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时代与思想
作品:《儒道狂书生》 妙空等人从出生便生活在封闭的洞天福地之中,那里的规矩与前朝并无太大的差别。
而前朝某些方面的规矩制度之阶级森严,连当下各大王朝都有所不及。
如今见识到太平域这样的地方,妙空这些人都一时难以理解和适应,感觉自己在这种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即便是作为佛门中人的妙空,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陆正觉察到妙空眼中的那一丝迷茫,不禁微笑道:“那些从其它地方的客人其实和你们也差不多,有些难以适应这里。不过慢慢来吧,这里的很多事物一时无法跟你们说太明白,你们可以自己到处走走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其他人,这里的人都和善……”
陆正简单地讲了一下这里的一些注意事项。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迅速从远处而来,轻飘飘站定到陆正的面前。
“哎,你来这边了啊,我还准备去找你呢!”
青婉眼睛闪闪看向陆正,又瞧了瞧旁边的一行人,“他们是?”
陆正开口道:“北边来的客人,参观一下这里。”
“哦!”
青婉没有多问,转而拿出一本精致的书册,一脸兴奋地递给了陆正。
书册封面上有着血色醒目的“思想”两个大字。
“前天收到了不少稿子,然后我挑选了一些出来,按文章内容排了一下,把这期刊做了出来,你看看行不行?”
陆正伸手拿过期刊,不禁好奇翻看起来。
青婉乐和和背着手,解释道:“这些文章都没有署名,担心发出去他们会受到什么影响,不过都有记录在案,以后时机成熟会公布于众。”
“第一篇文章是稷下学宫那个叫程立的学子写的,我感觉写得还不错,放到开头很合适……”
“哦,还有最后那篇文章,是我执笔的。不过我感觉言语内容有点尖锐,所以就放在了最后面……”
陆正翻看得很快,不一会儿就翻到了最后。
他发现青婉所写的文章题目名为《阶级》,其中内容何至是有一点尖锐,简直是相当尖锐,可以说把某些阶级都重重的批判了一番。
见陆正看完了期刊,青婉笑眯眯问道:“怎么样,没什么问题吧?”
陆正微微点头,说道:“文章都很好,用词造句浅显易懂,思想内容也令人深刻。就如此刊印吧!”
青婉道:“行!我马上让书坊那边开工。我们这到魏国边境的几条大道差不多快完工了,这些期刊印出来要不了几天,就能送到魏国那边去售卖,快得很!”
“不过至于其它王朝地方,路程便有点远了,我估摸着让那些商队快点,也得月余时间。让咱们派些人去送吧,好像有点浪费人力了。我琢磨了一个法子,也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陆正见青婉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笑着道:“什么办法?”
青婉传音道:“魏国也有文庙,我寻思着你能不能去借用一下,让文庙把这期刊传至其它大国……”
“你不是和孟圣他老人家熟嘛,去文庙里应该能沟通到那些古圣先贤,让他们费点香火文气……”
“而且这么做的话,文庙传过去的文章书籍,那些王朝势力也不好直接禁了吧?”
“这禁一次,总不能禁二三四次吧,咱们以后还有好多期……”
青婉觉得这些文章还不至于达到新诗那种程度,会被各王朝禁封。
而且新诗显世后也没有被完全禁封,还是有人在私底下传阅。
听到青婉的提议,陆正不免笑了笑,这丫头的脑袋瓜子还真是会来事。
陆正思索一阵,开口道:“正好我过些天要去一趟魏国,到时候去试试……”
青婉兴冲冲道:“好,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忙了。”
青婉又飞也似地离开,去往书坊方向。
……
夜晚,被安排好住处的妙空却是无心休息,满脑子都是今天刚刚经历的一切。
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充斥在他的大脑里面,让他久久不能平静,感觉自己的一颗佛心都不太稳定了,内心带有不少疑惑和一丝彷徨。
妙空诵念着佛经,却无法得到安定,索性出门去拜访陆正。
此时的陆正在青城里固定的住所埋头学习,得知妙空的到访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妙空行礼道:“小僧深夜来访,实在多有叨扰……”
陆正笑了笑,说道:“像我等这样的修行中人哪分什么白天黑夜,请进吧!”
陆正将妙空领进了门,倒上了一杯热茶。
妙空道谢一声,捧着热茶轻声道:“小僧今日所见所闻,连典籍中也未曾有所了解,内心实在有太多困惑,想请陆施主为小僧解惑。”
“小僧大抵知晓了这片地域的状况,也明白了施主的所作所为,难怪能得我佛的印记。”
“小僧有些好奇,既然施主不主修佛法,又似乎不像儒家弟子,到底是如何修行到这种境界?”
陆正想了想,回答道:“集百家之长,言致于行,尽心竭力……如果说我偏向哪一门修行,应该算是法家吧。”
“法家?”
妙空闻言表情微讶。
陆正点头道:“可能和你所知的法家不一样,我的是民主之法。”
“古人有云,天下为公,这天下当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人一家之天下……”
“所以你在这里不会看到什么君王官吏、世家大族。连儒生、道士、僧人这些修行中人,也要守所有人该守的规矩,没有人有特权,我也不例外。”
陆正不紧不慢,将太平域的一些基础理念解释了一番。
陆正又道:“我看你修的是佛门正法,不过可能还差了些火候,等过两天带你们去魏国,那边有佛门正统,你可以去学习学习。”
“哦,对了,在我们这里的话,你可以修佛法,但禁止私自传法于他人,不能乱了规矩。”
“另外,你既然出来了,其实以前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了,以后在外面,你想做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妙空愣愣点了点头。
沉默了一会儿,妙空轻轻开口道:“我俗家姓名赵空,乃前朝皇族后人。我现在也不知道我以后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想与陆施主交个朋友,如果陆施主不在意我的身份的话……”
陆正闻言淡淡一笑,说道:“好啊。”
妙空见陆正如此态度,心里一下子想开了很多,放下了很多。
他不禁双手合十一礼,“妙空便不多叨扰陆兄,告辞。”
说罢,妙空脚步轻快地离开。
陆正目送妙空消失,手指头轻轻敲击桌面,低声喃喃道:“这天底下有底蕴、有家世的人物真是不少呐,想让这些人放低自己的身份,都不容易啊。”
……
一晃便是三天过去,妙空等人也基本上熟悉了太平域的地区情况。
其中有些人实在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
毕竟他们觉得自己生来就是有身份的人,哪怕在洞天福地之中,也不用自己弯腰去做某些劳累的工作。
而在太平域这边,可不讲究什么身份和实力。
越有能力的人,反而是干得越多。
让他们用双手去给集体创造什么价值,那还不如待在洞天福地里享福呢!
连这些年龄还算年轻的代表都是这样的想法,那片洞天福地中的某些人物,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差别。
陆正将某些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但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此前就有一些有志人士来此,结果无法接受这里的理念而离开。
反而是那些僧人或许是因为陆正的特殊,倒没有多排斥这里的生活。
即便这里还处于禁佛的状态,他们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这里虽没有佛庙,但他们还是看到了广场上有竖立佛祖的石像,还有人去纪念。
至少在这一点,他们觉得好像真如陆正所言的那般,陆正是与佛有缘,并不一定是与佛门有缘。
陆正将妙空一行人喊来,说道:“我准备去魏国一趟,如果你们愿意跟着去见识一下,可以跟我走。”
有人问道:“我们没有那边的身份,不会引起什么怀疑吧?”
陆正道:“你们跟着我就行,魏国那边不至于查得那么严。”
众人商议了一番,决定留几个人在这边,另外的人去魏国看看。
之后,陆正直接带着众人一路飞往南方。
陆正带人沿着大道飞行,顺带看一下道路的通行状况。
途中,陆正还看到某座正在建设的商业城池。
继续南下,便到达魏国的一座边城。
魏国朝堂那边早已给各地边城的将士打了招呼。
这些边城将士没见过陆正真人,也是记得其画像。
见陆正带人在边防登记入关,都没有盘问什么,直接放行过去。
妙空他们现在对天下局势也有了大概了解,心想陆正还真是有些本事,和魏国边军的关系都能这么友好。
而到了魏国的地界,众人见识到魏国的城镇和百姓,也有一种来到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这里和太平域的繁华相比,简直一个在地下,一个是在天上。
落差之大,让妙空等人实在没有转换过来。
他们还以为王朝的百姓即便过得不如太平域那边的人,但多少也还能过得去,但看起来并非如此。
城中到处可见衣衫单薄、为生计奔波的穷苦百姓,更有衣不蔽体的乞食者沿街乞讨。
有一条条脏乱差的街道,一处处破旧的房屋……
似乎他们眼前所见的场景,才是真正的人世间。
妙空垂眉低目,忍不住低声念诵了一声佛号。
陆正在一旁轻声道:“年前冬季大雪,这里也遭了灾,我让人送了很多物资到此地,若不然的话,这城中百姓里有很多人活不到今天……”
“我倒不是在颂扬我做了什么功绩,只想告诉你们,这人世间还有无数人承受着苦难,我希望有更多人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而不是变本加厉的压榨他们……”
“前朝亡国,不正是因为不得民心么?”
众人闻言不免脸色微微变化,感觉陆正的话像一根针刺在了他们的心口。
陆正继续带着众人南下,所经之处,都不见有太平域的繁华和生气。
在妙空他们看来,这么一番比较之后,似乎这样的一个魏国怕是离亡国都不远了。
然而真实的世间才是如此,而魏国也并没有到亡国的地步,国中百姓还有的是被折腾的日子。
等飞越重重山水,一座巨大的城池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陆正开口道:“那是魏国的旧都平城,等会儿我去那边办点事,城中有佛寺,我可以让人带你们去看看,学习一下大乘佛法。”
很快,众人又顺利地进了城。
陆正直接带人去到王府拜访。
得知是魏国王府,跟着陆正过来的一些人还有些惊讶,要不是对陆正还抱有信任,他们都快有种被人带去自首的错觉。
王府内顿时传来一阵喧闹。
不一会儿,元重穿着一身朴素的装扮笑脸相迎。
“哎呀呀,陆小友到来,快快请进!”
元重热情上前拉着陆正进府,双方的关系还不错,也没那些繁文缛节的作态。
陆正微笑道:“我是有事来一趟平城,正好过来拜访一下王爷,本来还以为王爷不在平城这边呢。”
元重笑眯眯道:“我早就回来了,平城这边没我可怎么行!这边老顽固太多了,没我可压不住……”
朝廷要兴改革,还要整治佛门,平城这边也是重中之重。
元重算是被委以重任,得到了更大的权力,就是为了制衡平城这边的权贵和佛门势力。
“你看本王这人都瘦了,不过得诸佛菩萨的眷顾,感觉身体比之前都好了很多……”
元重满脸喜色,絮絮叨叨带着陆正等人去往一处宽敞的园休息。
至于陆正身后跟着的那些人,他也没有多在意来历。
元重又道:“我晓得你忙得很,这次来平城是有什么事?有没有我帮得到的地方?”
陆正直言道:“我听说平城之中有一座儒道文庙,不知我能不能借用一番?”(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