过,后世的那些返还,很多都是坑,拿不到现金。
    而现在林嘉竣稍作修改,只要条件达到,是真的可以让他们拿回全部现金的。
    这套系统,好处是会將这些分销商一层一层的捆绑,形成粘性。
    改善的方法已经给出,如果两人还是做不到的话,林嘉竣就会考虑从外面招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才过来。
    郭启行在一旁,边听边拿了个笔记本把表弟所说的东西全部都记了下来。
    他目前兼任凤凰文化和凤凰影视两家公司的总经理。
    两家公司的事务都归他管。
    等万丰和柳子良告辞出去后,林嘉竣和郭启行聊起另外一件事情。
    “表哥,现在《精绝古城》的销售情况如何?”
    郭启行拿出一份报表,给林嘉竣匯报。
    “香江本地,明报的出版社已经卖出20万本,南洋那块,出版商直接一次买去30万本的刻印权,台湾那边目前10多万本。”
    “平均下来,每卖出一本,我们大约能拿到7元版费,目前的收益大概是450万左右。”
    “不过,后面销量提升,陆续还会有款项进来,而且我们现在也在寻找合適的海外华人出版商。”
    “现在有没有外国出版社諮询版权?”
    “目前还没有。”
    林嘉竣点点头:“好,知道了,辛苦表哥了。”
    “现在这450万,全部帮我安排到凤凰影视的帐上,后续的收益,就用来建立我刚才说的报纸渠道。”
    “没问题,我会安排。”郭启行答应下来。
    林嘉竣发现,经过这段时间锻链,自己表哥自信了很多,已经开始有了成功人士的派头。
    他心里暗暗高兴。
    处理完这些问题,林嘉竣再次问道:“表哥,我让你联繫的三个人现在进展如何?”
    郭启行面露难色,回道:
    “狄龙说他想要休息一段时间,没有答应;
    周闰发目前一部电影刚完成,他说考虑考虑;
    张国嶸那边,目前尚未有回覆。”
    “其它的剧组人员呢?”
    “摄影师找的刘韦强,对方已经答应了,灯光,道具等其它方面的人,现在也基本同意,就等签正式合同了。”
    “对了,邵氏那边也回復了,凤凰影视需要租用电影拍摄设备的话,可以隨时过去。”
    说到这里,郭启行有点好奇问道:“表弟,我看邵氏对我们的態度很热情,难道你跟邵氏公司的人还有交情。”
    林嘉竣摇摇头:“我跟邵氏公司的人没有什么交情。”
    旋即,又补充一句:“不过,我跟六叔本人关係不错。”
    郭启行张大了嘴巴,可以吞得下一整颗鸡蛋。
    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的表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