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 第1章 朕都称帝了,外掛才到帐 “昔我太祖高皇帝,龙飞淮甸,汛扫区宇,东抵虞渊,西諭崑崙,南跨南交,北际潮海。仁风义声,震盪六合,吻爽昏昧,咸际光明。煌煌功业,恢於汤武,德泽广布,至仁弥流。” “世祖文皇帝,奉天靖难,拨乱反正,再造寰宇,功同开创。守文致理,充拓疆宇,奠安宗社,君主华夷,德威广被,远迈汉唐……” “今建奴猖獗,皇帝被弒,百姓遭屠,社稷沦丧,道德败坏。国家有日月倒悬之危,万民有禽兽肆虐之险。” “朕本长安一落魄之宗室矣,幸赖上天有德,祖宗显灵,佑我覆灭闯、西二贼,大破建奴,復我南京留都,保我孝陵安寢。然天位不可以久虚,神器不可以无主,诸王上章,群臣劝进,盖因微末之功也。朕拒之再三,万民所推,无可奈何,今即皇帝位,承祖宗之基业,护佑天下之万民。” “今年仍以弘光二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泰武元年。” 明弘光二年三月初三,西历一六四六年,监国汉王朱存梧在南京钟山下的天坛登基祭天,即皇帝位,改元泰武。 “叮~【秦时明月始皇帝】邀请您【诸天帝王论道群】,是否同意?” 突如其来的电子音,將沉醉在脚下潮海般山呼的“万岁”声里面的朱存梧唤醒。 “莫非,这是我的外掛终於到帐了?” 按捺下心中的激动,脑海中漠然回復“同意”,便不再关注。 有外掛虽然是好事,但是朕都登基称帝了,你特么才来是不是过分了? 想想自己重生这二十年走来,从西安城中落魄的秦藩永兴王奉祀、奉国中尉,到復位永兴郡王,再到分出秦藩另立汉藩,最终以小宗代大宗即皇帝位,一路上如履薄冰,刀光剑影,一步行將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如今朕已经抵达彼岸,要你这破外掛又有何用? 更何况,接下来还要祭祀宗庙,册封群臣,都是关乎將来统治天下的大事,哪一个不比迟到二十年的外掛重要? ········· 残阳斜照,月上枝头,为整个金陵城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 虽已至酉时,但城中依然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家张灯结彩,不少大商家大打折扣,与民同乐,丝毫不见月前大军围城时,兵荒马乱、物价飞涨的萧条景象。 对於南京城中的平头百姓来说,大明回不回来其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隔两百余年,南京城再次成为了天下首都,天子脚下,好处不要太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紫禁城中奉天殿此时依旧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汉王登基当了皇帝,诸多从龙之臣加官进爵心路放,再加上皇帝赐宴,文臣还好点,能够勉强矜持著身份,武將们就没那么多规矩了,三五成群斗酒作乐。 泰武皇帝喝了几杯酒便离场了,虽然登极不过一天时间,但到底身份不同了,不论宗亲还是文武眾臣,皆有了敬畏,他在场反而让大家不自在,索性早点离场回后宫和老婆孩子一起庆祝。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父王!” 太子朱辅煌如今才刚满三岁,正是好动之时,精力充沛,一看到父亲进来,张开小胳膊踉蹌著就要扑过来。 皇后叶妙玄赶忙拉住儿子,柔声叮嘱道,“以后不能叫父王了,要称呼父皇了。” 隨即款款行礼,“妾身见过陛下。” 朱辅煌很聪慧,有样学样,“孩儿拜见父皇。” “好了,咱们自家人就不要整这一套虚的了。” 朱存梧大步走到跟前,抱起儿子,搂著媳妇,开怀大笑。 皇后盈盈一笑,“礼不可废,陛下如今身份到底不一样了,还是仔细著好!” “是啊!不一样了。” 皇帝逗弄了一会儿太子,待其开始困了,便让宫女带了下去歇息,顺便屏退左右,拥著皇后走到塌前坐下,有感而发,“玄姐儿,如今咱终於走到对岸了!” 叶妙玄为皇帝倒了一杯酒,“陛下,常言道『打江山易,守社稷难』,陛下此时说已达彼岸怕是为时过早,更何况那满清建奴如今还盘距著北京,北直隶、山东山西一京两省数千里之地仍遭其荼毒。” “建奴疥蘚之疾,不足为虑,待大军北上,定可一扫除之。” 皇帝將杯中琼浆玉液一饮而尽,虎目生光,豪气凛然,“至於治理江山嘛,难倒是难了一些,不过可难不倒朕,虽不能快刀斩乱麻,但朕可以步步为营,徐徐图之,大明江山定然能再续三百年!” 彷佛想到了什么,泰武皇帝说到最后时,杀气毕露。 叶妙玄按住皇帝游走的大手,娇魘如,“陛下心里有数,臣妾就放心了,如今一切当以北伐为主。” 皇帝不依不饶,大手一捏,惹得美人一阵轻吟,“好了,政事往后再议,如今朕初临大宝,主有神器,只有一个子嗣可不行,玄姐儿还要多多努力才是!” 叶妙玄闻言,自然恬静的心境荡漾涟漪,倾国倾城的容顏渲染了桃红,娇羞万千,咬牙轻吐,“还请陛下垂怜!” “你我青梅竹马,夫妻数年,岂不是应该的?” 芙蓉帐落,衣带渐宽,肌肤相触,慾火相燃,皇帝纵马横槊,杀伐凛凛。 ········· 良久,云消雨歇。 容月貌的叶妙玄累坏了,倚在朱存梧怀中沉沉睡去。 皇帝却依旧神采奕奕,登基称帝、主宰天下的感觉太过美妙,让他兴奋地难以入眠。 再加上这几年来修习得自终南山楼观道的《九息服气法》,让他的身体日渐龙精虎猛,愈战愈勇。 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疲惫不堪的玄姐儿,朱存梧到底不忍心太过欺凌。 叶妙玄到底不同於別的女子,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母亲和舅母皆言天作之合,遂早早定下婚约,自幼青梅竹马,结为夫妻四年琴瑟和谐,又育有一子,感情非寻常脂粉能比。 况且这些年兵荒马乱,朱存梧家虽是宗室,但自崇禎元年起朝廷再也没有发过一粒禄米,早已衰败,父母去后多靠叔父和舅舅看护,他和两个弟弟才能安然长大。 爱屋及乌之下,才刚刚三岁的朱辅煌,也被朱存梧早早立为太子。 胡思乱想一番,皇帝突然想起被他拋在脑后的金手指,貌似是个什么聊天群来著? 第2章 朕再兴大明,你说这是遮天? 朱存梧百无聊赖之下,想起自己的外掛今天终於到帐了,迫不及待地唤出。 只见眼前闪现一道透明光幕,顶端有【诸天帝王论道群】七个黑色大字,下面有【论道云笺】、【论道分享】以及【贫道在此】三个选项。 里胡哨! 朱存梧吐槽一句,心中却瞭然,这特么不就是微信里的消息、朋友圈和我么? 居然不能私聊,差评! 点开【贫道在此】,果不其然,上面是个人信息。 个人头像是自己上午祭天时穿戴的冠冕像,旁边是暱称,【遮天泰武皇帝】。 再往下,【气运值:三千六百】 【境界:人道一步下】 遮天? 什么意思? 话说政哥的暱称好像是【秦时明月始皇帝】,难道这遮天是朕所在世界的名字? 不对…… 遮天!!!!!!!!! 还没嘀咕完,朱存梧就反应了过来。 这遮天该不会是那號称黑暗纪元三部曲之一的《遮天》吧?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朱存梧早就猜测过自己所在的世界,可能不是普通的歷史副本那么简单,毕竟他曾於终南山楼观台得到了据传是老子所著的《九息服气法》。 但这也就是一种简单的呼吸法,只能使人强健体魄,延年益寿,跟后世的《八部金刚功》类似,只是效果好了那么一点,但並非什么了得的修炼秘笈、玄功妙法。 而且这些年来也没见过什么得道高人,或是武林高手什么的,所以也就没再多想。 哪曾想…… 特喵的,朕都重建大明了,正准备覆灭建奴,再创中华;脚踢西方,制霸寰球,结果你跟老子说这是遮天? 单独看《遮天》这一本书,虽然有黑暗动乱什么的,但也是一部正常的玄幻小说,可要是加上《完美世界》和《圣墟》,那就恐怖得不能再恐怖了。 至於说剧情开始还有四百多年,黑暗动乱还要再加两百年,到那时候,他的坟头草都不知多高了,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抱歉,谁还没有个遮天魂了? 穿越到遮天世界,若是不能证个道,成个仙,那自己岂不是白穿越了? 好在如今时间还算富裕,加上迟到的金手指也到帐了,应该能赶在北斗成仙路开启的时候证道吧? 如此胡思乱想一通,朱存梧又將注意力转移到光幕上,自己能不能有波澜壮阔的未来,希望全寄托在这【诸天帝王论道群】上面了。 气运值显而易见,不作他想。 继续查看【境界】,得到的反馈是人道境界分九步,仙道境界有九劫。 而堂堂遮天泰武皇帝则是处在人道第一步之下,换句话说他连第一步都没有走完。 不过这也让泰武皇帝对这个聊天群更期待了。 好宝贝,来的真是时候,让朕看看这论道群里都有谁,有哪些人是可以薅羊毛的? 泰武皇帝双眼发光地点开【云笺】,暗含期待,浑然忘记了究竟是谁在白天的时候嫌弃外掛迟到了,扔在一边置之不理的。 论道群中此时共有九人。 朱存梧挨个查看信息,群主【秦时明月始皇帝】是人道第一步,其他【长生界大汉天子】、【西游贞观天子】、【佛本是道洪武大帝】、【龙蛇演义大宋官家】、【一人之下永乐大帝】五人也是人道第一步。 还有一个【天之痕大地皇者】,居然是人道第二步境界,恐怖如斯! 仅有朱存梧自己和【超神宇宙建武皇帝】俩人在人道一步之下,甚为可怜! 至於这些道友的身份? 【秦时明月始皇帝】、【佛本是道洪武大帝】、【一人之下永乐大帝】、【西游贞观天子】,这几人是谁一目了然,不用过多敘述。 【长生界大汉天子】,大概率是汉世宗武皇帝刘彻,不过长生界,又是红毛大帝的世界?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应该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大名鼎鼎的大魔导师,毕竟汉朝的皇帝也就他用过“建武”这个年號,但是位面之子和科技造神的超神宇宙组合是什么操作? 【龙蛇演义大宋官家】,朱存梧觉得应该是宋太祖赵匡胤,毕竟《龙蛇演义》这世界主打国术流,还是在星河大帝时期才开了宇宙地图,而赵宋的皇帝也就赵匡胤符合国术的词条,总不可能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道尊皇帝吧? 至於【天之痕大地皇者】,这都不是皇帝怎么还进群了?希望不是那个大地黄狗,否则就找机会给阴死。朕只承认宇文拓,该死的情怀啊!还有《神火分身》很帅! 另外,【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天之痕大地皇者】、【超神宇宙建武皇帝】、【龙蛇演义大宋官家】,以及朱存梧自己,都是刚刚新入群的。而其他四个是老油条了。 分析完情报,朱存梧觉得先薅朱元璋父子的羊毛。都是一家人,打感情牌比较好。 一人之下里的金光咒和雷法,以及八奇技都不错,放到遮天里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適合末法时代的洪荒古星。 佛本是道不用说,光是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就能吃撑了。 此时群里比较冷清,【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正拉著新入群的【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標儿”长,“標儿”短的,其他人都插不上话。 朱存梧惊呆了,往上翻翻消息,好傢伙,人永乐大帝就说了句“爹,你还活著?” 洪武大帝喜出望外地回復“標儿,你也进群了!”,然后拉著懵逼的永乐大帝,介绍起了聊天群种种,搞得永乐大帝欲言又止。 太祖爷的偏心还真是显而易见啊! 泰武皇帝不禁为被他刚刚改了庙號的世祖爷默哀,眼珠子一转,这是討好朱棣的好机会。 至於討好朱元璋? 像咱这么有出息的子孙,太祖爷他不得宠著,还用得著討好? 【遮天泰武皇帝:不肖子孙朱存梧,拜见我大明太祖皇帝、世祖皇帝!见过始皇帝及诸位前辈!】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又有咱老朱家的皇帝入群了,可惜不是咱家雄英啊!只是標儿的庙號怎么是世祖,不应该是太宗吗?算了,咱家標儿配得上“祖”。】 好傢伙,您老人家真是偏心到骨子里了! 朱存梧彻底无语。 同一时间,某“標儿”心中一紧,眼眸一转,赶紧转移话题。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爹,您先別管庙號的事,您没发现这小子不对劲嘛?】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小子,你是秦藩的人吧?】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咱都没注意,这小子应该是老二的十世孙吧?还是咱家標儿心细。小子,老实交代,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不是老二造反抢了咱標儿的皇位?】 此话一出,群里顿时热闹起来,潜水的、窥屏的一个个都冒了出来。 第3章 暴怒的朱元璋 【秦时明月始皇帝:朱道友你这家教也不怎么样啊,这不也有造反的么?】 【长生界大汉天子:始皇帝此言有理,朱兄你天天说朕的太子造反,你家儿子不也造反了么?】 【西游贞观天子:元璋兄怎么还生气了,气大伤身,你不是说我家承乾也会造反么,看开点,儿孙自有儿孙福!】 都是皇帝,谁家也不缺个造反的话题,但是谁让朱元璋进群后就给人剧透凡尔赛呢,什么胡亥假传圣旨逼死扶苏,什么刘据、李承乾被逼造反,什么自家太子朱標有多好,儿子们之间怎么兄友弟恭…… 三人早就盼著有朱元璋之后的皇帝进群,好看老朱家的笑话。 至於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那不可能,这俩词在皇家就不存在! 前面进来个【一人之下永乐大帝】,跟朱元璋演起了父慈子孝,可把他们给鬱闷坏了。好在峰迴路转,朱存梧一进群就爆出了好戏,几人赶紧冒了出来吃瓜看戏,顺便说几句风凉话,给朱元璋伤口上撒点盐。 而这边朱存梧一看,好么,吃瓜吃到自己头上来了,我就是想给世祖爷解个围而已,朕做错了什么? 不过该解释还得解释,佛本是道世界有不少好东西呢,老祖宗的大腿不能不抱!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误会了,先祖秦愍王薨逝的时候,您老人家还健在呢,这个“愍”字,还是您亲赐的諡號。】 你看,这笑话不就来了? 吃瓜的嬴政等人乐了,论心黑还得是老朱,能给自己亲儿子上个恶諡,不愧是你朱元璋。 朱元璋一阵气急,感觉面子上掛不住,这不肖子孙,当著这么多皇帝的面,不知道给老祖宗避讳么?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你这不肖子孙,你还没说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洪武大帝不依不饶,別想转移话题。 【遮天泰武皇帝:自万历年间起,大明天灾频发,辽东建奴做大。至崇禎年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天灾、边患、內乱加一起,天下大乱,遍地烽烟。 崇禎十七年,闯贼攻破京师,崇禎皇帝朱由检自縊,隨即辽东建奴南下大破闯贼,占据了北京及山东山西。崇禎皇帝堂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元弘光。弘光元年,建奴又攻破了南京,弘光皇帝身陨。】 【遮天泰武皇帝:某本是秦藩永兴郡王奉祀,崇禎十六年闯贼攻破潼关,拼死保护秦王转进汉中,期间歼灭闯贼数万,崇禎帝復我永兴王爵。后於四川湖广剿灭了火烧凤阳的西贼,弘光帝登基后晋我为汉王。 弘光元年,某率军剿灭闯贼,收復河南陕西,不想建奴乘机南下,弘光帝被弒。待某收復南京,已是弘光二年。惟诸王眾臣所推,不得已僭主神器,今日刚刚登基,不曾想得此造化,有幸能拜见太祖爷,死而无憾矣!】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我大明数百卫所,大军百万,怎么会让些许反贼攻破京师、破坏祖陵所在?还有这朱由检、朱由崧,看名字应该是老四的十世孙吧,皇位又怎么落到他们一脉手里了,还把都城迁到了这什么破北京?】 朱元璋此时怒火中烧,泰武皇帝的解释,非但没有消解他的疑惑,问题反而更多了,他只能先捡著自己最关心的问。 始皇帝等人乐坏了,这还真是一环接一环,笑话一个比一个多。起初泰武皇帝说他恢復大明社稷,他们还觉得有些扫兴,没想到柳暗明,又扯出了朱元璋的四儿子。 不过这朱元璋还是有点东西的,通过后代的名字,就能知道是哪一脉的,甚至还能精確到哪一代。 学到了。 而躲起来窥屏的永乐大帝则已经开始慌了。不是他胆小,实在是老爹的恐怖早就刻在他骨子里,哪怕他知道这並不是他真正的爹,而是来自异世界的洪武大帝。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大明开国至今已两百七十八年,卫所制早已糜烂不堪,军田被各方吞併,军户沦为佃奴,逃亡者眾,如今天下数百卫所估计只有十多万老弱病残。 自嘉靖年间,朝廷就不得以採用募兵制镇守边疆,然而百年来天灾人祸不断,朝廷財政困难,歷年拖欠边军餉银,加上军中腐败,逃卒、叛乱甚多,那攻破京师的闯贼和火烧凤阳的西贼,俱是边军叛卒。】 【遮天泰武皇帝:至於皇位落到燕藩的缘由,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朱存梧生怕打击到自己这暴躁的老祖宗,提前打了个预防。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什么造化弄人?你小子不用藏著掖著,不就是造反那些事么?是老四还是他的后人?】 朱元璋无视了朱存梧的好意,不想朱存梧一开口就给他来了记狠的。 【遮天泰武皇帝:洪武十五年六月,皇长孙朱雄英早夭。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懿文太子病逝。同年九月,太祖爷您立懿文太子庶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以致秦晋二王分別於洪武二十八年、三十一年抑鬱而亡。】 漂亮! 窥屏中的永乐大帝看到此处,顿时喜上眉梢。 爹,不是我要抢侄子的皇位,是您违背《皇明祖训》,立朱允炆那个庶子为储君,才导致的这一切。 没错,就是这样! 而刘彻、李世民等人也乐开了,还说我们逼死了儿子,你朱元璋不也把两个亲儿子给逼死了? 不立太子立太孙,还得是你朱元璋会玩! 学废了! 朱元璋此时心在滴血,眨眼的功夫,得知了大孙子、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的死期,怎么可能不难受。 至於立太孙的事,朱元璋觉得这操作没毛病。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然后呢?咱死了老四就开始造反了?还把都城迁到了他的老巢?】 朱元璋脑海中闪过一串阴谋论,標儿和老二老三都死了,老四就是嫡长,坐在皇位上的侄子又是庶出,谁能忍得住?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还有你,老四,给咱滚出来,冒充你大哥哄咱,玩得很开心是吧?】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爹,我没冒充我大哥,我只是没来得及跟您解释……】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解释什么?解释你怎么造反抢了侄子的皇位?】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爹,这事不怨我,儿子也是迫不得已……】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迫不得已?咱看是迫不及待吧?还不怨你,不怨你难道还怨咱?】 朱棣有心说还真怨你,但又不敢,只能闭嘴。 好在朱存梧帮著解围。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这事真怨不得世祖爷。朱允炆一继位就连削周、齐、湘、代、岷五藩,诸王被废为庶人,全家流放。湘王不堪受辱,闔府自焚,不想朱允炆却不知悔改,反记恨湘王害他背了迫害亲族的恶名,给湘王上一恶諡曰“戾”。 而世祖爷亦是被步步紧逼,朝廷剥夺大军,控制北平后,朱允炆便以谋逆罪削除燕藩,世祖爷不得已起兵,奉天靖难,以清君侧。】 第4章 朱棣:我谢谢你 【佛本是道朱元璋:小子,你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怨咱了?】 朱元璋不是傻子,能看出朱存梧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说他不应该立朱允炆当储君么? 【遮天泰武皇帝:小子不敢,这只是两百年来天下共识。太祖爷您制定祖训为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懿文太子薨后,秦王为嫡长,当为太子。便是要立太孙,懿文太子亦有三个嫡子。】 【遮天泰武皇帝:莫说孝慈高皇后嫡出的秦晋燕周四王,以及懿文太子的三个嫡子,便是太祖爷您其余诸子,哪个身份不比他朱允炆正统?朱允炆一介庶子当了皇帝,削藩已是必然,如此诸王焉有活路?】 【遮天泰武皇帝:如今朕光復大明社稷,入主神器,不过是完璧归赵,拿回本就属於我们秦藩的皇位,此乃天命所归矣!】 不是朱存梧要跟朱元璋作对,而是不解释清楚,这倔老头心里有疙瘩,他还怎么抱大腿薅羊毛?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爹,这后辈说的没错,朱允炆確实是不给儿子们活路啊!】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哼!谁知道你们说的是真是假?@遮天泰武皇帝,小子,別以为咱看不出来,说什么建奴趁你北伐的时候攻打南京,怕不是你看建奴要攻打南京,才跑去打那闯贼,好有理由推脱不去勤王,来个坐山观虎斗。】 呃! 朱存梧无语,这老头,看破不说破不知道吗? 朕堂堂泰武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误会了,咱不是那样的人!】 有些事,可以做,但不能说!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咱懒得管你们这群不肖子孙,走了!】 朱元璋直接下线了。 【长生界大汉天子:这老朱气性真大,居然走了。】 【西游贞观天子:怕不是去教训自己世界的永乐皇帝了吧?】 朱棣表示你看人真准,並为佛本是道世界的自己默哀。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李兄不要乱说,我父皇不是那样的人。】 【遮天泰武皇帝:……】 好吧,你们说的都对。 【秦时明月始皇帝:新来的怎么都不说话?@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天之痕大地皇者@龙蛇演义大宋官家】 【龙蛇演义大宋官家:赵匡胤见过诸位。】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刘秀见过诸位,@长生界大汉天子,不知阁下是我大汉哪位皇帝?】 【长生界大汉天子:朕乃刘彻,你也是我汉家天子?】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见过世宗武皇帝,我乃孝景皇帝六世孙,长沙定王之后,本是落魄宗室,后因平定新莽篡汉,扫除割据四方的乱贼,重建汉家社稷而继位天子。】 【长生界大汉天子:原来是六哥的后人。】 【秦时明月始皇帝:怎么又是一个重建社稷当了皇帝的?】 始皇帝酸了,怎么一个个的都亡国了还有后裔復国,难道这就是分封制的好处? 想想自己大秦二世而亡,始皇帝不禁有些动摇了。 【西游贞观天子:该说不说,这分封制虽不利於中央集权,但是维护自家江山还是有些效果的。】 李世民动心了,歷史上他本就想实行分封制,却因大臣阻止而作罢。 【遮天泰武皇帝:郡县制和分封制各有优劣,还是因地制宜为上。交通便利、物產丰饶之地,当以朝廷郡县直接掌控;偏远贫瘠险要之地,分封宗室镇守省心省力。】 【西游贞观天子:此言有理,譬如汉初郡国並行,待生地化为熟地,便可废封国而置郡县。若是当年秦国亦行此策,恐怕也不会二世而亡。】 【秦时明月始皇帝:哼!吾等既然得此仙缘,此世定能长生,只要朕还在一天,六国余孽翻不起风浪。】 【长生界大汉天子:话说还有一个新人呢?怎么还不出来?@天之痕大地皇者】 【遮天泰武皇帝:估计不在吧。】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存梧是吧,问你个事儿,朕的庙號怎么是世祖,不应该是太宗么?】 朱棣早就想问了,只是前面老爹在,就没敢提这事。 【遮天泰武皇帝:本来洪熙帝给您上的庙號是太宗的,但是后来被嘉靖帝改为成祖,我登基后又改为世祖了。】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 【遮天泰武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英年早逝,因其无嗣亦无兄弟,其堂弟兴王世子朱厚熜继位,改元嘉靖。但嘉靖帝想继统不继嗣,就追封其父兴献王为献皇帝,並將牌位抬进太庙,只是太庙正殿位置已满,按规矩须將您的牌位请到附殿,怕群臣反对,便將您的庙號改为成祖,万世不祧,从而將洪熙帝的牌位挪到附殿。】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继统不继嗣,还能这么玩?】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那你呢?你又是为什么?】 【遮天泰武皇帝:我亦是继统不继嗣,將您的庙號改为世祖,追封先祖秦愍王为烈祖皇帝,从而另成一系。而且,您是世祖,我日后就可以用中祖了,这个庙號千古以来还从未有人用过呢!再说了,世祖可比太宗好,您也知道,歷朝歷代太宗继位的过程都比较坎坷。】 朱棣:我特么谢谢你啊,你也不看看庙號世祖的都是些什么人? 彷佛知道朱棣的不愉快,朱存梧开始转移话题。 【遮天泰武皇帝:世祖爷,有个事儿我一直很疑惑,“永乐”这个年號,方腊曾经用过,这个事您知道吗?】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方腊?】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已下线。 朱存梧:…… ······ 佛本是道世界。 朱元璋一下线就叫来秦王和燕王,解下玉带逮著俩人就是一顿抽打,打得那叫一个惨啊,一边打一边骂。 “咱叫你奉天靖难!” “咱叫你天命所归!” 好在马皇后和朱標及时赶来劝阻,否则俩人说不得被打个半死。 至於朱允炆,如今才洪武九年,他还没出生呢。 “陛下,老二老四犯了什么错,惹你这么生气?” 马皇后心疼儿子,她还是第一次见朱元璋如此教训儿子。 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马皇后的问题,反而赶走了挨打的老二老四,“你们两个混帐给咱滚回府里面壁思过去!” 朱樉朱棣无可奈何,灰头土脸地走了,挨了半天打,却不知什么原因,他俩冤死了。 待朱樉朱棣二人退下,朱元璋才向马皇后和朱標解释了今天群里发生的事情。 朱元璋加入【诸天帝王论道群】,整个佛本是道世界,只有这二人知道。 “陛下,这是真的?”马皇后听完朱元璋的讲述,有些不可置信。 朱標亦是有些悲沉,紧张地盯著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阴沉,咬牙道,“怕是八九不离十。” 马皇后一个踉蹌,好在朱標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一下子听到三子一孙的死期,常人怕是早就倒下了。 朱標顾不上悲伤,赶紧劝道,“父皇母后勿要悲伤,如今提前知晓此事,平时多加防备,或可逃过一劫。若真是逃不过,只能是天意如此,到时父皇当顺应天命,不可重蹈覆辙!” 第5章 准备 翌日。 泰武皇帝在武英殿召见內阁重臣。 “我大明两京十三省,然北京、山东、山西一京两省尚被建奴窃据,搞什么剃髮易服,妄图以夷代夏,今朕已御极,自然不能再放任建奴肆虐,诸卿何以教朕?” 在知道本世界是遮天后,朱存梧有想过放弃江山社稷去修道,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掐灭了。不说【诸天帝王论道群】是他最大的底牌,放弃皇位说不准会被踢出群。便是他自己,也捨不得放弃主宰天下的权力。 如此,就只能好好打理大明,打造一个气运皇朝了。 “陛下,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臣以为当以徐州为主,沿著运河逐步推进,如此一来输送輜重也方便些;其次洛阳为辅,牵扯建奴北直隶的兵力。” 黄国公朱谊源官拜中极殿大学士,內阁首辅,又是皇帝的堂叔,身份显赫,自然是他最先开口。 “陛下,臣以为还可让陈王从榆林出兵大同,进一步牵制建奴兵力。” 蓝田侯、武英殿大学士朱谊淮不甘落后,抢在內阁次辅建极殿大学士王应熊之前开口。 王应熊无奈,与文华殿大学士陈士奇相视苦笑附议。 王应熊和陈士奇在崇禎十七年剿灭张献忠后投靠当今,拜为王府左右长史,昨日登基大典,二人皆封侯入阁。 如今內阁只有四人,两个宗室、两个文臣,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暂时空缺。 皇帝不顾天下非议让宗室入阁,在大明朝可谓是开先河了,其打压文臣的心思昭然若揭。 “既然卿等已有章法,那就按此执行吧。”皇帝对內阁的矛盾视若无睹,或者说是喜闻乐见。 要是朝廷重臣一团和气,他反而睡不著了。前明中后期,宪宗、孝宗、武宗、僖宗四帝死的不明不白,世宗数次遇险,里面都少不了文官集团的影子,他可不想步入后尘。 洪武朝三大柱石,宗室藩王、淮西勛贵和文官三足鼎立,太祖皇帝才能得心应手地掀起“四大案”,废除丞相制度。 靖难后,宗室逐渐就废了,新的靖难勛贵在土木堡之变后也废了,剩下的文官做大,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官集团,宗室武將任由其肆意欺凌。 前明中后期,正德、天启不甘受制於人,可宗室勛贵扶不起,外戚又不靠谱,也只能任用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结果身死成谜,不可避免地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泰武皇帝可不会再放任文官集团继续放肆,又膈应宦官,所以扶持宗室勛贵和文官集团打擂台,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昨日登基大典封赏功臣,总共才封了三个国公、十七个侯爵,其中宗室就有十五人,剩下的五个中还有一个是外戚,即皇帝的表弟兼小舅子叶道真。 泰武皇帝任人唯亲显而易见。 而且在了解本世界是遮天后,泰武皇帝更是打定主意要加大扶持宗室,日后修行资源也优先供应宗室。玄幻世界,到底是自己人用的才放心。 “传旨,著令西寧王督师北伐,节制淮北诸军,京营第三镇、第五镇也归其统帅;洛阳赵国公领第四镇为偏师,进取河北,牵制北直隶;陈王率第二镇兵进大同、威胁宣府。” 西寧郡王朱谊溪是皇帝的亲叔叔,皇帝父母早逝,对朱存梧兄弟三人多有护持,皇帝入汉中后领兵坚守散关三载,攻破南京后镇守徐州,劳苦功高。这次皇帝让其领兵,也是想让其借著收復北京之功,晋为亲王。 陈王朱存李是皇帝的胞弟,行二,一直统帅亲兵营侍卫左右,收復陕西后镇守西安老家。 而镇守洛阳的赵国公朱存榛是皇帝的从兄弟。 想了想,皇帝又开口补充,“令徐国公率第三镇乘长江水师战船,自登莱登陆,袭扰山东。” 泰武皇帝不是没想过在天津登陆,直扑北京,或者是从锦州登陆抄了建奴老巢,但是考虑到长江水师皆是內陆江船,能沿海去登莱已是不易,只能作罢。 这下王应熊不淡定了,赶忙劝諫,“陛下不可啊,第三镇若是出动,守卫南京的只剩第一镇,如今浙东鲁王、福建唐王、江西益王、广西靖江王皆僭越监国,朝廷虽已下旨令其撤销监国入京面圣,但依旧不可不防啊,万一……” 其余三人也跟著劝諫,打建奴虽然重要,但是自家人也不能不防。 “无妨,第一镇皆是百战精锐,岂是那些土鸡瓦狗可比,若是不服从朝廷安排,遣一劲旅便可扫平。” 对於这几个监国,皇帝並不在意,歷史上被建奴一扫而灭,能掀起什么风浪? 几人见皇帝坚持己见,便不再劝。 想想也是,建武朝京营六镇二十万精锐,闯贼西贼建奴哪个不是手下败將,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碰瓷的。 当今在击败张献忠后,就开始收拢降军整编军队。 以什伍为基础,三什一队,设队长,正九品;三队一屯,设屯长,正八品;三屯一营,设营正,正七品;三营一团,设游击,正六品;三团一旅,设参將,正五品;三旅一卫,设指挥使,正四品;三卫一镇,设总兵,正三品。 如今京营六镇二十万正卒,都是经过烽火淬链,其他地方守备、武警、屯田营、工兵营数十万,说句大军百万也不为过。 不过屯田营、工兵营战力了了,只能充数。 盖因泰武皇帝体恤百姓,见不得閒人,將治下的地痞流氓统统抓起来,充入工兵营,只管饭吃,没有粮餉,平时运送輜重、修缮城池道路,譬如宋之厢军,十分好用,但是让他们打仗就难为人了。 ········· 待內阁诸臣退下,皇帝又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伏羌侯朱辅焱。 朱辅焱是徐国公朱辅炎的弟弟,俩人乃是皇考朱谊鸿庶兄朱谊洚之孙,即皇帝的堂侄。 备受皇帝信任。 “臣,锦衣卫指挥使朱辅焱,参见陛下!” 不久后,朱辅焱奉召覲见,虎背熊腰,一身飞鱼服威风凛凛。 “起来吧,你我叔侄不必如此多礼!”皇帝淡淡地开口。 “礼不可废。” 朱辅焱偷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见其神色自然,才恭敬地站起身。 虽然是侄子,但他比皇帝还要大两岁,向来机警,加上执掌锦衣卫,身份敏感,因此平日里谨小慎微。 “此次找你来,是想让你挑选宗室中的適龄孩童,要求聪明伶俐,根骨上佳,充为太子伴读,人数暂且定在三百。” 朱辅焱心中一凛,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范围只在咱们秦藩,还是整个宗室?” 皇帝想了想才开口,道,“以秦藩为先。” 第6章 论道群升级 选拔宗室子弟,是泰武皇帝早就计划好的。 只是最开始,泰武皇帝的初衷是挑选成年子弟,调到御前侍卫左右,待熟悉后下放地方或者军中,加强对地方和军队的掌控。 然而在知晓世界真相后,泰武皇帝有了新的计划,打算找一些適龄孩童,以后传授修行之法,用来加强皇室力量,不过名义上是当太子伴读罢了。 当然,最先的计划也不能放弃,还是要继续执行的,只不过这就不用锦衣卫出马了,交给宗正府就行,如今朝廷准备改革宗藩条例,到时候大部分宗室利益受损,正好以此宽慰宗室。 朱辅焱走后,泰武皇帝又召来皇史宬掌事太监,询问皇家秘藏的情况。 前番建奴占据南京时,虽然搬空了紫禁城,却对皇史宬的书籍弃之如敝履,所幸大部分收藏没有被破坏,而那些所谓被破坏的,大多是看守太监偷了出去卖钱。 泰武皇帝寻思,皇室秘藏古籍善本丰富,说不得其中就藏匿著修炼经文。 可惜让泰武皇帝失望的是,执掌皇史宬的掌事太监非但一问三不知,而且居然是个不识字的文盲,气得泰武皇帝只能重新安排人掌管皇史宬,並且召集宦官重新整理皇室秘藏。 隨即,泰武皇帝又想到了《永乐大典》,这部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数千年来的知识財富的百科全书,或许別有洞天也说不定。 只是《永乐大典》尚在北京,而北京则在建奴手里。 如此,短时间內是找不到修炼经文了。 泰武皇帝合计,年內要是没有找到適合修炼的经文,就只能下詔请龙虎山、终南山等地的道士进京编撰《泰武道藏》了。 毕竟遮天世界有创法劫,其他世界的功法只能作为参考,要是直接修炼,估计会被天劫劈成灰灰,到时候被那帮子文人一抹黑,堂堂的泰武皇帝遭天谴了,刚刚中兴的大明也会顷刻间四分五裂。 那才真成笑话了。 ········· 泰武皇帝再次登录【诸天帝王论道群】。 这次群成员都在,就连之前潜水的【天之痕大地皇者】也冒泡了,不出所望是宇文拓。 估计偷窥了半天,待验证了论道群的真实性,才冒了出来。 他在群里请教如何从杨素手中救出自己的母亲,可惜一眾皇帝如今境界比他都低,他自己又不敢放手一搏,还能有什么办法? 【叮!检测到群成员人数已达九人,且已全部上线,“诸天帝王论道群”开始升级,升级时间需要一炷香,升级期间仅论道云笺功能可使用,请稍后!】 还不待泰武皇帝说话,系统精灵提示音响起。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这什么情况?论道群升级有什么好处?】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咱上哪知道去,你问始皇帝,他才是群主。】 【秦时明月始皇帝:朕也不知道太多,只知道升级后会增加一些功能,之前升级时增加了“论道分享”功能,但是基本没人用。】 【遮天泰武皇帝:原来如此,多谢始皇帝解惑。】 【论道分享】泰武皇帝知道,相当於他前世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最多的是太祖爷分享的,大多是朱標处理朝政的照片,附上两句咱家標儿多懂事能干的文案。老凡尔赛了。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只是简单聊了一会儿天,系统就完成升级了。 【叮,聊天群已升级至三级,解锁管理员一位,请群成员准备投票选择一位群成员,票数最多者將成为管理员,获得群主部分权限。】 【遮天泰武皇帝:太祖爷,世祖爷,还请助我一臂之力!】 【遮天泰武皇帝:@秦时明月始皇帝,@天之痕大地皇者,@龙蛇演义大宋官家,还请三位投朕一票,朕必有重谢!】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不肖子孙,咱看你是想倒反天罡?】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欺宗灭祖,简直大逆不道!】 【长生界大汉天子:秀儿@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始皇兄@秦时明月始皇帝,宇文兄@天之痕大地皇者,赵兄@龙蛇演义大宋官家,拜託诸位投朕,朕亦有重谢!】 【西游贞观天子:始皇兄@秦时明月始皇帝,宇文兄@天之痕大地皇者,赵兄@龙蛇演义大宋官家,两位若是助我,不论成与不成,日后但有所求,某绝无二话。】 …… 【叮!投票开始,请群成员投票!】 【秦时明月始皇帝:朱存梧!】 【西游贞观天子:李世民!】 【长生界大汉天子:刘彻!】 【超神宇宙建武皇帝:刘彻!】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朱元璋!】 【遮天泰武皇帝:朱元璋!】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朱元璋!】 【龙蛇演义大宋官家:李世民!】 【天之痕大地皇者:弃权!】 【叮!投票结束,恭喜群成员“佛本是道洪武大帝”成为管理员!】 【遮天泰武皇帝:恭喜太祖爷!也多谢始皇帝,此次欠您一个人情,他日定有重谢!】 【一人之下永乐大帝:恭喜爹!】 【佛本是道洪武大帝:同喜!存梧,干得漂亮,不亏是咱的子孙!】 【秦时明月始皇帝:……】 其实泰武皇帝很想成为权限狗,但是他知道自己希望不大,所以便不再奢想。 而之所以在群里那么说,纯粹是为了干扰大家的判断。 毕竟群里最有希望成为管理员的,不过朱元璋、刘彻、李世民三人而已。 而朱元璋天然拥有三张票,刘彻拥有两张票,李世民一张票。 看似朱元璋占优势,实则不然。 因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在於剩下的始皇帝、宇文拓、赵匡胤三人。 而朱元璋所在的时间线在三人后面,只有始皇帝入群早稍微熟悉一点朱元璋,其他二人则算是刚认识,仅有的了解也只是群里的只言片语,加上朱家人多,投给朱元璋的可能渺茫。 这种情况下,或是三人中有两人投给刘彻,或是全部投给李世民,或是李世民一狠心直接投给刘彻,都有可能导致落选。 所以,泰武皇帝的目的,就是製造一个朱家分裂的假象,让他们看到一个分裂朱家的机会。 果不其然,始皇帝出於分裂朱家的目的投给了朱存梧。 而赵匡胤估计是打著与李世民结盟算盘。 至於宇文拓,他只熟悉一个汉武帝,八成是对汉武帝感官不佳,所以直接弃权了,毕竟他都不是帝王,不熟悉权谋之术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