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异域相见
作品:《寒门国舅》 第868章 异域相见
战事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
别说是半个时辰了,可能也就一刻钟的时间,甚至王守仁都觉得,鞑靼人怎么可能那么一些不堪一击?
“咱是不是得展现一下旗号?”
朱晖道,“看咱羊皮羊袄的,对面不会以为咱也是鞑靼部族的某一路人马吧?”
王守仁此时根本就没心思去琢磨这些事情,仍旧陷在之前战事快速推进胜负转瞬就分的震撼中,难以自拔。
此时朱晖身后有部将上前,轻声问道:“小公爷,那边友军好像要开拔,或者说转移……咱们要不要追上去?”
朱晖诧异地道:“怎么刚打完就走?他们不追击鞑子?那出塞来作甚?见到大明的军队,居然也不过来接应?”
部将无奈地道:“就凭人家的本事,需要来跟咱打招呼么?”
这下朱晖无话可说了。
莫说他和王守仁被这场战事电得外焦里嫩,就连他们身后的明军将士,也觉得,这他娘的还让不让人过了?
我们明明已经是精锐之师,长驱直入,深入草原数千里,杀个几进几出,结果论实力还不如对面一根毛?
哼!
朝廷不公平!
为什么有好火器不供给我们?
朱晖道:“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走……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事我们都是参与者,而不单纯作为旁观者存在……至少我们牵制了鞑靼人部分注意力,让他们发起冲锋时始终有所顾虑,军功理应有我们一份……”
部将道:“看样子,人家不肯给咱吃席的机会。”
“吃不到大肉,吃点儿残羹剩饭总行吧?要不咱帮他们打扫下战场?光是倒毙的战马都有上千,做成肉干能有多少?
“哦对了,对面不会只有这几百人吧?应该还有其他人马……这……可真是耸人听闻,以后回到京城,跟人吹牛逼,怕都没人信。”
朱晖说话有些语无伦次,显然还没从之前的震撼中脱离出来。
大明军队很厉害,但可惜的是牛逼的不是自己这路人马,自己一干人充其量就是在旁边加油助威,充当氛围组的。
那感觉能好得了?
王守仁道:“鸣炮!”
“啥?”
朱晖微微一怔,问道,“这样……会不会让对面觉得,咱是在挑衅他们?这种事,还是谨慎些为好。”
王守仁无奈地道:“至少得搞清楚,他们是什么来头,更要问明白目前草原上的局势,看看如何才能参与其中。”
“对对对。”
朱晖忙不迭地道,“要让他们知道,咱也是有火器的,之前一直跟着王威宁打仗,且还是从延绥过来的精锐之师。西边战场上的主要功劳,可都是咱这路人马取得的……哼,瞧不起谁呢?”
王守仁闻言不由看了朱晖一眼,好似在问:你这算是自我安慰吗?
……
……
“轰!”
随着王守仁所在的中军鸣炮。
让对面正在收拾行囊的明军队伍敏锐地意识到,窥伺在旁的友军似乎不想充当看客,也想参战。
只是他们并没有做好接待袍泽的准备。
我们在这边打我们的,打得很是过瘾,三四百人打五六千,还轻松取胜,打算换个地方另起炉灶,你们这边凑什么热闹?
再说了,就算让你们参与进来,你们有我们的装备和丰富的应敌经验吗?
光是几百人被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围困,巨大的压力足以压垮意志不坚之人,你们确认自己真的能行?
王守仁并没有急着带兵上去。
他很担心对面的人认为他们是来抢军功的。
在九边将士心目中,首级之功意义重大,且关系封赏,隔壁友军到了自己刚打完仗的战场上,就算不是来抢人头,也得当成抢人头对待。
为了军功,就连自相残杀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了许久,对面终于过来几名夜不收的精锐。
“是三边总制王军门所部吗?”
对面喊话的声音很大,听口音像是京师周边人氏。
朱晖高声回道:“是啊,我们乃王军门麾下,自延绥,啊不对,是从黄河北岸一路来此,奉命牵制鞑靼人……你们到底是哪路人马?”
“我们乃张将军部下。”
对面喊道。
朱晖道:“别远隔着啊,过来叙话。”
对面道:“草原上相见,难以分清敌友,不能随便上前,你们有疑问的话,就派几个人到我们这边来,闲叙家常……我们将军会一直等着……”
朱晖高声问道:“你们现在的指挥官……是……小国舅张延龄吗?”
“不是。”
对面立即喊道。
这下让朱晖摸不着头脑了。
统兵的不是张延龄,又是哪位?
难道是大同巡抚许进派出的人马?
还是说宣府那边派来的?
怎么越想越头痛?
“我过去会会他们。”
王守仁道。
朱晖道:“王兄弟,他们对咱警戒很深,就这……你还过去?”
“唉!真要跟我们过意不去,对方早就带兵过杀来了,咱大明军队可没有自相残杀的传统,规矩总归不会因我而变吧?”
王守仁说罢长长地吐了口气。
朱晖心说,那是因为你小子从来不在军中混。
大明九边将士各自为政,为了抢军功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你居然还敢说没有内斗的传统?
要是对方真那么友善,就应该亲自过来,如今表现得这么高傲,不就是等我们主动低头,等稍后交流的时候矮上一截么?
……
……
朱晖没有上前。
他既怕死。
又怕生事。
王守仁虽然也觉得自己这个主帅去对方队伍中不太妥当,但为了探寻心中一直琢磨的真相,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几名护卫去应对方之邀。
对面骑兵在前引路,双方始终隔着百步左右。
一直到入刚进行过惨烈交战的战场,嗅着空气中浓浓的血腥气,王守仁才定下心来。
此时那些完成战事的大明士兵,正在简单整顿,随时都可能踏上新征程。
进入对面简单的临时营地后,王守仁识趣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对面也有个看似将领的人,主动迎了过来。
“这位是……?”
对面看起来很年轻,但怎么也有个二十岁上下。
王守仁心想,这位不会就是那什么张将军吧?
但……听说张延龄才十二三岁,应该不是他吧?
“在下王守仁,奉三边总制王中丞命令,领兵牵制鞑靼人马。”王守仁拱手道。
“在下覃云。”
对面统军将领也赶忙还礼,恭敬地道,“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见过王将军。”
王守仁听了一阵懵逼。
对面的指挥官居然是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覃云?
现司礼监掌印覃昌的侄子?
王守仁赶紧上前,再次施以大礼。
双方很快就感受到对方的诚意……毕竟此番草原相遇,性质跟他乡遇故知差不多,多少有那么点儿亲切之意。
“覃镇抚。”
王守仁好奇地问道,“你们是从何处出兵?兵马数量多少?为何会在此?周边可还有别的人马?眼前草原上的局势发展到如何了?”
听到连珠炮般的问题,覃云连忙道:“王将军,有些事……不太好明言……如今我军各路人马正在分散扫荡鞑靼外围部族,稍后便集合往西北方向推进,一路跟鞑靼人纠缠不休。我们这路,不过是几路人马中的一路罢了。”
听对方既回答了问题,又好像什么都没回答,王守仁决定不再兜圈子了。
“那你们是何人领兵?”
王守仁终于问出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
覃云道:“乃张家二公子。”
“张国舅?”
王守仁瞠目道,“果然是他。”
覃云略微有些惊讶,问道:“王将军听说过张二公子的大名?”
王守仁急忙解释:“王中丞让在下领兵在草原上与鞑靼人周旋,就是为了牵制住鞑靼人,给……张国舅引兵进草原……创造良机。”
*******
天子身体还没恢复过来,这章有点儿少,晚上应该还有一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