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毒士

作品:《三国:为兴大汉,只能出将入相

    汜水关大胜,主將华雄被一无名小將斩於马下,头颅高掛盟军帐前,一时士气大增,势如破竹之势,磅礴碾压西凉大军。
    且说此刻,洛阳宫中,篡汉逆臣董卓也已接到前线战事匯报。
    当夜室內,董卓面色不安,秉烛招来李儒夜谈。
    “相国。”
    文质彬彬,面若俊朗,儒书生打扮的李儒进来后,轻拢袍摆,对著董卓恭敬行礼,抬头扫过对方阴沉神色,不紧不慢道:
    “目下华雄中计被斩,据探来报,乃是曹孟德近日新收之年仅二八小將所为。”
    “但此人身份不明,乃是一无名小卒,只知是潁川人士。”
    “如今阵前主將被未立弱冠的小郎所灭,贼势日趋浩大,恐我军士气低迷,切不可轻敌啊。”
    简短言语中,李儒摇头亦表露出担忧。
    这仗才刚打三日,主將就被一个乳臭未乾,闻所未闻的年轻人给杀了,士气怎能不低?
    “文优,你之言我岂会不知?”
    深知本方士气低迷,董卓眉头皱的更深,面含慍色,沉声吩咐道:
    “令我儿奉先出阵杀敌,扬我大汉之国威。”
    明面上董卓这会儿是以汉臣自居,自然也需打著汉旗號出征,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吕布前往虎牢关,必定能力压群雄,表面彰显汉家正统。
    “相国不可!”
    然这话还未落音,李儒却是直接一口打回,阻止道:“如今诸侯並起,联军又有奇才策略相助,士气大增,冒然出击必遭重创。”
    目前汜水关被夺,诸侯联盟势头正进,西凉军却因华雄之死而陷入惶恐,確实不该蛮横力敌。
    念及於此,董卓也有思量,轻敲桌案发问:“文优有何见解?”
    能在董卓麾下效力,协助篡汉,自然是足智多谋。
    “相国,不才倒有一愚见。”
    李儒目光一闪,面带笑意,恭敬拱手道:“联盟军均以袁绍为首,奉为盟主,若能挫他锐气,必使他性情不稳。”
    “啊?速速道来!”
    一听这话,董卓哪还迟疑半句,直接屏退左右,大有急不可耐。
    如有破敌妙策,哪有不听的道理。
    “相国莫慌。”
    瞧见董卓这般急色,李儒也是微笑著摇头劝阻,示意他冷静些,待其端坐好后,才面向起南,继续缓缓开腔:
    “袁绍有一叔袁隗,是当朝太傅,若將其杀之,一可防他里应外合,二可挫贼气焰,必使我军气势高昂。”
    好主意!
    不过话说回来,袁隗其实对董卓有知遇之恩,当日董卓能前来洛阳勤龙,还多亏了袁家。
    但!
    为了如今地位!有恩又当如何!
    “嗯,文优所言不无道理。”
    听到这里,董卓再无疑虑,抚须頷首,欣然接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区区知遇之恩,怎能与权势地位相比?比起整个天下,这又算得了什么?
    大不了明年的今天,多给袁隗烧点纸。
    董卓心头大好,借著这个机会,李儒当机立断,又心生毒计,再次拱手提议:
    “相国,光是杀袁隗,未必可解当下燃眉之急,若要诸侯罢兵,还需另一策。”
    还有妙计!
    “噢,文优有何良策,不妨详细说道?”
    连有破敌制胜妙法,董卓身子往前微倾,精神振奋,满是期待。
    “呵呵。”
    对此李儒先是一笑,隨后则是开口分析局势,徐徐道:“今袁绍为盟虽势大,但亦不同心,倘若相国愿出兵直袭各诸侯驻地,必让他方寸大乱,不攻自破。”
    不错,后方受袭,诸侯定会退走,但是....
    计策虽好,可董卓却陷入两难,坐於原位扶额长思后,无奈道:
    “可我西凉铁骑精锐仍在长安,此时分兵,这虎牢...”
    话到最后,董卓露出迟疑,洛阳兵力少,靠虎牢关天险可暂时抵御诸侯联盟,一旦分兵多处,防御力减弱,诸侯便可趁著这空档,一举夺下。
    “相国。”
    见到这般情况,李儒也是从容不惊,继续道:“此策並非取地,而是扰敌。”
    扰敌?
    “相国请看。”
    说著,李儒便引董卓来到一处,指著地图上一眾诸侯所拥有驻地,侃侃而谈道:
    “关东诸侯拥兵各地,今聚於此,后方虽有余兵,但亦可前去周边作乱。”
    一边说,李儒一边手指河內,徐州,陈留等较为弱势地区。
    “诸侯有强有弱,各自其驻地亦有易攻难守,如徐州无要势天险,河內距洛阳最近,陈留无重兵。”
    “相国派兵前去屠戮,必让诸侯心生慌乱,恐成下家。”
    “此乃唇亡齿寒之道理。”
    好一个唇亡齿寒!
    董卓听罢连连点头。
    一方诸侯要的是什么?
    人!
    如果周边百姓都被屠戮,其余倖存百姓必然惶恐,不出几日便会迅速逃荒向別处。
    无论是哪个州,若没有百姓再去播种收割,谁来养诸侯的兵士?
    现下正值秋收,后方若是接连发生屠戮,百姓迁移,各诸侯必定不敢坐等百姓全跑其他诸侯领地,势必果断退兵返回驻地安抚民心,到那时董卓也能趁机稳住洛阳局势,再另做打算。
    先杀袁隗乱袁绍心智,再屠百姓令诸侯心神难寧,李儒真不愧当世毒士之一!
    “好!”
    心中念头闪过,董卓不再犹豫,原有的时刻平静如水,不显於色瞬间转成咬牙切齿显狠,拍板决定:
    “文优所言甚合我意,速速传令,连夜包围袁府,诛杀全家!”
    “令李傕、郭汜二人领三千轻骑前去扰敌!不准固守!只准劫掠!”
    “另召我儿奉先与樊稠、张济前来,准备与我带兵十五万,亲自前往虎牢拒敌!”
    轻装简从,三千轻骑用於屠杀百姓足矣,最多只需坚守十日左右,无法齐心的诸侯必定退兵!
    在这一晚对於世人来说很是寻常,但对於袁家却註定不平静,暗流汹涌。
    .........
    夜尽天明,於袁绍帐下。
    (洛阳距离虎牢关八十九公里,古代一天骑马为四十到九十公里,根据携带輜重,所骑马的品种来看,如曹军后期轻骑属特殊情况除外。)
    连夜从洛阳加急送来的檄文平摊在袁绍手中,看著密密麻麻的字跡,双手颤抖无法拿稳,越看越是脸色铁青,眸子里充斥血丝,满是不敢置信竟会落得这个下场。
    家叔被杀,满门抄斩,抄家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