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增速加快

作品:《红楼:我是贾琏

    第673章 增速加快
    沙俄方面意外的没有获胜,战后总结髮现,巴尔干方向奥斯曼帝国迎战的两个近卫军,凭藉装备了大量的线膛枪,在野战中很难用同样的兵力抵挡的住。往往需要两倍甚至三倍的兵力,才能挡住对手凶猛的火力。隨后就是勇猛的哥萨克骑兵,在过往战绩中对阵土耳其骑兵可谓战无不胜,这次却丝毫没占到便宜。大量装备左轮手枪的土耳其的骑兵不但顶住了对手的衝击,还给哥萨克骑兵造成了重大伤亡。
    这个发现让沙俄军方多个高级將领深感不安,接连上书沙皇,要求採购新式的线膛步枪。
    该要求引起沙皇重视,並向英国方面转达了对於新装备的迫切需求。选择英国自然是因为科技发达,是唯一可能的供应商。
    英国方面表示无能为力,无法做到线膛步枪和左轮手枪的量產。左轮手枪的原理都懂,就是造不出火帽。线膛步枪的原理也不难,可惜暂时还没解决膛线的机械生產工艺。
    实际上英法两国都在想法子解决这个工艺问题,奈何双方都找不到解决方式,只能继续扛著滑膛枪对喷。
    欧洲的战爭无疑对周帝国有利,不可忽视的是,在长期的战爭中,欧洲军事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动了新式武器的研发速度。
    几乎所有的新科技,都是因为战爭而催生。
    所以,周帝国不能故步自封,也需要战爭来检验武器装备,推动武器发展的进步。
    这就要找对手了,目前最好的对手在法国,
    在最近一次內阁会议上,贾璉阐述了以上观点,最后表述:“放眼世界,唯一能对华夏构成威胁的便是欧洲,为此有必要组织一支常態化的军事观察团,对欧洲军事水平进行长期的观察。建议歷届军校毕业生轮流去欧洲观察战爭形態的变化,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这个建议从贾的口中出来,让岳齐感到极为刺耳,我才是分管兵部的內阁大臣,你这是越组代皰。
    事实上自从贾璉入阁后,岳齐的存在感越发的不明显。原因也很简单,军事问题李元更相信贾璉的判断。加之迟迟没能搞出一个令李元满意的军改方案,岳齐的地位动摇是正常的演变。
    只能说,在南洋见识过贾璉指挥作战的李元,对於岳齐明显落后的军队建设的想法,无法满意同样是新军,部署在婆罗洲和爪硅的南洋新军第一、二镇,能够积极主动的要求更换新式后装步枪,甚至说服了南洋官府出钱。
    部署在京城的新军四个镇呢,现阶段也就神机镇装备了前装的火帽枪,还是实验性质的。其他三镇因为兵部的反对,迟迟没有换装。
    兵部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新式装备太贵了,周边没有能够產生威胁的对手,换装毫无必要。
    不能说兵部做的有问题,毕竟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没有外部威胁的时候,內部是没有动力钱烧军费的。
    这也是孟子说的,无敌国外患者,国恆亡,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中原帝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打人的那个,很少被打。
    没有被打过的人是很难產生火力不足恐惧症的。
    “此事,还是由兵部主导为好,鸿臚寺协助即可。”岳齐不得不出来爭夺一下主导权,免得回头被下属们私下骂难听的。
    李元笑著看看贾璉问:“贾卿意下如何?”
    贾璉笑道:“岳相所言极是,微臣以为,应提高规格现实显示朝廷的重视。”
    李元笑著点头,以示明白,转头问岳齐:“岳卿可有计划?”
    岳齐道:“微臣需要与兵部商议一番,再行上奏。”
    李元点头:“三日时间可能拿出计划?”
    这就是李元的风格了,事情答应了,就要给出一个时间来,別总是拖著。
    具体到其他政务也一样,规定时间內必须完成,做不到问责。
    李元利用考成法给整个周帝国的官员上了弦,根源还是在於他在南洋主政期间,发现基层官府的工作量其实真不大。下面的官员,每天还能下班后喝点酒,飘个昌。那时候他是戴罪之臣,所以只能冷眼旁观,现在他是皇帝了,自然要挑臣子的毛病。
    岳齐没得选,只能硬看头皮答应下来。
    李元问了一圈,没有別的事情要匯报之后,乾脆的宣布散会。
    兵部这次动作很快,因为此前有过派遣观察团的文件存档,放出来进行一些调整后,把一次性的观察团变成常驻观察团即可。
    次日岳齐便拿著兵部加班赶出来的计划进宫,这次李元深感满意,觉得岳齐还是一个合格的內阁大臣。
    按照兵部的计划,每年派遣五十人前往欧洲,加入军事观察团,每一期人员都要呆满两年时间才可回国。
    李元口头要求兵部確保每个从欧洲回来的军官都能官升一级,表现优异者可升两级。
    考察团不能只有低级军官,还要有参將一级的军官。
    计划批准后,兵部开始实施,抽调人员,集中起来学习一年的语言,合格者才有机会加入观察团。
    李元头一次出宫见军方的人员,就是看望了正在学习的观察团,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朝野上下面对此报纸上的新闻,对於皇帝可能存在的穷兵默武的可能深感担忧。
    只能说这种担忧的另一面是新兴的工业资本,隨著市场的饱和,各家企业迫切的需要新的大订单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由此催生了两个方向的推动,一个是加大对新华殖民地的產能输出,一个是军队换装的採购订单。
    前者是民间自发的推动,尤其是获悉新金山的存在后,江南民间资本不乏冒险者,主动的带上设备前往新华殖民地建厂,这批敢於冒险的资本背后,自然是有推动的力量,也有一些在大家族失去发展空间后被迫的选择。
    民间自发移民的举动,给关外的东平府带来了大量的木材订单,推动了江南造船业的飞速发展乾正五年,除了李元个人为了表达兄弟情谊,不是很情愿的强制移民一万余之外,还有民间自发移民的三万多人,移民的大头还是薛家的船队,从乾正四年的二百多艘船抵达,发展到三百多艘,带去了近十万人口。奴隶贩子们看到了商机,从世界各地搜刮肤色为白的女性,贩卖到新华殖民地,换取黄金和白银后,走西班牙人的航线到马尼拉和爪硅,购入茶叶等欧洲紧俏的物资回欧洲,形成了一条环球贸易航线。
    因为新的环球贸易航线中的东方货物利润巨大,更多的海上冒险者加入其中。加速了新华殖民地移民的增速。
    乾正五年,新华殖民地人口突破三十万(含一部分土著),乾正六年,人口突破百万。
    新华殖民地以开远府、新华府(新金山)、平远(洛杉磯)三个城市为核心,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区,大大的降低了从国內运输物资的需求,反过来加速了移民的增速。乾正七年底,新华殖民地统计三府人口,算上大量的新生混血儿,人口突破二百万。
    通过物资交换的方式,北美土著不得不继续往西或者往南迁徙(主要是打不过)。
    乾正七年(1809年),美国方面的西进运动,遭遇了大规模的土著的反击,中部地区爆发了数百起西进移民遭遇土著屠杀的惨案。
    后知后觉的美国政府才发现,不知从何而起,土著在中部大量的存在,形成了南北走向数百公里的屏障,阻断了西进的势头。
    最要命的不是没有人冒险往西去,而是冒险西进的欧洲移民真的打不过土著。
    1803年,从拿破崙手里购买了路易斯安那之后,美国政府趁著欧洲的乱战,生出凯西班牙人的佛罗里达,对於民间自发的西进,官方推动兴趣不大。要说西进的高峰期,还是杰克逊1830年的《印第安人移民法》。
    美国政府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確定了周帝国也在大肆的移民北美西海岸,出於官方对周帝国的畏惧,反而坚定了先打西班牙的决心。
    1810年,美国出兵夺取弗洛里达。
    同一年,新华殖民地人口接近四百万,並且向南北两个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向西推进了五十公里,受限於沙漠的阻隔而放缓脚步。
    同一年,海地独立,南美独立运动进入快速发展期。
    动乱导致大量的南美地区的人口逃离,他们一部分选择逃往美国,一部分则选择逃往墨西哥,
    隨后又逃往新华殖民地,
    因为到处都在动乱,新华殖民地的治安急剧下滑,多处新建的殖民点遭到频繁的袭击,甚至有数个殖民点被攻破。
    李元闻讯之后,立刻召集新华殖民地各府的长官开会,商议此事。
    商议的结果是三个府各自成立一支高机动性的地方军队,装备则由各府自行向国內採购。
    新华殖民地地广人稀的特点,导致了三个大城市有很高的独立性,其中开远府为薛家的老巢,
    新金山则由贾氏代理人薛、彭二人代管,李元建有被架空的危险,则將嫡系转至平远府发展。名义上的新华王李亨,王府在新金山,势力范围却只能龟缩在新拓展的开远府(洛杉磯)。
    人类大致都是差不多的,別看国內是高度集权的体制,到了新华殖民地,又形成了名义上的一统,实际上的高度自治。
    三个府的人口自然是新华府为首,二百多万,其他二府则为一百万出头。
    总体上的移民政策,倒是比较接近的,都是对待土著採取友好的贸易方式相处,能买下土地就买,买不下再想別的招,不到玩不动不对土著动武。这种方式在初期確实效果显著,进入乾正八年后,变得有点难了。部分土著也变了,不再轻易的出让土地。
    好在这个阶段,新华殖民地也进入了一发向外发展的减速期,双方並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武装衝突。
    相比之下,土著真正的敌人,还是来自东边的美国人,他们更不讲理,更喜欢用枪说话。
    被夹在两块殖民地之间的土著,还处在一个多部落状態,相互之间也有战爭爆发。
    总之突出了一个乱字。
    最支持殖民的內阁大臣贾璉,不用殖民地主动採购,每年都將最新式的武器运往新华殖民地。
    开远府的薛蝌,自领新华王下属的开远知府,乾正八年秋天,一支五十艘武装商船抵达港口,
    运来的不仅仅是移民,还有一万支新式单发后装步枪,一万支金属弹壳的左轮,以及五十门新式火炮。
    有了这批武器,开远府成立了自己的职业军队,人数五千人的骑兵旅,主要作战任务还是扫荡边缘地带,保护殖民点,打击袭击殖民点的土著。
    相比之下,新华府的职业军队成立的更早,新华府更早的获得了国內的新式装备,职业军队从最初的三千骑兵,发展到含炮兵在內的八千骑兵。
    发展最慢的是平远府,一直没有职业军队,都是以民兵的形式存在。
    所以,李亨才著急,毕竟那是他在殖民地的基本盘。
    在李亨的要求下,新华府拿出了一部分新式武器,帮助开远府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职业军队。
    这支军队的主要对手並非土著,而是从墨西哥方向来的亡命之徒。新成立的开远骑兵旅,很快就遭遇了多支墨西哥匪帮。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斗上百次。
    在新式步枪面前,还拿著滑膛枪的墨西哥匪帮,遭到了毁灭式的打击。
    华夏把烽火传信的天赋带到了北美,在各个殖民点建了烽火台,一旦遭遇袭击,立刻白天放狼烟,夜晚点烽火。
    部署在边缘地带的骑兵旅立刻出击,成功的包围了多支墨西哥匪帮,並予以歼灭。
    墨西哥方向的战斗更为激烈一些,相比之下,东部和北部地区与土著的战斗,则相对的要轻鬆一些。
    开远府的骑兵在灭掉了一个敢於袭击殖民点,人数多达三千人的部落之后,土著部落意识到了这些金色皮肤的人並非只会讲道理,开启了向东的迁徙,主动的拉开与这些人的距离。当然了,贸易还是要保持的,土著已经离不开这些买卖人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