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传播的很快
作品:《人皇天帝》 第130章 传播的很快
有心好好笑话李百长一顿,但想想还是忍住了。
王守乾那个晚辈,凭什么爬到他头上去?
利用李百长打压一番,也未尝不可。
思绪急转,胡惟能神色郑重道:“李相说的是啊,这王守乾不知收敛眼里无君无父,不能再让他这样肆意妄为下去了。”
“嗯。”李百长露出了些许笑意,讚嘆道:“有胡相这般忠君为国者,
实在是我大乾之福啊。”
“李相客气。”胡惟能笑道。
二人客气两句,就开始商量起如何打压王守乾的事。
这对二人来说,也並不难。
“对王守乾不满的人,可远不只是一二,那些各家各派的人,哪个愿意被其这般瓜分走弟子?
就先让他们去试试吧。”李百长淡声道。
“仅此而已?”胡惟能眉头一挑,有些不赞同,这手段太轻了。
“不著急。”李百长轻笑一声道:“陛下的態度,你也清楚。
陛下英明神武、能容天下之人。
是不会打压王守乾的,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却要懂得主动为陛下分忧。
王守乾太不知收敛了,未来有可能一家独大,权倾朝野,这才是我们要压制其一二的原因。”
胡惟能心中轻哼一声,以为我不知道这些?
但面上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附和著。
“我们压制,却也不能太过粗暴,以免让陛下的面子上不好看。
所以不要急,慢慢的来,这场压制也註定將是长久之事。”李百长意味深长的道。
试探一下陛下的態度吗?
胡惟能立马明白李百长的意思。
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是该试探一下。
他心中其实也是有信心的。
陛下嘴上是那样说,但实际上心里真的没有一点想法吗?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將来大乾的官员们,有一大半都將是王守乾实质上的弟子。
陛下肯定也是有想法的。
他们先试探一下,慢慢的打压下王守乾,说不定也正好合陛下心意。
就算陛下真的没有其它想法,他们的这次试探,也绝不会惹怒陛下。
因为各家各派的人出手,这是正常的。
学派之爭嘛,再正常不过。
“李相果然是老成持重啊。”胡惟能笑道。
“胡相客气。”
身为丞相一千多年的李百长、胡惟能,本身所掌握的力量、影响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再加上本就不满的各家各派那些人,很快,行动便开始了。
这些人当然不会跟一位亚圣正面对抗,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相同的实力,哪来的对抗一说?
何况王守乾不只是亚圣,还是正一品的丞相,如今又有这么高的声望。
各家各派的人,只是號召门人弟子,开始与心学弟子辩论。
奈何不了你王守乾,还奈何不了你的那些门人了?
在大乾扎根四千多年的各学派,很有信心。
而这一出手,还真打在了王守乾的弱点上。
心学创建的时间太短了,比起底蕴、弟子等等方面,都远不能跟其余各学派相比。
各学派不敢针对王守乾,但针对心学弟子,却是轻而易举。
国子监、各道学、乃至州学中的一位位心学弟子,被其它各学派的弟子们,辩驳的无话可说。
顿时间,心学扩张之势顿减。
“老师我门公守乾道“无妨。”王守乾平静的说道,似乎並不在意。
“老师,恐怕各学派的人,都不会善罢甘休啊,我们该怎么办?”又一位弟子担心道。
“这对你个而言,不也是一场磨礪吗?”王守乾露出了些许笑意。
眾弟子面面相。
“老师,弟子们倒是不惧,可再这样下去,恐怕我心学想要扩张,就难了。”一位弟子沉声道。
『无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只要我们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这也是你们的机缘,要好好珍惜这一次难得的磨链。”王守乾风轻云淡道。
心学眾弟子面面相,有些不甘和疑惑,老师也太淡定了。
但不管有何想法,都恭敬应是。
隨后的时间,心学弟子不断被辩驳,失败连绵不断。
看到这幅情景,加入心学的人,越来越少。
当然,听王守乾讲学的人丝毫不减,反而隨著时间更多了。
因为没人会跟提升自身实力过不去,
尊敬王守乾继续尊敬。
至於心学吗,创始人厉害,又不代表这门学派厉害、非加入不可。
儒学、道学、墨学、法学哪个差了?
创始人更厉害。
反正又不是不加入心学,就无法听讲学了。
面对这种情况,王守乾依旧是无动於衷,继续讲学著。
“呵呵,这些人的確有些本领,这是知道对付不了王守乾,所以专门压制心学了。
只让王守乾一个人厉害,不让心学起势。
如此一来,王守乾再厉害,也只是他一人,听他讲学的人越多,也只是为各家各派培养弟子罢了。”胡惟能笑道。
“嗯、恰到好处。”李百长拂须点头,含笑道:“以弟子层面来解决问题,王守乾也不好亲自下场对付那些老一辈各派之人,否则亚圣对大贤,就是以大欺小,不会有人服。
而能跟他匹配身份的,都是朝廷官员,他同样不敢出手。
他现在还能忍著,但他不可能一直忍下去。
到时候,定能抓住他的破绽。”
“嗯,就这样,步步紧逼,他迟早会忍不住出错的,到时定能一举將其打压下去。”胡惟能点头、语气有些冷。
还有一句没说,这样一来,就算是陛下、也无法多说什么。
乾明宫。
正如胡惟能、李百长所想,明古此时还真说不了什么。
心学被打压之事,只是冒出苗头时,他就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可这种学派之间的爭论,是属於正常之间的爭斗,他不好偏心,也不会偏心。
因为都属於大乾的力量,也算是一种正向的爭斗。
李百长、胡惟能、还有不少人,选择了一种好方法不过真正让明古感到好奇的是,面对此种打压,王守乾似乎无动於衷,
一点不在意。
真的不在意吗?
明古不信,作为开创一派的人物,心学越强,对王守乾的好处越大。
这是一种成圣之基。
真正的圣人,非亚圣,与神王层次是等同的。
王守乾不会不在意的。
是暂时没有应对之法、只能忍著吗?
明古也不这样认为。
他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王守乾有著其它的原因。
想了下,他暂时放在了一旁,等著看就是了。
只要不耽误大乾的发展脚步,他都可以不在意。
隨后,面对各学派的步步紧逼,心学弟子节节败退。
心学自然不至於停滯不前,毕竟有著王守乾这么一位受无数人敬仰的创始人在。
但的確发展缓慢。
一种说法越来越广泛,真正厉害的是王守乾亚圣,而非心学。
听王亚圣讲学就行了,不需要真正的加入心学。
对这种情况,王守乾仍旧是默然,似乎真的一点不在意,依旧自若的管理看国子监、各地学府,真身跟分身不断的讲学看。
学子们以及来听讲的官员们,实力提升远超以往。
得益於此,洪武一千七百年到一千八百年的后几十年,大乾发展的速度明显又提升了一些。
洪武一千八百年,大乾疆域达到了五十道,四千九百三十六州。
人口达到七千八百五十亿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一千六百七十二亿顷左右这一年的国运达到了五千二百鼎左右,年结余两千二百鼎左右。
其中朱秀英突破至中等仙神之境后,大乾国运进一步凝实、稳固,每年的消耗减少了五十鼎左右。
每年还给大乾增加了十鼎国运,同为中等仙神之境的常玉、徐到二人,
每人只给大乾国运增加了五鼎。
至这一年,总国运积蓄到了四十八万三千鼎左右。
明古吸收了三万一千六百多鼎国运,境界达到了285645鼎,其它方面进步不大。
还有三万多的国运拿出来解封四位被封印的人。
这次选择了老二明仑、华云龙、耿文兵、周德行四人。
用了八千余鼎左右,四人顺利突破,各自去蜕变了。
三万多鼎国运剩下的,继续积蓄到国运中,总国运达到五十万六千六百鼎左右。
明古还收回了三斤五两二钱左右的神源,手中神源来到了十三斤五两八千。
这些神源他当然不会还给后离,他也不会吸收,那是浪费。
对如今的大乾而言,这堪称是一种底蕴。
三年左右的时间后,明仑四人蜕变归来。
明古又特意召回一批老將,给他们接风洗尘。
一帮老兄弟喝了一天一夜方才散去。
加上这四位,大乾的仙神之境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九位。
亚圣数量达到了十七位。
新的这个百年,刚一开始,好消息就不断。
洪武一千八百零三年,李武忠突破,开始蜕变。
这並不出乎明古的意料。
这些年,国运、丹药也都没有少李武忠的,也早已达到初等仙神之境巔峰。
差徐到、常玉二人的,只有兵道。
几十年前他兵道突破至第六境,此时突破很正常。
紧接著几年后,傅良德也突破了。
又几年后,刘书温突破成功。
洪武一千八百三十六年,冯国、蓝屠先后兵道达到第六境。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大乾显得越发如日中升。
同时,王守乾讲学的威力,越来越大,大乾的六七八九品文官数量大增,还在不断的往上蔓延。
这自然是让大乾的扩张速度、不断的提升。
心学虽是仍然被打压的状態,发展缓慢,可王守乾本人在文道的声望,
已然来到了另一个高度,超越了所有的文官。
只有达到中等亚圣层次的刘书温,能够在文道中高层次一比。
李百长、胡惟能、以及不少人很是烦闷。
烦闷刘书温先一步突破。
更烦闷王守乾竟然这么能忍,忍到现在,让他们抓不到破绽。
眼睁睁看看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导致不仅刘书温压看他们一头,现在王守乾也真切的压他们一头了。
“李相、你说刘相就这么能容忍王守乾?”胡惟能想来想去,不禁对李百长道。
李百长沉默数息,轻嘆一声,颇有些无奈道:“胡相,刘相清高且谨慎的性子从未变过,他是不会对王守乾出手的。”
他如何不明白胡惟能的意思。
挑拨刘书温对付王守乾。
这个他也想过很多次,可思索再三,还是觉得不可能。
当了两千多年的对手,他再清楚不过刘书温的性格。
若是刘书温会因此对付王守乾,以其那么多的先发优势,他李百长就不可能这么多年来,跟其並列为百官之首。
“真不可能?”胡惟能不死心道,越想越憋屈。
见到一个后辈要爬到他头上去,似乎比死还让他难受。
李百长摇了摇头,双眼虚起,沉声道:“老夫就不信,他真能一直忍下去。”
那可是成圣的道路。
“我去联络一下,加大对心学弟子的欺压,我也要看看,他能忍多久?
”胡惟能轻哼声道。
对於王守乾的忍耐,明古心中也是好奇的,真就这么能忍?
直到有一天,他用明神双瞳无意间、看了眼王守乾,猛的微惊。
王守乾的实力提升,超乎想像的快。
想了想,他直接把王守乾叫了过来,好奇的直接问道:“你的心学並未扩张太多,为何实力提升如此之快?”
“陛下,臣的心学扩张、已经很快了。”王守乾微笑道。
明古目光微动,看著王守乾不语。
“陛下、心学是在其余各学派的基础上,创新而来心学跟其它学派,本不衝突,相反、心学可以算是一种附加、辅助学派,是对其余学派的一种补充。
听臣讲学的人,凡是有所得,便必会不经意间融入些心学经义,这些也算是我心学传播。
至於拜不拜入心学学派,臣並不在意。”王守乾如实的解释道。
明古恍然,忽的有些啼笑皆非。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