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好奇的眾人(月底求月票!!)

作品:《唐功(已改名:隋唐上将军)

    李府前院。
    崔禹哲带著妹妹崔文瑾,看著相送的李老夫人,以及李靖节,连忙拱手行礼道,示意不必相送。
    “老夫人、叔父不必相送,还请放心,等禹哲回去,若有机会,定会请求族人帮劝解伯父,勿因昔日之事,而耿耿於怀!”
    崔禹哲言语间,也是亲口许诺,回去后定会让族人帮忙,让自己伯父与李家和解。
    “那便有劳贤侄!”
    李靖节听到崔禹哲的话,脸上满是笑容。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先是竇公上门拜访自己,而后又碰到清河崔氏的崔禹哲,许诺愿意请求父母帮忙,化解李家与清河崔氏的嫌隙。
    当真是双喜临门!
    “有劳禹哲!日后有空閒,便多来李府坐坐!”
    李老夫人一脸笑容的说道。
    看著崔禹哲点点头,连连保证,隨后与伏子厚行礼,方才转身离开,老妇人便嘱咐儿媳鲍氏送兄妹二人去到大门。
    此刻。
    望著崔禹哲兄妹二人离开的背影,不管是李老夫人,还是一旁的李靖节,以及周氏等人,全都看向伏子厚。
    李家四郎与崔禹哲伯父结怨的事情,都要追溯到七八年前,彼时斗气的二人,也导致李崔两家始终都有嫌隙,这在李府早已不是秘密。
    只是那么多年以来,李家之人无法上门,其他外人又不想掺和,也就导致事情一直僵著。
    “厚儿!方才可是你与那崔禹哲说了什么?为何崔禹哲愿意在两家中间撮合……”
    李老夫人率先开口询问道,看著伏子厚,一把年纪的她,始终觉得,崔禹哲不会无缘无故的帮忙,其中定是与伏子厚有关。
    “李阿婆,崔兄不嫌子厚出身,与子厚结交好友,故而提及此事,表示他愿意帮忙!”
    伏子厚看著李老夫人疑惑的目光,笑著解释道,隨后看向几步外,躲在长孙叔母身旁的李奼。
    “说起来,幸好因为奼儿!若非子厚去为奼儿买髮簪,子厚在蓨县,也不会结交到清河崔氏出身的崔兄,作为好友!”
    伏子厚望著李奼,言语中毫不遮掩自己的庆幸。
    这句话是伏子厚发自內心之言,伏子厚也没想到,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其他望族子弟。
    若非为李奼买下那支髮簪,崔文瑾也不会追上门!
    而以李家目前的处境,哪怕有李家帮忙,伏子厚也没机会结识崔禹哲兄妹,更別说与崔氏兄妹合作。
    没有崔氏的名头,伏子厚是绝不敢与谢家交易。
    伏家在谢家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就像三岁孩童抱金砖於闹市,在没有忌惮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化作恶徒,夺財杀人。
    “好友?”
    李靖节听到伏子厚的话,微微皱眉。
    前有博陵崔氏子弟崔履行,来李府说是伏子厚的好友,虽说被他与母亲看穿,可眼下,那离开的崔禹哲,可是清河崔氏的弟子,更重要的是,崔禹哲没有一丝丝恶意。
    这个贤侄,居然能与崔禹哲结交好友,这是李靖节想不到的。
    奇怪!
    那崔禹哲居然能看得上伏家的这个贤侄!
    “天色不早,李阿婆,子厚还有要事,便先告辞!等过几日,子厚再来看奼儿!”
    伏子厚看到李奼有些慌乱的低下头,目光看向李阿婆,没有再过解释,而是提前离开。
    从始至终,伏子厚都没有与李老夫人提及与谢家合作的事情,还有为李家三郎报仇的计划。
    伏子厚清楚,事情没有成功,说出来没有一丁点帮助,反而还会让李阿婆担心。
    所以还不如让李阿婆、鲍叔母她们什么都不知道,无忧无虑的过著日子。
    “这才来多久?”
    李老夫人有些无奈,双眼看著伏子厚,有些责备。
    伏子厚也只能尷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那崔禹哲嘴里的帮忙,归根结底,是要见过酒,確认自己没有欺骗他们兄妹二人才行,眼下还是要早些回去准备。
    “今后有空閒,便多来李府!把李府当做自己家!”
    李老夫人没有再为难伏子厚,只是叮嘱要记得多过来一些。
    “子厚记住了!”
    伏子厚点点头,转头间看向李奼,发现李奼也在看向自己,见到自己后神情惊慌的低下头。
    伏子厚忍不住笑起来,转身离开李府。
    李府前院里。
    长孙弄珪看著伏子厚的身影离开前院,从苑离开,於是转头看向身旁的李奼。
    “奼儿,关於你的事,他都放在心上,你应当听得出,他方才的话,是说给你听的!”
    长孙弄珪轻声说道。
    看著连丈夫李立言,都不愿意见面的女儿,长孙弄珪眼下也满是复杂,再说李奼可怜得让人心疼,但想到那伏子厚,这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长孙弄珪看著李奼头上那精美的髮簪,想到清河崔氏崔文瑾那气哭的摸样,想到连李奼看著髮簪都有些失神的样子,就连她提及李奼的一字一句,都被伏子厚记在心里。
    眼下,连长孙弄珪自己,都有些羡慕李奼,或许李奼受过无数的苦,但唯独在夫婿这件事情上,她从没有受苦,反而让人羡慕。
    一旁。
    低著头的李奼,听到后娘的话,没有回答,但抓著后娘衣角的她,却轻轻抬头,那双好看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苑一眼。
    ………………………
    伏家住宅內。
    接下来的两天里,伏子厚在城內找到几个木匠,分別让其都按照自己的图纸製作木具,隨后在家中閒置的前院,搭起一个简陋的木屋。
    然后去药铺买来一些草药,去城外不断用竹篓背著一筐筐野草回来。
    一通举动下来,把阿翁、刘老、张氏、陶氏等人,全都给看得迷糊,特別是伏子厚还不允许他们进入木屋之內。
    直到看到伏子厚把粮食、木柴全部都搬到前院,然后就是酿酒的器具,这才明白伏子厚打算干什么。
    “厚儿,你哪来的钱?”
    “厚儿,你的剑呢?这几日怎么都没看到?”
    “唉我说厚儿你可別浪费粮食啊!你酿过酒吗你?”
    面对家人的询问,伏子厚没有回答,埋头继续弄自己的东西。
    好在有经验,前世一个北方的舍友,为了显摆自己故乡的美酒,纯天然,特地当面弄出来,伏子厚喝过的確有被惊艷到,於是默默记下方法。
    眼下没有太多的时间,伏子厚倒也没有打算完美復刻。
    反正在这个时代,哪怕这个酒有些瑕疵,能有前世七八分,也足够惊艷其他人。
    要知道在几百年后,绿蚁酒都还是常见酒,白居易、杜甫之类的世人,更是把绿蚁酒写入诗词中,而后世大名鼎鼎的才女李清照,更是连有两首诗词,都有绿蚁酒。
    只要了解那些诗句,就能知道绿蚁酒依旧充斥著百姓生活。
    就伏子厚的了解,更多地方的『酒』,都还是指粮食和酒麴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缸中,然后等到发酵完,再加入石灰,停止发酵之后出来的酒上面,会漂浮著一些渣子,这种酒被称为浊酒,也是另一种常见酒。
    而用头巾过滤酒的事情,后世很多诗人就没少干!
    在隋朝,由於天下几百年战乱,很多地方都没粮食而饿死人,更別说用粮食来酿酒。
    能比浊酒、绿蚁酒更好一些的酒,全都是达官权贵、皇室宗亲才能喝。
    並且在酿酒工艺方面,继汉朝之后,因为战乱,停滯三百年都没有什么发展,直到隋朝开皇年间,方才逐渐焕发生机,然而还没几年,隨著隋朝官吏上报的田顷越来越多,隋文帝开始大量徵收粮食,天下百姓便再遭受苦难,等到大业年间,更是飢殍遍野。
    如果伏子厚没有猜错,等下一次酿酒工艺復甦,要等到盛世来临之时。
    简陋的小木屋內。
    伏子厚开始上锅,把买来的米放入水中,把铁锅下的木柴烧起来。
    “按照歷史上杨广的喜好,不需要超过隋朝所有酒,只要能占据上流美酒的一席之地,就足够!谢家必然也无法拒绝!”
    看著面前炉灶生起的火,伏子厚知道,与崔家兄妹的约定,与谢家的约谈,以及李府三郎的仇,全都看这一锅酒,能不能酿出来。
    只要它独一无二,只要让谢家知道杨广会喜欢!这就足够!
    有时候东西太好反而並不是一件好事,伏子厚一直都记得一句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