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华山一型飞机,伊斯坦布尔交易

作品:《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541章 华山一型飞机,伊斯坦布尔交易
    衡山一号以30度仰角爬高飞行。
    下方凤翔号的爆炸接连不断。
    橙红色的火浪裹挟着断裂的钢板冲上高空,又化作千万个燃烧的碎片砸落回海面。
    舰体中部的裂口在殉爆中被彻底撕开,像被一柄无形巨斧劈成两半,前半截舰体带着扭曲的龙骨翘起,后半截则已没入泛着油污的海水,翻出的螺旋桨徒劳地在空气中转动了半圈,最终断裂掉落。
    浓烟从断裂处喷涌而出,在半空中形成一团硝烟遮罩。
    船体内已经没有安全的地方,幸存的日军士兵纷纷用各种办法逃到了航空甲板上。
    可随后产生的爆炸,将这些士兵如同蚂蚁般从倾斜的钢板上滑落,有的坠入火海,有的直接摔进冰冷的海水,呼救声被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吞噬。
    那两架坠毁在甲板上的九七式舰载机残骸,也随着舰体的倾斜互相碰撞、挤压滑落而下,最后被汹涌的海水吞没。
    而此时,衡山一号已爬升至三千米高空,通过雷达索敌装置,方文看到,海口方向十四架战机正在返航,而广州方向的敌机群已经重新绕过了阳江防空阵地,正在赶来。
    看来没有机会看到凤翔号沉没的景象了,方文略感惋惜地控制飞机继续爬高。
    飞机飞到7000米高度,摆脱了防空炮的威胁,随即摆正机身,脱离战区飞往北部湾海域。
    衡山一号飞走后十分钟。
    十四架空袭海口的日军战机返回。
    他们在天空盘旋,却再也无法降落在母舰上。
    曾经不可一世的航母在海面上挣扎,断裂的舰体下沉速度越来越快,舰艏高高翘起,露出吃水线以下斑驳的锈迹,仿佛在做最后的悲鸣。
    当海水漫过舰桥时,最后一次剧烈的爆炸从水下传来,巨大的水如喷泉般升起,随后一切归于沉寂,只剩下漂浮的油污、碎片和零星的幸存者在海面上沉浮。
    中午时分,耗时4个多小时飞行的衡山一号返回缅北基地。
    飞机降落后,方文宣布:“本次作战小队圆满完成任务。此项战绩,将会计入你们的学历中,用来提高你们的学分评级。”
    学分评级,是泰山航空学校军事飞行员训练班的成绩标准。
    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甲为最优,丁为及格。
    如果获得甲等资格证,是可以晋级高速战机飞行员的。
    这让5名参战的学员非常高兴,在方文面前立正敬礼。
    方文回礼,笑着道:“龚修能,带他们去水上机场坐飞机回去。”
    “我也和他们一起回去。”邵思慎道。
    “思慎,你先别急回去,我有话和你说。”
    随即,龚修能带着5名学员下机离开,方文则和邵思慎交谈。
    “想不想重新驾驶飞机与鬼子战斗?”
    “肯定想啊。”邵思慎说着,费力抬起手臂,“可我做不到,这些年,无论怎么锻炼,都没法变回以前那样了。”
    方文看着邵思慎,脑海中回忆起7年前的景象,那时候的邵思慎意气风发,是天之骄子。
    随即做出决定:“还记得四面佛吗,它可以暂时恢复身体机能,白云飞的眼睛就是靠它恢复,不过只能有一年效果。而且我不确定用过后,会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你要是想重新驾驶飞机,可以试下它。”
    邵思慎露出惊喜表情,毫不犹豫点头:“如果能给我一年的健康身体,我愿意付出后半生的生命为代价,副作用又算得了什么。”
    “那好吧。我要去趟欧洲,顺便飞一趟美国,给你治疗。”
    方文说着,不由想起了妻子,去美国一趟,正好也看看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
    邵思慎问道:“去欧洲干嘛?”
    “应该说是去黑海,有批从苏联订购的物资要从那边运输。”方文回道。
    “以前苏联运来的物资不是很顺利吗?”
    “这次不同,以前的是钢材和基础原材料,这次是军火。苏联那边电报给我,说是要打通伊斯坦布尔海关才行,而且这笔钱要由我来出。”方文解释道。
    如今欧洲局势紧张,土耳其那边也海关也变得严厉了,苏联那边可不愿意为此多付钱,方文这个金主是必须到场才能拍板的。
    但这次去欧洲,方文准备开一架新型飞机过去。
    他和邵思慎下机,从机库走出,前往飞机制造2厂厂长办公室。
    2厂厂长林逸飞见到方文立刻起身迎接:“总经理,你回来了。”
    “嗯。我想看看你们厂自研的新飞机。”
    “好,请跟我来。”
    林逸飞带着方文两人来到一个机库内。
    那里停放着一架新型飞机。
    机体是水陆两用型飞机,但比水云一型要大。
    林逸飞介绍道:“这是我们厂自研产品,已经经过试飞测试,各项数据达标。它采用了我们自产的西罗改进型航空发动机,1000马力,航速400公里,航程2000公里,载重1200公斤。”
    方文听完介绍,进入飞机,启动发动机,开出机库飞上天空。
    只是飞了两圈,他便对飞机的整体性能有了全面了解。
    随即,飞机降落地面,开回了机库中。
    他这才说出自己的飞行感受:“它的性能已经可以替代公司现有的国际航班机型,我建议下一个型号,将浮漂筒改成液压起落架,然后将舱体内部改造成座舱。但是,其中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调整,我回来后,给你们完整的建议。”
    “它用来代替公司现有国际航班飞机?”林逸飞惊讶道。
    “可以的。其实那些飞机早该淘汰了。你们进步很大,继续努力。”方文拍着林逸飞肩膀,给其肯定。
    “总经理,请你给这款机型命名。”
    “就叫它华山一型吧。”
    方文想都不想就起好了名字。
    空袭凤翔号后,只休息一晚,方文便又出发。
    大清早的,方文带着龚修能、邵思慎,驾驶华山一型原型机出发。
    他先飞往仰光,在仰光降落后,驱车回到了泰山航空总部大楼,前往财务部办公室,直接向财务部部长刘掌柜说明自己来的目的:“给我准备50万美元现钞,另外再准备150万美元等值不记名债券。”
    这笔钱可不止用于打通关键,更多是用于火箭弹的二期预付款。
    刘掌柜没有问钱的去处,只是写了一张提款表,让方文签字。
    签完字后,一个装满钱的小手提箱便准备好了。
    里面第一层码着五十迭美元现钞;下层是一大迭不记名美国国债券,票面金额都是1000美元。
    方文提笔签字,接过箱子,交给龚修能,三人直接离开总部大楼,返回机场。
    飞机再度起飞,沿着国际航班的航线,飞往伊斯坦布尔。
    20多小时的飞行后,飞机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上空。
    自从几年前的一场矛盾,泰山航空改变了航线不再从伊斯坦布尔降落,方文也是很久没有来过这里。
    看着下方景象,方文不由想起了和印第安纳和德国军官一起在机库里吃土耳其烤肉的景象。
    挥去思绪,方文拿起话筒呼叫地面。
    “这里是泰山航空临时飞机,请求降落。”
    呼叫过后,地面塔台传来回应:“已经查到你的降落申请,允许降落,请遵从地面人员指引。”
    下面,有地面工作人员双手挥舞旗帜,试图引导方文这架飞机降落在那条跑道上。
    随即,方文调整机位,降低高度,稳稳落在跑道上。
    可随后,方文眉头微蹙,他看到不远处机库中走出几名德国军官。
    德国人怎么来这里了?!
    方文不由警觉,难道是针对苏联人吗?
    这个时候的德国与苏联,还没有因为扩张而产生矛盾,苏联卫国战争也没有爆发,按道理来说,德国人是不会对付苏联的。
    结合欧洲目前的情况,方文想到另一种可能。
    从地缘政治来说,德国希望土耳其参战,以控制巴尔干地区,进而威胁中东,切断英国与中东殖民地的联系,同时也为进攻苏联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英法美担心德国利用土耳其领土进入中东染指他们的石油资源,也会从中作梗。
    但从历史的实际发展来看,最终土耳其没有采纳德国和英国的建议,处于犹豫和等待状态,一直到战争末期,才做出决定向德宣战。
    他收回视线,在地勤人员引导下,停在露天停机位上。
    这时,那些德国军官也走了过来。
    他们好奇的打量着飞机,并对着飞机招手。
    “团长,他们啥意思?”龚修能紧张问道,右手紧紧握住装有巨款的箱子。
    “出去就知道了。”方文从驾驶舱储物槽取出勃朗宁手枪,将其别入皮带下。
    随后,他打开舱门,走了出去,用从威廉那里学到的德语与对方打招呼。
    “guten tag!”
    这是德语白天好的意思,用于中午 12点后至傍晚 6点,是最常用的问候语,可用于任何场合。
    对方也同样回了句,然后询问道。
    “你这架飞机是什么型号?”
    原来是对飞机好奇。
    “泰山航空的新机型,预计下个月就会换用它来飞国际航班了。”
    “感觉不错,希望以后乘坐它出行,再见。”
    德国军官说完和伙伴们离开了。
    看来他们对方文并没有恶意。
    随即,方文在原地等待苏联接应者。
    过了一阵,来了两位。
    都穿着不合时宜的呢子衣,在穿单衣的本地人中显得格外扎眼。
    左边的高个男人足有两米,肩宽几乎抵得上常人腰围,褐色卷发下是一道横贯眉骨的疤痕;右边的矮壮些,络腮胡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鹰隼般的灰眼睛,正不动声色地扫视着飞机的每一处细节。
    两人有着明显斯拉夫人特征。
    并且身上带有浓烈的烟草味。
    那是列宁格勒生产的prima卷烟草的味道,这种没有过滤嘴的卷烟,气味浓烈,价格便宜,是很多苏联人的日常用烟。
    方文在列宁格勒空气动力研究所就经常闻到这种烟草的味道。
    他基本可以断定两人来自苏联。
    见方文走过来,高个男人上前一步,右手看似随意地按在腰间——那里藏着一把 tt-33手枪,枪套磨得发亮,显然是常年佩枪的老手。
    (tt-33手枪)
    “方先生?”高大男子用生疏的英语问道,“莫斯科派我们来这里与你见面,请跟我们去‘红房子’,车在那边。”
    方文用最短时间,对两位进行了评估。
    这是在琼州海峡空袭开启超凡状态后领悟的一个小技巧。
    就算没有超凡状态,他也可以通过高度集中精神,来进行环境因素计算。
    不再需要用设备来启动机械感知,就可以很直接应用了。
    这种新能力,让他思维灵敏,快速计算,能够更好更精准的做出预判和计划。
    通过评估,他可以确定,自己可以轻松制服两位,更别说己方还有龚修能在。
    随即,他转身与邵思慎交待:“思慎,你就待在这里,我和龚修能过去。”
    邵思慎知道自己身体残疾,过去也帮不了忙,还可能成为累赘,便用中文回道:“如果你们2小时内没有回来,我就给仰光发电报预警。”
    “两小时可能不够,这样吧,我会在3小时后给你发报一次,以确定我们的安全。”
    方文说完,便和提着手提箱的龚修能跟着两个斯拉夫人离开。
    坐着斯拉夫人驾驶的汽车离开机场,车内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那是劣质烟草、体臭混杂的味道,让方文不禁皱眉,欧洲人的体臭他早有体验,可被关在汽车里接受这种气味攻击却是第一次。
    还好汽车在二十分钟后停下,不然方文会主动提出中途休息的。
    迫不及待下了汽车,方文看见面前是一栋红色墙体的建筑。
    这就是红房子。
    他跟着两名斯拉夫人走上台阶。
    一阵敲门后,房门开启。
    方文第一时间观察了房间里的情况。
    里面光线比较暗,只有一盏悬在天板中央的铜制吊灯亮着,灯泡外层蒙着层灰,光线透过玻璃罩时散成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靠墙的几张橡木桌。
    敏锐嗅觉的他还闻到,空气中飘着和车里相似的气味,只是多了股煤油和金属锈蚀的混合味道。
    开门的是个高个子男人,肩膀宽得几乎要蹭到门框,军绿色的制服领口敞着,露出宽厚的锁骨。
    他没说话,只是用灰蓝色的眼睛上下打量方文,那目光像砂纸一样刮过皮肤。
    “方文先生,或者同志?”
    另一个声音从房间深处传来。说话的人坐在最里面的桌子后,角度挡住了视线,看不到他的样子,其手指间夹着支快燃尽的香烟,烟灰摇摇欲坠。
    “应该可以算是同志。”方文微笑回道,走进房间,龚修能紧跟其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