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拜访温家

作品:《唐功(已改名:隋唐上将军)

    第70章 拜访温家
    从鄠县前往太原,需要原路返回,途径长安等各城邑,一路回到大河,再由大河往北前往汾阴、龙门,经絳郡、临汾郡、西河郡,方才能到达太原郡的疆域。
    伏子厚驾著马车,期间途径絳郡时,因此前李渊领兵,方才招抚絳郡的反贼人马,故而伏子厚並没有碰到什么危险。
    而后经过玉璧,也亲眼看到大名鼎鼎的峨眉台地天险。
    唯一可惜的是,在之后的日子里,经过西河郡的平遥县时,因为李承智不在,看著壮观的平遥城,伏子厚也没有逗留的心思。
    平遥城位於西河郡以北,没多远就是太原郡。
    而进入太原郡疆,沿著官道第一个经过的城邑,便是祁县,这也是太原温氏的故居。
    伏子厚按照李阿翁的嘱咐,来到温氏府邸拜访。
    与温氏僕人说明来意后,看著僕人快步进入府中。
    没多久,伏子厚便看到三个身穿士服的年轻男子,带著僕人快步走出来。
    “温无隱,见过伏家郎君!”
    “温瑾!”
    “温振!”
    温无隱率先对著伏子厚抬手行礼,温瑾、温振也纷纷抬起手行礼。
    “伏子厚,见过三位温家郎君!”
    伏子厚抬手还礼道,看著温无隱热情的邀请自己进入屋子,温瑾、温振的眼神也满是亲近,於是点头,知道日后要倚仗温氏,故而並没有过多客套。
    温氏的府邸正堂內。
    伏子厚一进入其中,便看到正堂两旁一张张木桌后,都跪坐著男子,一眼扫去,不下二十多人。
    如此多的温家人聚在一起,伏子厚能看出,显然已经有客在。
    但来都来了,伏子厚自然不可能直接离去。
    在温无隱的介绍中,伏子厚率先对著正堂上,跪坐的温家老者行礼,其次便是年纪次之,跪坐在正堂一旁木桌的温大雅。
    年纪四十三岁的温大雅,父亲是温君悠,已经不在人世,如今上方的温老,乃是其叔父。
    温大雅有两个儿子:温无隱、温释允。
    温大有膝下四个儿子:温瑾、温瓚、温瑜、温璩。
    温大临有两子:温振、温挺。
    这是温大雅三兄弟的后人一脉,而正堂上的温老一脉,也有十多人。
    不过伏子厚清楚,与李阿翁关係好的,是伯父温大雅兄弟三人及其后人,对於温家其他族人,李阿翁既然没有开口提及,那么大概率是不能太过依靠。
    “子厚,这是天水城,武家的叔伯……”
    在隨后温无隱的介绍之中,伏子厚这才知道,原来今日过来温家拜访的人,乃是住在太原郡,距离祁县不远的文水城武家,武士棱、武士彠兄弟二人。
    听到武士彠这个名字,伏子厚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便是武则天。
    伏子厚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下,见到武则天的父亲。
    “子厚,拜见武家二位叔伯!”
    伏子厚抬手行礼道。
    武士棱、武士彠虽然与伏子厚不熟,但方才从温家僕人的口中,得知这少年乃是李老李纲的孙婿,故而眼下也十分客气的抬手还礼。
    礼毕后。
    伏子厚在温无隱的带领下,跪坐在温大雅一旁的另一张木桌后。
    从位置就能看得出,因为李老的关係,温无隱等人对伏子厚,很是关照、上心。
    “贤侄,李老可还好?”
    看著伏子厚入座,温大雅开口询问李老的情况。
    温大雅的父亲,与薛老薛道衡、李老李纲,乃是至交好友,温大雅兄弟三人,当年多受李老恩惠,故而眼下看到李老的孙婿伏子厚,便想知道李老如何。
    “温叔伯放心,李阿翁一切安然无恙!”
    伏子厚拱手说道,隨后从怀中,掏出李老的书信,双手递交给温大雅。
    正堂內。
    温家眾人以及武家兄弟二人,看著伏子厚,其实都有打量的心思,毕竟这少年居然是李老的孙婿,並非大姓,故而他们都很好奇,这少年有过人之处。
    这时候,眾人就看到温大雅突然惊讶的放下书信。
    “贤侄是去晋阳鹰扬府,担任校尉?”
    温大雅看著年纪轻轻的伏子厚,一脸诧异。
    “什么?校尉!”
    “他是校尉?”
    听到温大雅的话,別说正堂上的温老,就是正堂內温无隱、温瑾、温振等人,还有武士棱、武士彠二人,全都一脸震惊的看向伏子厚,隨即面面相覷的对视一眼。
    “伏家小郎君,乃是校尉?”
    正堂上的温老,此刻也忍不住轻声询问道。
    “子厚此前时逢机遇,获陛下赐封奋武尉,前往晋阳鹰扬府领兵!”
    伏子厚对著温大雅、温老说道。
    这时候,原本还在打量伏子厚的正堂眾人,此刻望著伏子厚的眼神,已然改变。
    就连温老与其一脉的叔伯,看向伏子厚的眼神,都热情许多。
    温瑾、温瓚、温瑜、温璩兄弟四人更是一脸苦笑,不曾想,年纪轻轻的伏子厚,居然是父亲的同僚。
    很早的时候,他们父亲温大有,就在李老李纲的推荐下,担任羽林骑尉。
    如今就在太原鹰扬府领骑兵。
    “贤侄如此年轻,便是校尉,当真前途无量啊!”
    温大雅有些感慨的说道,怪不得少年会是李老的孙婿,当真不能貌相,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奋武尉。
    隨后温大雅看著书信,將书信缓缓收起。
    “如今二郎就在晋阳城,统领鹰扬府骑兵,贤侄日后去到晋阳城,便將书信送与二郎,二郎看过,定会与贤侄细说晋阳一二!”
    温大雅把书信,还给伏子厚。
    “子厚,多谢叔伯!”
    伏子厚双手接过书信,拱手感激道。
    看著温家眾人,方才在祁县城外,伏子厚便看过祁县的城池防御。
    对於数百人,数千人的普通盗贼,祁县的城墙足够防守,但是对於三个月后的十万贼寇,恐怕祁县根本无法抵挡。
    最⊥新⊥小⊥说⊥在⊥⊥⊥首⊥发!
    何况与张金称不同,魏刀儿这群超过十余万的贼寇规模,在这数年间,早已拥有攻城的大型机械。
    伏子厚清楚两个月后,必须要把温家给接去晋阳。
    正当伏子厚想要藉机询问温大雅北方一眾反贼的情况时,就突然听到武士彠的声音。
    “伏校尉既然也去晋阳,不如一起同路,也好有个照应!”
    三十八岁的武士彠,开口对著伏子厚说道。
    武士棱也在一旁点点头,他们兄弟二人的来意,其实与伏子厚也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他们是带著不少钱財厚礼而来。
    “二位武家叔伯,也要前往晋阳?”
    伏子厚抬起手,有些疑惑的看向武士棱、武士彠。
    “贤侄不知,武家四郎此番也是去晋阳,担任晋阳鎧曹!日后贤侄与武家四郎,定是多有来往!”
    温老扶著长须,笑著对伏子厚解释道。
    地方鎧曹,往日负责管理士兵的装备与仪仗,各地鎧曹品级是七品上至八品下之间,而武士彠是晋阳鎧曹,比伏子厚的从六品,仅少一个级別,属於七品上。
    “原来如此!子厚道路不熟,恐还劳烦二位叔伯关照!”
    伏子厚连忙抬手,对著武士彠行礼,示意劳烦武士棱、武士彠二人。
    整个过程中,伏子厚並没有因为高一个级別,而有丝毫骄傲。
    “伏校尉过谦!”
    看到伏子厚的举动,武士彠也连忙抬手回礼。
    礼毕后,望著年纪轻轻的伏子厚,听著伏子厚知道自己是鎧曹后,依旧一口一个叔伯,武士彠心里满是好感。
    眼下都已经这么大的岁数,在是同僚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不希望被一个小辈轻视。
    隨后。
    在温家正堂內,隨著眾人交谈,温老也询问伏子厚的家里情况。
    当得知伏子厚的父亲,昔日是一个商人时,温家眾人满是意外,反观武士彠眼里露出喜色。
    “贤侄父亲也行商?”
    武士彠满是好奇的说道。
    原本对伏子厚便很有好感,听到伏子厚的父亲是商人,武士彠看著伏子厚,心里更是喜欢。
    “是!昔日家父为养活一家老小,常走异地,风餐露宿!”
    伏子厚抬手说道。
    对於父亲是商人的事情,伏子厚不可能隱瞒,並且也不会隱瞒,天底下没有不投风的墙,当初在蓨县,都会有人去查探自己家的消息,更別说日后。
    与其藏著掖著,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自不觉自愧,便不惧他人眼色。
    “其父,当是丈夫!”
    武士彠听到伏子厚的话,对於伏子厚的父亲,直言评价一句。
    这句话落在温老,以及温老一脉的子弟耳里,心中並不怎么赞同。
    但对於武士彠会说出这样的话,温老等人都没有意外。
    武家是天水大家,族人世代行商,其財富世代累积。
    这些年,武士彠凭藉家族深厚的钱財,与弘农杨氏、陇西李氏、安定牛氏多有来往。
    他们甚至听说,前段时日,深受皇帝杨广器重的李渊,在絳郡、汾阳郡领兵时,便多去武士彠家中居住。
    商贾出身的武士彠,自然不会看不起同是商人的伏子厚父亲。
    温家府邸里。
    听到正堂內有一个十分年少的奋武尉,后院中的温氏眾多妇人,纷纷有些好奇。
    而温家的年轻妙龄女子,则没有那么多顾虑,带著好奇,纷纷来到正堂后,压著脚步,透过可以观察的地方,一个个偷偷看向正堂內。
    註:歷史上温大有被李纲推荐为羽林骑尉,在李渊起义的时候,与兄长都在李渊左右,不过似乎立场不坚定,不属於十七个功臣之一,缺乏史料记载。
    另:在史料中,武士彠是李渊在招降临汾郡、絳郡的时候深交的,是李渊心腹中的心腹,带概率是李渊需要武家的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