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周旋

作品:《挟明

    “哈哈哈,曾尚书乃新晋御前红人也。”
    “这萧某听闻,说是陛下近来病情加剧,药石不济。”
    “想必内阁行走,曾尚书定是分晓细情的。”
    “索性今日我府上,左右又没个外人。”
    “还望能如实相告。”
    萧靖川眸定威迫之姿。
    忽一转话锋,续追逼问去。
    “唉,近年下,某一直外任领兵。”
    “眼巴前儿,敌奴势大,亦委实是分不开身,走不动脚儿哇。”
    “陛下那里,自龙体康健是为朝野内外最紧要之事。”
    “分身乏术哦。”
    “你说咱们这做臣子的,岂能不揪心陛下安危?”
    “幸是今儿,你老兄来了,也算赶上。”
    “到底怎个情势,多少透个底,我们也较心安嘛,啊?哈哈”
    萧郎妙言拨转意,就此截住曾纪套话无算,锵锵反将一军,将个词口关至弘光帝病情处。
    这会子内情外事剑拔弩张的,愈是讳莫如深,愈加反制其人也。
    对瞧近下计较,曾纪亦实是难料他靖国公会出招抢制。
    “呃,呵呵呵呵.”
    一时难接言,曾尚书心内猛搅,搜肠刮肚急思应对之法。
    “呵呵呵”
    “国公爷,您这就难为在下了。”
    “近来,杭州初建制式,杂事繁多。”
    “兵部一堆烂摊子还擎等着收拾呢。”
    “朝中啊,业仅就仇阁老、马尚书等人居多主持。”
    紧作撇清干系,推诿卸责,亦话锋甩锅意指南党所为矣。
    “所以这,呵呵。”
    “不怕您笑话,这论及御前红人,曾某实不敢当,也委实不及呀。”
    “呃,不过.,既然是国公爷尊口问到了这儿。”
    “那在下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恩,说来,这圣上.”
    “唉,久病难医,这您也是知道的。”
    “旦要想短时康健,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目前呢,唯以勉强支应为先。”
    “毕竟顽疾日久,冰冻三尺,还非一日可破也。”
    “偶有反复,也是有的。”
    话间停顿,曾纪拘谨姿容,临来再转逢迎去,侧偏头,矮降姿态,有意更将个身子往萧处位置转了转,以正诚恳态度。
    “呵呵呵”
    “说到此呀,曾某便即念起。”
    “想当初,国公爷一柄天子剑,圣命皇差,那是何等气魄之人。”
    “于江宁,咱头次碰面,曾某就曾断言呐,日后此将必是当朝顶柱人物。”
    “而今,某五百里北来,唉,不瞒说,我这也叫不得不为呀。”
    “真人当前,曾某不言虚语。”
    “唐突呢,是唐突了些,可有些话嘛,不好讲,靖国公跟前,也实是不得不讲啊。”
    “就例此番前来之目的,呃,说是授命皇差,实际俱就内阁拟的票罢了。”
    “老马数日前吴淞江口弃船登岸,携巨资以投南京城。”
    “这等消息,他又怎能尽数瞒得住哇!”
    “早就不胫而走,头些时日便传进了朝廷里啦。”
    “这不,在下惶恐到此,国公爷,您也都瞧了。”
    “我曾纪又算是哪根儿葱呦。”
    “真应去那句俗语,是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这趟来,纯属费力不讨好。”
    “差事办不办得成两说,我个劁猪的割猪耳朵,在下是好赖两头都受窝囊罪。”
    “您说,我.”
    “我公事公办?”
    鸡贼曾纪,念苦诉肠不算完,临了冷不防的,竟是忽来这么一句以进试探之意。
    关到紧要处,一双贼眼满盯在萧靖川颜面上,随时转圜。
    后观瞧,萧将看眸来,平添一抹厉色在眼中,赶忙是左右逢源,拆转掉头反过话口。
    “那指定是不行。”
    “于公于私,哪有这般道理?”
    “国公爷何许人呐?”
    “为抗击北奴,呕心沥血,身先士卒,与敌血战之际。”
    “那是有大功于社稷,救黎民于水火之人物也。”
    “将来青史名册,自少不了您这一笔呀。”
    “就算咱不谈私下里交情,为国为民计,像靖国公这般的英雄勋将,曾某亦绝会拼死力保。”
    “戡乱时局,江山沦丧已到如今田地。”
    “领兵御敌乃是头等大事。”
    “世人之楷模也。”
    “可就偏偏是有些人,国破家亡都到这个份儿上了,竟然妄图还要打着朝廷之旗号。”
    “蝇营狗苟,中饱私囊,肥己而害公,搅乱战事。”
    “陷祖宗江山社稷于不顾。”
    “这些人就绝当该杀,其心可诛!”
    “甭说您气,我曾某亦是痛心疾首哇。”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曾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把话锋掰过来。
    “恩,好,曾尚书所言极是!”
    萧郎将一时不知对方后续要怎个转法儿,索性先就附和一句,不多接茬儿。
    听瞧,曾纪果再点题。
    “呃,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
    “眼下朝廷也很难”
    “各处开支早已不堪为继。”
    “就我来前儿头两天,听底下人报说,浙江富阳、新城等地,已是有县令在家活活给饿死啦!”
    “你说这”
    “寒窗苦读一招举仕,到头来竟落得个如此下场。”
    “咱不能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呐!”
    “士子之心,方大明压舱基石也。”
    “所以,老马带来的那笔钱,您看.”
    “我是说可能啊,就能不能略作分拨,化一部分出来,当体朝廷之艰。”
    “我,我这也好堪能回去复命,您说这.”
    兜来转去,还在原地。
    曾纪软刀子进逼,于情于理,迫在眉睫。
    反观萧去,此刻,实萧靖川眼下却出奇的冷静。
    倘是仅就因这笔银款事,他满可以托故先离了南京,独落个曾纪扑空一趟也就是了,对杭州朝廷也好解释。
    而之所以未就如此做,实来,此番晤面曾纪,夹带马为民,也着重有探试老马可否引为重用之意在里面。
    于是,就待曾纪步步紧逼,场面暂陷僵局之刻。
    忽来,萧一甩眸,望到老马脸上,引至他处。
    “诶!老马,听见没有?”
    “曾尚书在问你那笔钱的事儿。”
    “你怎么说?”
    萧言直愣撂了话过去,真真狠砸了马为民一个措手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