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合拍片
作品:《大导演从80末开始》 第89章 合拍片
学校出动了两辆车,连沈院长的那辆桑塔纳也开来了。赵坤和谢飞老师、郑老师一起上了桑塔纳,和跟隨著接机人群的麵包车一起直接拉到了学校。
刚进校门,便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端的是一片热闹景象。
校门口已经拉起来两条横幅。
上一条“热烈祝贺我校导演系谢飞老师荣获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贡献银熊奖!”
下一条:“热烈祝贺我校导演系85级赵坤同学荣获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金熊奖!”
前年这个时候掛的是张一谋获得金熊奖。
去年则是吴子牛导演的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瞧瞧,这就是北电的实力和底蕴沈院长带著学校两套班子的领导和导演系的老师韩晓磊、许同君、侯克明、谢晓静等全都在楼下迎接。
对於谢飞老师大家都很客气,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同事之间的祝贺。但对赵坤就热情多了,赵坤原来虽然內向沉闷,但经过这半年多的走动,大家逐渐接受了一个开朗的赵坤。
“赵坤,好小子,为学校爭光了!”
“赵坤,加油,再接再厉啊!”
“小赵,回头有空跟同学们讲讲,激励一下大家。”
都是老师,赵坤连连鞠躬问好。
一阵寒暄之后,一眾人又浩浩荡荡来到学校会议室开座谈会。
所谓座谈会嘛,先是沈院长代表学校向谢飞老师和赵坤表示祝贺,然后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一些期望等等,然后sj又从更高的角度阐述这次获奖的意义。
接下来便是谢飞老师和赵坤分別发言,无非就是感谢,再聊了聊参加这次电影节的心得体会之类。
总之就是务虚,唱唱高调,很有中国特色。
北电院长办公室。
赵坤正襟危坐在沙发上,看到沈院长要泡茶,连忙起身道:“院长,我来。”
“你是第一次来我的办公室,总归要招待一下。
沈院长摆摆手,泡好茶,端著茶杯走过来,示意赵坤坐好。
“谢谢院长!”
赵坤哪里敢坐,连忙双手接过茶杯,待沈院长坐下后,才小心翼翼在沙发上搭了半个屁股。
沈院长没打什么太极,直接开门见山道:“小赵吶,你的事你们郑老师都跟我说了,
你们郑老师很欣赏你,也很关心你,一直建议让你留在学校。我想这件事总归要问过当事人的意见,你是怎么想的?”
赵坤连忙道:“院长,我当然非常愿意留在学校工作。同时,还能继续跟著老师们学习。”
沈院长頜首道:“愿意就好,学校也需要像你这样的新鲜血液。另外,你那新电影的剧本,你们郑老师也拿给我看过。不错,题材很新颖,现在筹备的怎么样了?”
“前期堪景,演员都找好了。我本来打算参加完电影节后就马上开机,爭取在雪化之前,完成外景的拍摄。”
“副导演你找了王睿?”
“是的,拍《黑洞》时,王睿就帮了我很大的忙,这次堪景和选演员也都是他帮著我一起完成的。”
赵坤还以为沈院长不愿意放人,难免有些志芯。
结果,沈院长却点头道:“王睿留校任教,但他还是缺少实践的经验,你能拉著他一起做,这很好。另外,我也希望你能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实践的机会。”
沈院长话音刚落,赵坤就立马道:“院长,您放心,这次我本来就打算找一些学弟学妹们帮忙,不光是导演系的,摄影、美术、录音,包括管理专业的,都可以参与进来。”
说著,他又恳切道:“院长,我是咱们学校培养出来的,而且未来也会留在学校,如今有机会能让学弟学妹们参与电影的拍摄,多给予他们一些实践的机会,对我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別看赵坤话说的漂亮,其实早就想打学校的主意。正如他刚刚说的,他是个新人导演,要是找那些製片厂的大爷们,少不了磕磕绊绊。一旦关係处理不好,他给你甩脸子,
使绊子,这还都是小事,万一要是恶意搞你,甚至把拍好的胶片给烧了、泡了,到时候恐怕连哭的地儿都找不看。
而且对於幕后製作这一块儿,赵坤太有经验了。摄影、灯光、美术、声音这几个部门只要有靠谱的人把著,剩下的都是些力气活。
说白了,就是剧组民工。跟普通民工相比,唯一的差別就是你会不会使设备。
后世拍戏,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人的剧组,全国每年要开几千部影视剧,上哪儿去找有专业背景的幕后工作人员,还不都是些剧组民工嘛!
而且这一行歷来都是师傅带徒弟,发展到后来慢慢地就变成了老乡带老乡。后世横店一年要接待几百个剧组,你去看好了,只要是打灯的,几乎清一色都是河南口音,还都是一个村一个村的。
学生多好啊,既有专业教育背景,又会使设备,任劳任怨,关键还便宜,这么好的牛马打看灯笼都找不看。
“好!”
沈院长则是另外一套思维,听到赵坤这番慷慨陈词,顿时满脸讚赏,道:“小赵,你有这样的想法,好啊!我代表学校谢谢你!”
“不敢当,不敢当。院长,我刚刚说了,这是我应当应分的。”赵坤连忙道。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你这部新电影的厂標,经过学校开会研究,同意让你掛青影厂的厂標。”
这个赵坤已经从郑老师的口中得知了,他试探著问道:“那厂標的费用沈院长大手一挥:“没有费用!青影厂就是为学校老师创作实践准备的,你即將留校任教,自然也是学校的一员。”
接著,沈院长又放缓语气道:“不过你也知道学校的经费一向都不宽裕,而且你这个项目是临时插进来的,並没有安排进今年的计划中,所以——“”
大家都是把话说一半,点到即止。
赵坤很明白,无非就是学校没钱,厂標可以给你,但是拍摄资金需要你自己解决。
“院长,资金的事我可以自己解决,您看能不能做成合拍片?”
“合拍片?”
本来听到赵坤说资金可以自己解决,沈院长还蛮舒心的。毕竟对於他们这些体制內的电影人来说,拍电影最难的就是钱。但听到赵坤说要做合拍片顿感异。
其实合拍片这个概念早就有了,远的不说,就说获得奥斯卡奖的《末代皇帝》,还有李连结的《少林寺》等都是合拍片。
九十年代以后,合拍片更是遍地开,《霸王別姬》、《大红灯笼高高掛》、《新龙门客栈》、《唐伯虎点秋香》、《东邪西毒》、《大话西游》等等,这些后世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都是两地合拍的產物。
赵坤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家有亲戚在香港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他们愿意投资我这部电影。所以我想能不能让这家公司和青影厂合作,联合出品?”
“哦,原来有人投资啊!”
沈院长並不生疑,毕竟能学导演的大部分都不是普通人家,有海外关係很正常。
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后,便点头道:“这个没问题。”